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质子,你追敌国女帝? 第122章

作者:想喝胡辣汤吖

“别!是我敬岳父大人才对!”

嬴无忌表现得挺乖,心中却是腹诽,这些当君王的一个比一个现实。

以前觉得我是个糠包,同时也是制衡乾国的工具,照顾一个工具糠包做什么?

不过他心里也没有怨怼,这世界本来就很真实,赵暨这日理万机的,总不能指望他分神照顾一个没用的人。

“叮!”

两人碰了一下杯,一饮而尽。

赵暨扫视了一下嬴无忌的相貌,啧啧感叹:“要说你们父子二人长得还真像,青年时的遭遇也像!当年我父王对他颇为赏识,想把他召为驸马,这样我大黎就能多出一员猛将。可惜,他拒绝了。”

嬴无忌撇了撇嘴:“那是因为当时乾国没有一个觉醒颛顼血脉的公子,不然早就在这里养娃了。”

“哈哈哈!”

赵暨忍不住抚须大笑:“你这小子倒是坦诚!说起来我还得谢谢嬴无缺,不然我还真不知道上哪捡这么一个宝贝女婿。”

我特么也谢谢嬴无缺嗷。

嬴无忌心里吐槽了一句,又给赵暨倒了一杯酒,丈婿两人又碰了一杯。

赵暨喝酒喝的爽快,说的话也多。

很快就如同寻常长辈一样,冲小辈讲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其中八成的篇幅都有嬴越出镜。

包括他登基的时候,嬴越怎么帮忙。

他遇刺的时候,嬴越怎么护他。

甚至他追王后的时候,嬴越怎么给他当僚机。

“他还懂这个?”

嬴无忌有些惊讶。

赵暨摆手笑道:“别看你爹现在是个杀胚,年轻时也是花丛中一个好手,就嬴无缺的母妃,当年也是裙下之臣无数,后来你爹回乾国了,林清就消失了。没想到多年之后,直接带了一个成年的娃。”

“咳咳……”

嬴无忌被酒呛了一下,该不会赵暨也看到涩文了吧?

赵暨也懒得提这些花边新闻,等嬴无忌咳停了,这才似笑非笑地问道:“无忌!你觉得吾与你父相比何如?”

“他也配跟您比?”

嬴无忌咂咂嘴,一个亲岳父,一个假亲爹。

赵暨问道:“真的?”

“真的不能再真了!”

嬴无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活这么大,最有安全感的时候就是最近两天。那个老逼……老乾王,不提也罢,脑子里全都是他的农战之国,爱咋咋吧!”

听到他发牢骚,赵暨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出关那天晚上,他便听赵宁说起了乾国使馆的事情,一开始他还没有完全相信。

但今天听到嬴无忌脱口而出的“老逼登”,他是彻底信了。

他信自己的眼光,他确定嬴无忌的感激和失望都不是演出来的。

“好小子!”

赵暨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以后你就是我们黎国王室众人,再也不用受那些狗东西的窝囊气了!”

“说的对!”

嬴无忌又斟了两杯酒:“我敬您!”

又碰了一杯。

赵暨满意地笑了笑,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嬴无忌知道正戏来了:“父王可是有什么忧心的事情?”

“唉!”

赵暨揉了揉自己的双膝,有些感慨道:“看见你爹在大乾,靠变法吃得膘肥体壮,我馋啊!赵凌,你给你嬴兄讲一下!”

“是!”

赵宁记得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宗室的杰出子弟,应该充分发挥讲解的作用。

一番叙述后,便把目前变法的方向,难点和解决方法全都讲出来了。

赵暨微微笑道:“无忌!宁儿曾说过,若不是你提出‘科举’,他也想不出以大黎学宫支撑变法。你虽未从政,却也能经常提出真知灼见,不妨说说,你对此次变法有何看法。”

嬴无忌笑了笑:“不瞒父王说,时至今日我依旧认为黎国是最不适合变法的国家。但既然您决心已定,那我作为王室中人,也应当略尽绵薄之力!

我认为赵兄说的那些变法的问题,全都能切中要害。

若是以霸道之策,的确能够从绝境中寻得一丝希望。”

赵暨面色有些不好看。

他自己觉得成功率不足两成。

结果到嬴无忌这里,直接成了绝境中的一丝希望了。

嬴无忌问道:“父王!可否问一下,若您全力出手,能从宗室腾出多少能让学宫学子发挥才能的实职?”

赵暨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值:“五百!”

如果只是官职,数字肯定会更多。

但那些没有什么实权的,比如伍长什长的,根本入不了各家夫子的法眼,干脆别算进去。

从宗室那里挤出五百实缺,已经差不多接近极限了。

嬴无忌咧了咧嘴:“把宗室掏空,一年两年还好,再过几年绝对触底反弹。而且五百实缺,招纳人才肯定够了,但想要让百家夫子死心塌地进驻学宫,数量恐怕还得再提升一倍。”

一千?

赵暨面色有些不愉,孤就算把宗室全部榨干,也拿不出这一千实缺啊。

他下意识地看了赵宁一眼,心想这宁儿口口声声说嬴无忌是个人才,没想到只是空口说大话的人。

赵宁也有些不解,不知道嬴无忌怎么开的这个口。

嬴无忌仿佛没有看到两个人的表情,继续侃侃而谈:“另外还有一点,赵氏宗室的确是大黎最强大的世家,但它再强大,也不可能与所有世家大族为敌,我认为应当分化拉拢,只要把他们绑到赵氏的战船上,魏韩两家就算再看不惯变法,也得捏着鼻子忍让。”

“嗯,如何分化拉拢?”

