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第208章

作者:岭南仨人

当初按阿美利卡和老毛子就做过各种水下核爆,哪怕是号称可以让板块移动的大伊万,也无法摧毁位于海底3000米以下的目标。

李青叶已经感受到此时世界的暗流涌动,智人的崛起必然导致其他列强损失惨重。

虽然那些幕后老板绝大多数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但人类有时候总会出现一些“突变体”。

万一有人受不了打击,打算和智人同归于尽,那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疯子哪里都有。

因此李青叶在去年十月份,就暗中召集了管理层,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列强的狗急跳墙。

经过讨论之后,一共制定了五个方案。

分别是冰域计划、桂宫计划、古陆计划、潜渊计划、冥府计划。

冰域计划就是之前的南极洲基地。

而桂宫计划,则是建设月球基地,并要实现人类常驻月球。

这个计划的配套设施,目前就是建设五个航天基地,分别是:洪沙瓦底—胡冈航天城、吕宋—棉兰航天城、锡兰航天城、埃及—哈里杰航天城、马达岛东部航天城。

现在李青叶正在考察的爪哇海海底城市,就是古陆计划的一部分。

“辛苦你们了。”

吴耶博摇了摇头:“都是为了公司。”

“这边的阶梯城市规划好了吗?”

“已经规划了一部分,只是数量比较少,目前只确定了两个适合的位置。”

李青叶看了看全息地图,他顿时就理解爪哇区的难处了。

爪哇区虽然有面积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爪哇海,但爪哇海并不适合作为阶梯城市的建设区,原因是爪哇海太浅了。

阶梯城市是不能建设在大陆架上的,这是为了安全考虑,毕竟大威力的核弹对浅海仍然有不小的杀伤力。

而爪哇区的深海区却在南面的锡兰洋上,处于板块交界处的爪哇岛,同样不利于地下基地的建设。

因此只能向苏拉威西岛方向的望加锡海峡发展。

深海区的阶梯城市,才是古陆计划的核心,相当于特殊的安全屋。

一旦外界爆发战争,可以迅速搭乘地铁从海底的陆架城市转移出去,前往更加安全的深海阶梯城市避难。

因此在巽他古陆的海底城市,周边必须布置足够临时安置上亿人口的阶梯城市。

当然,李青叶对于阶梯城市的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安全避难所。

阶梯城市不需要太多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因为进入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会被强制包裹在维生囊中进行休眠,以减少基地的资源消耗。

因此阶梯城市可是设计得非常紧凑,毕竟休眠状态的人,不需要活动、吃饭、洗澡之类,只要有一个几平方米区域即可。

每一个阶梯城市至少可以容纳100万人避难,并可以维持他们在维生囊中生存3年左右。

之所以是三年,主要是因为维生囊的休眠有副作用。

目前只能保证三个月以内无副作用,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轻微的肌肉退化和记忆缺失。

一旦超过两年,肌肉会进一步退化,同时会损失20~30%的记忆,以及出现记忆混乱的后遗症。

到了第三年,身体基本就会到达极限,再不进行唤醒和康复,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强制休眠最好在三个月内唤醒。

经常进行休眠的李青叶,对于休眠技术深有体会。

为了生存和稳定,这种休眠又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一旦爆发战争,各种民用设施也会受到波及,那些非战斗人员,通过休眠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将绝大部分资源集中到军事领域。

李青叶考察了这个地下基地城后,并没有在这边停留,而是搭乘地铁前往婆罗洲的东部沿海。

婆罗洲的东部沿海,隔着望加锡海峡和苏拉威西岛隔海相望。

整个望加锡海峡,海底被规划了十几个阶梯城市,目前已经建成了两个,其他阶梯城市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着。

不过李青叶过来这边,并不是去参观阶梯城市的,因为他之前在吕宋群岛的苏禄海海底考察过阶梯城市。

这一次他过来婆罗洲东部,主要是为了考察新吕宋造船集团的第9造船厂。

该造船厂是去年十月份才成立的,主要是从事特种船只的制造和研发。

地铁并没有直连造船厂,因此李青叶就在周边的城市下车,然后搭乘中巴车前往造船厂。

造船厂在一座山峰的一侧,一部分厂房在山脚下,另一部分在山体里面。

刚走进造船厂,李青叶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第三百五十九章 潜龙在渊

“森博士,好久不见。”

正在讨论设计方案的森尚哲,猛然转过头来,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董事长先生!非常荣幸再次和您见面。”

李青叶笑着说道:“没有打扰你们吧?”

森尚哲摇摇头:“没有,我只是对其中几个细节不太满意,让他们精修一次就好了。”

李青叶看着培育池中的船体:“这就是潜龙号吗?”

“是的,董事长先生。”森尚哲立刻回道。

这艘船就是潜渊计划的核心。

考虑到核爆无法攻击海底深处的目标,特别是超深海的目标,因此李青叶要求设计一种可以下潜到5000米深度的超大型潜艇。

潜龙号应运而生。

该型号的水下排水量为20万吨,配备四台钍基熔盐反应堆,发电功率200兆瓦。

下潜深度为5000米,极限下潜深度6200米,水下正常航行速度14节,极限速度24节。

船员1273人,可以容纳乘客2400人,或者紧急休眠状态下的乘客2.4万人。

内部配备了紧急维生系统、拟地表环境舱、海底资源采集系统、海水过滤系统、食物合成系统,以及超大容量的数据库。

潜龙号可以在海底潜航几个月,全程不需要上浮。

而且潜龙号还可以直接停在海底的海床上,然后启动拟态海藻伪装系统,伪装成为礁石和海山。

森尚哲向他介绍道:“由于我们在太平洋和锡兰洋有大量的海底监控节点,被阿美利卡发现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我只设计了4个鱼雷发射管。”

