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30章

作者:携剑远行

暴起杀人的刽子手们,又有自己的恩怨和判断,于是杀人的范围,又会进一步扩大,甚至产生“杀一个是杀,杀一百个也是杀”这种危险思想。

还会号召没有动手的人,一起加入,这就叫做“法不责众”。

如果元莒犁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政治智慧,就能很容易理解这里头的逻辑关系,以及刘益守到底想做什么。

毕竟,在这场游戏里,尔朱荣等同于带枪上拳台的叶问,他想遵守规则那就跟你打拳,不想遵守规则,就直接给你一枪!

“稍微,有点点明白了那天你在彭城王府里,豁出性命也要带冯淑鸢走了。以前我以为是你看上了她的美色,现在看来,跟你要拯救洛阳的理由是一样的。”

说完,元莒犁又补充了一句:“虽然洛阳并不需要你去拯救。”

对于这番话,刘益守无言以对。

……

在回任城王府的路上,冯小娘看到街上乱糟糟的,似乎到处都有禁军士卒在抓人,气氛逐渐紧张,心中非常不安。

“你不是很关心我对刘益守怎么看么?为何不问?”

犊车里,冯令华笑着问道。

“那姑姑觉得他怎么样?”

冯小娘有些紧张的问道。

“如果说家世的话,他给你提鞋我都嫌多了。”

冯令华毫不留情的打击了冯小娘。

萌妹子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下来了。

“但是抛开家世来说的话。”

“他还挺不错的,对吧?”

冯小娘开心的问道,她对刘益守可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辣么帅!

“配不上。”

冯令华冷冷的吐出三个字。

“配不上?我觉得不会啊,抛开家世说的话……”

冯小娘还想为刘益守说两句好话。

“我是说他太优秀,你远远配不上!”

冯令华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此子看上去大气又睿智,实际上心中甚有沟壑。这种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嫁给他,你或许可以快活一两年,但将来,唉……”

冯令华摇了摇头,冯小娘这次的眼光,不是很不靠谱,而是太靠谱了,靠谱到让人惊艳和害怕!

冯令华都感觉,若是此人跟长乐冯氏结合,搞不好家族会成为对方的附庸!这是典型的过犹不及!

这真不是冯令华肥水不流外人田,想让冯淑鸢嫁给儿子,而是刘益守这个年轻人,她看不透,而且隐约感觉,对方反而是看不起她和长乐冯氏。

甚至包括其他世家!

“洛阳确实是要进入多事之秋了,你也少闹腾点,还有,以后不许来圣明寺,更不许见刘益守。无论是他来找你,还是你去找他,都一样!”

冯令华直接将冯萌妹禁足了。而一旦这位家族中说话分量颇重的人开口,冯萌妹恐怕就真的很难出任城王府了。

……

“恩公!”

面前的年轻人,跪下对着刘益守一拜。他转过头看了看巧笑嫣然的元莒犁,想了想,拱手道:“夫人好。”

神特么的夫人!

刘益守轻抚额头道:“你也睡了好久了,如今伤也差不多好了(怪兽般的恢复力),也是时候离开圣明寺了。天子已经驾崩,估计也没人去抓你这条小虾米。”

面前的男人,就是几次醒来又晕过去,曾经为已故明帝送信的“信使”源士康,被刘益守笑称为“洗睡达人”,因为动不动就洗洗睡了。

不过看此人忠厚的模样,元诩倒也没托付错人。

“你说话还蛮好听的,益守啊,你就听听他说什么嘛。”

很显然,源士康的那句“夫人”,元莒犁很是受用。

“好吧好吧,那么这位源大人,您是想做什么呢?”

刘益守有气无力的问道。

“在下,想死。”

源士康抬起头看着刘益守和元莒犁,面色肃然道。

哈?

两人面面相觑,实在是没料到源士康会说出这几个字来。

“呃,既然想死,那……”

那怎么不去死呢,跑我这表白?

刘益守都有些困惑了。

“哦,是在下没有说清楚。主辱臣死,天子驾崩,本来在下也要跟着一起去。但是妖后还没有伏诛,天子的后人也未掌权,乱臣贼子还在群魔乱舞。

在下是想死,但也要等那些人都得到应有惩罚以后再死!一旦那些人都伏法,在下绝不多活一日!”

源士康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特么真是个小机灵鬼,刘益守在心中暗暗吐槽道。

不说别人,就说贺六浑(高欢),从现在起,又多活了二十年,你这发誓果然是发得很有水平啊。

“那么,你是想跟着我么?为什么呢?”

“因为恩公给尔朱荣送了血书!”源士康的表情相当坚毅。

但是刘益守继续在心中吐槽道:送血书的人,是贺拔岳!

“在下武艺尚可,随时可以替恩公挡刀!”

源士康继续推销自己说道。

刘益守看了看他胸前箭伤留下的破洞补丁,确认了一件事。

这一位打别人能不能打,不好说。

但是说道挨打,他大概是很有实力的,血非常厚!一想到尔朱荣大营里面那些凶神恶煞又蛮好相处的“同僚”们。

刘益守觉得身边有个护卫,嗯,能挨打的护卫,其实也挺不错的。起码能派出去求救!

“那行吧,以后你跟着我好了,不过没有工钱哦。”

刘益守开启了“黑心老板”模式,给你九九六都是福报,黑心老板要的是七二四!

七天,二十四小时,全年无假期,没有工资,非常奈斯!

“在下将死之人,要钱又何用?主公赏一口饭吃就行了。”

源士康感激的说道,让刘益守有种错觉,是不是自己才是七二四的那个?

