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51章

作者:素罗汉

只有三十岁的方唐镜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导游的介绍下,他现在至少明白了一些笼统的概念:所有机器都分两部分,冒黑烟的那部分是“体”,是出力的,就像骡马;其余部分则是“用”,负责具体操作,就像马车。

不光如此,方唐镜还大体计算了窑区一些工厂的产出。结果当然是令他咂舌的:无论什么零件的月产量都是以千或者万计算的,即便是一座普通的轮窑,每月的出砖率也在几十万块……这已经超过杭州附近所有砖窑加起来的产量了。

越深入了解,方唐镜对曹氏的潜力就越发看好,而这又导致他更加深入地了解此地。所以直到一个星期后,方唐镜才结束了对窑区的调查。

在宾馆休整的两天里,方唐镜拿起笔墨,将这段时间以来对大员社会的调查结果,数据,以及个人看法等等都详细记录了下来。这是很重要的资料,回去后是要和东家详细讨论分析的。

休整结束后,已经心里有底的方唐镜,便开始了他来大员的最后一项工作:和将军府正面接触。

接触的方式很简单,前文也已经说过:方唐镜只需要走进赤崁区政府政务大厅,然后找到大客户窗口就可以了。

所以他也是这样做的。

过程很顺利。抛开跟着卜老爷办的对公签证不谈,方唐镜本身代表的也是杭州的一户缙绅人家。

所以当他来到窗口自报家门,并递上自家老爷的帖子后,他很快就被人请到了会谈,面前放上了清茶。

穿着对襟短褂的一男一女接待员很热情,他们不但拿出了一些赤崁区政府印刷的招商引资文件,还对着文件上的条款一一给方唐镜做了解释,以便客人能理解诸如“轻工业”这样的新词。

总得来说,穿越国眼下的招商引资活动是不设门槛的。也就是说只要来的客人有钱投资,那么穿越众是不在乎对方的政治属性的:哪怕对手是卜老爷那样的反动缙绅。

这种招商思路也是年初在大会上才扭转过来的——这之前由于盘子太小,底气不足,所以商务部是不敢对缙绅放开投资渠道的。

现如今不一样了:只要老爷们敢来投资,穿越众就敢卖给他们商铺、住宅、田产和商品代理权。这样一直纠缠下去的话,等到摊牌那一天,老爷是翻脸还是不翻?

翻脸的话,之前所有的投资和生意可就没了;不翻的话,无非是对不起崇祯大大,老爷您自己决定吧……

方唐镜没这方面的顾虑,事实上他很清楚自家老爷是什么德行。虽说和卜老爷是同年,但和一生坚守孔子之道的卜老爷不同,自家老爷一生最爱得却是孔……方兄,所以在利益面前老爷会怎么选,方某人用脚后跟都能猜到。

方唐镜接下来又在政务大厅泡了两天。

这期间他详细吃透了区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并且在办事员的帮助下,方唐镜还试着挑选了几条适合自家的投资渠道。

这几条投资路线都是关于轻工业方面的,需要两头操作:一边在赤崁投资商铺和住宅,一边在杭州当代理商或者直接投资工坊。

到了这个地步,方唐镜这次来大员的事项就算全部完成了。剩下的动作需要他回到杭州和老爷商量研究之后,再决定投资何种项目。

搞定一切的方秀才,终于步卜老爷之后也购买了船票,在这天一早,和小厮两人来到了赤崁码头。

轻摇着折扇,方唐镜站在码头上,最后恋恋不舍地看了这处在他心底里带来无穷希望的土地:“下半年还会来的,到时先置办一套‘三室一厅’再说!”方唐镜默默地想到。

然而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

就在方秀才准备转身登上栈桥的那一瞬间,他却看到了从街边施施然走过的一个人。

大吃一惊的方秀才当即便扔下手中的古驰鹿皮提箱,疾步奔过,分开路人,冲到那人身旁后大喊一声:“呔!兀那拐子,今日你事犯了,再莫要想跑!”

第369章 他乡逢故知

方唐镜一声大喝后,行人纷纷侧目。被他吼的那人也同样惊了一下,转过头怒视方唐镜。

此人身材高挑,也是三十来岁的年纪,身穿一条灰色长裤,上身是一件兜帽卫衣。和本地其他人不同的是,这人是留着长发的。长长的马尾被简单扎了起来,恰好落入脑后的兜帽中。

下一刻那人由惊转喜,张大了嘴,冲过来一把抓住了方唐镜的肩膀:“贤弟,怎么是你!?”

