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23章

作者:烽火重燃

曹操踉跄几步,险些摔倒,被江逸扶了住。

英雄迟暮,此时的曹操,背影看起来十分落寞,脸色,亦沧桑无比。

他抬起手,示意江逸不用扶他,瞪了瞪眼睛,晃了晃脑袋,保持清醒。

“孤,曾经对多少人掏心掏肺,对多少人仁至义尽,可又有多少人,背叛了孤?”

“孤,不惧仇敌万千,可这天下,知我心者,却再无人……”

“奉孝……奉孝!!!”

“若此时,你能在这殿上,听孤倾诉衷肠,孤,纵死,亦含笑九泉!”

曹操背对着江逸,嘴唇猛颤着,声音,哽咽沙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孤曾数次如同周公一般,不顾士族的反对,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可是,又有多少人,叛孤而去?”

“咳咳……”

曹操剧烈的咳嗽了几声,像是喝呛着了。

“孤这一生,也算是为了汉室殚精竭虑,可皇帝想杀孤,天下诸侯想杀孤,士族亦想杀孤,孤之不幸,谁又能知?”

曹操似乎是喝醉了,尽情的倾吐着自己的心声和内心不平。

江逸一边小酌杜康,一边耐心的听着。

对曹操说的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江逸不置可否。

站在曹操的角度来说,也许他确实觉得自己一生都在为了汉室,以自己如今的权位,不称帝就已经是对汉室最大的忠诚了,自己那么大的功劳,称个王怎么了?

他刘玄德,整天打着光复汉室的口号,结果人家献帝还在,就急着称帝了呢!

孤,不就是称个王嘛?

不管是不是为了维护北方的安定,还是顾及到那些士族的反对,孤,至死都未称帝!

就算是为了维护北方的安定,那也是孤在为了中原着想!

孤宁可不要帝位,也希望天下能够安稳一些!

至于那些士族,为什么反对孤?

因为孤在对官僚的选拔上,注重的是才能而不是他们讲究的出身!

这些,都有可能是曹操的想法。

即便是曹操,也容易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虑一切。

江逸仔细的揣摩着这些。

曹操刚才所说的一切大多是客观事实和论断。

但这些,也有不少是美化了他个人的。

且不论是否对汉室有最后的忠义,他都是实实在在屠过城的狠人。

用岳爷爷的话来说就是,百姓何辜?

在这点上,刘备同样作为一个雄主,却是更站得住脚。

一个雄主,一个枭雄,再加上一个用人比较厉害的孙权,也无怪东汉末年,无论三家怎么斗,别人都占不了任何便宜了。

江逸走上前,问道:“魏王可还想论,后世文化?”

曹操神色忽而一凝,刚才忧愁的面色骤然消失不见。

他转身,看向了那个正在时空之镜上喝酒的李白,说道:“论!”

“今日,孤要与你,一论后世!”

第175章 曹操:愿与李太白同时代!

这一次,江逸没有再用时空之镜上的画面来向曹孟德展现华夏诗词歌赋和锦绣文章。

对话古今,光看怎么行?

江逸踱步在丞相宫中,器宇轩昂道:“华夏后世的诗词文化,有两绝,一为唐诗,二为宋词。”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文化空前繁华的大时代。”

“在这个时代,光是在后世留下姓名的诗人,便有两千五百三十六位!”

“当时的诗词,又被分类各种派系,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浪漫诗派和现实诗派等。”

“尤其是方才魏王见过的李白,在他的笔下,有‘云想衣裳花想容,风拂槛露华浓’的美人,有‘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侠客。”

“相思时,亦有“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幽静时,有‘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路边塞处,亦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孤独时,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江逸一边品着杜康小酒,一边,脑海中快速浮现出唐诗中,有关李白的那几百页,心想好在自己前世是文科生,这一世还是文科生,不然还真难记。

他漫步其间,一人一壶酒,举止随意,声音抑扬顿挫:“郁闷时,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吟到此处,江逸感觉酒劲上头,微微踉跄几步,笑言道:“喝醉时,则有‘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他观瀑布时,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观黄河时,更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落魄时,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无奈时,亦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对待个人,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江逸越想,越觉得李白无愧为诗仙,这谁比得过?

丞相府中,曹操嘴巴微微张着,看着时空之镜上,那个看起来洒脱不羁的青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有才华。

他本以为自己在文学和诗词方面已经很有造诣,没想到有人比自己还有才,这是谁培养出来的?

直播间外,观众们同样目瞪口呆。

他们忽然发觉,自己简直对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白牛逼!”

“这就是李白嘛,我的天,他的诗我当年背的时候感觉度日如年,没想到串起来,竟然这么吊炸天!”

