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第402章

作者:岭南仨人

王胜天也非常庆幸自己的运气,他本来并不是研究人造引力场的,而是研究夸克材料的。

在一次意外的实验之中,他发现了夸克在特殊中微子和强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和产生一种类似于引力的场域。

经过深入研究后,王胜天用了五十多年时间,才完善了这种拟引力场的人工产生技术。

“这个技术还有进一步的潜力,目前这台原型机只能产生大概相当于7.6倍木星的引力场,如果可以将其提升太阳级别的引力场,并将引力进一步调节,说不定可以制造出一些特殊用途的设备。”

闻言,韦德·李维斯也思考了起来。

突然一阵脚步声在两人背后响起。

王胜天转过头,发现又是不认识的人,不过他从对方的制服上,看出了来者的身份。

“你好!王博士!我是联邦军工协调部的前沿技术司负责人杜松子,非常荣幸和您见面。”

“杜司长,你好!”王胜天笑着和对方握手。

杜松子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就开门见山:“博士,我今天过来,主要是代表联邦总部,考察拟引力场发生器。”

“没有问题,杜司长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作为军工协调部的人,杜松子比韦德·李维斯在技术的武器化方面,显然是更加专业的。

他迅速询问了十几个问题。

比如这个技术的上限,还有如何增强、如何快速变频之类。

根据王胜天的描诉,如果以为一颗恒星作为拟引力场发生器的能源核心,其引力场强度上限,甚至可以达到中型黑洞级别。

而且由于这是人造的引力场,该引力场的频率变动,相对比较简单。

杜松子和几个同事一边询问王胜天,一边讨论着如何武器化。

首先,利用超强引力场去撕裂敌人的星球或者宇宙战舰之类的想法,这肯定是不可取的。

因为敌人肯定不会死板的停留在一个区域,另外由于拟引力场发生器需要恒星作为能源核心,本身移动速度也肯定快不到哪里去。

考虑到这些问题,作为直接攻击敌人的武器,拟引力场发生器肯定是不合适的。

很快杜松子的同事之中,就有人想到了一个应用方向。

“你的想法是将拟引力场发生器作为防御护盾?”杜松子迅速在脑海中盘算起来。

其他人同样在思考这个应用方向的可能性。

那人解释起来:“如果拟引力场发生器的引力强度可以达到中型黑洞级别,那就意味着这个引力场可以扭曲靠近的光线和高能粒子。”

“这确实可以做到。”王胜天对此表示可行。

那人继续解释道:“现在敌人对于我们本土的威胁,主要是粒子炮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天然黑洞和中子星,虽然数量庞大,但覆盖到这个疆域上,显然是沧海一粟。”

杜松子点了点头:“你说的没有错,如果可以在边境区域布置一批拟引力场发生器,那其实可以扭曲来袭的高能粒子。”

但是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韦德·李维斯突然提醒道:“各位,你们似乎忘记了另一个问题,引力场可以扭曲,甚至可以吸引高能粒子,但发生器本身可不是中子星和黑洞。”

听到这个提醒,杜松子等人也随即反应过来。

确实,正如韦德·李维斯所言,拟引力场发生器本身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中子星和黑洞,一旦被高能粒子击中,整个设备可能会瞬间报废。

不过,杜松子突然想起一件事,他脸上顿时又露出一丝信心来:“李维斯观察员,多谢你的提醒,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找到了另一个解决方案。”

“哦?难道又是新技术?”对于新技术非常感兴趣的韦德·李维斯顿时来了兴致。

杜松子也没有隐瞒:“并不是新技术,不过这个技术配合拟引力场发生器,倒是可以发挥出非常好的作用。”

然后杜松子就向众人解释了那个方案,这是另一个集团研发的一种技术。

名为“恒星冷冻护盾技术”,就是利用多层材料,形成一种绝对零度的护盾,可以有效阻挡高能粒子。

但是这个技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绝对零度护盾的面积非常小,没有办法让敌人的高能粒子,都打在绝对零度护盾上。

