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86章

作者:素罗汉

如果鞑子人头是真的……这可就要费些思量了。

毕竟在这神州板荡之际,能有本事取鞑子人头的,那都是皇上和朝廷大佬眼里的香饽饽,只需不造反,多大罪过都能被饶恕,所以自己也没必要和南蛮死扛不是?说到底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化不开的深仇大恨,都是公事,公事……

孔佥事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坐着暖轿,急匆匆赶到了校场。

到地头后,令护兵赶开跑来校场看鞑子的民人,孔佥事迈着官步,一摇一晃地来到了校场中间。

下一刻,对各族人头有丰富经验的孔大人拿起青皮鞑子的脑袋劈面一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真鞑!

当前的朝廷人头军功行市是这样的:正经满族八旗是第一档,是宝马。蒙八旗是第二档,算是奥迪,至于那些汉军包衣,这个很多时候都不能算成军功,毕竟和杀良冒功的不好区分,所以最多算奥拓。

人的外貌由于环境不同,常年累月下来,很多东西是做不得假的,至少在没有四大邪术的十七世纪就是这样:真正的满族士兵人头,在相貌发型皮肤牙齿这些细节方面都是和汉人有很大区别,一眼就能区别出来。

另外那些常年混草原的蒙八旗脑袋,同样特征很明显。

当孔大人细细查验过人头后,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些就是最值钱的真鞑。这一刻,老爷心头顿时泛起了波澜。

这之后孔老爷又检查了尸首、衣甲和信物。

看完后他不得不承认:姓曹的这一趟活干得漂亮,看来那些手下当真为银子出了死力。拢共五个满鞑人头,八个蒙鞑人头,俱为真鞑,无一假漏,连身份名号都能叫上。

想一想姓曹的手里那犹如山海一般的银子,验完人头的孔老爷在校场就地思索了一下后,还是按照来之前的计划,做出了缓和双方关系的举动。

首先,孔老爷以权威部门的身份,对身后越聚越多的民人们发布了权威信息:地上这些都是真鞑子,本官一一验过了,不日就要上报朝廷为曹将军请功。

公开说完这段话后,孔老爷表示要求见曹总兵。

曹总兵自然不会拒绝双方会面,毕竟再怎么说,兵备道就是天津负责上报军功的对口单位,孔鹏愿意主动求见,这无疑是好事。

于是宾主双方在曹总兵砖砌的新办公室里,感受着隔壁锅炉房通过来的暖气,享用着最新从南方运来的糖水荔枝,气氛友好地进行了会谈。

此次会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报功一事达成了共识,并一致表态,今后将努力推进部门之间的发展,做到互惠互利,公私两便。

这之后在送孔大人出门时,曹总兵从袖子里掏出的报功名册也一并递了出去。

报功名册上的第一位,是梅抚西梅少爷。

梅少爷以两个满鞑,一个蒙鞑的杀敌人数,位列名单第一位。

得知这个消息后,梅少爷都傻眼了:他真正亲手干掉的,只有后来的一个满鞑,至于头一次的那个青皮鞑子……不说也罢。

所以梅抚西急匆匆跑去找了陈二爷,想问清楚二爷为何把功劳都推到了他这个菜鸟头上。

第437章 休假

和锅炉房只隔了一堵墙的澡堂,在大部队回来后就没有消停过,烟囱全天候冒着煤烟。

先在铁管下洗干净身上的泥垢,然后跳进大青石和水泥砌成的澡池里,舒舒服服泡个热水澡,直到皮肤泡得通红再回营睡觉……这已经成了飞虎营士兵们极其喜爱的一项享受。

这种享受在十七世纪的北方是很难得的。这个时代,北方人别说一冬天了,一年洗不上一次澡的大有人在。

富人可以在家里洗木桶浴,穷人就只能在夏天去下河。至于冬天泡澡堂……没有锅炉,原始的烧大锅技术,根本无法满足几个澡池对于水温的要求,所以这个年代北方的公共澡堂很稀少。