而方唐镜也哈哈大笑着说道:“兄长,不想在此地你我能重逢啊!”

两人一边大笑,一边激动地互相打量着对方。不想看过几眼后,方唐镜却突然变得有些伤感:“兄长,你清减了!”

兄长这时也是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一言难尽。”

到了这时候,方唐镜自然也不可能再坐船出发。于是他退掉了船票,和自家兄长一起又回到宾馆,重新登记了房间,两人准备好好促膝长谈一场。

这兄长是谁呢?南望。

……

话说方唐镜的东家姓黄,名韶洲。黄韶洲老爷和那位福建的卜老爷同属万历年间的三甲进士,是关系不错的同年。

这位黄韶洲老爷世居杭州,是本地土著。当初南望南秀才在杭州给人当清客,这中间他任职时间最长的单位,就在黄老爷府上。

当时在黄府供职的清客团队里,大概因为年龄和身世相仿的原因,南望和方唐镜这对基友打一开始就很谈得来,到后来哥俩甚至成了铁杆,互以兄弟相称。

说起来也是巧:两人同属于杭州城里的小市民家庭,又都是不第秀才,最终还都迫于生活压力,跑去黄老爷府上当了清客。

而他们两人最像的,还是丧妻一事。古人结婚都挺早,南望和方唐镜在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成了家,结果他两的原配又都在结婚几年后因病而殁。

这之后他们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就开始出现了岔路:方唐镜最终被主家黄老爷看中,续弦了黄老爷的远房侄女,升级成了黄老爷的亲信幕僚。

而南望则在一户盐商家中找到了真爱:他弄大了盐商小妾的肚子,然后拐了人跑路,最终阴差阳错,成了穿越众的手下。

一言难尽。

两人回到宾馆后,方唐镜第一时间便拉住南望问个不休——当初南望在匆忙跑路前,由于害怕连累到基友,所以方唐镜只是得到一封寥寥几笔的短信。上面的内容只说南望要去南方游幕,从此便再无消息。

这之后将近两年的岁月里,方唐镜一直有打听南望的行踪,结果除了一点南望拐人的闲言外,其余都是渺无音讯。不想今天在这远离杭州千里的化外之地,他却与兄长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而南望此刻面对方唐镜,同样百感交集。

当初他在台湾安置下来后,是有过捎信给方唐镜的想法的。不过一来他怕捎信过去后会引起盐商注意,给方唐镜带来麻烦——南望无法评估私奔事件后盐商的反应,他只能按照最坏的结局来揣测杭州的局面。

这二嘛,因为不久后南望就成了情报局的雇员,捎信一事自然也就暂时搁置了:情报员的身份需要保密,南望身上又背着案子,他主动去联络以往关系的话,会牵扯到背景调查和层层审批,很麻烦。

所以今天意外遇到方唐镜后,南望也是惊喜交加。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大概要过再几年,他有机会去江南执行任务时,才会将这些往事和故人一一捡起来。

然而当方唐镜问起他这两年来的行踪时,南望却突然警醒:情报局有严格规定,如此重大的人际关系复苏,必须得到上级允许之后才可以开展。

于是南望只能按捺下自己的心情,拣着一些不违规的地方先将方唐镜搪塞过去。

他说的具体内容很空洞:当年匆匆离开杭州,是因为遇到一位“贵人”在重金招聘幕僚。南望当时应聘后,由于贵人当即就要出航,所以就没来得及和方唐镜告别。

这之后由于时常被贵人派去海外商行出差,所以南望就更没机会联络贤弟了。

方唐镜对南望的这套临时说辞倒没什么疑虑。令他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些东西……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南望话里的某些信息:“那位贵人莫不是跟着曹将军起家的老兄弟?”

南望缓缓点头。他在本地上班是正常信息,也无需隐瞒。

“着啊!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兄长,弟今次便是奉了老爷的命,来此地探路的。”

南望太熟悉黄家了,所以他瞬间就搞懂了方唐镜的来龙去脉:“哈哈,咱家老爷还真是舍得啊,连你这大将都派出来了!”

