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608章

作者:携剑远行

高浪颓然拱手行了一礼,似乎万念俱灰,脚步踉跄的离开了房间。等他走后,刘益守托起下巴若有所思。

“胸无城府,亦无大志,只是他好像知道我将来会登基……他不是我那个世界的人啊,这事可就有趣了。”

刘益守心里长久以来,都有一个很深的疑问:他进入的这个世界,待了十年的“古代”,究竟是不是一场游戏,又或者只是一个虚拟场景。

如果是那样,他这一生无论创造了多少功业,都是虚幻一场,求证之后,自己恐怕会当场崩溃的。

然而看到高浪,分析了高浪的言行后,刘益守这才松了口气,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这确实是真实的世界,高浪应该是这个时空“未来人”,所以他知道历史上有刘益守这号人。而刘益守却明白,自己那一世的史书上,只有高欢、高澄、高洋,可没有高浪,更没有他刘益守。

“虽然不知道高浪前世史书是怎么写的,但这一世,他怎么可能当太子啊,真是想得太多了。”

刘益守忍不住唏嘘感慨。

比较起来,还是河北世家的力量更强,而娄氏的力量来自北魏官府,随着北魏的灭亡,娄氏的力量也在不断式微。

把高浪立起来,只能笼络住北地豪门,河北世家可不会买他的账!

现在的世子,将来的太子人选,刘益守心中已经有了定论,此番搞定河南的所有事情后,他一旦返回建康,就会将此事定下来。

……

荥阳城内的一处僻静别院内,斛律光与斛律羡兄弟二人在院子里闲聊,气氛不是很融洽。

“阿羡,你怎么可以如此糊涂!与吴王联姻也不该是你该干的事情,而是你的子嗣该做的!呃,这话是父亲让我问你的,你怎么说?”

斛律光面色不虞问道。

和刘益守联姻的好处极多,但坏处也不少,最大的坏处就是绑得太死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不是正常的联姻该有的。

如果斛律羡的儿子跟刘益守的女儿定亲,斛律金绝对双手双脚赞成!

“呃,这个事情吧……兄长有所不知,和吴王关系真的不大。”

斛律羡摸摸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他的破事可不敢在信中跟老爹斛律金去说。他也知道此举异常不妥,建康城内哪怕是陈元康等人都没有休妻再娶,斛律羡自然明白娶刘益守义妹的收益与风险。

换句话说,以他目前所走的武将路线看,完全不必这么着急。等儿孙辈再联姻亦是不晚。

别人不说,就说阳休之当初在陇西李氏退婚的时候,变可以顺理成章的退掉婚约,再抱刘益守的大腿,成为外戚。以阳休之拍马的水平,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为什么阳休之这么善于钻营的人都不搞呢?这其中的道道可就是一言难尽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不看到坏的一面。一个不小心,就要吃大亏的。

“之前吴王义妹经常找我一起外出打猎,然后我们有一天忍不住就……现在肚子都大了,估计这次回建康都要生了。”

斛律羡不好意思的说道。

并不是每个人的定力都跟刘益守一样,面对美女都能把持得住的。自从有次偶然开了个口子,后面那种事情就根本停不下来。奉子成婚,似乎也并不稀奇。

居然是因为这种事!

斛律光大为恼火,深恨斛律羡不自爱。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好像明白了什么。少男少女互有好感搞一起了,看上去好像水到渠成是偶然的,可真的都是偶然吗?

如果是别人,斛律光或许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若是刘益守的话……就不太好说了。

家中女眷跟谁出去玩,刘益守显然不会不知道,如果要管,那是一定可以管住的。刘益守本身就是个行事很正派的人,不存在说管不住家里人这种事。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此事其实是刘益守默许的,甚至是故意纵容的,只是没想到过程有点快罢了。就算两人没有干柴烈火搞一起,刘益守想撮合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斛律羡自然不可能对刘益守的义妹有什么防范,两人本来就年龄相仿,然后就被妹子的裙摆给套住了。

当初世家女是想怎么套路刘益守,如今刘益守就想如何去套路别人,活学活用。

斛律光越想越觉得事情可能就是这样子的!

斛律羡这些年确实成长了不少,但江湖经验还是太少,太年轻了。斛律光忍不住一阵感慨。

“今日我便要开拔,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赶紧的吧。”

斛律光一脸无奈问道。他这个弟弟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有自己的想法,管不住了。回去以后,他便会跟老爹斛律金汇报此事。

他也不想劝了,要是只口头上的婚约,那还可以说道一下。现在连孩子都怀上了,这事显然没法推辞,只能将错就错了。

刘益守的脸,可不是随便能打的!打过他脸的人多半都坟头长草了!

