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320章

作者:携剑远行

“斛律羡,擒贼擒王,我现在命令你射天上的大雁,打散雁群。”

刘益守转过身,对不远处站岗放哨的斛律羡叫了一声。

“主公,貌似有点高,可能射不到……”

斛律羡跑过来在刘益守耳边小声嘀咕道。

飞的高倒是其次,主要是现在这里人也不少,要是射不准,很丢人的。毕竟他这“落雕王”的名头已经传开了,为此斛律羡还很有些小得意。

“当断则断,雁过无痕,不会回头。错失良机的话,永远都不可能成功。要是等下次,岂不是得到今年秋后?

射不准不要紧,就怕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那就真的没救了。”

刘益守重重的拍了拍斛律羡的肩膀。

深吸一口气,斛律羡拿起背后别着的强弓,将其拉满,呈现一个极致的半月形。

“嗖!”

弓箭射出快如闪电,一箭正中头雁的身体,将其穿透!

那只领头的大雁无力扇动翅膀,失去平衡的空中打转,最后跌落到远处的草地上。而整个人字形的雁群,也因为失去领头雁的带领,四下奔逃,阵型彻底溃散。

这一幕看起来就像是打仗一般,直观而带着视觉冲击,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震撼无比。

“不愧是落雕王!”

刘益守对斛律羡竖起大拇指,然后装作没事一样,走到贺琛身边,抱起双臂,面色平静的看着天上散乱飞行的雁群。

“头雁一死,雁群溃散。统帅一亡,三军混乱。此番魏军多路进击,协调有序,那是因为有高欢在后方压阵,各部不担心战功无人知晓。

所以当高欢逃离任城后,魏军各部就知道回去护住高欢比自己在前方拼杀,要更加有利,所以他们便不战自溃,如同这雁群一般。”

刘益守指着天上的渐渐远去的大雁对贺琛说道。

看不惯依旧是看不惯,可却不能否认刘益守说的道理,更无法否定刘益守的军事才华。很多东西,是读多少兵书都读不通,感悟不到的。

有时候这样的事情,真的很看天分如何。

很显然,刘益守就是个对军事很敏感,而且很有战略眼光和天赋的统帅,哪怕他现在依旧很年轻。

贺琛微微点头,让他称赞一个反贼那是不可能的。

“子烈啊(阳休之表字),听闻你私下里喜欢写诗,是这样么?”

这次就是阳休之护送韩智辉到下邳的,刘益守忽然想起有人跟他说阳休之把某人的诗装订成册,每日研读,有心让这位“马屁皇帝”出出丑。

“回主公,偶有所得,不值一提。”

阳休之谦逊的说道。

“嘛,反正今天出来玩,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正好是春季踏青,你有没有应景的好诗啊。”

刘益守笑眯眯的问道,看得阳休之心里一阵发毛。

“那个,诗还是有的。”

“迟迟暮春日,霭霭春光上。柔露洗金盘,轻丝缀珠网。

渐看阶茝蔓,稍觉池莲长。蝴蝶映花飞,楚雀缘条响。”

阳休之一口气念完,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这首诗是提前写好的,因为他就是个喜欢事先准备的人,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用上了。

他念完后,刘益守微微点了点头。

“找人来给这位韩娘子画一幅画,然后把你这首诗提上去。这幅画名字就叫美人踏青图。画完了以后,我会送到孙腾那边,请孙腾等人观摩观摩。这件事你去办吧。”

这是什么脑回路?

在场众人除了阳休之、斛律羡等经常跟在刘益守身边的人不以为意之外,其他的类似羊侃、贺琛等人全都惊呆了。

“喏,在下这就去办。”

阳休之根本不问为什么要做这个,反正也不麻烦就是了。他在韩智辉面前低语了几句,带着韩娘子离开了这里。

贺琛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对刘益守这个人更加忌惮。对方一副主公的派头,隐约散发着霸气,假以时日,这一位会做什么,简直不需要多去揣度。

“贺先生,你对换俘虏的事情怎么看?如果孙腾硬是不交还八皇子萧纪,你要如何跟天子交代?”

