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 第314章

作者:一柄柳叶刀

“有很多老教授,其实都能带博士,只是因为年纪大了,而且没遇到合适的人,就不想收流水线的学生了。如果真的遇到了的话,他们还是有话语权的。”董于亥见怪不怪了。

比这个更离谱的事情都有,更别说是内定的了。

周成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

曾老都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如今都应该退休了,说句不好听的,他不收学生是本分,收学生那就是为了医学教育的进步发挥余热,你不能要求他在不愿意的情况下去教学生啊?

学生找一个好的老师很难,好的老师要找到对口的学生,也很难的。

没找到自己想教的,没找到对胃口的,我就处于退休状态,这难道还有错了么?

不违规就好!

周成这才放下心来,如果啊,他不劳而获得到的这种名额,是非常招惹的话,那么周成还真怕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以后在科室里被针对,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那就无所谓了。

“那罗老师?是不是就要去参加考试了?”周成马上又问。

听到周成这么说,董于亥就搓了搓头发:“是啊,本来了,这个名额,曾老一直都是给罗云留着的,因为从罗云老师之后,曾老师就没带过研究生,只带过最后一个博士生。”

“但那完全就是为了应付和完成任务。”

“听我老师说,本来曾老师还是有意让你去参加考试的,让罗云直接读博。不过罗老师说,他比你擅长考试,就坚持要自己参加考试去拿名额。”

“很头痛啊,罗云老师那在我们科室,就是一个‘小传奇’,要和他去抢博士的名额,想起来就脑瓜子很痛。”董于亥其实也想读博的,虽然刘奕平教授那里没开口,但是他还是想争取一下的。

现在又从天而降一个师叔来打架,让董于亥感觉这世道是真的很难!

“那科室里一共多少个博士的名额?”

“九个!”

“创伤两个,运动医学一个,关节三个,骨病三个!”董于亥道。

周成顿时头皮一紧。

诺大的九院,骨科一年就只收九个博士,那也未免卷得太厉害了吧?就董于亥介绍,他们这一届的硕士研究生就有二十个!

而且还是九院内部的,不算外院跑来卷的。

“于亥,那我这次来了魔都,到底要先干些什么,刘教授有没有给我做安排啊?”周成接着又问了比较关键的问题。

“我不晓得。”董于亥摇了摇头。

“我老师只知道我来接你,什么都没给我说。或许他们也在忙其他的事情吧,一时半会儿没顾忌到这里来。”

“不过没关系,周成,我在这边租得有房子,你可以过来和我一起住。就是可能要辛苦你在大厅里对付,我那个单人床太小了。”

“然后再慢慢打算也不急。”董于亥很热情地说。

“不是有宿舍吗?”周成问。

董于亥说:“经常做实验就要做到凌晨,偶尔还要五六点起去实验室,打扰了寝室里的伙伴不合适,被打扰也会心情奔溃!而且不管是写文章,还是看书等,都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还是租房子比较好。”

“就是房租稍微有点贵,我哪里两千七一个月,就屁大点地方!”

“不过为了写文章,做科研,也只能忍忍了。”

“哦,原来是这样。”周成顿时感觉,自己带来的这两万块钱啊,可能还真用不了多久。

“那于亥你发了几篇文章了?”

“才三篇!”董于亥有点垂头丧气。

周成很想转身就走!

MD!

告辞!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好骚啊!

如果不是和董于亥是老同学,而且现在的董于亥表情真的有一种丝毫不掩饰的挫败感,周成是真的很想转身就走,不想和董于亥这样的老阴阳人玩。

甚至蔡东凡都没董于亥这么会玩凡学这一套。

周成又不是没有见过研究生,也不是没了解过。在来魔都之前啊,周成就比较细致地打听过了一些关于学术方面的问题。

在沙市八医院,杜严军、闵朝朔就是蔡东凡和严骇函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他们还在为一篇sci而努力着。

就说科室里竞争优势比较大的两个学术型硕士,林霖和杜瑞奇,也就是两篇sci。

而且听杜严军说,杜瑞奇和林霖的第二篇文章就是那种meta分析,而闵朝朔和杜严军打算写的也就是Meta分析这种。

或者就是在临床上搜集一些数据,勉强发一种article(论著)类型的文章,就极为具有竞争力了。

但到了董于亥这里,怎么发了三篇sci,还就算是挫败了呢?