既然澡堂里划分了池子,那么自然就出现了小圈子。

位于最里面的小池子,通常只有特战队员和海军待在里面。人数最多的飞虎营队员都在外面的大池。

陈二爷此刻就半躺在小池子角落,额头上垫着毛巾,时不时抿一口旁边盘子里的小酒壶,悠闲惬意。

不过惬意很快就被人给搅合了。

“哗啦”一声,一个身影跳进小池,游鱼一般窜到二爷身旁,满脸急躁地小声在他耳边说道:“二爷,缘何报功单子上有我三个人头?”

二爷缓缓睁开一只眼,斜瞥一眼满脸焦急的梅抚西后,又闭上了眼。

自从当天梅少爷砍了青皮鞑子后,二爷就拿他当“比较有前途的自己人”了。所以二爷闭眼思考了一下后,缓缓问道:“怎地,嫌少?”

“二爷说哪里话来!”

梅抚西怎么可能嫌少?三个人头按照明面上的规矩,在卫所都可以从小旗升到总旗了,何况这还是高质量的真鞑人头!

梅抚西这种卫所二代可和那些底层军户不一样。从小耳闻目睹的他,见过了军将太多争功诿过的丑事,别说三个真鞑人头,就是一个,卫所里那些军将也能机关算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

所以这次回来休整,梅抚西压根就没把自己打死的那一个人头放在心上:二爷救了自个的命,事后还闭口不谈自个当时的丑态,所以人头嘛,拿去好了,少爷不在乎。

然而事情怪就怪在这里了:他被报功了!

要说上面吞了他那一个人头他信,反而是人家硬给他凑齐了三个后,这一下某人心里反而没底了。

听到梅抚西有点扭捏的回应后,闭着眼的二爷呵呵一笑:“放宽心,少爷,这点功劳在总兵大人眼里算不得什么。”

“只是如此一来,我岂不是吞了二爷你的功劳?”

陈二爷闻言撇了撇嘴。

他总不能告诉年轻人,对于一个潜邸旧臣/国士/御赐少尉来说,他老人家肯定是一条道走到黑,奔着反贼的路子去了,大明的功劳爵位于他没用。

“就是拿你做娃样子给旁人看的,安心领功就是,莫要再聒噪了。”

听二爷这么直白的一说,梅抚西吊着的心倒是放下来了。嘿嘿一笑,拿起盘子里的酒杯咂一口后,少爷又小声说道:“二爷,家父托人送信,说是今夜摆了家宴,还请赏光!”

陈二爷闻言睁开了眼:“老财请客?这可就难得了,不吃白不吃!”

“嗯,专门烤了羊和骆驼。”

“待我去营部请假。”

“同去同去!”

当天晚上,为了答谢二爷救命之恩,梅家父子专门在家中设宴请二爷搓了一顿。

宴罢,殷勤派车将吃饱喝足的二爷送走后,梅家父子沏了清茶,坐在小书房里开始清谈:“明日指挥使要见你,去了随时要有礼数在,莫要耍浑。”

“指挥使?谁家的指挥使?”刚刚坐下的梅抚西听到老父扔过来这样一个话题,有点懵。

梅父苦笑一声:“还能是谁家的,咱们右卫指挥使梅应武大人,你去了要喊族伯。”

梅抚西还是没搞懂:“指挥使见我做什么?”

“族里出了俊彦,不得见一见?”梅父轻叹一口气:“自打上一任指挥使战殁辽东,咱家这些年来便和卫所远了关系,不想今日托你的福,指挥使大人又想起我这个记名千户了。”

梅抚西听到这里还是有点不明白:“便既如此,孩儿一个小小走卒,三个人头便能惊动指挥使大人了?”

“糊涂。”梅父盯着自家独子认真讲道:“人家是看上了你在曹总兵手下的前程!那报功名册上你排首位,定是被曹总兵看好的!”