刘益守笑着问道,意有所指。

他没提萧正德,很显然,这说明萧正德被放走,根本没什么悬念。

“魏国所图,不过效仿秦穆公送重耳入晋。若是捏着八皇子,一旦梁国有事,会发生什么,简直不可想象。”

贺琛沉声说道,这点见识他还是有的。

“所以咯,还是得给孙腾提个醒,他是高欢的臣子,而非是魏国的臣子。他不放人,咱们可以让韩娘子不穿衣服出现在画上,给孙腾他们欣赏一下嘛。

高欢应该也不喜欢他的妾室,变成某些不可描述的图册,出现在各大权贵家的书架上吧?

当然,这样很下作,我也很不希望有那么一天,可是……萧纪是天子的儿子,而非是梁国的臣子,这一点,贺先生应该比我更明白吧?”

真是够狠的!

贺琛打了个颤抖,感觉似乎看不透刘益守这个人了。

从那位韩娘子的表情神态看,很显然是跟刘益守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的,从这个角度看,刘益守堪称是道德楷模了。

毕竟,玩弄敌人的妾室,这几乎都打仗的传统,春秋战国时候传下来的老规矩了。贺琛不好此道,但是他可以肯定,如果羊侃在刘益守那个位置,肯定会先玩玩再说。

然而一方面刘益守可以碰都不碰韩娘子,另一方面,他却能用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方式,来羞辱对方,哪怕这种羞辱并不是针对韩娘子的。

一丝不挂的出现的画上,流传后世,某种程度上说,这比直接杀了还可恶,简直可以算得上的杀人诛心!

“刘都督,天子让你负责交换俘虏,真是选对了人啊。”

贺琛感慨的说道。

……

兖州城内,羊敦等人给了一座当地大户人家遗留下来的府邸,作为专门的办公地点,给孙腾享用。仆从美妾一应俱全,要什么有什么。

这可比在府衙办公快活多了。萧纪和萧正德等人,也在这座府邸的其他别院内居住,衣食无忧。

对于羊敦等人的“好意”,孙腾是心领神会的,当然,这也是高欢此番败退的后遗症。羊敦他们不能撕破脸,却也不愿意孙腾再染指兖州的政务军务。

在兖州也呆了一段时间,孙腾对于南面的政局,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还复盘了此战的各种细节。

然后他得到了一个很令人吃惊的结论:梁国现在已经弱到不能打了!

之所以高欢会败,全是因为以刘益守为首的北来之人,充当了两淮防线的中流砥柱。

特别是刘益守,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战局翻转。在魏军战线严重向东偏移还来不及调整的关键时刻,从彭城出兵一路向北,直捣任城。

一战定乾坤!

其眼光之毒辣,出手之果决,事后看都是令人心惊肉跳。

此时此刻,孙腾正在书房里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正在这时,有个中年文士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双手呈上一封信。

“孙先生,邺城那边过来的信。”

说话的这位中年人叫杜弼,高欢府里的一个普通文书,新近投靠不久。此人以前是北魏的地方官员,当过县令,薄有名望,寒门出身,为官清廉。

此战高欢便让他跟着孙腾打下手,实际上也是在有意识的为儿子这一辈培养人才,避免自己的那帮老兄弟(包括孙腾)将来架空接班人。

孙腾接过信,随意看了看,微微皱眉,心有不悦。

“辅玄(杜弼表字),你看一看信。”

接过信,杜弼一目十行的看完,随即将信纸递给孙腾,里面的内容他都记住了,不需要再看。

“刘益守竟然放了高敖曹,如今高敖曹已经回到邺城,恳求主公将高氏兄弟中的二人换回,此事,你怎么看?”

别看刚才看上去很悠闲,其实孙腾现在也是满头脓包,进退维谷。

高欢甩锅,将换人的权力都交给他。换的好,人家感激都是感激高欢,孙腾自己是听命行事。要是换不好,那就糟了,错全是孙腾自己的,高欢倒是没事,最多算是“用人不当”。

“主公或许并不希望将高氏兄弟换回。”

杜弼想了想,拱手说道,神态谦恭。

“嗯?有点意思!”