就是八医院的唯一一个学术型的博士,庞定坤,也就只是发表了三篇sci!

一篇是学术型硕士期间发的,勉强在4区,一篇是3区,影响因子都不太高,只能算是刚好达到了博士毕业的要求,第三篇就是普通的meta。

不管是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也还,还是sci文章,分有很多类型。

第一类:original article(论著),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是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发表比较困难,必须有创新点。

第二类,case report(病例报道),病例报道主要是分享一些比较罕见的病例,属于纪实类的文章,创新性并不强,发表的类型最多。

第三类:review article(综述),综述是对目前某一种疾病诊疗或者是发病机制等某一个点进行总结性论述,发表此类文章的人大多都是业界的大牛,或者是科研比较厉害的一些新人。

第四类:Meta-analysis(Meta分析),Meta分析出现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运用到医学领域的时间不太长,属于非常容易水的一种文章,类型,是比综述多带一种技术含量的文章类型。

第五类,Letter(给编辑的一封信),这类文章就是找已经发表sci论文的茬,找到了就发给编辑部,然后由文章原作者进行回答。

sci文章,除了有类型区别之外,还有分区的区别。

而发表文章的分区不同,是它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决定的。

期刊的影响因子计算,在定义上是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在华国,比较流行的sci分区是中科院分区,此分区法是根据不同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进行分类的。

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

二区刊:前6%-20%;

三区刊:前21%-50%;

四区刊:后51%-100%。

比传统的JCR分区中的,一二三四,各占百分之二十五,更为金字塔!

既然要来读博士,自然要把一些基础的知识给弄明白,因为这些东西,肯定与他在读硕士和博士的过程中,息息相关,就算暂时还不算擅长写文章,但是若是连这些基础知识都不晓得,那就叫贻笑大方了。

“对了,于亥,那你发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啊?几区?”

“嗨!”董于亥摆了摆手,说:“我就只是发了点水刊,没什么实际上的意义。影像因子都是个位数,不值一提。”

董于亥说完,接着道:“而且我做的部分实验,其实只是组内大课题的一部分。”

“适当性地摘取出来当作大课题的前期研究而已,所以算不得什么的,只要在实验室里待一段时间,这样的水文,随随便便就能发!”

周成:“……”

“也不容易的吧。于亥,你就别谦虚了。”

周成听到董于亥不把个位数影响因子的文章当回事,翻了翻白眼。

这是开玩笑好不好?

据他所知,在湘南大学,发表了文章,只要是论著类型的,一分以下好像是没钱。但是一分以上的文章,十分以下,一分影响因子,学校发下来的奖励是一万,到学生具体的手里多少不清楚,但十分之一肯定有。

如果是超过了十分的话,学校给出来的奖励是1.5w/分!

如果影响因子再高,那更是可以一次性拿到不下于五十万的奖励,开玩笑的啊?

董于亥就说:“周成,我和你谦虚什么啊?我说的都是实话而已,你别看我三篇sci在手里,其实我。”

“肯定不算这一届最差的咯!但是和其他的同学比,绝对不占优势。如果真要去读博士的话,这点东西还真的不够看的。”

“一些专业型的硕士,都比我能拿出来的东西更多。”

董于亥摇着头,有些丧气。

“就我们这一届,就我所知的,就有人已经发表了两篇十分以上的文章了!而且还是个专业型硕士,你知道两篇十分以上的论著是什么概念么?”

“这成绩拿出去评副教授都绰绰有余了!”

