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359章

作者:素罗汉

……

第二道诏书,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大燕国尚未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前大明地区所下的。

诏书中首要强调的,是各地原大明官府,在接收人员尚未到位前,必须维持好境内社会稳定,所有官库仓储账籍,也要封存扎账,以待核查。

其次:自登基日起,之前官府和大明户部的赋税,一笔勾销。

接下来的内容,更是晴天霹雳。天华帝曹川对天明誓:凡大燕国旗下官民人等,自即日起,终身免除农税。若有违誓,国灭族戚。

当天的最后一道诏书,是针对前朝的。

诏书首先表明,大明朝之所以外忧内患,最终得以悲惨收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封建王朝的自然腐烂。即便没有小冰河时期的各种灾害,朱明最终还是会倒在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之下,无非是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而朱明做为得国极正的汉人王朝,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烈,是汉人风骨之所在。大燕皇帝对此极为推崇,认为这种精神应该继承下去。

对明王朝盖棺定论后,诏书中写明了对朱家皇脉的处理决定。

其一:即日起,朱明皇室分封在各地的王公,一律贬为庶民。其官宅田地,除少量浮财外,全部收归为国有。与此同时,朱明皇室堪称规模浩大的各级吃皇粮的子孙,也同时贬为庶民。

不过,贬为庶民的同时,朱明子孙自即日起,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做商人,考公,不受身份限制。

其二,关于崇祯。

鉴于皇帝在位时并未失德,兼承上启下之缘故。天华帝决定优待前朝君王。遂封崇祯为乐寿公,食邑万户,行明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许遍览河山。

以上三封登基大诏,曹川登基当日,明发天下。

此事造成的结果可谓空前绝后。就反贼坐稳江山的速度来说,这次曹贼认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三大诏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了大明国土。各地无论官绅士民,尽皆喜大普奔,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喜迎曹贼,哦,曹皇帝为天下共主。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免了老子粮税,哪怕过几年曹皇帝收不上税官府发不了工资倒台了,那大伙这几年也不亏不是。

话说,一路逃命的李大嘴团队,终于在次日上午,赶回了天津。

天津方面闻听皇帝驾到,在家的大佬几乎全员出迎,在天津老城门前,摆足了阵势。至于李大嘴……这人憎狗厌的货,捎带着说句辛苦就完了。

崇祯皇帝这边到埠,先是做了整理。天津方面体贴的给包括王承恩卜大醒在内的皇帝三人组,送上了洁面的湿手巾,还有新衣冠。

良久,在王承恩伺候下更换了袍服后,崇祯帝被王承恩和卜大醒扶下了车。

这时候,经过了半天一夜的调整,之前浑浑噩噩的皇帝,已经缓了过来……大脑重启了。

而因为已经自杀过一次的原因,皇帝现在表情还算平静:自杀那一刻,什么王朝霸业祖宗社稷都已经化为飞灰。现在大脑重启,自然是求生欲占了上风。

要知道,这个位面的崇祯皇帝,还是一个仅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要是对生命不向往的话,当日也不会率领一群太监去闯宫门逃命了。

说白了,上吊那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但凡有条生路,皇帝能不走嘛。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从皇帝到凡人之间的巨大落差。

好在,今天出迎的穿越者,大多都是对皇帝抱着一点好奇和善意的,纯粹厌恶的人家反倒不来了。

所以甫一见面,大家还是乱哄哄地抱拳躬腰行了礼,并没有摆出盛气凌人的嘴脸,给皇帝了充足的缓冲:“参见皇上。”

“众钦……诸位免礼。”

在艰难适应着新身份的皇帝,最终免不了还是深深一叹:“诸位想必都是新朝权贵了,就不要拿我这亡国之君开玩笑了。”

“皇上,事情远没有您想像的那么糟。”

在场地位最高的北伐军司令韩小波,微笑着道:“旅途劳累,您先休息。等明天见到圣旨,您就知道结果了。”

崇祯不以为意。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怎么怕不好的结局。他现在无非是求个全身而退,如若事有不谐,也不过再死一次而已。

就这样,草草一个迎接仪式后,满足了好奇心的穿越众,马上纷纷散去。而崇祯一行,则换了车队,被安置在天津最好的四季宾馆顶楼总统套。

刚刚拉开老式的煤气电梯铁网门,崇祯就“啊”地惊叫了一声:“皇嫂!阿九!你们……”

穿着一身素色裙装的“前”皇后张嫣,正揽着小阿九,站在电梯门前迎候皇上。

“皇上。”

“父皇!”