孙腾坐直了身子,给杜弼倒了一杯酒,示意他喝了酒再说。

杜弼将酒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随即笑道:“主公若是想高慎、高季式兄弟回归,只需要在书信中严令先生办妥此事。然后将此信给高敖曹看,便可安其心。

然而,此信却只是陈述事实,并未指示下一步要如何行动。卑职以为,应该是主公也还在犹豫当中,不希望高氏兄弟回归,却又担心高敖曹闹事,希望先生为自己分忧呢。”

杜弼侃侃而谈,直接切中要害。

孙腾叹了口气,想吃鱼还踏马怕腥,前面一个态度,高敖曹回归后又是另外一个态度,高欢的心思有时候真是摇摆不定。

“你觉得应该如何处断,放心,出了这个书房,你说过什么我就不记得了。”

孙腾慢悠悠的说道。

杜弼微微点头,想了想说道:“换俘虏这种事情,有时候跟打仗一样,我们怎么想虽然很重要,但也要弄明白敌人是怎么想的。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不如跟那边详细谈谈,再做定夺也不迟。”

杜弼之言老成持重,很有分量。孙腾心中表示赞同,微微一叹道:“那就先看看刘益守怎么想的吧。”

县官不如现管,孙腾很明白,萧衍鞭长莫及,其实这场游戏,刘益守才是真正拍板的人。

第337章 世上还是好人多

人和人,差别极大,甚至有时候难以用语言去概括描述。

此时此刻,春光明媚的下午,在下邳城内某个院落里,刘益守正端详着石桌上一副围棋的残局。而他身旁有个神情委顿的中年人,手上都还带着镣铐,跪在地上如同等待发落的死囚。

说死囚或许很过分,但他目前确实还是戴罪之身。

源士康等人都站在刘益守身后如同石像一般,不仅是一言不发,而且几乎连动都不动。

“赵将军对吧?”

刘益守将一颗黑色的棋子放入石桌刻画的棋盘上某处,抬起头看着眼前穿着囚服的赵伯超。此人被孙腾那边无条件送回,然后一到下邳城,等待着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

只有冰冷的监牢!

在高欢逃窜,魏军大举回撤甚至高敖曹部被全歼的背景下,武原城内的梁军全军覆没。身为都督一职的赵伯超,自然是最好的替罪羊。

无论他有没有罪,结局都不会差很多。因为这么大的惨败,而且是有羊侃大胜高敖曹打底作为对比的情况下,萧衍难道会把罪责加到萧纪头上,加到萧正德头上么?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萧衍是让他们来镀金的,不是往他们身上抹屎的。

所以为什么大军会惨败呢?

那一定是柳仲礼、赵伯超、胡贵孙等领兵都督的问题!怎么能是皇子和宗室的问题呢!

此刻赵伯超心中异常忐忑,因为刘益守已经是他唯一的一棵救命稻草了。

“罪人赵伯超,拜见刘都督。”

赵伯超小心翼翼,又异常恭敬的说道。

忽然,源士康猛的踢了一下他的屁股,厉声警告道:“你之前也是都督,现在叫我家主公也叫都督,难道我家主公跟你之前一个样么?都督二字也是你能叫的?”

赵伯超摔了个狗啃泥,却不敢对源士康发作。他很明白,自己生死一线,能不能活命,就看现在表现如何了。

“罪人失言了,罪人拜见刘大都督!”

“都督”二字前面不加“大”,就如同“参谋”二字后面不带“长”一样,差别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最小的都督只管一百人左右,实在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然而“大都督”三个字举足轻重,统帅数州诸军事,想造反都不是说说而已。

这两者能在一起讨论么?

“诶,不要这么粗鲁嘛。”

刘益守故作不悦的对源士康摆摆手,笑眯眯的看着赵伯超问道:“伱知道么,现在很多人都想你死,甚至在我耳边说过要把你给宰了。这样萧氏的王爷们就无罪了,所有的错都是你这个下属无能,导致三军惨败,你搞清楚现在的局面了么?”

“罪人明白,明白!”

求生欲望极为强烈的赵伯超跪在地上磕头,把额头都磕出血来了。

“好了,我就想知道,魏军明明已经败了,你们又为何会打败仗呢?”

刘益守迷惑不解的问道,此事只是有些零零碎碎的猜想,还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详细描述。刘益守很想通过这件事吸取教训。

不是有句话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刘大都督,事情是这样子的。”

赵伯超将发现魏军解除包围以后的所有事情都告知了刘益守,所知道的任何细节都没有放过,甚至包括萧正德企图投降魏军,然后都已经准备行动,第二天魏军却突然撤军的事情。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