“江神又开始教咱写作文了,默默的做笔记!”

“之前倒是我一直小看李白了啊,现在才明白,他为什么被称作诗仙啊!”

那些正在通过特殊渠道,观看典藏华夏的外国人,眼睛更是瞪得斗大。

江逸说的这些话,其实被翻译成他们国家语言,是很难理解的。

他们听得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乎都想放弃这个节目了。

可是,当他们看到突然间暴涨的,全部都是夸那个李白的弹幕,以及那个正在节目中,出口成诗,淡然自若的青年时,又不知不觉的被深深吸引了住。

当然,有一部分还是因为听不懂这些离开了,这些都是典藏华夏的外国路人,不是它的菜。

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心底则产生了一种疑问……

若是自己会汉语,再听到这些诗句的话,会不会和此时不断夸李白的华夏人一样,感受到这个国家文化的强大?

这颗种子,在不少还留在典藏华夏的外国人心中扎根……

“杰克,说真的,我是第一次因为不会汉语,而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

“是的,看华夏人这么热闹的样子,那个江逸吟出来的诗,一定很有意境!”

“可是在我们的国家,似乎却不怎么有这样的人物?”

“这或许,就是那个东方国家的底蕴吧!”

许多国家的民众们,越发想要深入了解华夏。

“看完这期之后,我想我应该请一个汉语老师!”

“欧巴,你难道忘了,汉语是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嘛,据说他们一句话,能够有各种意思。”

“唉,是啊,现在我们国家都说华夏偷了我们很多的文化,可是光是人家的语言,我们都学不来!”

“我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受到欺骗了!”m.

此时,国际上的典藏华夏观众,都展开了各种热议。

华夏文明中有关唐诗的这一段,掀起了他们对东方古国更强烈的好奇心。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唐诗,亦不过是我们华夏文明中的冰山一角。

“魏王,此人,可当得诗仙否?”

江逸看着有些吃惊的曹操问道。

曹操满怀憧憬的点头:“若是可以,孤真想与此人同时代!”

“孤在想,若是孤可以生在大唐的话,该是何等幸事。”

“在那样一个文化包容的朝代,孤,或许可作一治世能臣,亦或是可与李太白吟诗作对,游遍中原的大好河川,做一逍遥居士。”

曹操看向周围的一切,忽然,眼光又黯淡下来:“只奈何,孤身在了这个动乱的年代!”

“孤,纵然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也别无他路!”

“灵帝数次不纳孤之忠言,反而亲近小人,孤原本,是真只想做一个好的汉臣啊……”

“当今陛下长大之后,孤又权势过盛,但凡权臣,一旦失去权力,就没有一个能得好下场的。”

曹操抬头,看着殿外的天空,凛然道:“孤,宁可背世代之骂名,也绝不会让自己不得好死。”

“后世,你既来自千年之后,必比孤了解的更多。”

“孤且问你,华夏数千年来,可有谁能坐到孤这个位置,还会放权的?”

第176章 曹孟德醉酒论雄心!

江逸在脑海中想了不少权臣,最终得到的答案是几乎没有,就算放了,也没哪个是有好下场的。

自古权臣能在帝王手里得到善待的,怕是也就一个孔明了。

“自古权臣能善终者,犹如凤毛麟角。”

“至于会放权者,更是寥寥无几。”

江逸慨然答道。

曹操面色淡然:“这便是了,孤从一开始,就只愿做一征西将军,可是权势日盛,任谁,又能懂得这高处之寒?”

“孤退不是,进也不是,比起做一权臣,孤更愿那李太白一般,做一诗人,闲云野鹤,潇洒不羁。”

曹操看向时空之镜中,那个正在喝酒的李白,满怀憧憬的说道。

“若是身在后世的唐朝,孤的一生,会不会有一番别样的光景?”

曹操眼神闪烁,他这大半生都在为了统一中原,镇压各路诸侯而征战,屡屡亲征,到晚年,早已身心俱疲。

曹孟德,既是奸雄,亦是枭雄,他挟天子之时,便早已拥有至高无上的权位,却依然奋发图强。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曹操走的都并非坦途。

他似是已有七八分醉,举樽道:

“孤之一生,于内,抑制豪强、提倡节俭、遵从礼法、唯才是举、发展教育、打击贪污、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改革户籍、重视手工农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为中原安定和一统,呕心沥血……”

“于外,孤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术、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为一世之雄!”

曹操似乎是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赤壁之上,金戈铁马,作短歌行之时。

似是有满腔心事,不吐不快。

他刚才所说的话,都是即便在后世千年的史籍上,都清楚记载的客观事迹。

江逸在一旁,一边小酌杜康,一边仔细的听着,试图读懂这位或奸或枭的王者之心。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