“我这别说是三篇水文了,十篇,二十篇,都顶不过她的这一篇文章。”董于亥无奈地摸了摸头。

这个周成倒是晓得一点,发表的文章,质量为上,数量其实反倒是在其次。比如说,二区的文章的影响力,不是你发几个四区的文章能比得上的。

而一区的文章,也不是你几篇二区的文章能够比的。

在华国,更多讨论的是中科院的分区。

影响因子在前百分之五的那一撮,文章发表的难度,不是几篇二区的文章可以比的。

当然,需要的内容质量,也不是一般的期刊能比的。

“好吧。”周成砸吧着嘴,露出了诧异之色。

不在同一个水平,看事情的水准和基线,是不一样的。

在八医院,你只要是发了sci,别人都只会夸你牛逼,但是到了这里,好像发的文章不够多,影响因子,也就是期刊不够高的话,还成了说不出口的‘耻辱’似的。

虽然这么形容有点夸张,但是在周成看来,董于亥已经是老牛逼了,他如果回去八医院的话,莫说是林霖和杜瑞奇了,就是闵朝朔和杜严军,根本都不可能和他对抗的。

三篇论著类型的sci,对教学医院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比较注重‘科研’和内卷严重的时代,文章为王,是一种大势所趋,无法跟随时代的潮流,就得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网上有说,医生最终会归结于在治病救人,但是,你怎么就能确定,会写文章的那些学霸,你写文章的时候,内卷不过他们,在做手术的时候,你就能把他们吊打了?

他也同样能够内卷死你。

好比杨弋风,会发文章吧,随随便便玩着好像都发了几篇,然后别人的临床能力怎么样?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在血管外科领域堪比教授。

这么算起来,那么魔都交大这边的顶级天才,好像都是差不多的。

“于亥,你再给我说说,如果我去了医院的话,还要注意些什么?科室里有没有一些比较牛逼的人物这些?”这才是周成比较重视的。

在八医院的时候,周成就吃过‘亏’的,他如果真的一直去和杜严军刚着来,那肯定会被蔡东凡和罗云厌恶,退而求其次,慢慢来,才是正道!

先遇到了这些惹不起的人,就先躲开,没必要硬着刚。

董于亥就道:“周成,这个其实不是我不愿意给你讲啊,主要是,科室里的人比较多,而我只是学术型研究生,所以对一些师兄和师弟,不是同一个导师的,都认不全。”

“所以我能给你讲的,都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就得你去慢慢挖掘了。”

“就从我们这一届的我给你讲吧。”

“丁点姐,头一份的。”董于亥首先就竖起了大拇指,说:“运动医学陈老师的硕士研究生,今年研究生三年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我们科唯一一个学术和临床两头威风的大姐。”

“听说现在都已经可以常规开展运动医学的IV级手术了,遇到了她的话,躲着点,这位大姐,脾气稍微有点火爆,你可以问她问题,但是不能拖后腿,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喷。”

“嗯,是被喷,不会被骂……”

丁点。

周成点了点头,记住了这个人。

只是还是个女孩子?怎么就成了大姐大呢?

董于亥继续时候:“然后我们这一届,处于第二梯队的学术型研究生就是……”

“然后还有一个博士三年级的师兄,不是在我们团队啊,目前已经在科室里常规地开展各种III级手术,有小主治的称呼,而且也是科研大手,他自己申请了将近八九个市级自然科学基金,以团队里老师的名义,书写标书。”

“前面两年,帮自己的科研小组拿下来了两个面上课题,加上他研究生阶段也申请到的两个,相当于光是他自己手里的面上课题就有四个。”

“校级、市级这种小课题,都难得数清,基本上就是行走的sci,反正听说他们小组内啊,都搞不清楚他正在做哪个课题,反正就隔三差五就发了一篇文章。”

“目前发表文章最高的影响因子是十九分(论著类型)!”

“这是目前博士三年级一辈,顶牛的人物。”

说到这,董于亥喝了一口水,紧接着又说:“但是啊,博士三年级里,除了这个师兄之外,还有一个是在读博五的牛人。”

“嗯?”周成马上发出了异样的声音。

“怎么是博五呢?难道是直博?”周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