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01章

作者:罗小明

虽然如果明军当真南下,扬州军恐怕会被明军轻而易举的击溃,明军想要收服整个扬州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整个时间,取决于明军的行军速度。

后将军孙静领禁军一万,已经是先行离开了陈都,向着彭城进军。

所有人都清楚,如今的天子已经是铁了心的御驾亲征,没有人能够回转他的心意。

当今天子虽然看似善于纳谏,但实际上一旦认准了的事情,便没有人能够使得其改变看法。

这么说或许不太贴切,因为当初皇甫嵩、盖勋还有孙坚三人能够说动天子。

但是如今三人皆已亡故,已经没有人再站在刘协的身前,为他遮风挡雨。

章武四年(198年),一月二十日。

东面的消息,一日三报,求援告急的文书犹如雪花一般飞入陈都,最终落在了刘协和朝中大臣的桉桌之上。

巨大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个人的上空,整个陈都甚至因此变得死气沉沉。

今日是朝议之日。

曙光未现,众臣已经是齐聚宫门之前,冬日的早晨亮的比夏日要晚的多。

众人皆是愁眉不展,忧心仲仲,与往日不同,宫门之外安静的可怕。

眼下国事艰难,情形不容乐观,明军数月之间电扫青徐,两战而破青徐数十万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占据淮水,威胁豫扬。

盘踞在冀州的四万明军虎视眈眈,徐荣陈兵于延津一线,旋门关外,也已经是集结了上万名明军的战兵。

荆州地区风起云涌,明军厉兵秣马,准备发起反击。

交州地区正处于鏖战,明军威压南疆,驱使蛮兵攻伐交州,交州军正在节节败退,士燮三月之内,连发请援书二十三封。

此时交州已经丢掉了最南方的日南郡大部分地区。

天下大乱,中原纷扰,无暇难顾,日南郡南部的象林县发生叛乱,象林功曹之子、占族人区连聚集数千人起义,斩杀当地县令,自称林邑王,起兵攻伐日南郡,占据了日南郡南部,立国林邑。

这一次明军攻伐交州,不仅有益州南疆蛮兵、骠国、掸国两国相助,也得到了林邑国的支持。

林邑国在明军进攻交织、九真之时,也对日南郡发起了进攻,使得士燮在日南郡所部署的军兵无法及时回援,而是陷入了与林邑国的苦战之中。

交州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办法驰援其他地方。

荆州军因为明军偏师的缘故,根本不敢调动太多的军兵。

所有人都认为天子这一次实在是过于莽撞,独断专行。

随着宫内钟声的响起,负责引路的宦官带领着众臣步入了陈都的皇宫。

众臣进入皇宫之中,神色皆是有些不安,此时皇宫之中甲兵林立,一面面旌旗竖起,不远处似乎还有战马的声音传出。

不时有身穿着甲胃,手持着兵刃的禁军自道路的旁侧路过。

王允微微蹙眉,朝议之时,这些甲兵如此行事,没有刘协的授意是万不可能。

当今的天子,在某些时候实在是有些独断专行。

第八百七十八章 声东击西

真正的国家大事实际上罕有放到朝议之上来决定,但这一次的朝议却是不同。

刘协在朝议之前,并没有召集大臣在东明殿内议事,而是直接选择召开了朝议。

起码王允他没有收到被召见的消息。

众臣入殿,见礼之后,大殿内的气氛仍旧是沉闷的可怕。

王允眉头紧蹙,御驾亲征确实能够提升军队低迷的士气,但是眼下这样的局势恶化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明军如今士气如虹,精锐尽出,统领大军者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明庭将领,而是许安亲自领兵。

