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153章

作者:携剑远行

万一梁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

越说越不对味,高欢都感觉自己的话要编不下去了。

踏马的!萧衍是不是猪啊!这么好的机会,搞个几十万人北伐啊!

七千人打几十万,这是疯了吧!

肯定是打不到洛阳啊!

高欢在心中疯狂呐喊,嘴巴却像是被人缝起来一样,不再言语。

他贺六浑并不是贺拔岳那种“老实人”,他当然知道尔朱荣现在是什么心思,他要说尔朱荣想听的啊!

尔朱荣现在就是想听到诸如“梁军生猛,非大都督不可敌”之类的俏皮话。然后尔朱荣就“龙颜大悦”,带兵南下与梁军决战。在这个战斗过程中,他高欢高都督一路高歌猛进,升官发财。

这才是合乎他胃口的事情啊!

可饶是高欢脸皮厚如城墙,此刻也没法说出这种侮辱智商的话来。

“好了!”

尔朱荣面带无奈之色,轻轻摆手,示意高欢不要再胡说八道了。昨天得到梁军的确切情报以后,尔朱荣的心就凉了半截。

什么事情都料到了,就是没料到萧衍那么废物。不说多的,就说五年前梁国那一波北伐,那时候魏国的情况比今日不知道强哪里去了!

那时候梁国出兵多少人?

多路出击,随便挑一路出来,都至少是几万人的规模。

“大都督,天有不测风云。无论梁军如何,我们先厉兵秣马,静观局势。如果梁军真的势如破竹了,到时候也可以增援洛阳。”

慕容绍宗不动声色的说道。

“若是那时候再动手,只怕……洛阳难保。”

贺拔岳说了一句丧气话。

众人皆是一愣,随即都是默然点头,并不觉得贺拔岳是在危言耸听。

如果梁军真是牛逼到击溃两淮魏军阵线了,那破洛阳也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当然,能不能守住另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梁军是七千人,那个时候,有元颢这面旗帜招降纳叛,对方就不是七千人,而是七万,甚至十七万都有可能。

势头起来了,一切皆有可能!

“大都督,洛阳要是丢了,那天子不是更要依靠我们了么?所以真要那样,洛阳丢的好啊。丢了大都督再夺回来,以后不就是大都督的了么?”

高欢意味深长的砸吧嘴说道。

嗯?

这话乍一听极为大逆不道,但在心中细细揣摩之后,却感觉异常精妙!

对啊,洛阳又不是他尔朱荣的,丢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震惊,佩服,警惕,释然……不同感情的目光聚焦到高欢身上,让他有些不自在。

随即他拱手对尔朱荣说道:“刚才末将随口一声,大都督别当真,哈哈哈哈哈哈。”

其他人并没有跟着高欢一起笑,而是在思索对方说的话到底是“粗鄙之语”还是“真知灼见”。

“行了,天色已晚,先散了吧,回去歇着。”

尔朱荣没有再多说什么,示意众将都出去。等所有人都离开以后,他拿出今日刚刚收到的一封信,几乎是跟梁军情报到达的日子前后脚来到他案头。

“……

大都督明鉴,梁军一向指挥混乱,各部之间互相掣肘。若梁军北伐人数众多,则战力互相抵消,不足为惧。

若梁军北伐兵马极少,则对方有可能指挥统一,上下一心,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锐不可当。真要面对面较量,大都督麾下精兵都未必能与之势均力敌,更别说两淮那些士气低迷的魏军部曲。

大都督切莫掉以轻心,应早做准备,提兵南下为好。”

将这封信看了又看,尔朱荣将其放在桌案上,心中有些犹疑。

“这支梁军居然厉害若斯?我不信。”

自言自语一番,他将信纸放到油灯上烧掉,就当是没收到一样。

……

如果说尔朱荣府邸里开的这个小会气氛还算融洽的话,那远在东平郡须昌城里刘益守开的那个“大会”,气氛就有点压抑了。

县衙大堂主座上,刘益守挺直腰杆双目锐利的扫过下面或肥或瘦,或相貌猥琐,或仪表堂堂的本地世家代表,脸上微微有些怒气。

“我说诸位,减租减息,那是必须要实行的。你们真就不担心,东平郡那些属于你们的田庄,在里头劳作的佃户,一下子就投了邢杲?”