“哦……”

梅抚西这时没有答话,端起茶碗喝了几口,考虑一会后,他这才缓缓说道:“不瞒父亲,以我这些时日在营中所见……此事并非惯常报功的路数,那位总兵也不见得看好儿子,说不得早忘了我这一号。”

“哦?”梅父听到这里诧异了:“此话怎讲?”

梅抚西这时脸色陈凝,半晌后才组织起语言,有点犹豫地说道:“我这也是胡乱猜测,大约这位曹总兵和侪辈有些出入,不大像是在乎朝廷功名的样子……”

“父亲有所不知,其实这三个鞑子人头,说起来能算在儿子头上的,也只是一个……”

就这样,梅抚西慢慢将他在飞虎营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私人感受都讲了出来。

而梅父在听完这些后,也是惊讶不已:“这倒是奇了,如此把功劳不当回事的军将,老夫还是头次听说。”

“没准这朝廷名爵,人家就没放在眼里。”梅抚西沉默半天后,最终还是把憋在心头的这句话说了出来:“这位总兵前身可是朝廷招安来的海上巨寇,行事……洒脱些也是有的。”

“噤声!”

梅父第一时间就听懂了自家儿子的言下之意,他赶紧示意对方闭嘴:“这等事怎好乱说?你今后千万莫要对人提起,小心召来杀身之祸!”

“儿子晓得。”梅抚西郁闷点头。

“如此说来,这位曹大人今番北上勤王,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梅父此刻捋着长须,一边在房中走动,一边在认真思考。

考虑了半天的梅父,最终还是拿出了一套不变应万变的方案:“如今时局纷乱,凡是还是要小心为妙。你如今走了这条武人路子,那便老实在曹大人手下当差。报功一事你莫要张扬,随波逐流便是。”

“抚西明白。”

梅家父子的夜谈结果,是北上的穿越众所没有料到的。所以说,不要小看古人的智商。即便是凭借着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和猜测,梅家父子依然把曹大人的心肝肺看破了一部分。

……

夜谈结束后,满怀心事的梅抚西早早便歇息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去了天津卫城,在衙门林立的小城里,很快找到了右卫衙门,通报后便在门房等着指挥使大人侯见了。

指挥使梅应武是世袭上来的,四十来岁。一张圆脸看上去和和气气,面面团团,没有多少武人的架势。

双方见面后,指挥使没摆什么架子,反倒是和梅少爷拉起了家常,玩起了回忆杀。

回忆了一番梅父和指挥使一家的亲密关系后,梅应武又勉励了一番梅抚西,表态要他在曹总兵手下好好做事。最后,梅应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终归是右卫出身的好汉”后,便端茶送客了。

经过这一次短暂的召见后,梅家这就算是又回到了天津右卫的主流视线里。

然而梅抚西并不在意这个改变。

经过这段时间加入飞虎营,和穿越众打交道后,可以说梅抚西大大开拓了眼界,认识到了这世上还有他完全不曾见识过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光包括那些犀利的武器,还包括一段时间以来他得到的军事训练,以及被灌输的“组织能力论”等等理论知识。

另外,优厚的普通兵员待遇,平等的内部关系,以及各种隐性福利,这些闻所未闻的东西,都让梅抚西认识到了一个问题:真正的军人是怎样活着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段时间以来的从军岁月,彻底打碎了他自小以来对“军户”的概念。

正因为这些观念上的改变,所以梅抚西对指挥使大人伸过来的橄榄枝,其实打心底里是有点看不上的。曹总兵压根没放在眼里的功劳,居然就能引起卫所如此波澜。

梅抚西现在对卫所那一套毫无战斗力,整天勾心斗角,朽烂到骨子里的制度,已经蔑视到了骨子里。

所以他拜访完指挥使大人,回家和老夫老母告别后,便匆匆骑上马回营销假了——年轻人已经彻底喜欢上了充满蓬勃朝气的军营生活。

……

穿越众这一次拉练回来后,有意给飞虎营士兵轮流放了假。

原因很简单:下一次再出发的话,就是真正要和鞑子动真格的时候了,所以这些土著士兵基本上都得到了一次回家的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战前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布置中。