王允双目微眯,许安如今的威势已到了如日中天地步,其声名早已经是超过了皇甫嵩和孙坚,就是说威震华夏亦不为过。

当今天子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在军略之上终究是与许安无法相比拟。

就算是天子不亲自指挥,朝廷之中也已经没有什么骁勇善战者能够指挥大军和许安相比了。

袁术远在兖州,曾经击败过孙坚的明军大将徐荣如今就领兵在冀州虎视眈眈,虽说徐荣是作为偏师牵制兖州军。

但是一旦袁术离开兖州,恐怕徐荣这支偏师也会成为正军,直接越过封冻枯竭的黄河长驱直入,攻入兖州。

明军攻克青徐南下攻取淮河,已经是断绝了南迁的可能性。

兖州绝不能失,一旦失去了兖州这个勉强可以算作是屏障的地方,局势无疑会更加恶化。

现在他们已经是退无可退了,交州告急、荆州固守,扬州空虚,只有豫州暂时占据中央没有遇到什么样的威胁。

只要一旦兖州屏障消失,徐州彭城国被拿下,那么真的就万事皆休了。

王允抬起了一些头颅,看着高坐在首座之上的刘协,心中无奈万分。

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是晚了,御驾亲征的消息天子已经先行放了出去,甚至还发布了勤王诏书,召集天下兵马同聚彭城。

为今之际,就算是百般不愿也只有捏着鼻子,认可天子御驾亲征这一决定。

和刘协交集最多的还是孙坚和刘宠两人,而刘宠此前又因为一些问题和刘协淤积了矛盾,因此逐渐被疏远,直到变法之后,刘宠重新站出来鼎立支持,这才重新得到刘协的支持。

王允作为司徒,但是和刘协相见,刘协也都是公事公办,只将其当成长者老臣尊敬。

虽然了解不多,但是王允却是也摸清了刘协的脾气和性格。

刘协终究是太过于年轻而显得有些气盛,在他做出意见之前,确实是会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是一旦其做出了决定,发布了法令,便无法接受有人违抗。

王允知道刘协的一贯行事风格,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司空张喜在朝议和东明殿内向来都是少有说话,沉默寡言。

只有一次,在刘协宣布变法之时站了出来,为天子站队,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原来张喜是站在天子一方。

作为司空,张喜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刘宠和王允,但是在朝中也有一定的份量。

刘宠自从变法一事之后,一直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协的一方。

朝议开始之后,三人对于御驾亲征之事闭口不提,而剩余的九卿也是对此没有任何的言语。

三公九卿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其余的朝臣又如何敢站出来开口反对?

朝议的时间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下一点一滴的过去。

最终朝议的主题还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到了御驾亲征之上。

司空张喜首先站了出来,简单的阐述了一下目前的局势,这些局势虽然人尽皆知,但是从张喜的口中听到之后,还是使得殿内的气氛更为沉闷了一些。

随后,张喜在殿内宣读一份措辞极为激烈的檄文。

指责许安慢侮天地,悖道逆理,同时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妄议朝政。

檄文颁布,诏书已经传达四方,御驾亲征之事已经定下。

“以司徒王允,暂代监国……”

王允眼观鼻鼻观心,躬身应诺,对于这个结果他早有预料。

他侧目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刘宠,刘宠此时神色如常,并没有丝毫的异样。

王允心中冷然,刘宠不是一个可以瞒得住事的人,这样的神情多半是已经得到了刘协的授意,司空张喜也是同样,只有他被排除了在外。

无错

朝议结束,众臣退朝。

王允行走在人流之中,神色平常,但是心中却是无比的沉重。

一切彷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长安之时的情况,天下倾覆就在瞬间。

只是当时是董卓操控朝政,掌控司隶,而眼下却是明军虎视眈眈,欲要一统天下。

“王司徒留步……”

就在王允将要走出皇宫之时,一名宦官匆匆赶来及时叫住了他。

“何事?”

