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25章

作者:素罗汉

胚胎移植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想要将一个牛种群发扬光大,时间是要用十年来做单位的。

后世国内经过了50多年的引进和改良,西门塔尔种牛的数量也不过只有2万头,其余几百万全是杂交牛,可见原生种群的数量是多么难以提高了。

穿越众这里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冷冻胚胎的体积很小,所以曹川可以时不时带一个液氮罐过来。

只要这边随时保持着足够数量的待孕母牛群,那么胚胎移植这种神奇的撒豆成兵之术,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将种群数量提高到千头以上……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在北方和南方设立分基地了。

现在是地广人稀的17世纪,穿越众完全可以在大明朝圈地养牛,不怕地皮不够。

……

霍雄当完帮闲后,当天就住在了农场。第二天他本来要去粮食公司闹腾一番的,谁知道马场那边又打来了电话,让他过去一趟。于是怀着满心不情愿,霍雄骑着摩托又去了马场。

说到马政,这里面的矛盾就比较多了,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首先,马场并不是霍雄他们这些畜牧业人士组建起来的。一力推动马场建设的,其实是军方人士……确切地说,是陆军。

这里面又牵扯到了战略问题。

在陆军人士看来,未来三五年,最多七八年后,帝国军队在大明的北方,势必要经历连场大战,外带小规模治安战。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明国北方没有四通八达的水系,只有在穿越众眼里称得上“滑稽”的官道。在这种情况下,骑兵部队就非常有用了,尤其是在无穷无尽的小规模战斗中。

所以陆军在很早之前就张罗着要组建骑兵部队——军马种群不是一年两年能繁育起来的,这一点是人都知道。

然而陆军的企图遭到了所有人反对。其他人还罢了,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你每进口一匹马,我这边就会少点设备。而对陆军背后插刀最狠的,其实是海军。

海军的专业人士很快就将陆军的名堂揭露了出来:对于拿着后膛卡宾枪和土著战斗的骑兵来说,战争模式早就不是热血冲锋马刀掩杀了。

帝国陆军即便将来有了骑兵,作战模式也是很轻松的——上马小跑……接近目标……下马射击……从背后悠闲地追上溃敌用马刀砍杀。

对,用后膛枪打土著就是这个程序。敌人在400米的距离上就会被雨点般的子弹打到崩溃,根本用不着什么军马冲锋这一套。

所谓的精锐骑兵在高科技装备下,已经升级成了“骑马步兵”,导致部队对于昂贵的好马需求降低了。

在这种模式下,陆军吵吵嚷嚷,花费巨大资源养出来的军马其实没什么用——无论是挽马,劣马,甚至是驴子,骡子,只要能载人小跑,就可以达到战术目的,军马的优势在这里被大大消减了。

所以说,组建精锐骑兵部队就是一个巨大的坑……陆军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装逼,用其他部门节衣缩食出来的进口配额去北方装逼。

……被海军如此这般鉴定了一番后,恍然大悟的各部门穿越众顿时掀起了一波批判陆军骗子团伙的浪潮。

而遭遇17世纪插刀教的陆军一伙人见势不妙,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将混蛋们都记在了小账本上,待来日再报复。

原本这事就算过去了。结果好死不死的,在曹皇帝登基之前的预备会议中,有个脑残却提出了“白马开道”这样一个概念。

这下坏事了。曹皇帝闻言当场就表态这个可以有……而在场的陆军司令韩小波反应神速,当即给皇帝追加了一个“二十四匹白色阿拉伯马银甲骑士开道”的先进登基理念。

虽说韩小波最终没有得逞……夏中堂亲自出手,硬生生顶着皇帝的不快将马匹数降到了4匹。

但是经过这一出后,原本已经关上的大门却硬生生被撬开了一道缝——陆军的骑兵大计咸鱼翻身,居然又能搞下去啦~!

