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第150章

作者:岭南仨人

如果在加上吕宋的730万钢铁产能、暹罗的210万吨钢铁产能,那智人公司的钢铁总产量已经不在少数了。

澳洲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本来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奈何他们低估了智人公司的准备。

对于这些澳洲人,智人公司从来就没有将他们当成一个稳定的因素,而是作为一个随时要去掉的不稳定因素。

在这一次铁矿石交锋中,智人公司反手在期货市场又小赚一笔,同时做空了一众铁矿石供应商对股票。

外界本来已经高估洪沙瓦底了,没有想到还是低估了。

可以靠自己的铁矿储备,硬撑着不采购澳洲铁矿,这就是洪沙瓦底的实力表现。

至少其他钢铁生产国很难摆脱澳洲铁矿的敲诈勒索,在这一点上,洪沙瓦底钢企就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看到澳洲人的行为之后,智人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对控制区的探矿力度,争取让所有的矿物,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这也是当初青叶集团在规划汽车产业的时候,李青叶直接否定了锂电池路线的原因。

想玩锂电池类型的电动汽车,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锂矿储备,不然别人在锂矿上搞小动作,就可以拉高锂电池的生产成本。

更何况锂电池汽车的很多专利,都掌握在有先发优势的华国、东瀛、阿美利卡、德意志手上。

智人公司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不讲道理,但那些要拿到国际市场销售的东西,肯定是要符合国际专利法的。

不想给他人做嫁衣的智人公司,直接舍弃了锂电池路线和氢燃料电池路线,改用燃气轮机混合动力路线。

这一切都是为了独立自主,也是智人公司有足够的技术底蕴,可以任性一点。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扩充速度

22年,2月21日。

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状态。

而位于热带的洪沙瓦底,却是一年中比较适宜出行的季节。

还在洪沙瓦底的李青叶,此时正在克钦邦的胡冈盆地。

他在考察一个基地,这里就是洪沙瓦底明面上的航天基地——马高镇。

这个马高镇航天基地,隔壁就是孟关镇航空基地,西北方向不远处,则是南云镇自然保护区(暗地里是当初偷阿萨姆油气的南云秘密基地)。

当然,所谓的明面上,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在明面上,而真正的基地,其实是设置距离马高镇50公里的东北山区中。

马高镇表面,设置了不少巨大的钢结构厂房,还有几个发射场,这些都是做给天上的眼睛看的。

真正的航天基地,要在马高镇的地下车站搭乘地铁,才可以进入其真正的核心区。

这个航天基地的核心区,就在本帕山地下,本帕山也是周边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有3413米。

在这座山峰的3000米高度区,还布置了不在少数的磁场雷达探测器,可以监控周边的磁场变化。

李青叶并没有在马高镇停留,而是直接前往本帕山基地。

毕竟作为明面上的航天基地,他知道那里肯定被阿美利卡的卫星盯着,甚至已经有洲际导弹瞄准了那里。

他自然不会停留在这种存在极大风险的地点。

刚到本帕山基地。

菲力就急匆匆走到他身边,小声的汇报道:“老板!露西亚在11分钟前,进军基辅公国。”

李青叶眉头一挑:“哦……”随即他嘴角露出一丝饶有兴致的笑意:“继续关注,看来凯撒也不甘寂寞呀!”

“外勤部已经激活了露西亚和东欧的一部分棋子,我们需要加一把火吗?”

闻言,李青叶摆了摆手:“不需要,倒是阿美利卡那边要加强情报搜集,最近他们似乎已经盯上洪沙瓦底了。”

“陈部长近期已经加强了对阿美利卡的情报搜集力度。”菲力赶紧回道。

李青叶又听了其他的一些汇报,并做出一些大方向的指示,然后就在基地长,以及几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本帕山基地的各项工作。

他最关心的事情,自然是本帕山基地正在推进的几个大项目。

与隆格朗山脉的采金镇航天基地、吕宋的棉兰岛航天基地不一样,本帕山基地的航天技术路线比较传统。

基地的技术部门负责人之一的林孝伦,指着不远处的大型运载火箭:“董事长,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星河1型大型运载火箭。”

