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532章

作者:携剑远行

刘益守叹息说道。

如果这个节骨眼把萧詧与萧誉给宰了,世人会不会认为这是刘益守篡位前的铲除异己?那自然是会有很多人这么想的。

刘益守有更高明的招数来收拾他们,犯不着这样大动干戈。更重要的是,此举会刺激萧纪这样的暂时还在一旁观察的萧氏宗室。

如果蜀地公开叛乱,广州等地的萧氏宗室抱团“北伐”,将会极大牵扯刘益守北伐的精力。

“可是,如果萧詧等人想不开,就是要兵变呢?”

王伟问了一个众人不知道要如何回答的问题。

……

萧詧耍了个心眼,他没有把军队带回丹阳,因为那边实在是太危险了,不仅无险可守,甚至无路可逃。

他和萧誉一起来到广陵,商议起兵大事。

“如今贸然起兵,会不会太仓促了?”

萧誉明显比志大才疏的萧詧有军事头脑,孤军在广陵(扬州)起兵,无异于以卵击石。

“三日之后的朝会,天子就会通告天下我等谋逆。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放手一搏!”

萧詧咬牙切齿的说道,他愣是没想到萧欢居然没被毒死!这下不仅是刘益守不放过他了,只怕萧欢也很难放过他!

“朝会我们还是要去一下的。我们去了建康宫,当着那么多朝臣的面,只要不承认谋逆,刘益守就不可能把我们怎么样。如果他想篡位,就不能不顾及颜面。”

萧誉倒是保持了难得的冷静。

萧詧也冷静了下来。

对哦,只要他不承认下毒,谁能证明他下毒了呢?那些糕点是无毒的,下毒的是当时试毒的宫人,如今那些人都已经被处死了,死无对证。

“兄长是说,我们还是要去朝会?”

“没错,不去朝会,如何指证刘益守毒害天子?”

萧誉微微一笑,倒是让萧詧有些错愣。他原以为自家这位二哥只会打仗,没想到心思也不那么简单啊。

“如此,也好吧。”

萧詧叹息了一声,已经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第551章 何为人心所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天子颁布诏书的前一天晚上。吴王府的书房里,刘益守正与杨愔商议明年就要正式颁布的经济改革政策。

对于萧詧等野心家来说,他们要的只是夺权,只想要改变现状,至于改变了以后要如何治理国家,这样的问题,他们根本来不及去想,或者说是没资格去想。

但刘益守作为掌控国家的权臣,却不能不去考虑这些棘手的问题。

“主公,毛喜之言,或有可取之处。然而那些话都是些空话套话,当着外人的面喊一喊可以,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是需要落到实处。”

杨愔不动声色的劝道。

刘益守知道杨胖子平日里虽然很低调,心中却甚有主意。他想听听对方到底会说些什么,于是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杨愔继续说道:“主公若是要上位,除了大义名分外,更多的是要争取人心,把人心争取到了,自然是水到渠成。

何为人心?那些大道理不是人心,衣食住行才是人心。夺回河洛也好,力主北伐也好,若是国内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谁也不在乎那些大道理如何。

主公去乡里转转,问问那些田里劳作的农夫,很多人只怕都搞不明白如今谁是天子,也不会很在乎。

但明年地里的收成好不好,田租收几成,他们却一定很在乎。

就像现在很多两淮的军户之家,用着主公赏赐的棉衣棉被,他们就只知道主公而不知道天子,多简单一个道理啊。”

“遵彦(杨愔表字)见微知著,国之栋梁啊。”

刘益守感慨的叹息了一声,不得不承认,杨胖子是肚子里有货的人。

毛喜的那一套理论是口号,然而口号喊一喊就行了,谁也不能整天就只活在口号里,普通人关注的事情无非是平日里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罢了。什么入洛阳为天子的大事,离他们太远了,很难形成共情。

这些细碎小事很重要,却未必显得多“高尚”。

绝大多数的人,他们关注的事情,只有自己的基本需求而已。

很卑微,更不光鲜,也不能拿到台面上说,通常也不被统治者们关注,却是他们的唯一。

“说吧,是什么策略呢?”

刘益守打了个哈欠问道,这两天精神高度紧张,安排了很多事情,布置了很多后手。就算是他这种见惯了风浪的老油条,也不由得感觉一阵阵疲惫。

“主公,属下建议在梁国各地,建立常平仓制度,丰年高价收粮,灾年低价售粮。一来可以充实储备作为军粮,二来则可以防止丰收年景时谷贱伤农。”

杨愔对着刘益守行了一礼说道。

“只怕还有别的用处吧。”

刘益守哼哼了两声说道。杨愔大家族出身,他提的政策,套路都是很深很有底蕴的。

“嘿嘿,果然是瞒不过主公。

世家大户所依赖者,一是诗书礼传家,二是数之不尽的佃户家仆田宅。无论主公现在怎么打压那些大户,他们终究还是会死灰复燃的。

若是建立常平仓,则可以极大减少自耕农因天灾人祸卖身与大户的可能性。无法利用灾年丰年的差价牟取暴利,大户们自然无法借机兼并土地,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杨愔侃侃而谈,似乎早就成竹在胸了。

“不错,只是采买粮草的钱从何来呢?”