……

一波三折之后,陆军自家搭建的军马场就这么忽忽悠悠地建起来了,位置就离着牛场不远。

由于得不到行政系统的支持,所以这个马场自成立以来运转就很艰难。除了四匹纯种阿拉伯马之外,其余就是一些矮小的滇马和挽马,规模很小。

畜牧这一块虽说平时不干涉马场运作,但是“技术指导”的责任还是有的,所以霍雄没事还是要去转悠一圈。

军马场的负责人叫黄旭,是个一身肌肉的黑壮汉子。此君穿越前在西部农场当过牛仔,还在国民警卫队服过役,是陆军的复合型人才,他也是陆军建立军马场的底气所在。

见到霍雄,原本正在刷马的黄旭将刷子扔给了一旁的马场职工,然后他大步走了过来。

大力拍了拍霍雄的肩膀后,黄旭掏出了两根宾治雪茄,一人一根。

“嚯,不错啊。”霍雄点着雪茄深深吸了一口:“要不说你们这种在美帝待过的,享受都不一样哇。”

“国产烟我是抽不惯,痰多。”黄旭抽了口雪茄后,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进入了正题:“听说你们昨天胚胎移植了?”

霍雄点点头:“嗯,种了40多头,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那接下来也该在马身上试试了吧?”黄旭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盯着霍雄。

“这个你别跟我说。”霍雄这时翘起了二郎腿,身子斜靠在摩托座位上,微笑着对黄旭讲道:“所有的耗材和人工,都是需要上会的,我可做不了主。”

黄旭心想我要是能搞定内阁会议还找你干什么?然而他这会是有求于人,说话自然要客气点,于是他只能呵呵一笑:“你是畜牧公司一把手,回头在会议上帮着吆喝两句呗?”

“老黄,不瞒你说,这事你别指望畜牧总公司。”霍雄这边也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连牛种都要看曹总……皇上的脸色,就着人家方便,马种就更不可能了。你要扩大种群,就得过内阁那一关。”

“牛和马都是具有同样战略价值的!”黄旭愤愤不平:“当道那帮人迟早会发现,他们犯了个错误!”

霍雄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呵呵,老黄,不是我说,眼下看来,马的战略价值还真不高。”

第316章 曲线救国

关于马匹的战略价值,这里其实牵扯到了整个穿越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对今后社会发展的推演。

总得来说,在当前这种极端需求进口物资的情况下,帝国高层是不会对马种投入多少资源的——马匹有没有用?有!是必需品吗?不是!

霍雄对于政策的把控是很准确的,所以他明确告诉黄旭,畜牧总公司不会掺和这场浑水……扩大马种并不是帝国眼下最急需的事业,所以陆军如果要坚持这样搞,那就请他们挤出内部资源,至于公共资源,这个肯定不行。

黄旭明白霍雄的意思。但是像马种这样需要长期输血的工程,用内部资源实在太不划算,所以黄旭还是努力了一把,试图说服霍雄。

于是两人就在坐在摩托上开始了一轮讨论。

……

关于牲畜的利用,通常分为力役和食用这两个方向。

力役包括耕地和骑乘。

后世那个科技昌明的世界,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就包含着几千年历史的马耕。

马耕是效率最高的耕地方式,欧陆农夫和早期的北美拓荒者都是用的马耕,重型挽马的效率在拖拉机出现之前是最高的。

然而马耕在东方大陆这里就玩不转了——汉地是多山之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换句话说,汉族从来就不是一个适合养马用马的民族。

这个数据还要砍掉北方适合养马的草原:在清代以前,蒙古从来都是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根据地,所以要归并到无法养马的山地数据中去。

只有百分之20左右的平原地形可以利用的古汉人,根本没办法像欧洲人或者北美人那样将马匹上升到日常耕田的地步……平原上住满了人,连绵的山野里只能存活矮小的滇马,北方人用锄头和牛,南方人用水牛,受环境所限制的民族,基因里没有烙上养马的内容。

所以千百年来东方大陆最主要的耕地方式是锄头和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用盐铁和茶叶从蒙古和青藏换马。

至于历史上那些酷酷的骑兵故事,包括霍去病和赵云……事实上从秦灭六国一直到百万红军渡长江,无数次的内外战争中,汉民族解决对手的主要方式从来都是海量的步兵,少数骑兵精锐并不能掩盖骨子里战马的匮乏。

