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26章

作者:携剑远行

刘益守闭目养神说道,他瞌睡还没补够呢。

元子攸将信将疑的打开那篇檄文,才看了几列(书信檄文都是竖着写的),就面色大变,豆大的冷汗从额头上滴下来,打湿了写着檄文的纸。

“这是……这是……”

元子攸吓得话都说不清楚了。

“嗯,让你这位聪慧且善解人意的姐姐来跟你解释吧。”

刘益守继续闭目养神说道。

元莒犁知道不是开玩笑的时候,连忙将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了一遍,不过将她跟刘益守之间搂搂抱抱故意调情的故事略过了。

“尔朱都督真有此意?”

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差点把元子攸砸晕了过去。此刻他看刘益守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财神!

真是的,为什么刘益守这么客气呢,要是昨晚跟姐姐睡过就好了!

元子攸此时的心情非常真实,那就是抱怨元莒犁为什么没有趁着昨天的机会把刘益守拖上床成就好事。

只要他们二人做过了,那就是一家人了啊!有刘益守在尔朱荣和彭城王府之间穿针引线,还会担心当不成天子么?

“误会误会,昨夜那都是误会,应该说不打不相识啊,哈哈哈哈哈哈。”元子攸爽朗的笑着,浑然忘记了昨夜在刘益守他们走后,发毒誓要将此人挫骨扬灰。

忽然,他又想到一件要紧的事,于是压低声音问道:“胡太后既然要对付我们彭城王府,她要是封锁洛阳城,猝然发难怎么办?尔朱都督虽有大军,但是远水不解近火啊。”

“你看窗外,天上有什么?”

刘益守指着外面万里无云的蓝天说道。

元子攸一脸错愣,完全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说什么,面色颇为尴尬。

“天……很蓝?”

“不,你看到没,天空飘着五个大字:那都不是事!你们脱困的办法,就在你姐姐手里。不过人多嘴杂,暂时就不告诉你了。

现在误会解除,你带着你姐姐回王府吧。”

刘益守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这个长得漂亮问题又多得出奇的喜鹊走了正好,自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刘益守在心中盼着元莒犁快滚。

第24章 一人抵一军

“还请先生教在下应对之策!”

元子攸态度极为谦卑的对刘益守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然后将那份檄文递给了他。

你妹的,抄作业都不会抄,还要老师讲解!不知道是因为太苟了呢,还是心思太多!

刘益守心中暗自叹息,元子攸这碧莲,还真算得上一个奇葩。

“这份檄文,回府以后,找信得过的文士,或者干脆就你们自家兄弟,誊抄个几十份。明天早上天还未亮,就贴在洛阳城内显眼的地方还有专门贴告示的地方。

朝廷将会在明天下旨,立那个女孩为天子,所以我们就要在旨意下达之前,将这件事捅出来!明白了么,抢的就是时间!但也不能太早贴出来,太早了太后有所准备,她会干脆不下旨了!”

看到刘益守侃侃而谈,元莒犁心中感慨。别看这人平时挺好说话的,作风也很正派,这阴招损招使出来真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别人哪个地方弱,他就往哪里捅!

听完刘益守的解释,元子攸双眼放光,如小鸡啄米一样点头道:“放心放心,先生交代的事情,在下一定会办好的!”

很多人在危急时刻抓瞎,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根本看不清方向,一旦可以看清方向,那么就能迅速走出危机,甚至反杀。

“行了,带着你三姐走吧,我要睡觉了。”

刘益守摆摆手,示意元子攸姐弟快滚。

两人悻悻离开,走到圣明寺的前院时,元子攸拉着元莒犁的手,一脸认真。

“三姐,要不……你就在圣明寺呆着吧。刘益守身边没有我们信得过的人,始终都是个隐患。洛阳元氏的人如此多,万一尔朱荣不支持我们彭城王府,而支持其他人怎么办?这件事瞬息万变的,非得有智慧的可靠之人才能担任。”

