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125章

作者:携剑远行

“我知道的,大哥放心!”

高敖曹拍拍胸脯说道。

……

一天之后,枋头城城楼上,刘益守面色凝重的看着城下军容严整的步骑组合大军,微微皱眉。

“高氏的兵马,看起来比之前葛荣麾下的那些人要精锐许多,难怪他们口气那么大,脾气那么臭。

果然,嚣张还是要有嚣张的资本啊。”

刘益守扶着女墙感慨道,他身边的于谨先是微微皱眉,随即眉头又慢慢的舒展开来。

“放心,高氏兵马,如今只是来虚张声势的,他们绝不会攻城。”

于谨打包票说道:“要是高氏攻城了,我给你签卖身契,给你当一辈子家奴。”

看到于谨居然有心情开玩笑,刘益守好奇问道:“何以见得?”

“这不明摆着么?攻城连攻城器械都没有,现在是冬天,那行东西再打造也不太方便,他们拿什么攻城呢?”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攻城需要土工作业,现在枋头城北面的城墙已经用木料和沙土,用水淋冰冻的方法造了一面冰墙。可以偷懒的攻城手段已经不存在了。

高氏兄弟他们拿头去攻城啊!

“城内的人听着,将崔小娘交出来,我们立刻离去,如若不然,踏平枋头!”

城下一员小将扯着嗓子在叫嚷,似乎刘益守等人只要将崔芷柔交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不一会,披着大氅,看上去楚楚可怜的崔小娘,来到城楼,看着刘益守双眼放光。

“刘都督,我走了,以后就后会无期了。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你的。”

她的演技太差,嘴上虽然说要走,眼睛却直勾勾的盯着刘益守,好像是在说:快把我留下来呀,求你了!

“我刘某人还轮不到一个小娘子为我遮风挡雨。来人啊,带小娘子下去好好休息。”

刘益守面无表情的招了招手,源士康客气将恋恋不舍,还沉浸在演戏中的崔小娘带走了。

“贤弟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为你奋不顾身的女人啊。”

于谨笑着揶揄了一句,刘益守的脸都快黑了。

崔小娘估计是有“高人支招”,这一幕搞得好像对方已经被他那啥了一样。踏马的跳黄河洗不清了。

“别跟那些人客气,给我放箭!”

刘益守猝然下令,城头的箭矢如同飞蝗一样扑来,吓得城下那员小将飞奔而走,留下一地鸡毛。

“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轻易罢兵,可他们要是攻打枋头周边三个聚兵点,倒是有些棘手。”

刘益守皱眉说道。

“大战在即,如果高氏还有闲心找我们的麻烦,这种莽夫不足为惧。完全不必担心。

今夜他们没有动作的话,明天自会退走。今夜我们稍稍警惕一些,不要阴沟翻船,那就没有问题。”

于谨似乎很笃定高氏的人马不会攻打枋头,也不知道他的自信是哪里来的。

“但愿如此吧。”

刘益守叹了口气,他总觉得高氏不会那么轻易就善罢甘休。实际上,如果“祸水东引”的策略不成功,高氏发了狂就是要死磕他刘都督,那也会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

这就是蠢人往往有时候可以破聪明人的局。

“今夜咱们轮流值守,吃住都在签押房,我就不信高氏能翻天。”

刘益守恨恨的说道,他讨厌这种不可控的感觉。

第122章 汝甚吊,吾已报警

一下午过去了,天色已然暗了下来,然而枋头城周边,却安静得可怕。视野范围以内,看不到任何异常,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消息,就是最大的坏消息!

因为高敖曹等人不可能受了侮辱还无动于衷。

城头上,贾春花端着一大盆姜汤,给刘益守和于谨等人喝了,又不动声色的款款而去。只是议事大厅内的众人,都没有心思去想这一位到底跟刘益守“进展”到哪一步了。

“太安静了,有点不对劲。高氏兄弟起码要派人来试探下虚实再说吧?”