……

事情具体到新位面的穿越众这里。

前文已经说过,陆军将来到了北方后,完全可以就地购买蒙古马和各类劣马,包括驴骡组成骑马步兵去杀敌,这边没有必要花费巨大代价去培育种群。

这样一来,马匹的骑乘功能就不是当前急需了。要知道,这个位面的战争可不像后世的一战二战,工业国家之间打得天昏地暗,战马的死亡率都在几百万匹——这个位面是奥特曼打弱鸡,帝国军队的优势太大,战争通常是一面倒,根本不会那么残酷,也用不到百万马匹。

去掉骑乘功能后,剩下的就是耕地功能……然而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新时代,耕马很难说能赶上趟了。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会在短短几年,十几年内走过旧世界千年的发展历程。

帝国新出炉的贵族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先知——早知三天事,富贵万万年,所以先知们不会选择落后的生产方式。

整个东亚地区,最适合爆粮食的是哪里?除了台南平原之外,毫无疑问就要属泰国的湄南河平原。无论是气候还是水土,湄南河沿途的平原地带都是天赐的稻米产地,东亚第一。

在后世,拼命出口的泰国稻米年产量是2100万吨。这个数字中绝大部分的稻米都是出自于上述土地。另外,巨量的菠萝香蕉荔枝这些水果占据的土地还没有计算在内。

在穿越众的规划中,一旦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达到最低的输出要求——炮舰,拖拉机,肥料,农药,那么在舰队护送下的移民船队就要在暹罗湾准备登陆了。

用机械化方式在泰国和台南平原爆出耕地和稻米,这才是效率最高的明末粮食生产模式。

以上这两块天赐之地,再加上煤气拖拉机,土化肥,农药这些大杀器,即便是一年两熟,这两块地方的产出也足够养活所有的明国灾民,顺便支撑帝国早期的殖民行动了。

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成功后一窝扛着锄头的农民挤在村子里幸福地高呼皇恩浩荡……新位面不允许出现这种低效率的场景。

所有的农民都必须去新世界……与其在小冰河时代几千万人被饿死,病死,杀死,不如送他们出去殖民。

这些人需要以高昂的死亡率为代价,为子孙开拓出热带种植园,以及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明大陆这一片多山的土地,除了那点宜居的平原地带外,其余人口在穿越众规划下都是要迁徙走的。

在这种关于未来的战略推演下,马耕又被放到了很靠后的位置——集中资源在两块平原上机械化农业是内阁既定战略,如果有一天需要用到马,那也是移民去了北美之后的故事了。

……

既然骑乘和耕田这两样最重要的马匹功能被卸载和延后了,那么剩下的食用功能马匹就更是连边都沾不上。

同样是被剥夺了役用功能,但是牛这种生物依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畜:牛扒,牛奶和土豆炖牛腩是真正能改变国民体质的最佳食品。

当霍雄把关于牛马的问题掰开揉碎解释清楚后,黄旭也无话可说了……毕竟时代不同,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不同,所以对待牛马的态度也不能拿着旧世界的经验生搬硬套。

将利害说清楚后,霍雄最后还是以“技术顾问”的身份给黄旭出了几个曲线救国的主意。

考虑到眼下马场的情况,其实黄旭他们张罗胚胎移植都是多余的。因为除了那几匹阿拉伯马之外,马场连肩高合格的代孕母马都没有,何谈胚胎移植?所以霍雄建议黄旭先静下心来,把母马收集好再说。

关于母马,矮小的南方马是肯定不行的:身材差距太大,即便将来做了胚胎移植,马驹的身高也会因为母马的盆骨而受到影响。

关于这方面,霍雄指出:陆军其实是有操作空间的。因为内阁在意的是进口配额,至于陆军拿银子在土著那里买马,内阁是不会搭理这种事的。

那么从哪里买马呢?霍雄说了两个地方:杭州和印度。

杭州由于是大运河的终点站,所以每年都会有北方的牛马贩子运货到埠。江南的富豪们用好马拉车也不是新鲜事,所以陆军可以委托杭州站的同志去购买一些身高合格的母马,当然,价钱不会便宜就是了。