劫后余生,复又相见,情难自已。崇祯揽尚不懂事的阿九入怀,仰面朝天,眼中终于流下了泪水:“昨日朕……我为全名节,实……”

“皇上。”

张嫣冷静地出口打断了皇帝的话:“昨日宫中之事,臣妾已尽知。皇上切莫自责,彼时情势,皇上不过遵前人规,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罢了,罢了。”

崇祯最终长叹一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且看是什么下场吧。”

第二天,原天津站站长,现天津府尹姚建设,代表新政权,如约上门拜访。精神面貌好了许多的崇祯三人组,和姚建设在总统套房客厅分宾主落座。

喝了一口司礼监秉笔亲手泡的咖啡,姚府尹满意地掏出三大诏复印件,递了过去:“皇上先看看诏书。”

矗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伸手接过文件,然后递给了崇祯。

良久,崇祯看完三大诏,默不做声地将文件递给了坐在单人沙发上的卜大醒。

这一刻,崇祯终于明白,为什么天津这些人,还在称呼自己为皇上了。

已经事实上担任了亡国首辅/崇祯私人顾问/谈判代表/唱红脸的卜老爷,接过文件,逐字逐句细看起来。

第一道登基大诏,反倒是没有异议的。败了就是败了,至于人家姓曹的如何立国建制,那也和朱明没有关系了。

不过在看到第二道诏时,卜老爷却是偏头冷笑一声:“免天下粮税,好大的口气!”

和别人不一样。姚建设做为前天津站站长,对于大明头号曹黑卜大醒卜老爷的档案,包括其中所有黑材料,那是相当熟悉的。

闻言,姚建设笑眯眯反问道:“口气大不大,卜老爷应当是清楚的……话说,卜老爷当初在台湾跌了一跤后,毅然上京辅佐帝王,到底为什么?”

“你!……”看着对方戏谑的眼神,张嘴欲喷的卜大醒,突然又不知该说什么了。

是啊,自己当初不正是因为被工业化生产粮铁的能力给吓坏了,然后看出了这种力量的可怕,足以颠覆大明,颠覆儒教,这才上京“挽狂澜”的吗?

“哼!夜郎自大,犹未可知。”

心下虽然郁闷,但嘴上还是不服软的。一边嘟囔,卜老爷一边看起了第三道,也是直接关系到崇祯切身利益的一道诏文。

前脚扫了一眼,卜老爷后脚就忍不住了:“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我问你,即有食邑,那皇上的封地呢?”——

有关于第三道诏书的内容,其实,曹皇上还真是仿了汉末魏文帝曹丕给汉献帝的待遇。

“封乐寿公,食邑万户,行明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这段话,除了没有指明封地外,其余待遇,基本保持了一个亡国皇帝的尊严。

而之所以没有封地,不是舍不得那点土地,而是曹皇上的心胸更广阔。或者说,工业化的穿越国家,制度更加自信,比曹魏更加宽仁,更加不怕“先帝”的残余政治影响力,更加有信心,将崇祯变成体现新社会优越性的榜样人物。

话说,溥仪都活了小六十,医疗水平更高的穿越众,还没有魄力让崇祯活到领社保那天了?……当然,延迟退休就不能算了。

然而,以上这些,都是内部人才有的展望。眼下这局面,姚建设不可能给对方说这些。

揉了揉额头,姚建设摇摇头。来之前他就知道老卜是个无脑黑粉,这一刻,姚建设莫名回忆起了当年在网上和黑粉们互喷的峥嵘岁月。

长吁一口气,姚建设缓缓对卜大醒说道。

“你听好:第一,谯县曹氏和燕人曹氏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宗亲关系。”

“第二,魏文帝之于汉献帝的待遇,已经是中国史上少有的宽厚行为,我方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第三。”姚建设说到这里,摊开手掌,掰起了指头:“九锡、封公、三辞三让、封禅。”

“献帝的退休待遇,不是白得的。这些活,献帝硬生生做了两次,魏武一遍,魏文一遍……”

说到这里,姚建设扭头看了一眼脸色十分不好的崇祯:“皇上您可一件都没有做……即便这样,还是得到了超过献帝的待遇。卜大醒,你有什么不服气的?”

卜大醒脸色苍白。张了张口,他最终还是死咬住了封地问题:“便是无封地。”

“你瞎了啊?”

姚建设没好气地伸出手指,在文件上某处戳了戳:“许遍览河山。”

“你看不懂中文吗?”

“是被关在一个屁大的封地里等死好,还是全国游历散心的好?”