王伟手里拿着县衙里的一把铁尺,不客气的拍打着自己的手掌,隐隐有威胁的意思。

“都督明鉴,青徐之地连年战乱,我们都快揭不开锅了。要是减了佃户的租子,全家都会饿死啊!请都督明鉴,这使不得,使不得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离刘益守最近的位置,瞬间就变脸,痛哭流涕,演技浑然天成毫无瑕疵。

这位老者姓王,王氏也是东平郡的大姓,当然,他只是在须昌城避难,田庄并不在须昌城周边。

“不是吧老先生,上次都督跟我还去你家吃了鹿珍与熊掌呢,这不像是揭不开锅啊。”

王伟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眼前这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者,恨不得拿手里的铁尺敲碎对方的天灵盖!

今天请来的这些人都是城里的大户,他们在东平郡的田庄,数不胜数。正如刘益守昨日预料的那样,这些人就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唉,大家也真是挺不容易的。这样吧,降一成的租子吧,要不那些佃户明年可不太好过。”

刘益守轻叹一声说道。

“都督请放心,那些刁民多在地里劳作一下,就能多收点,就不会过不下去了。我们会好好监督他们的。这一成租子,我们会当做军粮支援都督讨伐邢杲叛贼的。”

下面那群人里面又传来一个声音。

“如此也好,你们辛苦了,天寒地冻的,都回去吧。”

刘益守无奈苦笑,轻轻摆手。众人行礼告退,态度甚为恭敬。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王伟走到刘益守身边,阴阴的问道:“都督,就这么放过他们?”

“东平郡的好多佃户听闻邢杲来了就开仓放粮,还能娶世家女,吃香喝辣,一个个都蠢蠢欲动,我真的好担心这些世家中人的安危啊。

毕竟咱们的兵马太弱了,都没法保护他们,你说是这个道理吧?”

刘益守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王伟硬生生的把要说的话憋回肚子里了,那脸色看起来有点像要心肌梗塞。

第154章 总之就是非常可怕

虽然刘益守找东平郡本地的世家大族好好“谈过心”了,但那些人好像并没有怎么将他放在心上,当然,该有的姿态还是有一点的,比如说都送来了数量不等,又不堪大用的各类军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东平郡本地的世家看刘益守到这里来一没有打家劫舍,二没有杀人放火,三没有点名清算,人长得年轻又帅气还和善,心中多少有些轻视。

认为他刘都督不过是攀上了元子攸姐姐元莒犁的衣裙,本身也就这张皮值得称道一下,更多的可能则是元子攸的提线木偶,根本做不了大的决策。

一连几天,这些人忐忑等着刘益守可能的“大动作”,结果最后什么也没发生。于是他们彻底的将刘益守和他带领的这支军队抛诸脑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反正,邢杲要是来了,也是刘益守带兵去打仗,不是么。打仗确实是会死人,可是又死不到他们头上,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吧。

……

“阿郎,你对那些世家子弟,不能太客气了。”

刘益守所居住院落的书房里,元莒犁有些生气的将小手放在桌案上,不让自己的男人写政令。

“连你也这么看?”

刘益守已经把墨磨好,有些诧异的看了元莒犁一眼。

“唉,那些人现在都要把你当成我的面首了!你没发现么,现在我身边一大堆苍蝇围着,那些人不来找你,结果派他们的夫人来找我。”

枕头风什么时候都好使,这一点是没错的,也不能说那些世家中人看得不准。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刘益守的枕头有点多,枕头风的风向也很多,力道互相抵消,等于没有。

“有人陪你玩你还嫌她们麻烦?”

刘益守瞥了元莒犁一眼,摆摆手道:“去帮我应付一下这些人,你可以的。”

“我是可以,但是那些世家都要骑到我们头上了,还以为我们是他们的看门狗呢!”