显然这个技术就是一个鸡肋。

但是杜松子已经想到了如何解决绝对零度护盾的缺点,那就是利用拟引力场发生器,将高能粒子吸引到绝对零度护盾上。

这样一来,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吸引高能粒子,而绝对零度护盾则可以将高能粒子的能量消耗掉。

另外绝对零度护盾本身还可以配备一套热能回收系统,将高能粒子打击护盾产生的能量回收再利用。

因此这两套系统,就可以组合在一起,将敌人的粒子炮打击,阻挡在人类疆域之外。

第七百零四章 沙漏

银河系,猎户座悬臂。

人类疆域面向仙英座悬臂的那一侧。

经过三百多年的持续改造。

拟引力场发生器技术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不仅仅能耗下降了,其产生的单位拟引力场强度也提升了不少。

该区域的行星系,全部都被掏空了,只剩下单独的恒星,而这些恒星表面,则构建了不在少数的戴森巨构。

当然,这些戴森巨构并不是完全覆盖类型的戴森球,而是戴森环。

通过戴森环,人类文明可以源源不断的抽取恒星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在平常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制造中子材料的工业之中。

如果发生战争,敌人的高能粒子靠近附近,那就可以激活戴森环上面的拟引力场发生器,产生一个超强的引力场,其引力强度大概相当于中型黑洞。

当然,具体的拟引力场强度,还要看恒星的质量。

比如白矮星、红矮星、橙主序星和黄主序星,以及少见的巨星、蓝巨星、蓝超巨星,这些都是恒星,但是它们可以给戴森环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

不过考虑到巨星比较少见,当前人类文明改造的恒星,绝大多数都是以红矮星、橙主序星和黄主序星为主。

根据目前测试出来的数据。

红矮星级别的恒星核心,改造出来的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相当于4.6万个太阳质量级别的黑洞引力。

橙主序星级别的恒星核心,改造出来的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相当于9.8万个太阳质量级别的黑洞引力。

黄主序星级别的恒星核心,改造出来的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相当于16.9万个太阳质量级别的黑洞引力。

标准的中型黑洞,其质量大小大概在10万个太阳左右。

不过拟引力场的覆盖范围,和黑洞存在一定的区别,不知道人类的拟引力场技术问题,还是拟引力场本身就这样。

哪怕是达到16.9万个太阳级别的拟引力场,其力场覆盖范围,也只能达到16.9光年的极限。

超出这个范围,拟引力场就没有办法扭曲空间,也无法捕获高能粒子。

为了确保人类疆域的安全,联邦总部不得不协调各个集团,在边界区域划出一层专门的防御圈。

防御圈在同一个方向,至少要确保有三颗恒星引力护盾存在。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些恒星引力护盾可以提前发现来袭的打击,联邦总部协调各个集团,组建了专门的猎户座悬臂预警系统。

在距离引力防御圈向外延伸的区域,分别设置了三层预警。

确保绝大部分的打击,会被这三层预警提前察觉到。

毕竟恒星引力护盾不可能时刻开启,这样做不仅仅能耗浪费严重,还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对外开拓。

