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58章

作者:罗小明

周仓和裴元绍两人也是黄巾军的宿将,带兵打仗之能比之这原来山中的贼匪终究是要强上不少,况且周仓勇武也丝毫不逊色于何曼。

“那这位是?”

“阎忠,拜见将军。”

那人收起手中的绢扇,面带着笑容的对着许安一拱手道。

许安心中一惊,他曾经看三国的时候,很好奇为什么董卓作乱的时候,皇甫嵩等人没有出来制止,所以查看了一下皇甫嵩的资料,他清楚的记得,皇甫嵩大破黄巾后。

就是一个名叫阎忠的人劝说皇甫嵩趁机反叛,夺取神器。

“在下姓阎,名忠,字恩之,武威郡姑臧人氏。”

许安瞳孔一缩,他清楚此人便是那个劝说皇甫嵩代汉自立的阎忠。

阎忠在其实历史上并不出名,只有寥寥几句记载,不过其中有个故事记载说阎忠善于察人,阎忠和贾诩两人乃是同乡,当年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但是只有阎忠非常欣赏他,并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后来果不其然,贾诩成了曹魏的丞相,拜太尉,被册封寿乡侯。

但这人不是离开皇甫嵩后,销声匿迹,直到中平五年,王国叛乱,他被胁迫为叛军首领,因为不肯助纣为虐,愤然而死。

这才中平二年,怎么跑到了他这里来了。

“看来,许将军听过我的名字。”

阎忠也注意到了许安神情的变化,他轻摇着手中的绢扇缓缓开口问道。

“阎先生,凉州名士,天下谁人不识,我只是好奇阎先生不在汉庭仕官,来我太行山有何贵干?”

许安自然不能说他是看过阎忠的事迹,这才知道,反正阎忠确实是凉州的名士,知晓他的名字也属正常,当然这是对于士族来说,不过许安如此说了,阎忠此时身在黄巾大营肯定也不敢刨根问底,也没有必要。

这回倒是刘辟惊讶了,他本以为阎忠只是一个听闻太行黄巾名声赶来投靠的贼匪头领,因为自从太行山中大一些的贼匪全部被许安击败扫清后,陆续就有贼匪前来投靠了。

“因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阎忠郑重其事的念出了黄巾军喊出的口号。

“天子昏庸,十常侍为祸宫廷,四方百姓苦于天灾,诸夷在侧虎视眈眈,汉室气数已尽,虽有忠臣良将但却难挽大厦崩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阎忠以为许将军当为明主。”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忠

阎忠自幼博览群书,为求学辗转多地,求学的路上也让阎忠见识了人间的百态。

税赋繁多,底层官吏豪强巧立名目,层层剥削,使得升斗小民只能在夹缝之中艰难求生,偶遇天灾便要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下场。

后来阎忠被举为孝廉,出任信都县令,本以为能一展平生所学,却处处受人掣肘,当地豪强世家势力盘根交错,与下层官吏狼狈为奸,对阎忠的命令阳奉阴违,阎忠出身寒门朝中更是无人依靠,无奈之下只能辞官而走,也在阎忠心中埋下了对豪强世家愤恨的种子。

后来几经辗转,黄巾之乱时跟随皇甫嵩一同出征,黄巾之乱也让阎忠看到了机会,阎忠认为此时的汉帝国的中枢已经昏乱不堪,各地天灾人祸不断,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实则已经动摇了汉室的根基,也让阎忠看到汉室的软弱。

所以下曲阳之战后,阎忠劝说皇甫嵩携大胜之威,鼓动皇甫嵩反攻洛阳,取汉室而代之。

只不过是皇甫嵩终究还是终于汉室,拒绝了阎忠的提议,后来让阎忠带兵追击逃入太行山中的许安。

阎忠担心皇甫嵩告发自己,所以在收复井陉关后再次挂印而去。

本来阎忠是想跨越太行山潜回凉州,但许安此时却出现在了视野中,太行山中部的数股势力,短短月余尽皆败亡于许安之手。

这也引起了阎忠的兴趣,于是阎忠便领着家兵留在了山中,还占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山寨,成了一寨之主,想看看许安接下的行动。

但任凭阎忠再如何想象,也想象不到原本纷乱的太行山居然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便插遍了黄巾的战旗,许安誓师南下,于毒归附,杨凤战死,山中但凡有些势力的贼匪都被许安横扫一空了,再然后各处的小股贼匪也闻风而降,尽皆拜服在许安的麾下。