刘益守沉声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众人眼睛都盯着那个几乎可以记住每一处细节的沙盘,视线似乎都不曾离开过。枋头城的防御,自从宇文洛生的事情之后,就一直在加固,包括那三个屯兵的据点,也修建了低矮的木墙+土墙结合的防御圈。

高敖曹等人就算是带着几万人来,短时间内也很难占到便宜。

“这些日子我们一直都在整编大军。枋头城我倒不是很担心,我担心的是城外那三个屯兵点。”

于谨指着离枋头城最远的那一处屯兵点说道:“这里是李氏的私军,防守也是最为薄弱的,我最担心这里的安全。”

根据木桶理论,综合实力不是由自己的长处决定,而是被自己的短板所限制。李氏肯将人马布置在城外,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无论是谁,也没法责怪人家实力不济。

起码态度是诚恳的,是希望合作,同舟共济的。

“今日再进行部署已然来不及,先过了今夜再说吧,明日一定要换防,将韩贤的陷阵营与李氏私军对调。”

刘益守微微点头,他也觉得,今天大概只能这样,要是现在换防,正好被高敖曹等人趁虚而入,那样还不如维持原样。

陷阵营是什么呢?

刘益守将韩贤调去训练那些他曾经的部下,单独成军,就叫陷阵营,专门打大仗恶仗。

当然,那些人都是有罪的,只有赎罪了才能获得普通士兵的待遇,而赎罪就是要立军功。所以这支队伍的士气,在枋头城内是最高的。

有小道消息称,在半年内没有获得任何军功的陷阵营士卒,将被派去挖那黑乎乎的“石炭”,白的进去黑的出来。

挖石炭过不了几年就一身是病,一不小心就死翘翘了。

“如果高敖曹不走怎么办?”

崔冏皱眉问道。

他觉得刘益守和于谨都太乐观了点,万一对方真的脑子发昏,就是要跟你玉石俱焚怎么办?你还别说,有时候一个人昏头了就是要当杠精,跟这样的人纠缠很累的。

因为他会把你拉低到跟他一样的层次,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不理他是最明智的选择。

“算算日子,尔朱荣也快来了。如果高氏兄弟不准备一下,他们会被尔朱荣吊起来打的。”

刘益守淡淡的说道。

崔冏瞬间不说话了。

狐假虎威确实比较无耻,但面对高敖曹这样能打的,你为什么硬是要跟对方去比气力呢?韩信当年也没跟项羽去比力气啊,为什么要拿自己的短处去针对敌人的长处呢?

“时间在我们这边,只是……我怕高氏兄弟不给我们时间。”

于谨面色有点难看,实际上,高氏兄弟会如何行动,完全未知!按照一般逻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那么高氏兄弟现在最该做的,就是退回信都,防御自保,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跟尔朱荣讨价还价。

最后获得“朝廷”的册封,这是上上策。

只不过,有时候人做事不光是理性思维,常常还有感性思维发光发热。假如高氏兄弟就是要跟刘益守等人来个“互相伤害”,你也没法拦着他们啊!

于谨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

“今夜轮流值守吧,都别睡死了。一旦有事,就按计划行动,不要慌乱。只要枋头城不出事,那就严禁任何人入城,任何人出城。”

刘益守厉声说道,在场诸人,皆是面色微变。他们很少见到刘益守如此严肃的说话。

“都散了吧,现在可以去睡两个时辰。”

再睡两个时辰起来,大概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如果高敖曹要率军攻城,应该会选择这个时候吧。

所有人都走了,于谨一个人留了下来,看了看刘益守,又看了看周围没人,于是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今夜高氏兄弟必会袭击三个屯兵点中的一处,只是他会打哪一处,颇有些为难。”

为难?

刘益守愣住了,随即问道:“有什么为难的?”

于谨走到沙盘跟前,指着三处屯兵点说道:“这里是顿丘李氏的兵马,这里是清河崔氏的兵马,这里是韩贤的兵马。

高敖曹打哪里,是他的事情,但是我们哪个地方挨打,差别是很大的。”

“何以见得?”