现在人类文明布置的引力防御圈,已经快达到密不透风的程度,不仅仅高能粒子打击无法进入人类疆域的核心区,连那些高速航行的宇宙飞船,都没有办法随便进入人类疆域内部。

甚至如果人类文明愿意,连路过的行星系或者中子星,都可以通过引力护盾进行拉扯和引导。

因此时刻开启引力护盾,那是实在是太奢侈了。

不过人类文明近几百年来的技术发展,确实加速了不少。

引力技术的出现,带来了类似于触类旁通的效果。

人类文明的各个集团都在深入研究引力技术,希望可以开拓出其他应用。

比如大名鼎鼎的“曲率技术”,这技术就是要求可以产生前后的空间扭曲,前面收缩空间,后面拉伸空间,达到超光速移动的目的。

只可惜,曲率技术需要扭曲空间的程度,远远不是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搞定的。

现阶段,人类文明只能先做理论验证,连曲率发动机的原型机都造不出来。

不过,另一个应用倒是成功了。

那个应用就是引力场加速技术。

其实这个技术并不是人类文明搞出来的,而是当初智械文明研究出来的。

但是这个技术在智械文明手上,显得非常鸡肋,因为引力场加速技术,需要大引力源,才可以利用引力弹弓原理,将宇宙飞船的速度提升上去。

而这其中要求的“大引力源”,就是黑洞级别的引力场,可问题是黑洞是非常少见的天体,而且分布还非常不均匀。

这严重限制了引力场加速技术的应用。

直到人类文明研发出拟引力场发生器,这个技术才重新获得重视。

现在在人类文明开拓猎户座悬臂外层区域的前线,联邦总部就组织附近的集团,修建了11条“高速航线”。

这些高速航线由一连串的引力加速恒星组成,可以通过连续接力式加速,将宇宙战舰或者宇宙飞船的航行速度提升到光速的45%。

光速的45%,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目前人类文明已知的所有文明。

之前就提到过,当宇宙飞船的航行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其速度本身带来的动能也会呈现出指数级暴涨。

这种情况下,宇宙飞船的速度越快,其危险性就越大。

而在没有引力加速技术之前,人类文明的宇宙飞船最快速度,也就光速的24%左右。

现在几乎是翻倍的提升,其速度带来的动能,更是提升了几十万倍。

显然之前采用的超级磁场偏移护盾,已经没有办法扛住这种对撞了。

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都伴随着一系列技术变革。

引力加速技术也是一样。

为了适应引力加速技术带来的极速,科学事业部和宇宙工业部的研究员们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就是“沙漏方案”。

所谓的沙漏方案,顾名思义,就是将宇宙飞船外形改造成为类似于“沙漏”的形状。

然后配合拟引力场发生器和磁场偏移护盾,将迎面而来的小行星吸入中间的漏洞之中。

这个方案不仅仅解决了沿途小行星和星尘粒子撞击飞船的风险,还可以将吸入漏洞的物质,通过核聚变和磁场约束,变成喷射工质,起到加速的效果。

该方案让人类文明的宇宙飞船,其飞行速度的潜力,可以发展到近光速级别。

第七百零五章 天狼星级

当然,沙漏方案配合引力加速,理论上确实可以将宇宙飞船的航行速度,推高到近光速。

但是“理论上”,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直理想状态下的结果。

科学事业部的很多研究员都分析过要达到近光速的条件。

首先,引力加速的恒星节点,必须全部拥蓝超巨星组成,其引力强度才可以将宇宙飞船推到近光速。

而这种级别的恒星节点,数量至少需要3万颗以上。

蓝超巨星这种恒星在宇宙之中,比黑洞和中子星还稀少,人类文明去哪里找3万颗一连串的蓝超巨星?

这不是为难我胖虎吗?

好吧!就算是人类文明运气逆天,刚好找到3万颗一连串的蓝超巨星,人类文明也没有办法改造呀!

环绕蓝超巨星建造戴森环?

这其中需要消耗的资源,哪怕是控制了几千万个行星系的人类文明,也感到头皮发麻。

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小难题。

另一个难题,就是宇宙飞船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人类文明此时的高速航线上,宇宙飞船极限速度只能达到光速的45%?

答案,可不仅仅是恒星引力加速的引力场能级不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文明目前的材料,只能扛住光速45%的极限速度,超过这个速度,宇宙飞船分分钟解体。

随着宇宙飞船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宇宙飞船本身的材料和结构,都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限制。

很多人都说,宇宙时代的宇宙飞船,外型要求不大,只要动平衡做好,哪怕是一个立方体外形,也可以当宇宙飞船的外形。

这个说法,其实仅限于刚刚进入宇宙时代,宇宙飞船速度没有突破光速1%阶段。

对于航行速度已经达到光速45%的人类文明而言,宇宙飞船的外型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一篇:反套路重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