元子攸总算是说了句靠谱的话,只可惜这个决定刘益守早就猜到,并且告诉元莒犁了。所以这位容颜如仙子一般的元氏娘子,只是轻声叹息,微微点头。

她觉得元子攸的道行,真的是差太远了。他所有的举动,都在刘益守的预测之中,这种事情,真是细思极恐。

“我知道了。”

元莒犁微微点头道,其实她也不想走。

“三姐……刘益守乃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能抓手里,对我们会是一个极大的助力。三姐不妨牺牲一下,他也长得不赖,一表人才的,也不算丢我们王府的脸,对吧。”

元子攸带着神秘笑容,将一个黄色纸包放到元莒犁手中。

“三姐见机行事吧。”

说完就迈着轻松的步伐离开了,却没有看到元莒犁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很是复杂。

“唉,元子攸也算是花了血本了,连异母姐姐也肯卖啊。”

刘益守悄无声息的从元莒犁身后走出来,轻轻一抓,便将手中那个黄色纸包拿到了手中。

“啧啧,这是行走江湖的利器,采花贼的福音啊。”

他将纸包在元莒犁面前晃了晃说道:“没收了啊,别整天想着这些歪门邪道的。”

两人回到禅房,刚一坐下,元莒犁就长叹道:“元子攸完全变了,或许是我真的不了解他,他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她美眸盯着刘益守,似乎想从对方身上看出什么来。

“你这样看着我,会让我感觉很奇怪,就像是被一头母狼盯着。”

“好吧,我是在想,为什么元子攸会被权势迷惑,而你不会呢?”

因为我知道他迟早要凉啊。

刘益守在心中默默说道。

“我们接下来就是等着胡太后出招么?”元莒犁好奇问道,作为洛阳的主人,胡太后没理由遇到这种事情不反击。

刘益守摇摇头道:“也许她会无能狂怒,但是毫无办法,这是阳谋,她会提前掏出自己的底牌,打乱原先的节奏。”

“所以呢?”

“等会会有个人来,你最好回避一下。”

刘益守指了指禅房的门说道。

“还有谁会来?我也不见你去通知谁啊。”元莒犁感觉很奇怪,因为她一直是跟刘益守在一起的,难道于校尉会到这里来?

想想也不可能。

胡太后立女皇帝的事情被泄露出来,于校尉肯定会被人怀疑。这个时候来圣明寺,岂不是不打自招?

“今日会来这里的人,叫冯令华。”

冯令华!

此人乃是冯小娘的姑姑,冯熙的女儿。而冯熙则是孝文帝元宏的岳父!任城王元彝,就是冯令华的亲生儿子。

也就是说,元彝只能代表任城王一系,而冯令华,除了可以代表任城王一系,还可以为长乐冯氏牵线拉桥!

至于为什么冯令华会来,原因很简单,因为元子攸想上冯小娘,而冯小娘是内定给元彝的。如果冯小娘自己要闹情绪不嫁,倒是可以理解,但元子攸想强上,那就不是下半身的破事了!

这关系到派系站队的问题,于公于私,冯令华都要去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直接上门彭城王府,找元子攸兴师问罪,得到的结果,就会是元子攸那夜自言自语的一番话,冯令华可不是想听这个。

冯令华历经孝文帝,宣武帝,还有刚刚死去的明帝(尚未加谥号)三朝,吃过的盐比元子攸吃过的米都多,又怎么会被这厮轻易忽悠。

所以很自然的,冯令华就一定会来圣明寺一趟,找“当事人”刘益守了解下情况。

元莒犁倒吸一口凉气,冯令华居然会来兴师问罪,元子攸这一关不太好过。哪怕人家嘴上不提,以后也有办法给你小鞋穿。

当然,元子攸当了皇帝以后,另说。

“然后呢,你打算跟她谈什么?”

“冯氏在朝中势力极大,我会让她联络朝中可靠的朝臣,联署一份反对胡太后立两岁孩童为天子的信。然后,将这封信,交给尔朱都督。”

刘益守伸了个懒腰说道。

“就这?”