“好了,你去做饭吧。”

刘益守挥挥手将源-怪兽体力-士-大难不死-康打发走以后,贺拔胜就回来了,跟刘益守讲了下今日洛阳的情况。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胡太后等人,已经陷入了最后的疯狂!

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四面楚歌,已经察觉到了大事不妙。但是,就是有力气也没有地方使用!

你总不能让禁军,在洛阳大开杀戒吧?

就算要杀人,他们也不知道谁该杀,谁不该杀,一旦杀错了,或者激起反抗,等待的将是各种不可靠,甚至是禁军哗变!

无能狂怒之下,洛阳禁军只好抓捕路上的行人来凑数,洛阳几个比较大的监牢,现在都是人满为患!

“算算时间,差不多到火候了。今夜,应该会有人引着你去南门,出洛阳城。出城后,直接去河阳关!我估计,尔朱都督应该已经占据了河阳关,并且周边所有关隘,应该都在大军控制之下,所以整个洛阳才没有一点消息传来!

因为消息被封锁了。”

刘益守的猜测很简单。

比如说一个经常用的玻璃杯,怎么说在上面都会有指纹,甚至是几十个人的指纹。

但如果有一天在检测的时候,发现上面居然连一个指纹都没有,那只能说明一点,即:有人刻意去擦过了。

现在的洛阳,面对的也是这样的情况,毕竟,自己当初跟贺拔岳交代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估计被尔朱荣采纳了。

刘益守在心中暗暗思索,到目前为止,尔朱荣的一切应对,其实都是模仿着曹操在进行,跟所谓的“董卓”,那真是差了太远!

是什么让尔朱荣改变主意,在洛阳大开杀戒呢?

刘益守没有任何想法,他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贺拔胜看了看刘益守,又看了看双目含情的元莒犁,心中暗叹一声,总算是明白那天为什么刘益守不趁机上了冯小娘子了。

因为人家根本不需要玩那么卑鄙,他只要站在这里,就自然有漂亮妹子自己贴上来,换做是你,你还会像个几百年没见过女人一般的货色么?

“军师有什么交代没?军师要怎么离开洛阳呢?”

贺拔胜关切问道。

“没那么难,你就跟尔朱都督说,我们会在河阳关北岸的北中城见面的。那一天,也是元子攸登基为帝的日子。他会立刻册封尔朱都督,掌管京畿兵马,可以任意调动。

到时候,我再跑一趟洛阳,让王师可以兵不血刃的入城。你只这么说就行了,其他的细节,我会当面跟尔朱都督禀告的。”

刘益守郑重的将元莒犁誊写的那封信交给贺拔胜贴身放好。

第28章 这就非常真实了

河阳三镇,乃是洛阳西北重镇,连接河东。不过此时尚未完全铺设到位,北魏目前只是以黄河北岸的“北中城”为基础,又在黄河中央沙洲重新修建了早已废弃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河阳关(原关隘是东汉灵帝时修建的)。

而后来的黄河南岸的“南城”,现在还只是个渡口而已。

此时此刻,在北中城的县衙大厅,尔朱荣麾下大将都聚集一堂,商讨对策。

其实在几天前,他们就利用贺拔岳送来的“天子血书”,轻而易举的撬开了北中城的大门。城中守将郑季明并未抵抗,而是直接下令士兵放下武器。

这等于是否认了胡太后的统治权威!

要知道郑季明可是胡太后宠臣郑俨(同时也是面首)的族人,他的背叛,很能说明此时的人心向背!

尔朱荣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如此顺利,心中不由得对那个叫刘益守的年轻人,更加感兴趣了。在占领了北中城这个要害之地后,他下令全军修整,并未派人攻取河阳关!

毕竟,刘益守有言在先,而现在事情又跟对方预言得一模一样,尔朱荣很期待,对方能继续给自己惊喜。

不过他虽然还沉得住气,可他手下那帮人就未必了。

别的不说,尔朱荣平日里最为倚重和信任的高欢,现在就非常不满,并且经常在部下面前说“取死之道”之类的丧气话。

有了一个人开这个头,大军又停滞不前,那么自然会暗地里闹腾。

不过还好贺拔岳是站在尔朱荣这边的。

只要六镇的人马没有联合起来闹事,那么尔朱荣就不害怕他们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为什么尔朱荣不攻打河阳关,不进军洛阳,甚至攻破洛阳呢?

不全是因为他相信刘益守会给他一个漂亮的答案,而是他在等一件神器!

一件可以兵不血刃洛阳,毫不费力就能击破各路人马的神器!

那便是一个有分量的元氏宗室!

如果两手空空进军洛阳,这就是叛逆谋反。

但如果你提前立了一个“天子”!而胡太后又根本拿不出有分量的元氏族人与这个“天子”对抗,那么,进军洛阳就不再是谋逆,而是“勤王”!

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

那平日里脑袋非常清醒,时常有“奇谋”的高欢,此时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是不是因为他是傻哔呢?

并不是,因为高欢的行为逻辑,跟尔朱荣以及贺拔岳,那是完全不同的。

贺拔岳不闹,是因为尔朱荣听从了刘益守的建议,采用“文斗”的方式,谋取洛阳。刘益守是贺拔岳找来的,所以这也等同于尔朱荣采纳了贺拔岳的建议。

事情了结之后,论功行赏,贺拔岳肯定是第一位。尔朱荣不说了,好的坏的,他都是拿大头。

那么高欢有什么呢?

打仗的话,根本不必要出手,总不能说人家守城的开城投降,你还要故意拒绝,然后强行攻打城池吧?

尔朱荣对这支军队还是有些控制力的,虽然高欢能够制约他的本部人马。

如果要“文斗”的话,贺拔岳已经走前面了,高欢无论做什么,都是“鹦鹉学舌”,“照猫画虎”。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