至于印度方面,可以委托欧洲人去组织母马的货源。

关于马匹的品种,陆军其实要求不高,因为军方的最终目的很简单,就是培养出可以匀速长途跋涉的温血骑乘马。

这个要求可比培养出能够冲刺的热血马低多了,事实上,大部分的温血杂交马都可以达到陆军的条件。

所以霍雄在这里透露出了信息:印度不但有自产的优秀品种马瓦里马和卡提阿瓦马,而且出于战争和祭祀仪式的需要,再加上南印度的气候不适于马的生长,所以上层阶级还经常从阿拉伯和西亚地区进口马匹,这里面就有大批的阿拉伯马。

听到这里,黄旭基本同意了霍雄指出来的套路。

而霍雄最后也做出了承诺:只要马场有了足够的基础母马种群,那么畜牧总公司在档案建立,杂交选育,胚胎移植这些方面会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当然了,需要皇帝出手的冷冻马胚胎,还是要陆军自己想办法。

“大不了用皇帝赏赐的私人配额嘛,反正胚胎罐体积又不大,你们又这么喜欢马。”霍雄在临走时,坏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走你的吧!”黄旭又给霍雄扔了一根雪茄后,笑骂着挥手让他滚蛋了。

至于说大家的私货……每人一个立方的私人配额早就被炒成了天价。要让陆军的军头们私人贡献出一点体积为公家的养马大业服务……黄旭想想都觉得很玄幻。

以己度人,就他这样喜欢抽进口雪茄的,那点私人空间迟早都要用完,谁也不能让他贡献出来,送美女都不行。

“任重道远啊……”黄旭站在青青的草地上,望着远去的摩托,长长叹了口气。

而远去的霍雄同志此刻心情却不错。有些话说开以后,大家反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也让一直夹在中间的畜牧总公司得以脱身:技术的归技术,政治的归政治,这才是办事的正确姿态嘛。

……从马场出来后,霍雄一路狂奔,没多久他就回到了热闹的赤崁大道,然后一头扎进了赤崁区政府大院。

赤崁区政府是一座“门”字型的三层砖混结构大楼。霍雄把摩托停在大院里后,熟门熟路就从裙楼上去。

到了三楼后,他用手抹了一把脸,换上了一副大哥前来收数的凶恶面孔,然后他大步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狠狠一把推开门的同时大喊道:“叫你们老大出来!还反了他了?敢躲老子!”

第317章 草料

由于人手极度稀缺,所以200多号穿越众现在统统是身兼多职。

以霍雄为例,他不但是企业方面畜牧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还兼任着政府职位:农业部畜牧司的司长。

霍雄的顶头上司就是农业,环境,食品大臣兼农业部部长梁乐天。

而今天霍雄跑去闹事的办公室,就是农业部设在赤崁的办公点。这里的老大是粮食总公司董事长兼农业部实际主持工作的“第一副部长”米硕……兔国叫做“常务副部长”。

见到一身机车党造型,满脸黑社会表情的霍雄冲了进来,屋里的一票男女公务员顿时吓了一个激灵。

然后一位办公室主任模样的中年男人赶紧站了出来:“霍司长您好,是来找我们米部长的吧?”

霍雄拿斜眼瞥了一下这个黑瘦的男人后,一边往里走,一边用重金属语气问道:“人呢?”

“去下面视察了。”

“去哪视察了?”霍雄这时推开了里间小办公室的门,探头进去看了看。

“去麻豆看田了。”

“麻豆?”霍雄闻言掏出了手机拨号:“还真没信号,我说,你小子不会是骗我吧?”

“不敢不敢!部长走前就说去麻豆。”

“走,你带路,今天找不到你家部长,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关牛棚!”霍雄一边说,一边推推搡搡地将这个可怜人赶下了楼。

可怜人下楼后就不可怜了:他欢快地坐上了哈雷摩托后座,还对着三楼窗户比划起了本地流行的“V”字型手势。

然后霍雄就带着这位从没有坐过摩托的小透明办公室主任出发了。

麻豆乡就在窑区旁边,隔着一条新港溪。那里的土人是最早被清剿掉的,现在的麻豆乡早已成为了粮食生产基地。

霍雄一路开着摩托在柏油路上狂奔,临了路过窑区还拐到工厂顺路加了油,最后在冲过新港溪上的钢索吊桥后,摩托开始在土路上奔行。于是一身尘土的霍雄终于赶在正午时分,找到了在田头视察的米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