这也是为什么阎忠现在出现在半云山河谷的原因。

许安惊奇的看着阎忠,他来自后世自然是知道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知道后来群雄割据,诸侯混战一事。

但这阎忠明明是这个时代的人,却敢断言汉室气数已尽,虽有忠臣良将但却难挽大厦崩摧。

阎忠微微一笑继续开口说道:“太行山脉地势崎岖,山高路远,太行八陉隔断外界,八陉许将军已得其六,只有军都,轵关两陉尚在汉军之手。但山中自有要道可以遏守,汉军想从此两处入山必不可行。”

“想必将军也知道汉军的主力如今正与羌骑在美阳对峙,若要击败北宫伯玉,此战注定旷日持久。所以汉军短期内必定无暇顾及太行,太行山脉虽为数州交际之处,但仍不失为基业之地。”

“天下乱象初现,我本是想潜回凉州隐居,但在山中却看到了许将军在短短年许的时日,便降伏了这太行山中群匪。”

阎忠顿了一顿。

“我思索良久,凉州此时有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等人作乱,不是久居之地,反而不如拜入将军麾下安稳,还可谋取功绩,一展所学。”

许安心中更为震惊,历史上的阎忠确实是因此才死在了凉州,中平六年(189年)二月,韩遂劫持阎忠,督统诸部,阎忠耻为众所胁,愤然就死。

阎忠其人在凉州有名士的称号,确实有不凡之处。

许安是因为了解张燕的发家史才遁入太行山中,想等黄巾余部还有义军纷起的时候,乘乱而起,但阎忠只凭当前所得到的信息,也得出了差不多相同的结论。

“不知许将军可愿收阎某为帐下谋士?”

阎忠微微躬身,又向许安行了一礼。

许安本来就缺乏将领,谋士更是没有一人,此时阎忠请求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今得先生相助,大事可成。”

阎忠再拜,出言回道:“主公不必称我先生,称呼表字即可。”

许安从善如流,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

但门外此时却撞入了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信兵。

“太行陉急报!”

“这是?”

许安接过信件,心中有些狐疑,难道是张燕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刚看了数行小字,笑容便凝固在了许安的脸上。

“怎么了?”

刘辟和于毒两人看到许安脸色不对,也赶忙围了上来。

何曼和周仓还有裴元绍三人虽然没有上前,但神色也有些不安,阎忠眉头微皱,但也没有上前去询问。

“朱儁来了……”

许安抬起头来,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一旁的刘辟和于毒。

“朱儁!?”

在场的众人,自然没有人没听过朱儁的名字的。

“张燕传来信息,他撤回山内的时候,和河内的汉军发生了交战,汉军有近万人之众,我军丢弃了一小部分物资后,退回了太行陉。”

“据斥候探报,河内的这支汉军统率正是钱塘候朱儁。”

许安神情严肃,朱儁历史可是和皇甫嵩齐名的名将,和皇甫嵩对阵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一时间庭院内的气氛因为这个消息变得沉重了起来。

阎忠见众人突然变得沉默了起来,略一思索,开口说道:“太行陉城坚墙固,地势狭窄,易守难攻,只要重兵扼守关口,山中自然是无忧。”

许安听到阎忠的言语,恍然醒悟了过来,皇甫嵩带给他的阴影实在是太过巨大了,从广宗到下曲阳,连战连败。

陡然听到和皇甫嵩齐名的朱儁,他心中不由自主的将朱儁和皇甫嵩做了类比。

却忘记了今时不同往日,不同于冀州的平原旷野,他现在位于太行山内,朱儁想要带兵从河内进入太行就必须要攻破关卡,但太行八陉几乎每一条地势都极为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张燕和许安一样,甚至可能兵员战力还不如许安,但直到建安十年(205年)四月,曹操彻底击败了袁氏集团后,张燕才率众投降。

袁绍多次和张燕交战,但也都是止步于各处的关卡。

“山外汉军纵使十万之众,实则对我山中毫无威胁,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还是山中诸事。”

阎忠左手握持着绢扇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来河谷只有数日之久,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虽小,但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日后会酿成大祸。”

第一百二十六章 整军

“愿闻其详。”

许安确实没有从政务农的经验,对民生政事确实不甚了解。

阎忠轻摇绢扇,缓缓说道:“军略,练兵,主公皆有心得,胜我十倍,但论民生政事,主公不如我也。”

“我要说的正是这民政之事。”

“其一,太行山中匪乱初平,归附在主公麾下的农人兵丁日益增多,每日都需耗费大量的钱粮,现在还能出山劫掠周遭郡县充实仓廪,但终非长久之计,太行山内河谷颇多,开垦田土,应当勉强能够维持用度。”