那宦官王允认识,正是刘协身旁的近侍之一。

一路跑来,那宦官显得气喘吁吁,平复了些许气息之后,才说道。

“陛下召王司徒前往东明殿叙事。”

王允眉毛微挑,这个时候刘协才召见他前去东明殿议事,让他感到有些古怪。

不过疑惑归疑惑,王允自然不会抗命,他跟随着那传信的宦官一路向着东明殿的方向走去。

等到王允到达东明殿之后,走入其中,东明殿内的人数并不多,除了刘协之外只有五人,而且全是王允熟悉的面孔。

五人分别是司空张喜、太尉刘宠、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讨虏将军黄忠。

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两人统领禁军,而讨虏将军黄忠则是统领北援的荆州军,听说这一次带领着部分兖州军南下的,是袁术麾下的大将纪灵。

后将军孙静并不在殿内,王允此前受到的消息,似乎孙静已经先行前往彭城,前去稳定军心。

王允这一次被任命为监国,张喜协从理政,而刘宠则是随军前往。

虽然如今新募豫州军兵权是掌握在刘协的手中,但是刘宠在豫州仍然广有声望,这一次豫州兵也是被交由给了刘宠管辖。

见到王允走入东明殿内,刘协没有怠慢,而是亲自前去迎接。

“此次亲征之事,未有同司徒商议,还请司徒勿要心怀芥蒂,朕明白司徒忠心为国,只是朕清楚,若是与司徒商议,必定会遭到阻止,因此才未有同司徒商议。”

王允没有想到刘协竟然亲自过来和他道歉,一时间甚至忘记了该如何奏对。

王允心中百转千回,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自认为熟悉刘协,却不想刘协也对他了如指掌。

“陛下无需介怀,诚如陛下所言,若是陛下提前找臣商议,臣确实会阻止亲征之事。”

“眼下事情已成定局,亲征之事已经决定,但是有些话不管陛下是否愿意听,但是身为臣子,臣还是不得不说。”

木已成舟,王允也是无可奈何。

“司徒请讲。”

“陛下此番亲征,虽然可以鼓舞前线军兵之士气,但是就算如此,若是与许安相对,赢面只怕是不足两成,臣以为……”

“我清楚。”

王允本来还准备继续说下去,但是却看到了刘协点头,并且也听到了刘协的那句话。

“陈都有禁军三万人,豫州兵两万人,兖州援军有一万两千人,荆州兵有一万三千人,彭城守军有两千人,共计七万七千人。”

“明军此番攻占青徐两地,伤亡共计只有六千余人,而这些伤亡都是产生在进攻祝阿、历城,以及玉泉亭之战,还有一开始的漯水攻防战中伤亡的青州兵。”

攻防战中伤亡的明军多是麹义麾下的降兵,实际上明军根本没有损失多少的精锐。

“按照此前明军的情况推算,明军如今武卒营、锐士营、陷阵营、黄天使者等步卒受到的损失只在千人左右,其骑兵部队伤亡在三千余人左右,都是在玉泉亭。”

“也就说,现在许安麾下还有五万名精锐,其中有两万余名精骑,辅兵还有万余,这样的数量已经和我军人数相差不大了。”

“我军看似人多势众,但是实际上战力却是远不如明军,那些乡勇民夫守城还算堪用,但是野战根本指望不上。”

“这些我都清楚。”

刘协神色凝重,郑重其事道。

“这……”

王允脸色微变,刘协所说的和他所想的完全一致。

如果是这样,那么刘协此次御驾亲征看来并非是因为其年轻气盛,而头脑发热做出的选择。

“既然陛下明知如此,为何还要选择亲征,在彭城与明军决战?”

“谁说我要和明军决战?”

刘协摇了摇头,否认道。

“嗯?”

王允微微一愣。

好像刘协也确实没有说过是要和明军在彭城决战。

只是一听到御驾亲征,并且下诏召集天下兵马齐聚彭城,就让王允下意识的认为刘协是选定彭城作为战场和明军决战,一战定乾坤。

“司徒且坐,此次军议便是完善彭城之战的细节,现在太尉会为各位讲解一下大概。”

王允被刘协拉着坐了下来,随后刘协这才回到了首座。

上一篇:道门念经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