要说这黄韶洲黄老爷也是个妙人。

黄家原本只是杭州城里一户普通商人,出过的最高级别人物也只是黄老爷的秀才老爹。结果到了万历年间,黄老爷一鸣惊人考中进士,这一下就改换了门楣。

外放一任县令后,到了天启年间,黄老爷发现朝中的魏忠贤魏公公已经拽到要突破天际了,所以他和当时很多聪明士人一样,及时“告老还乡”了。

回到杭州后,黄老爷开始认真经营家业。

出自商人家庭的黄老爷不但商业嗅觉灵敏,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没有惯常士绅的臭架子。他不但礼贤士下,对南望这种落魄文人恩遇有加,对于其他各路势力也维护得很好。

如此一来,再加上正牌进士出身,于是黄家的家业就跟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

所以今天当南望听到方唐镜的来由后,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商业嗅觉灵敏的幕后主使黄老爷。

方唐镜原本意外遇到南望后,就已经够惊喜了;现在当他发现自家老兄居然是给“曹家人”做事后,这就是喜上加喜。于是他赶紧将自己这一趟来台湾的目的和收获和盘托出。

南望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对于初到贵地的土著来说,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这么多东西,并且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看来自家这位贤弟宝刀未老啊。

于是南望最后拍了拍方唐镜的手背:“贤弟你放心,黄老爷当年待我不薄,你现在又成了黄家婿,所以在此事上为兄定不会袖手旁观。好歹为兄现下也是将军府的老人了,助黄老爷一臂也是小事一桩!”

方唐镜这时心下极度欢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心情激动了,时间就会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时分,南望于是带着方唐镜主仆二人下了顿馆子。这期间他对自己的过往依旧有意规避,两人之间主要还是方唐镜在讲。

而方唐镜在兴奋之余倒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只是不断将这两年来黄家和他本人的情况合盘托出,包括黄老爷始终没能解决的那两处“大小疾”。

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管是老天爷还是上帝,总是不能让一家人十全十美的过日子,这黄府同样如此。

在黄老爷身上,一直有两处疾病多年来都无法治愈。这其一是“足疾”。黄老爷脚上一直有毛病,是老病,一旦发作起来便疼痛难忍,卧床不能行走。

足疾对于黄老爷来说,其实还是小病。而他身上最重的病症,则是“无后”。

无后对于中古时代的家族来说,是很重的隐患。下至小民,上至帝王,没有合格继承人就代表着家族和国家的动荡,这是大事。黄老爷虽说春秋鼎盛,但他的五房妻妾偏偏至今也未诞下一儿半女……这中间谁出了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然后方唐镜就在南望面前吐了一堆苦水:为了无后这件事,家中时常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南望听到这里一通大笑。黄老爷身上这“大小疾”也算是有名了,当初他在黄家打工时就知道。不想到今天事情还没解决:“还是抓紧从族里过继一个嫡子算了,都这时节了,老爷还矫情什么?”

“老爷就是不甘心啊,再加上他看不惯族中那些小辈……唉,不提了不提了,一言难尽。”

……

久别重逢的人边吃边聊,一直到午后才分手。

事实上南望今天是休假的,但是由于方唐镜这个突发因素出现,所以他不得不暂时离开。

安顿好方唐镜,告诉他自己要去应差,明天再来详谈后,南望就匆匆去了单位——情报局。

作为帝国目前唯一的情报机构,情报局的规模一直在膨胀中。这种膨胀是为了将来拆分做准备:盘子大了,情报机构就必须要拆分,否则情报局长就可以坐在首相头上拉屎了……可以参考胡佛。

南望这边在告别方唐镜后,出门匆匆打了一辆单人马车,一路赶到位于新港溪附近的情报局总部。

总部最近才搬迁到宽敞的郊外,原因是各种电路电线终于有了配额。新总部里附带了训练基地等一系列设施,颇有匡提科的感觉。

南望在围墙环绕,明暗哨遍布的总部大门口掏出证件后,一路畅通无阻,最终他来到了总部深处的一栋三层办公楼。

掏出钥匙打开其中的一间办公室门,南望进门后在搪瓷脸盆里洗了把脸后,就坐在樟木办公桌前,铺开纸笔,静下心,认真写起了报告。

第370章 电报和任务

南望是秀才出身,写报告这种事对他来说是轻松加愉快。

事实上如果把古代这些文人放到后世,那毫无疑问个个都是学霸。能在那种枯燥落后的教学环境中,把晦涩难懂,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搞懂背熟,然后再自己写出文章来;这种人放在后世也一定能考进985。