“嗯,潜龙号本来就不是为了战斗而存在的,有自卫能力即可。”

森尚哲补充道:“不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发射导弹,就是需要上浮到靠近海面的位置。”

对此李青叶没有太在意。

作为一艘末日潜艇,潜龙号只要保证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即可,其他都是次要的。

潜渊计划比起其他计划,是投资最小的一个,而且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毕竟比起固定的基地,潜艇可以不断移动,加上智人的潜艇可以下潜到五六千米的深度,这是其他势力难以做到的。

通常情况下,现在各大列强的核潜艇,只能下潜到800米左右,极限在1200米左右。

因此他们配套武器,也是专门为深度1200米以上的区域而研发的,一旦深度超过1200米,配备的鱼雷和水雷、导弹都无法使用。

就更别提类似于潜龙号这种可以下潜到五六千米深度的大洋黑洞了。

这个深度的安全性,比在外太空的近地轨道还安全。

毕竟近地轨道的卫星还需要担忧激光炮、反卫星核爆脉冲弹之类。

而在深海里面,激光炮、电磁炮都没有任何杀伤力,鱼雷水雷、导弹之类,面对那恐怖的水压,也是束手无策。

别看人类现在的科考潜艇可以抵达一万米左右的海底,实际上这种科研潜艇,不仅仅需要特殊的设计,造价也非常高,速度还慢吞吞。

如果鱼雷也要下潜到五六千米,倒不是做不到,而是生产成本太高了,加上破坏力非常弱,根本没有哪个势力会研究这种超深鱼雷。

而潜龙号上面应用了智人公司很多新技术,在反声呐探测上,基本已经到了极限,很难被声呐监测到。

鱼雷和导弹之类,都需要锁定对方的精确位置。

现在对方连潜龙号的具体位置,都可能找不到,如何打击潜龙号?总不能靠第六感吧?

因此以潜龙号为核心的潜渊计划,其安全性是最高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潜艇可以容纳的乘客数量太少了,哪怕是休眠型的乘客,最多也就2.4万人。

整个潜渊计划,一共是计划建造6艘潜龙级潜艇,最多可以保存15万人。

15万人虽然足够重启人类文明,但对比智人公司目前的八亿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6艘潜龙号就是智人公司的文明火种,他们不会参与战争,而是在海底静默。

李青叶也不希望这些潜龙号起作用,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他可以决定的。

和森尚哲聊了一会,对方仔细向他介绍了潜龙号上使用的各种技术,以及一些特殊的设计。

李青叶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插话提问。

森尚哲作为一个东瀛人,有一种天生的危机感,这是因为东瀛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他们带来的种族特性。

他将这种危机感,融入到潜龙号的设计之中。

比如,如果智人公司战败了,要如何应对,普通人新人类认为智人公司不可能失败,但森尚哲却假设了这种可能性。

在潜龙号的设计中,就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设计了各种可以模拟地表生活的特殊舱室,方便幸存者在海底长期生活。

同时还准备了海底采矿系统,可以利用海底矿物,以及潜龙号内部的小型零件合成舱,重新恢复智人的工业体系。

甚至还可以单凭一艘潜龙号,在海山中建造海底基地。

在森尚哲的特别要求下,潜龙号还配备了一个核燃料储存舱,上面的核燃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20套50兆瓦级别的核裂变反应堆,或者改造成为4枚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

只要有一艘潜龙号幸存下来,那智人公司就不会灭亡。

李青叶听完了森尚哲的介绍之后,思考着如何安排这些潜龙号的管理。

显然潜龙号不能划分给防御部,毕竟这不是单纯的战舰,另外潜龙号还需要专门的补给港口,而且这些港口必须高度保密,确保不会被其他列强察觉到。

同时这些秘密补给港口,也是一个休假区域,方便船员定期回地表休养。

另外在秘密补给港口中,那些工作人员应该以家庭为单位,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些人可以直接使用维生囊,强制进入休眠状态,然后保存在潜龙号的乘客舱中,跟着潜龙号快速转移到深海。

一番思考之后,李青叶决定在内勤部中,成立一个危机应急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这些潜龙号。

另外那些阶梯城市之类,也一并划给内勤部统一管理。

除了太空部管理的桂宫计划,其他有关应急和避难的设施,都由内勤部统一管理。

由于新人类内部非常团结,因此没有必要和其他势力那样搞内部制衡,不然这么多项目分散管理,会增加管理成本,同时还会导致资源难以整合。

而且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分散管理只会导致各自为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内部分裂。

因此李青叶打算将这些项目打包,交给内勤部去管理。

第三百六十章 计划的定位

尼婆罗分公司。

加德满都。

自从智人公司在当地成立了全权分公司之后,这边的发展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

当地居民从一开始的茫然、抵触,到狂热、拥护,只用了半年左右。

越是这种穷乡避壤,越是无力抵抗智人公司的高福利攻势。

贫困潦倒了一辈子的山民,早已经对于各种天花乱坠的理念失去了热情,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那些粉墨登场的势力,可以吹自己有多么好,但山民们回家一看还是几块贫瘠的土地和一如既往的生活,他们会相信才见鬼。

或许一开始有人相信,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残酷现实,山民们也变得现实和冷漠起来。

这也是一开始,智人公司进入尼婆罗之后,当地人表现出不信任和抵触的原因。

直到大家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山民们才放下戒心,转向积极拥抱智人公司的到来。

上一篇:反套路重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