“其二,主公下令山中住民还有留守的部分军士在山中开垦田地,但有些地方却盲目开垦,对山中树木土石多有影响,届时山雨一下,必然田土尽毁,人畜伤亡,难免有损主公威信。”

许安眉头微皱,他确定下过这个命令,但他基本所有的时间都在军营之中,根本就不知道实际上执行的如何。

“其三,常言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但我看山中财政颇为混乱,前日我见军士堆放存粮,甚至都没有文吏在旁侧记载,如此怎知仓中余粮可以食用多少时日?就是存粮遗失又如何能知。”

阎忠说的这些,许安其实也注意到了一些,只是他麾下的众将,领兵打仗,冲阵杀敌还算可以。

但说起处理民生政事,他身边除了一个赵乐以外几乎无人可用。

赵乐之前也不过是一家之主,赵家之前不过也只有数百人,现在让赵乐一跃照顾数万人的后勤还有整个太行山脉的民生政事,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些日子赵乐每日埋头于处理公事之中,但事务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越积越多。

甚至现在许安都不清楚自己麾下的军士大概有多少人,集训还有伤亡的报告都积压在案牍之上。

许安看了一眼身旁道:“恩之所言极是,奈何我身旁之前确实无人可用……”

阎忠一展绢扇笑言道:“阎某不才,曾添为信都县令,区区数万人的钱粮用度,民生政事,若得主公首肯,必为主公分忧。”

……

因为之前帮许安处理民生政事的人一直是赵乐,他又作为军中的长史,所以赵乐就直接在许安居所的偏厅之中办公。

阎忠也没有另换位置,直接带着长随住进了偏厅,这些长随都是一直跟随在阎忠身旁,虽然不是什么能吏良才,但也能识文断字,略通术算。

很快许安就知道拥有一个谋士的好处了,阎忠和赵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原本乱做一团的偏厅,在短短半日间便被阎忠安排的井井有条,山中的钱粮也开始重新点算。

山中的流民也因为阎忠的安排,有了固定的住处,他们之前都山中的住民,大部分是和原来鹿台山的三家一样为了躲避贼匪逃亡山间。

在许安平定太行匪乱后,有不少山民重新迁出了与世隔绝的深山,不过之前许安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阎忠办事效率惊人,但是由于之前积压的实在过多,直到十月下旬,许安才收到关于军队的详细情况。

许安摊开手中的竹简,竹简上清楚的记载着军中详情,从许安誓师南下,再到如今。

誓师南下时,许安麾下共有军士31536人,当时被分为13部。

攻伐雷公,白雀,浮云,五鹿,得降卒5000余人,自身折损2000余人。

于毒、白绕、眭固三人率军归附,共计29000余人。

赤石岭合战,和杨凤交锋,折损4000余人,得降卒6000余人。

杨凤的部将掾哉在青岩绝做困兽之斗,最后自焚而死,最后的反噬也给黄巾军造成了1300多人损伤。

镇守浊泉谷司隶没有抵抗,很干脆的投降了,黄巾军没有折损军士,得降卒3200人。

统一太行山后,为了钱粮问题,许安选择了出山劫掠。

此番出山,许安直辖的军士折损反而是最多的,有5000余人。

张燕军虽然和汉军发生了交锋,但及时撤退回了山中,算上之前攻城的损耗,也只折损了2000多名军士。

而于毒进攻涉县方向,只折损了1000余名军士,还带来了何曼,周仓,裴元绍麾下的2000余名黄巾军。

再加上跟着阎忠一起归附的800余人。

还有太行山一统后,各地的贼匪畏惧于许安的军势,纷纷选择归附。

所以在阎忠的统计后,现在许安麾下直辖的军士共有67554人。

当然这不包括太行山北部的七股势力。

左校、郭大贤、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七股势力虽然已经归降,但许安暂未派兵接收他们的部曲。

因此他们现在还是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他们具体的兵力也无法统计。

军中将领如今只有,刘辟、龚都、张燕、徐晃、黄龙、于毒、何曼、周仓、裴元绍九人。

白绕和眭固两人在于毒麾下任军司马,归降的白雀还有司隶两人,则是归在刘辟的麾下被任职成了军候。

许安当初誓师南下之时分封了四名校尉,典军校尉刘辟,安军校尉龚都,黑山校尉张燕,护军校尉黄龙四人。

于毒,徐晃,何曼、周仓、裴元绍五人都没有正式封号。

上一篇:道门念经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