“液氧甲烷吗?”李青叶看了一眼发动机和储存罐体。

“董事长慧眼如炬。”林孝伦随即又介绍了星河1型的特点。

整体来讲,星河1型就是毫无突出点,大量借鉴了华国、露西亚、阿美利卡和欧盟的运载火箭技术,典型的缝合怪。

这也是智人公司在很多非民用技术上的特点,那就是能借鉴就借鉴,反正运载火箭这种东西又不可能出售,没有必要遵守国际专利法。

使用了大量新材料和生物芯片技术之后,星河1型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为53吨,同步轨道有效载荷为28吨,月球轨道有效载荷为11吨。

当然,这枚运载火箭并没有实测过,数据只是超算模拟出来的。

得利于水晶海绵的材料优势,星河1型运载火箭并不需要低温储存甲烷,也不用应对氢气的储存难题,整体可以做到长期储存和快速发射。

林孝伦继续说道:“使用快速液氧灌注,或者通过直接更换备用液氧罐,星河1型最快可以做27分钟左右,完成发射准备。”

对此李青叶摇了摇头:“这样就可以了,除非可以让液氧长期储存,或者使用有毒的燃料,不然液体火箭弹发射速度,已经差不多到头了。”

在场众人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自然清楚李青叶的意思。

类似于星河1型这种液体燃料的运载火箭,用在航天运载火箭上还可以,但对于军用领域就明显不合适。

哪怕是在怎么改进,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速度仍然很难改进。

听到李青叶的话,负责航天技术军用转化项目的涅夫斯基博士,就知道该自己开口了:

“董事长,目前我们项目组已经根据防御部的要求,研发了星河2型、星河3型运载火箭。”

他向李青叶仔细介绍了两款运载火箭的技术和性能。

星河2型运载火箭就是仿造露西亚的,技术特点是使用可以长期储存的有毒液体燃料,其有效载荷为1500公斤,射程1.2万公里以内。

该型号的运载火箭使用了不少新材料之后,可以使用导弹发射车运输,也可以安置在地下发射井中。

而星河3号运载火箭,则是一款中程运载火箭,使用固体燃料,有效载荷同样是1500公斤,射程6000公里以内。

星河3型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生产成本也比较低,适合潜艇和战舰,导弹车也可以使用。

“已经可以服役了吗?”

涅夫斯基博士点了点头:“已经可以了,特别是星河3型运载火箭,基地的生产线如果满负荷启动,每个月可以生产500~600枚。”

李青叶转过头,向基地长吩咐道:“那就开始量产,同时做好产业复制方案。”

“是,属下马上安排。”基地长拘谨的回道。

所谓的产业复制,就是智人公司内部的一种技术推广制度。

通常情况下,一种技术一旦实现产业化,那公司是不会只安排一个生产工厂的,而是会准备至少三个位置距离比较远的工厂。

同时该技术形成的产业,要具备可以快速复制的条件,然后由产业部做技术储备,一旦有需要,工厂要可以快速复制。

也就智人公司有这个底气了。

生物材料合成技术、生物元素富集技术,以及各种快速建设场地的配套技术,又可以通过生物芯片快速培养技术员,让智人公司可以快速扩张产业规模。

生物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确实非常可怕。

就比如眼前本帕山基地的星河3型运载火箭生产线,只要完成技术整合,形成一套产业备份之后,哪天智人公司有需要,不用几个月,就可以让星河3型运载火箭的制造工厂遍地开花。

传统工业的产业规模要扩充,需要大量配套设施和生产设备。

而智人公司在极端情况下,是可以不需要配套设施和生产设备,完全可以凭借一个零件培育机,一点点拼凑出一整套生产线。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的。

比如在敌境内,要开秘密基地,那就可以只使用小型的零件培育机,这东西没有展开之前,大概和一个普通的行李箱一样大,非常方便建立秘密基地。

而在自己的控制区内,自然没有必要使用单独的小型零件培育机。

第二百六十三章 思维差异

听完了林孝伦、涅夫斯基俩人的介绍,李青叶又看向最后一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马丁·唐吉诃德博士。

马丁有些尴尬的解释道:“董事长,我这边还没有完成。”

“是金属氢无法钝化的问题吧?”