刘益守越听越觉得迷糊。

于谨压低声音道:“对我们来说,也跟抽签一样。高敖曹打韩贤的人马,对我们来说是上签,混乱中那些丘八绝对会拼死抵抗。

要是葛荣军的其他人还好说,高敖曹的人马,跟韩贤的人又不熟,连投降都找不到路子。陷入绝境中的人,绝不会束手就擒。

这一战之后,陷阵营就可以大用了,因为那些人会明白,只有我们才能庇护他们。”

刘益守微微点头,但看起来这个地点,似乎离枋头比较近,这也是当初崔冏他们为了照顾自己这边兵马尚未齐备而安排的。

“中签的话,就是清河崔氏的这一块。崔氏的这一支私军颇有战力,能从清河县退到枋头还能保持建制,在世家私军里面不说数一数二,起码能排到前五了。高敖曹派人打他们,他们未必不能自保。

虽然崔冏会对我们不能出城营救很有微词,但事后不出意外,营地是不会被攻破了。此事大事化小,到不至于说出什么问题。”

夜晚看到那边营地火光起,到底是去营救还是不去?显然是不去的。可那是别人的私军,你见死不救哪怕情有可原,难道别人心里就会好想么?

这是很容易判断的事情。

“嗯,那下策为什么是顿丘李氏的人马呢?”

刘益守好像听出点眉目来了,这种事情,就看谁算计得多,战斗力和人心的向背,你都要去考虑。

“顿丘李氏的私军都是本地人组织起来的,尚未经历过生死考验。依我看来,他们缺少大战恶战的考验,只怕此战会栽跟头。

如果不小心被高敖曹攻破了,只怕有灭顶之灾。”

于谨摇头叹息道。

顿丘是李神的家乡,高氏这么做,当然会把李神一族往死里得罪,按道理说,他们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当然,只是常规情况下,谁知道某些人会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这可颇有些麻烦了。”

刘益守叹了口气,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坏事,但就是没有力量去改变。其实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至少晚上可以美美睡一觉,有什么麻烦那都是天亮以后的事情。

“先看看再说吧,你也没法去赌自己的对手究竟是天才还是蠢猪啊。”

“谁说不是呢,我之前已经作了万全准备,就怕那些人不按我想的来啊。”

两人一齐叹了口气,弱小是原罪,正因为知道打不过已经整合了不少世家私军的高氏兄弟,刘益守他们才尤其觉得是非关乎实力,公道不在人心。

拳头大,那就有道理。至于为什么不选择给高氏兄弟当狗,跪着献出自己的女人求一条生路。

那是因为人家连跪着的位置都没有留给你,委屈也无法求全。

何苦自降身价呢?

……

当你知道很可能会发生一件事,就在此时此刻的时段内,那件事却又一直没发生的时候,时间就会过得格外的慢,好像每一秒都有一年那么漫长。

枋头城的议事大厅内,刘益守将佩剑放在面前,双手按在佩剑上,眼睛一直盯着沙盘出神,似乎很久都没有挪动过了。

他在脑子里模拟了很多次,想来想去,都感觉高氏兄弟带着大军攻打枋头,或者拼尽全力攻打任何一处据点,都是在以命换命。

根本就是亏本的买卖,付出不少,却又什么也得不到。

他们唯一的胜机,就在于枋头城内的兵马救援其他据点,然后被高敖曹的人“围点打援”。所以今夜看上去很危险,实际上是有“危”没有“险”,关键在于沉得住气!

“报!刘都督,城北据点传来火光和喊杀声!”

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的冲进来报信道。

“继续观察,有出城者,无论是谁,斩立决!”

刘益守镇定的说道,脸上并无一丝惊慌。

“喏!”

东边是崔氏的私军所在,果不其然,没一会,崔冏就心急火燎的冲进来,看到刘益守的样子,倒是稍微镇静了几分。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带兵增援?”

崔冏脸色有些难看,不过情绪还算稳定。

“此乃高敖曹的围点打援之计,出去的话,正中圈套。”

刘益守惜字如金的解释了一句。

“但也有可能是高氏的人马就是想给你一个下马威而已啊!为什么不去救援呢?彭乐那队骑兵不是很精锐么?这次邺城也来了不少精兵啊!”

崔冏可不想当败家子,把自己家私军给败光了。

“战场无父子。不要说那只是你家的私军,就是你父在军中,不能出城就是不能出城。你可别让我的佩剑见血,还是见老友的血。”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