元莒犁就不信刘益守这么灵醒的人,会看不懂现在的局面。

“没事,让风吹一阵子再说,你先忙你的吧。”

刘益守继续奋笔疾书,头都没有抬。

元莒犁气鼓鼓的走了。

不一会,一个高挑的影子闪进书房,冯小娘端着一碗汤,不知道应该放哪里才好。

“元玉仪欺负你了?”

刘益守放下笔,笑着问道。

“她为什么要欺负我?”

冯小娘一愣,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来,坐。”

刘益守让她坐身边,把汤放桌案上,握住她的小手问道:“怎么了,有心事?这些事情一般都是贾娘子做的。”

冯小娘很认真的看了刘益守半天,这才将手从对方那边抽出来,有些为难的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心事很重啊,我总感觉你好像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嗯?

刘益守大感意外,疑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最近就是看起来好像没想什么,内心却隐约很焦躁一样。

这几天我观察了你一下,本来崔小娘你平日里都不怎么搭理的,昨天我却看到你们两人在院子里亲嘴亲了好久,像是故意做给其他人看,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已经是你的女人一样。

按说你也不是那么急色的人吧,这么做是不是为了她哥哥崔暹?毕竟你拿下崔小娘子,她哥哥就不好跟你翻脸了,对吧?我听元玉仪说崔暹好像对你有点不满。

还有啊,游娘子的父亲,你这几天也跟他谈了许久了,他又不是你的下属,你有什么事情那么着急要跟他谈呢?

还有那个杨胖子,你最近每天晚上都请他来家里吃好东西,平时不是这样的吧?

我总感觉你好像是要把身边人的情绪都稳住一样,这还不叫谋划大事?你看,无父无母的元玉仪永远都不会对你不利,所以这几天你就没去管她,不是么?

她以前搞出那么大的事情你都没惩罚她,说明你不是不在意她的,那只能是你最近太忙了啊。”

“唉,我现在真是有点怕你。”

刘益守摸了摸冯淑鸢的头说道:“你说对了,只是我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解释。”

他的行为很隐秘,一般人看不出。但再怎么隐秘,也瞒不过目光一直聚焦在自己身上的女人。

“你不用跟我说。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我就知道,你永远都不会害我。我就是担心你心里的事情太多了,又没办法帮你。”

冯小娘抓住刘益守的大手,放在自己双手中间,柔声道:“你注定是做大事的人,无论别人怎么看你,我都相信你是我当初遇到的那个人,永远不曾改变过。

你跟我认识的其他男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一直都这么认为。

你忙吧,我先走了。”

冯小娘站起身轻轻的抱了一下刘益守,转身就走。

“嗯,我没事的,你别多心了。”

将冯小娘送出书房,刘益守轻声叹了口气。外面的人当然觉得他像是没事人一样的得过且过,只有身边的女人才看得出来,他最近一段时间很不对劲。

跟游娘子的老爹游京之商谈,就是要把写的那些“土改方略”让对方看看,润色修改一下,然后再由对方公开的提出来,呈现在自己面前,这就是对外界的说辞。

游京之一大把年纪了,自然不担心自身会怎么样。很多话可以交给别人来说,却不能由刘益守自己公开说。他最近跟游京之密谈,就是为了此事。

有时候“从谏如流”是一种姿态,错了,罪责也是手下人的,主公只能算是“被人蒙蔽”。要是自己主动提出来,做对了没啥,做错了的话,那就是“心怀不轨”,最不济也是人品污点。

正在沉思的时候,游娘子又闪身进来。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刘益守的女人一个接一个的去书房找他。

“你也是在担心我么?”

刘益守苦笑问道。

“嗯,毕竟最近阿郎每天晚上都让我们几个陪你一起睡,可每次都只是睡觉,其他的什么也没做,妾身也不是傻子啊,阿郎这是做给外人看的。”

她看到刘益守傻呆呆的样子,掩嘴笑道:“而且你昨天跟崔小娘亲嘴那事,特别的假,大概也就能把她哄住,其他人都看出不对劲来了。

别的不说,你只要悄悄把她勾引到书房,只怕啥事都办完了,其他人还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啥事。至于像现在一样大家都来议论么?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