斛律光也听说了,斛律羡几个妾室都没怀上,唯独没过门的女朋友怀了,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兄长,劝说一下父亲。吴王席卷天下已成大势,不要与大势对抗啊。”

斛律羡很是急切的劝说道。

斛律光微微点头,很多事情他是看在眼里的,只是不方便摊开去说。河北诸多势力的抉择,终究还是要看刘益守能不能带兵过黄河。

能过黄河,才能震慑人心,否认,就是有人会不把你当回事。

“你认为这次高欢回去后会如何?”

斛律光忽然想起这一茬,压低声音问道。虽然跟他没有切身关系,但他却很在意这件事最后会怎么解决。

还是说永远都无法解决。

他想听听斛律羡的看法。

“父子相残不太可能,我认为高王回去便能平息纷争,亦是不会杀高洋。但高王一死,河北必定大乱,诸侯纷争开启。”

斛律羡沉声说道。

“一州之地,何来诸侯!真是荒谬!”

斛律光嗤笑道。河北就算乱起来,那都是些茶杯里的战斗,不提也罢。刘益守依托广大的地盘,有近乎于无穷的补给能力,只要不故意摆烂,荡平河北只是时间问题。

但斛律羡说的道理,似乎也是那么回事。只是,高欢此番回去,便能真的平息纷争么?高洋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他还能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么?

斛律光有点不敢相信,尝过肉香的老虎会忌口。还不如从小就给它们喂草呢,你看那些老虎吃不吃!

“魏国丧失河南之地,河北诸人皆担忧吴王北伐河北,因此必然会众志成城。

上兵伐谋,吴王不会在不合适的时候出兵河北。现在这时候父亲和兄长如何做选择都是无妨,与高欢虚以委蛇也行,反正也不会有真正的战斗。

只是一旦高欢身死,河北必定大乱,到时候吴王肯定会出手,希望父亲和兄长那时候能谨慎行事,不要参与其中。”

斛律羡板着脸,不苟言笑,倒是让斛律光一阵恍惚。自家这个弟弟,终于长大了,确实不能再当孩子看待了。

“我明白了,回去之后,会转告父亲的。”

斛律光说完起身告辞,他深深的看了斛律羡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转过身便走出了院落。

……

经过一连串的酝酿,如今邺城内的大户也好,河北世家也好,人人都知道高洋要取而代之,都已经形成了“心理预期”。

邺城城防也是外松内紧,对外好像没什么防备,城门都是白天开启晚上关闭,对内却有无数探子四处监视要害衙门。

高洋将高岳与段韶两军随机调防,反正是屯扎于漳河南岸与邺城,有时候换防有时候不换,高洋调度军队没有任何规律,半夜突然换防也是有的。

如今秋收在即,冬天的河道封冻也将如期而至,没有谁会觉得梁军真的会打过河北。事实上,真的打过来了,也很可能是惨败收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高氏内部如何平息纷争。高王不在了,谁是新的“高王”。

这一天,大朝会终于如期召开,之前河北世家派遣了部分家中子弟返回朝堂,为高洋效力倒是其次,主要还是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掌控第一手信息。

高洋似乎也对“改朝换代”很有自信,纷纷将这些子弟封官,让他们参与此次朝会。

可是众人万万没有想到,朝会一开始,尚书令赵彦深就率先发难。

“如今国家内外交困,都是天子无德所致。微臣请陛下禅让,退位让贤,以救天下苍生!”

赵彦深出列,双手拢袖,对着高坐龙椅的傀儡儿皇帝元绍宗深深一拜,长揖不起。

“微臣请陛下禅让,退位让贤,以救天下苍生!”

大殿内一大批臣子高声喊道,似乎在附和赵彦深一般。

空气瞬间就凝固了,元绍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无法掌权也就罢了,这些人居然连最基本的尊严都不给他!

“朕若是退位,谁可当之?”

元绍宗环顾群臣询问道。

“侍中高洋,英明神武,可当此重任!”

唐邕出列,对着元绍宗深深一拜。

元绍宗深吸一口气,刚想答应下来,门外值守的一个亲卫忽然旁若无人的闯进大殿,拱手抱拳对元绍宗说道:“陛下不可!”