元莒犁总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味。

“如果让他们签署支持元子攸继位的信,那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这些人,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你怎么可以让他们这些没什么武艺的人拿着刀去死呢,太苛刻了。”

刘益守明白,通常情况下,要说“是”,那是很难的,但是说“不”,却是很容易。

比如说让一个人说自己“是好人”,这就很难为情,但说“不是坏人”,那就顺口多了。反对胡太后立两岁天子,是“铁骨铮铮”,而赞成元子攸继位,迎接尔朱荣入洛阳,则是乱臣贼子所为。

至少现在这种情况下是如此。

所以让他们去反对胡太后,难度比投靠尔朱荣要低多了!毕竟胡太后也不是什么好鸟!

“那做这些有什么用呢?”元莒犁还是有些不明白。

刘益守摆摆手道:“没什么用,就是想让尔朱荣看看,朝臣们还是支持他的,所以他就能比较坚定的入洛阳,并且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去处理善后的事情。”

其实这些也是刘益守推测的,因为从历史上看,尔朱荣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刘益守只是说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罢了。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

至于他现在为什么这么热心的帮尔朱荣,不需要跟元莒犁这样的妇道人家说什么。

……

“喂,帮我揉揉肩膀。”

写了一天文书的元莒犁趴在草垫上,整个胳膊都麻痹了。

刘益守猜错了,冯令华并没有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是贺拔胜去洛阳城内转了一圈,却感觉到大事不妙。

四处都是穿着胯裆铠的宫卫,在搜捕“可疑人员”,说白了就是洛阳的流动人口。不知道多少人被抓,还有元氏各个府邸外,都有宫卫在盯梢。

不过据贺拔胜描述的,此举貌似只是胡太后在无能狂怒,并没有对时局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因为被抓的明显都是些来往商旅。

反而是将胡太后他们要立出生不久的女婴为天子的事情,彻底在洛阳城传开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事,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对不起,在下有三不做。”

刘益守看着趴在草垫上“撒娇”的元莒犁,表示自己对蹬鼻子上脸的妹子绝不惯着。

“哪三不做?”

元莒犁一时间也忘了胳膊酸痛。

“一不盏茶递水,二不洗衣扫地,三不铺床叠被。”

刘益守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元莒犁趴着懒得翻身,只是带着揶揄说道:“之前我睡觉的被子都是你叠的,居然还能叠得四四方方,你也真是厉害。”

元莒犁让刘益守想起了前世某人说美人拉便便都是粉红色的笑话。这妹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是没有家奴伺候,就是个废物。在圣明寺呆了一天,身上的气质狂掉,宛若仙子落凡尘。

还不如冯小娘呢!

“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其实我是想说,我一不做牛做马,二不为奴为婢,三不作威作福。我找根棍子你,酸痛的话你自己敲吧。”

自己敲可还行?

正当刘益守准备去找棍子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道静的声音。

“于校尉来了,穿着僧侣的常服,有急事!”

刘益守连忙吹灭了油灯,用被子将趴在草垫上的元莒犁盖住,然后拉开厢房门,让于校尉进入这个黑灯瞎火的房间。

“这个时候你还睡得着?”

于校尉的声音颇有些急切。

“为什么睡不着?”

“胡太后暴怒了,今天杀了十多个宫卫,因为我在百尺楼办公,所以逃过一劫。那天在永宁寺附近巡夜的宫卫全都被杀。

元宝炬他们一家人,现在都被抓了,关在永宁寺。胡太后一直对要不要立两岁的元钊(元宝炬侄子)很是犹豫。”

于校尉的语气很是急促。

胡太后想立女婴当天子,这件事的暴露对于她的权威,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多亏了刘益守那个“战斗檄文”,让群臣们看到了胡太后的权威看似如日中天,实则摇摇欲坠!

现在已经有人建言,让北海王元颢回洛阳来主持大局!而现在这位王爷,正带着一支主力,前往邺城镇压葛荣的叛乱!

这也是尔朱荣很心急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