这里面后勤无疑是重种之重。

除了随着运输船到来的罐头补给外,天津这边还接收了一批窑区新出品的压缩饼干,以及几件用来制作压缩饼干的半手工设备和配套而来的一批生产工人。

第438章 战役背景

1630年3月15日,天津外海。

五艘运输船挂着在南方海域横行无阻的“曹”字认旗,正在洋面上等待引水船的到来。

这支船队中职务最高的,是新上任的北方军司令张中琪。

张中琪穿越前是做P二P的,后来一暴雷,这货跑路,一跑跑到了大明朝。

像张中琪这种“文化人”,在穿越众里为数不少。他们这些人穿越以后,能迅速调整状态,赶上第一波“上岗”大潮的其实并不多,所以大部分都经过了二次培训,改行去做别的了。

所以说还是时势造英雄。在一个新环境或者变革时代,其实并不需要弄潮者有三头六臂,适者生存,谁能符合当时独特的环境要求,谁就能成功。

穿越众这边也一样。除了夏先泽算是钦点的之外,其余能占据内部高阶位置的,都是穿越后第一时间调整自己,在当时那个混乱局面中找准重心,迅速适应那种古怪环境的一批人。

这些人里面各行各业的都有,之前大部分都是普通职业,很多还是旧世界的loser,要不是穿越,现在内阁这帮大佬早就泯然众人矣了。

说到张中琪同志,他就明显不太适应新格局了。此君穿越后一直没找到方向,眼下这个煤气时代也用不上p2p,所以他一度很迷茫。

迷茫来迷茫去,时间被耽搁,然后他就被反应过来的大佬们统筹安排——随着穿越众在大陆攻略方面人手愈发紧张,像张中琪这种无业游民,到后来都被“劝说”到外勤单位去了。

外勤中最不受人待见的自然是敌后情报部门,次一级的是军队和勘探队。所以张中琪在拼死表态不去当狗特务后,就只能在军队和勘探队中二选一。

然后他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后,就赶鸭子上架,被派来当这个劳什子北方军司令了。

张中琪这个司令听起来很拽,其实并没有多少手下,属于空头官儿。因为等勤王事件结束后,特战队和近卫营都会撤走,留给张中琪的,只剩下飞虎营和老校场基地,所以他只是个警备司令而已。

……

随着引水船的到来,张中琪率领的这支援兵船队也开始慢慢沿着海河上溯。

这一次的船队里,除了一些补给品和商品外,最重要的是三百名近卫营士兵。

这些士兵之前一直留在上海,在协助熊道搞拆迁。这几个月时间里,熊道利用炮轰事件的余威,派出士兵硬生生将地契上那些佃户都赶离了家园。

这些人除了少数留下来种土豆之外,一部分被赶去了知府方岳贡修海塘的工地,另外一部分被运去了台湾,剩下的人跑去港口开始扛活,当了建筑工人。

这一次将三百名士兵运到天津,是因为经过前期的侦查和评估后,实际主持北方军事行动的特战队司令钱铁山,认为完全有可能打鞑子几个歼灭战,所以需要一部分正规军来加入战斗。

好在之前来到天津的那两百名近卫营士兵,这些日子来已经熟悉了马上作战,随时可以投入战场。这样一来,只需要补充一些新兵来看住老巢就可以了。

从码头下船后,一身明国武将打扮的张中琪见到了等在那里的曹总兵和钱司令一行人。双方寒暄几句,回到老校场,钱司令第一时间便给张中琪介绍了当下局势和一些战役背景。

现在是三月中旬,北方已经进入了初春季节,冰原化冻,气温开始回升。

打通了北边走廊的后金大军,主力部队和大批抢劫来的财货俘虏,此刻已经聚集在喜峰口,正日夜不停在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