他走到元绍宗跟前,摘下头盔,转过身双目如电环顾大殿内群臣,大声呵斥道:“有我高欢在此,谁敢逼迫陛下退位?

你们是想谋反么!你们是要当乱臣贼子么!”

高欢狠狠将头盔砸到地上,大殿内所有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高欢是什么时候进邺城的?他们对此竟然毫无察觉!

此时高洋就像是被人扼住喉咙的公鸡一般,他刚刚酝酿的那些豪言壮语,就这么戛然而止!

第629章 平衡大师

时间回到前一天。

斛律光负责护送高欢,虽然数千骑兵是大摇大摆,但没有人认为他们是来将高欢送到邺城的。

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谁都知道高欢与刘益守有深仇大恨,那么抓到高欢,将其软禁甚至杀死,才是刘益守该有的选项。无论如何,将高欢释放不是一个枭雄应该做的事情。

其二,谁都知道之前斛律氏狠狠摆了高欢一道,如今斛律金等人在幽州已经形同独立,他又怎么可能会派人来护送高欢呢?

高洋在黄河沿岸布置了很多巡哨的斥候,就是为了捕捉小股渡河的队伍。斛律光的骑兵虽然大摇大摆的在明面上晃悠,却一直都是处于灯下黑的状况。

高洋碰了一次钉子,自然不可能再派人跟斛律光的人马接洽。

刘益守安排了这个局,便是利用了人们的思维盲区。

面对高洋的异军突起,高欢可以忍,斛律金可以妥协,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放下!

高欢与刘益守等人显示出老硬币的超高政治手腕,哪怕是死敌,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可以暂时携手起来合作。

这个世界太疯狂,老鼠给猫当伴娘!为了利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过话虽如此,高欢要如何进入邺城,倒是一个颇费脑筋的事情。

表面上看,他进入邺城不难,跟城门官打个招呼就行。

但高欢显然不能这么鲁莽,他必须选择更适合的方式进入。

如果高洋有了准备,那么高欢很可能入城后就被处理了,然后来一波栽赃嫁祸。高欢可不敢赌高洋良心发现。

所以高欢不仅要秘密进入邺城,而且还要打高洋一个措手不及!把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要不然,他不能出其不意掌控局面,未必就能制得住现在的高洋!当年沛公悄悄潜入韩信大营夺权,就是用的这个办法。

权力场上无父子,面对野心勃勃,已经闻到肉香的高洋,高欢可不敢托大!

于是高欢没有去邺城,而是去了漳河南岸正在修建的邺南城,那里实际上算是半个军营半个工地,守备相对松懈。

在深夜出其不意的进入大营后,高欢发现段韶去了邺城与高洋商议篡位大事,而留守大营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兄弟厍狄干!

高欢大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他原本就担心段韶心思诡谲不定,可能对自己痛下杀手;同时也不太信任渤海高氏那边所谓的“本家人”,如高岳之流。

这些人都是趋炎附势之辈!不可将身家性命交托于他们!

只有厍狄干这种一起扛过枪的老兄弟,才是最好的接应人选,最信得过,没有之一!

当然了话说回来,当初厍狄干等人决定投靠高洋,就是因为高欢已经不在了。他们这些老兄弟,在新格局里面也要自保,别无选择。

投靠高洋总比跟娄昭君一条道走到黑要好,两个坏的里面总要选一个稍微强一些的。

但这不等同于厍狄干等人都被高洋收买了,可以任由着高洋驱使!

高欢告诉厍狄干,高浪与娄昭君也在自己的军队当中。一旦邺城有难,他们便会回北地重整部曲,所以不需要担心后路问题。

这话表面上看是在鼓舞士气,实则隐隐警告厍狄干,他现在还掌控着大局,成竹在胸,并非丧家之犬任人揉捏。

暗示厍狄干不要脑子发昏将自己交给高洋!

不过厍狄干并没有高欢那么多花花肠子,见高欢回归他大喜过望。高欢回来,他们这帮老兄弟便有了主心骨,高洋那边自然就指挥不动他了。

高洋也有自己的班底,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削尖脑袋往那个圈子里面挤呢?

高欢从厍狄干这里得知了高洋将在明日登基,逼迫元绍宗退位让贤。他心中暗道好险,若是迟回来一步,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高洋若是顺利登基,改朝换代,高欢拆高洋的台也就是拆高氏的台,还是在打那些过往老兄弟的脸,让他们难堪。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