赵暨很配合地问道,态度却有些冷淡。

嬴无忌笑道:“昔日文公分封的诸卿,后来皆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族,不过后来彼此倾轧之下,除了宗室以外,能数得着的只剩下了魏韩李三家,其中李家地位靠的是联姻,本身土地并不是很多。

至于剩下的那些小家族,封地比得上李家的就很少,更是在宗室与魏韩的夹缝中瑟瑟发抖。

换句话说,他们的封地,他们自己住着心里也不安稳。

说要罢除世卿世禄制,他们肯定不愿,但如果能许以利益,说不定他们会自己将封地的管理权奉上。”

“哦?倒是有些意思,详细说说。”

赵暨眼睛微微一亮,当然,只是微微一亮而已。

嬴无忌笑道:“方才我也说了,如果能腾出来一千实缺,大黎学宫必能建成,届时将官位分配交给各夫子联手准备的考试。我们将学子分为普通学子和亲传学子,名义上为官机会均等,但谁都知道亲传弟子做官几率更大。

我们就给那些小族亲传弟子的名额,只要他们给朝廷奉献一个实缺,就能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亲传弟子名额。届时我们再暗中散布一些魏韩杀伐论,想来应该会有不少小家族愿意这么干。

不但如此,甚至可以通过地势,让他们成为我们从魏韩两地吸纳流民的管道。”

“倒也不错!”

赵暨神色稍缓,大黎鲜有对外用兵,但其实国内的兵也不是一直闲着。

已经有不少小家族,已经消失在了三大家的倾轧之下。

只要学宫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威信建立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守着不知道能守到什么时候的封地,还不如换更大的前程。

如此许诺,应当有不少小家族愿意,而且异地做官,能很快将他们封地彻底收融。

分化拉拢之下,王室面临的压力,的确能降到最小。

但……

赵暨揉了揉眉头,终于忍不住了:“所以,这一千实缺,你让孤去哪拿?”

这才是根本!

如果嬴无忌再拿着这一千实缺各种建空中楼阁,他不确定自己不会打人。

嬴无忌没有回答,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父王!之前你想着赵土改制,从而将魏韩两土的流民都吸引过来,土地够么?”

赵暨眉头微皱:“若铁制农具普及,定然不够!”

大黎冶铁工艺,在天下诸侯中也处于领先地位,曾经放开过一段时间铁制农具,试图提高粮食产量。

结果后来发现,拿到铁制农具的百姓,不但没有更加积极地从事公耕,反而更倾向于自行开垦荒地。

这引起了贵族的警觉,所以飞快下了铁器禁令,更是对私田极力打压。

这也就导致了,明明普及铁制农具,能让一个人耕以往数倍的田。

却依旧没有放开铁器,因为一旦放开,贵族的利益是削弱的。

包括赵氏宗室也是如此。

各国变法,究其根本,就是土地的问题。

法家之中,又有各个学派,彼此之间理念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废除世卿世禄,改革土地问题,这两样是绝对不可能变的。

赵暨此番推行变法,必然会招致宗室不满,但已经做好在宗室里杀人的准备了。

只不过铁制农具普及,耕地的上限肯定会提升数倍,如果只在赵土变法,土地定然不够。

“那……”

嬴无忌终于露出笑容,手指落在桌上地图的一处。

“狄国!”

赵暨惊呼一声,双眼精芒大盛。

犬戎在西,狄国在北。

恰好,赵土就在黎国最靠北的地方,赵氏宗室发展的重点也一直都在北方,胡服骑射也是借鉴了狄国的骑兵。

两国交过不少次手,赵氏也获得过不少好处,但大多都点到为止,并没有想着移民定居。

因为狄国骑兵一直不弱,单纯引导流民占地,就是给狄国送人送粮食,想要占地必须至少建三座城守住险要区域,但建城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把狄国打服,二是建城需要花海量的钱。

对于赵氏来说,不论想达成哪个条件都不容易。

钱就不说了。

军事方面,赵氏军队如果全部出动,肯定能把狄国打服,但国内虎视眈眈的魏韩怎么办?

另外,如果把狄国打废,对乾国的压制力就会降下一个档次。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几年的大战,乾狄两国都伤了元气,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过来。

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而且玉皂生意只要一成,三座城也不是不可能。

嬴无忌笑道:“而且大黎学宫只要能成,完全可以请得大批墨家工匠,建城的强度和成本,只会比预想中更好。如此圈了一大片地,完全可以摆脱世家大族的掣肘,成立新黎郡县,吸引流民促成土地私有制,直接把乾国的变法拿过来抄。

只要特别行政区够大,腾出的官职就不会少,再加上赵土上挤出来的,完全足以吸引大黎学宫。

不出十年,王室直辖的力量就会提升数倍不止。

魏韩两地却会被特别行政区不停吸血,若其余小世家都能拉拢过来,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新黎郡县!”

“妙哉!”

“妙哉!”

赵暨忍不住拍掌大笑,刚才对嬴无忌的一切偏见全都烟消云散。

上一篇:差异点末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