刘益守问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主公,这个就要看属下现在要献上的第二策了,叫常平盐法。

如今梁国盐税混乱,官不得利,民怨沸腾,全部便宜了贩运私盐的。

不如统一盐政。

此乃大利,不可小觑。所得钱财,辅以常平仓之策,足以为主公北伐提供足够的钱粮。”

杨愔难言心中激动继续说道。

“具体来说,就是民制而官收,再以官府的价格分销给商人,让那些精通此道的商人来商运商销,由官府独占盐利,转为官商分利转化。

再派盐官运盐到不产盐的地方储存,建立常平仓,在食盐供应困难、价格上涨时以平盐出售,做到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简单的说,就是官府卖出的盐价是统一的,商人卖多少我们不管,但卖得高,盐税就收得高,再用常平仓把盐价坚决打下去,让那些投机倒把的人血本无归。

和铜铁等物的稀缺不同,盐到处都是总体不缺,海边比比皆是。只不过现在是官府搜刮压榨太狠,盐价定得太高,这才导致私盐泛滥,最后官府什么也得不到。

不如简化管制,平价出盐。辅以常平仓抑制盐价防止投机倒把,再严打私盐,这也算是堵不如疏吧。”

杨愔提了一条让刘益守侧目的盐政,听起来很有意思!

历史上北齐初年的常平仓之策就是杨愔主导的,极大增强了北齐的国力,连北齐所铸钱币都叫“常平五铢”。

如今这胖子提出一系列的“常平之策”,在刘益守看来也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而且这一系列的政策,生命力极强,到了现代都还在用。

“好好准备,细化条例。新年后春耕之前,新政就会上马,以你的民生之策为先。”

刘益守微笑着的勉励道。

听到这话,杨愔这才松了口气,双手拢袖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

“主公,属下之前还以为您会急吼吼的北伐夺回洛阳,现在属下便不忧心了。”

杨愔松了口气笑道。

“想多了,怎么可能毛喜说要夺回洛阳登基称帝,我就不顾实际要去争夺洛阳啊,饭都是要一口口去吃的。”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对于当皇帝什么的,他内心真没有感觉很火热,只不过有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他要是不当皇帝,将来怎么收场呢?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权臣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不当皇帝那就全家死光,没什么退路可以走的。

当不当皇帝,那不是他说了算的,他不想当,手下人和身边的妹子们都不会答应!

正在这时,斛律羡小心翼翼的推门而入,然后在刘益守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

“把人带进来吧。”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

很快,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和尚就被斛律羡引进了书房。

此人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只是显得有些老态,怎么看怎么都超过六十岁了,气色也不是很好。

身体绝对比不上整天摸鱼,心宽体胖的道希大师。

“大师深夜求见,有什么指教呢?”

刘益守疑惑问道,他好像不认识此人。

“贫僧法号昙鸾,陶仙师坐化白日飞升,特意让贫僧来给吴王送仙丹来了。”

昙鸾平静的说道,就好像他送的不是仙丹,而是斋饭一般。

他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小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有一颗通体漆黑的大药丸。

这是?

刘益守和杨愔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昙鸾这是玩哪一出。

“陶仙师去世了么……”

刘益守看了看身边的善胜宝刀一眼,这可是陶弘景亲自锻造的宝刀啊,他心中暗叫惋惜。

陶大师人还挺好的,也是当初给自己保媒的人。

“陶仙师不是去世了,是飞升成仙了。”

昙鸾强调了一句,纠正刘益守话语里的谬误。

“好吧好吧,那这个……仙丹,到底有什么用呢?”

刘益守耐着性子询问道。

“既然叫仙丹,那自然是成仙,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

昙鸾淡然说道。

站在一旁的斛律羡,想过去观摩一下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到底是什么鸟玩意,被刘益守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沙雕王。”

“属下在。”听到刘益守叫他,斛律羡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拱手应答道。

“你去询问下建康周边有没有什么风水宝地,然后把……嗯,把这位昙鸾大师和这药丸一起埋了,让他到地下去钻研长生之道吧。”

刘益守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斛律羡没动,以为自己听错了。

“主公是说……”

“拖远一点埋了,是不是还要我再重复一遍?”

刘益守不悦的瞪了斛律羡一眼。

斛律羡连忙去拽昙鸾的胳膊,却见那位僧人双手合十对着刘益守拜了一拜,转身便走了出去,一句辩解的话都没说。

昙鸾走后,杨愔这才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刘益守问道:“主公对长生之法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么?这位昙鸾大师可不是一般人,乃是从北朝到建康来讲学的,与陶仙师很有交情。当年在洛阳也很有名的。”

杨愔怀疑是不是刘益守根本就是个“假和尚”,对佛家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这位昙鸾大师,某种意义上说,是跟陶弘景不相上下的人物,孝文帝时期出生的人。

“不管昙鸾是什么人,我都对所谓的长生没有半点兴趣。生为阳,死为阴,阴阳交替方为正道。一味求长生,岂不是逆天而行?

别说这仙丹很可能是假的,就算是真的,长生不老,对我而已也没有什么意思。”

刘益守长叹一声,也不知道是在叹息什么。

“主公是有大智慧的人,长生不老的诱惑,属下就忍不住。”

杨愔感慨说道。

刘益守笑而不语,没有点评。

不一会,斛律羡又折返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主公,昙鸾已经走了,留下了了一封书信,是之前就写好了的。”

挖坑埋人什么的,自然是刘益守说的玩笑话,斛律羡也没有当真。但是昙鸾反而是交给他一封信后,就飘然而去了。

其实众人虽然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但也看得出昙鸾绝非泛泛之辈,肯定不是那种借着炼丹来趋炎附势的人。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