在同期的情报局学员里,南望比较偏科,大部分技能点都加在了“文科”上,这也是他能深造化学课的必要条件。他这种优势是绝大部分同仁所不具有的,因为其他人光补习基础文化课就要花费很长时间,007不是那么好当的。

手捏一杆粗大的钢管碳素笔,南望刷刷地写着报告草稿。

由于缺乏关键零件:橡胶/塑料吸墨管,所以看似工艺更加简单的毛细管钢笔,窑区反而造不出来。至于那些需要活塞吸墨的早期货色,这边又不屑于造。

相反,在21世纪才流行起来的碳素笔,反倒贴合了眼下的工艺条件:窑区可以造出合格的油墨、海绵笔芯和笔杆。

至于要求最高的笔头……这玩意穿越众有生之年是做不出来的。要知道后世的圆珠笔头可是连首辅都头痛的东东,网红董太婆还抓紧机会蹭了一波热度,继汽车、手机、芯片后,又爱了一波国,发誓要造出生产笔头的核心设备,到最后又不了了之……

一根头发的直径是100微米,一个圆珠笔头的加工误差连3微米都不能超过。即便是碳素笔头的要求低,然而穿越众现在既没有专用的特殊钢,整个体系的加工精度也到不了微米级别,所以这玩意真心属于“有生之年”系列,只能靠进口。

好在还有曹皇帝他老人家在,进口一箱笔头就是几万个,足够大伙眼下使用了。

未来等到窑区机加工技术升级后,还可以进一步压缩进口物资的体积:只进口笔头的圆珠。那样的话,一箱就是几十万个。

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靠种橡胶树,生产毛细管式钢笔。至于笔头的圆珠,这个只能留给子孙后代解决了。

……

谙熟情报局内部审查规则的南望,将报告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部 分是对他自己过往人事关系的补充内容。里面包括了南望和黄韶洲老爷,方唐镜以及黄家其他人之间的交往亲密程度,金钱往来等等信息。

这些补充内容是为了方便组织内部审查而写的。之前他的档案中对这一块没有写那么详细,现在出了方唐镜这档子事,南望要想恢复联系,就必须向“组织”提交这些内容。

他很清楚情报局的运行规则:报告内容之后会被发往杭州,由杭州站来组织审查,最后再将结果提交总局。

所以南望尽可能详细地写了报告:遮掩和遗漏都会造成审查困难,反馈回来后,对被审查人不利。

报告的第二部 分是他拟定的“招募带路党”计划。

这种带路党计划现在已经很普遍了。17世纪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西方还在三十年战争和重商主义的泥潭里挣扎,东方依旧在迟钝地玩着家天下的古老把戏,无论东西方,这个时间段都还没有建立起近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所以管情报的穿越众后来发现:本质上是一些渗透,培养带路党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会受到社会谴责和土著的警惕。

除了一部分没事就把“世受皇恩”挂在嘴上的士大夫外,其余明国各阶层,可以说压根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先进理念,招募起来都是很方便的——给好处就行。

所以南望今天就抓住机会,将拉拢黄家的建议写在了报告上:带路党也分先来后到的,49年反正的,事后评级都要低一档。

这个拉拢带路党的计划对于南望来说是公私两便。

于公,为组织在江南地区拉拢,招安一家土著缙绅,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于私,当年他落魄时第一家打工的就是黄府。黄老爷为人练达,待他以诚,方唐镜又是他挚友,所以南望在这种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帮黄府一把的。

南望是帝国最精英的一批土著人物,他可是有资格看“内参片”的。所以南望知道,将来迟早有一天,江南的缙绅会被那种发射铜弹壳的大炮清洗一遍……只有带路党会例外。

所以他现在迫切需要开始引导黄府,而引导的第一步,就是提交报告,以求上级批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地调动一些资源,顺带传递一些信息给黄老爷。

随着南望奋笔疾书,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起身拉上窗帘,点亮书桌上的煤油灯,南望低头将已经写好的草稿复核一遍后,又拿起一张印着红色情报局抬头的信纸,工工整整地誊抄起来。

一切做完后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南望折起写好的报告,起身先去了食堂。情报局的食堂自然是二十四小时开火的,某人匆匆吃完一顿盒饭后,就转身去了总部大楼。

说是大楼,其实还是三层,只不过多了两座裙楼而已。在大楼门口验过证件,进去一楼登记通报完毕后,南望就老老实实坐在大厅的排椅上等待了。

由于他是临时起意要求见上级,所以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就只能先在一楼侯见区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