“当真?”说实话,之前卜大醒一是没细看,而是没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没往那个方向想。他还以为是说臣子呢:“那回头皇上可就回凤阳祭祖了。”

“哈哈哈。”姚建设看着反应灵敏,兼且露出狡黠神色的卜大醒,这一刻,他真是被这厮的顽强不屈给逗笑了:“卜大醒啊卜大醒,你果然是不大行啊。”

“就真应了那话: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

“卜老爷你随时可以撺掇皇上回凤阳祭祖,曹燕皇帝定会允诺,甚至不需要皇帝点头。”姚建设把双手搁在肚皮上,靠回沙发,乐呵呵地说道:“就怕老爷你去凤阳登高一呼,然后临了,又被免了农课的农民给绑回来了……那时候就不好看了,哈哈,哈哈。”

“唉,无需再言。”

终于,脸上露出疲惫神色的崇祯,伸臂压下了卜老爷。

抬头,对着姚建设,崇祯正色道:“不知亡国之人,何时有幸能陛见曹燕皇帝,以为答谢。”

崇祯这句话一出,就代表着忠于大明的残余势力投降曹燕了。

姚建设闻言,立刻坐起,正色道:“如今皇帝就在上海行在驻陛。皇上您要动身,随时可以。”

“哦……”心下清楚,其实自己已经算是得到了顶级退休待遇的崇祯,这一刻是真的放下所有东西了。

“那就劳烦大人安排,尽早动身吧。”

“好好好。其实皇上有所不知,曹皇帝呢,对于你们见面是很期待的。还特意下旨,要求您以皇兄相称,进殿不拜,携手共座。”

“亡国之人铭感五内。”

“只是……”临了,到最后,崇祯还是掩不住好奇心,问了个问题:“诏旨中所谓的‘江北特区’,是何缘由?”

“这个嘛……说起来就话长了。”

对于已经有前世教训的穿越众来说,这回不可能再搞个后世那样的超级首都了。

政治中心就安心搞政治。非要再加上经济和文化,到头来不管首都在哪里,都会变成超级大都市,五环不够修七环的节奏。

临了,实在受不了了,再在外边建个新区,再费事吧啦往出赶人……何必呢。

所以这次,内阁一开始就选定了首都位置:江北,盐城和泰州之间,随便划了块盐碱地皮,就是首都特区了。

现如今特区正盖楼呢,预计曹皇帝最少还要在上海滩待个两三年才能正式还都。

……捡着能说的给崇祯说了说,算是满足了这位的好奇心。

接下来,姚建设就很忙了。他要迅速联络上海方面,还要安排崇祯一家人南下的行程,确保万无一失。

等到埠后,不光崇祯,还有两个家属的事情要处理:张嫣和阿九。

关于阿九,势必是会取消公主封号的。新朝恩典最多就到崇祯这里就结束了,不可能再往下延续。

至于漂亮的张皇后,也是会取消封号的。这一点早就由内阁下了决议。

关于张皇后本人……曹皇帝早就表示不沾这事了。原因是很早之前就有匿名帖子在论坛上就此事讽刺曹总,其用意浅白到傻子都能看出来。

现在知道开国皇帝为什么经常要杀老兄弟了吧。实在是这帮人太过膨胀,不拿皇帝当根葱啊!

当然了,既然“民愤”这么大,曹皇上也就不为己甚了。话说,从后世来的人,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张皇后充其量也就是个漂亮女人,还都三十岁了,还是个寡妇……这种的,老年公园相亲角压根都不抢手。舔狗们谁爱追去追,曹皇帝是真没那个兴趣。

……

就在前后两任皇帝势力谈完交接程序后第二天,崇祯一行人,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而与此同时,北方京城中,刚刚站住脚跟的大顺朝君臣,也云聚皇极殿中,商讨国是。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如何处理京城东北方的关宁集团,以及盘踞在天津的曹氏势力。

而无论怎么和对手打交道,情报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按照大顺军中一惯的套路,像这种级别的战略,肯定是由掌握着情报系统的周国师先行展布一番,然后大家再讨论通过。

插一句:当初的周天师,在大顺皇帝于京城登基后,第一个被册封为国师。

事实上,从大顺正式成军以来,周国师的战略,就没有被人驳斥过……当初玩笑似的伏牛山潜伏战略,如今已经助李自成坐上了皇位。

这已经是不亚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了。大顺军中诸将,对周国师的战略,是相当钦佩的。

长笑一声后,身穿黑纱道袍的周国师,依旧从左手第一位出列,来到陛前,扬了佛尘,躬身行礼:“陛下,此事易尔。”

“据最新线报和京郊士民所言,日前,曹氏兵马在三屯营,确与入关建虏大军狠狠打了一场。”

“事后,建虏全军退出关外,曹氏同样损兵折将,遂退回天津修养。”

“所以,当先招降关宁军。”

说出结论后,周天师轻笑一声,面露不屑:“如今朝廷断了关宁军粮饷,这伙吃皇粮吃油了嘴的,怕是早就等着朝廷的诏安令呢。只需派一二文臣做说客,往还一番,想必就见功效。”

高据龙椅上的大顺皇帝李自成,闻言微微点头。随即,他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若是关宁军投曹怎么处置?”

“早在己巳之变时,关宁军与曹氏为了抢夺战功,彼辈之间多有龃龉,互相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