马丁点了点头:“是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使用了各种方案,就是无法让金属氢减缓爆发的速度。”

显然李青叶对于这个问题早有预料。

毕竟智人公司制造的半成品金属氢,稳定性非常差,就算是加入其他辅料,只要温度一高于零下175摄氏度,就会变成大炸弹。

但是金属氢的比冲和推力,其诱惑力又非常强。

只要可以让金属氢的爆发速度变得和普通固体燃料差不多,那使用金属氢作为燃料的运载火箭,可以轻松将几百吨的有效载荷送上外太空。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隆格朗巨炮那种方式,因为隆格朗巨炮没有办法送宇航员上外太空,同时对于各种设备的限制非常大。

毕竟隆格朗巨炮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几万G的负荷,别说宇航员了,就算是普通电子元器件,都会在这种压力下粉身碎骨。

智人公司使用在巨炮炮弹内部的生物芯片、生物元器件,都是通过特殊工艺制造。

其核心技术上一种富含营养的液体,在这种液体的包裹下,生物芯片和细胞型元器件,才可以抵抗几万G的瞬间负荷。

这也是巨炮炮弹可以在发射之后,仍然可以控制其内部各个部件的原因。

毕竟液体是不可压缩的,而生物芯片和细胞元器件里里外外都充斥着液体,可以抵抗住这种超高负荷。

至于巨炮炮弹内部的发动机,导弹版本,只有特制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而作为卫星版本的炮弹弹头,第一级就是固体燃料的火箭发动机,第二级是液氧—甲烷液体发动机。

李青叶摸了摸下巴的胡茬:“既然暂时无法钝化,那你的想法是什么?”

马丁博士想了想:“金属氢燃料的大型运载火箭,是我们在短时间内追赶列强的少数路径之一,如果可以成功,那我们很快就可以弯道超车。”

当然,也可能弯道翻车。

“你是想继续研究这个项目?”李青叶已经听明白了。

而马丁心里面也紧张了起来,毕竟李青叶如果不同意继续这个项目,那金属氢运载火箭项目肯定搞不下去。

他赶紧说道:“董事长,我会努力的,争取早日让金属氢运载火箭实用化。”

李青叶摆摆手:“这样吧!既然暂时无法钝化,那就改变方案,直接使用爆炸推进方案。”

“呃……”马丁博士一脸懵逼。

林孝伦小声地提醒道:“董事长,爆炸推进方案不是有隆格朗巨炮项目吗?”

“想哪去了?”李青叶眉头微扬:“我是说将金属氢用在运载火箭上。”

“可是金属氢无法钝化,运载火箭无法承受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马丁博士有些尴尬地挠着头发。

李青叶拍了拍自己额头:“你们怎么净学阿美利卡那一套?不会学我们的北方邻居吗?”

什么?众人一头雾水。

李青叶没好气地提醒他们:“既然材料改进不了,为什么不尝试从设计方案上获得突破口?”

他之所以说马丁等人陷入了阿美利卡的思维死胡同。

就是因为当初阿美利卡的海军,订购了一批独立级和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而这些船是使用铝合金制造的“好东西”,为了应对海水的腐蚀,每艘船每年要七千多万美刀的维护费用。

而某东方大国的解决方法,就是建造几百吨的铝合金小船,在船只不需要工作的时候,直接将船吊上岸,解决了船体铝合金被海水浸泡腐蚀的问题。

材料不行,工程来凑。

这其实也是一条思路。

听了李青叶的提醒,众人终于反应过来了。

林孝伦第一个反应过来:“确实,如果在设计上改进,金属氢还是有可能应用在运载火箭上的。”

而涅夫斯基也回过神来了,他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投影出一个全息影像:

“可以这样设计,青叶航空那边不是在研发爆发式激波发动机吗?直接和那边合作,使用爆发激波发动机。

然后将金属氢制成为一个个小燃料球,设计一个类似于弹夹的发射装置,周围设计成液氧储罐,还可以给金属氢进行降温。

使用的时候,向发动机燃烧室喷射液氧和金属氢燃料球,这样就可以实现持续不断的提供燃料,让运载火箭匀加速飞向外太空。”

尴尬的马丁博士,小表情有些委屈的看着涅夫斯基:‘你小子把话都说了,我还说什么?太丢人了……’

但是涅夫斯基却没有看到他的表情,而是继续描述着自己的方案。

上一篇:反套路重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