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397章

作者:庄不周

所以刘协将守护书坊的任务交给了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宋果亲自负责。贵人宋都也在书坊里做事,如果唐夫人返回河东,宋都将是最合适的书读话事人,所以宋果也非常用心。

某种程序上,宋果将这个书坊当成了自家产业,呵护备至,不让任何闲人接近。

得知天子将来考察,宋果第一时间赶到大门外迎接。

看到全副武装、精神抖擞的宋果,刘协忍不住想笑。

征伐数年,宋果因功封亭侯,但很快就闲了。短期内,几乎不仅出征的机会,宋果一度很消沉,连日常训练都有些懒散,很久没看到他这么精神了。

看来还是要有点事做,要不然人就废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刘协,他本来是想等邓泉致仕,由宋果接任光禄勋。但邓泉虽然年纪大,身体却好,而且一点没有主动致仕的想法,刘协也不能赶他走,只好这么拖下来了。

再等几年,邓泉差不多就到退休年龄了。

“穿这么多,不热吗?”刘协说道。“太学里几乎都是书生,你还怕他们硬闯不成?”

大热天的,宋果还穿着皮甲。

虽然皮甲不像铁甲那么重,也不需要战袍内衬,毕竟还是不透气。

宋果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且不说书生之中也有通晓武艺的,就他们那脾气,犯起犟来,也非常棘手。披上甲,让他们知道这里有虎贲守护,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省了不少麻烦。”

刘协觉得有理。“那就辛苦你们了。”

“为陛下效力,是臣等职责所在,岂敢言苦。”

正说着,董宛从里面奔了出来。“陛下,真的是你吗?”

刘协忍不住笑了。

几年不见,董宛已经长成了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姑娘,脾气却还是那样跳脱,和伏寿、荀文倩完全是两样,甚至连两个羌女贵人都比她文静些。

不过这却让他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女子进了宫,还能保持不变的不多,就连马云禄进宫后都拘谨了很多。

“别来无恙?”

“无恙无恙。”董宛拉着刘协的手,上看下看,右看又看,嘴里啧啧有声。“陛下不仅无恙,还强壮了很多呢。要是在路上见到,臣妾都不敢认你了。”

“阿宛!”唐夫人赶了出来,身后跟着宋都。她轻喝了一声,给董宛使了个眼色。“还不向陛下行礼。”

第733章 反受其咎

董宛一惊,下意识地放开了刘协的手,退后一步,敛容而拜。

“臣妾宛,拜见陛下。”

看着在跳脱与淑女之间无缝切换的董宛,刘协有些无语,有些失望,却又不好表现在脸上。

唐夫人和宋都也上前行礼,有板有眼,一丝不苟。

“嫂嫂……”

“陛下,这里是太学,天下读书人聚集之所。”唐夫人提醒道:“陛下不宜授人以柄,多生口舌是非。”

刘协笑了一声,没有再坚持。

他可以不在乎那些读书人怎么看,她们却不行。女子主事,本来已经惹了不少议论,再加上君前失礼,不知道会吵成什么样。

太学论讲在即,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刘协一边随着唐夫人向书坊里走,一边说道:“嫂嫂来了长安,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就算我再忙,办个家宴,接风洗尘也是应该的。”

“陛下有心,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只是书坊事务多,陛下又忙,所以臣妾想着等做完了事,再请陛下来看。不曾想还是惊动了陛下。”

“嫂嫂太客气了。”刘协埋怨道。“嫂嫂这几年在河东还好吧?”

“蒙陛下关照,臣妾这几年很好,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好。”唐夫人笑道:“不仅我如此,坊里的匠师们都有这种感觉。关东太平,明明有很多人可以返乡了,却还是不愿意走。这次听说长安要建书坊,都想来尽一份力,以报陛下大恩。”

刘协看着列队欢迎的男女匠师们,颌首致意。

匠师们齐唰唰地行礼,眼中透着不加掩饰的热烈,有的人已经忍不住落了泪,就像看到了至亲的人。

刘协也有些感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经历和他类似,都是在地狱门口转了一圈的人。

只有经历过地狱,才知道人间的可贵。

唐夫人领着刘协在外面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字库。

几个超大的多层木盘摆在屋子中央,木盘上摆着按说文韵部摆放的字模,都是用上等的硬木刻字,散发着木材的香味。

刘协拿起一枚字模看了看。“书法不错,刻得也好。”

“书法是梁鹄手书,刻字的都是河东书坊最好的匠师。没有他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字模的刻制。”

唐夫人摸着木盘,眼神轻柔,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臣妾本以为雕版已经高明,没想到还可以做成活字,陛下的奇思妙想,真是层出不穷。”

“那你觉得可以大行于世吗?”

唐夫人摇摇头。“那要看印什么了。常用公文,没什么生僻字,自然没有问题。若是学者之书,要备的字模太多,怕是有些困难。且学者之书印数少,这么做的成本太高了。”

“先试试吧,慢慢来,也许以后会有更好的办法。”刘协看看四周的匠师们。“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得更好,河东书印的书如今已经成了收藏品了,文人学者都以能在河东书坊出版著作为荣。”

唐夫人也笑了,带着一丝欣慰。

说完了书坊的事,刘协随唐夫人来到处理公务的地方。看着两侧案上堆得满满的字模、印样,刘协眉梢轻扬,感觉有点回到前世办公室的感觉,亲切感油然而生。

他看了一眼用帘子隔开的内室。“嫂嫂就住在这儿?”

“时间紧,任务重,没时间另外找住处。再说了,书坊完工之后,我还要回河东去,没必要找房子。”

“不能留在长安吗?”

“我还是觉得河东安逸。”没有外人在场,唐夫人也轻松了一些。“河东有文若夫妇,常来常往,不会太寂寞。”

“文若迟早要来长安的。”

“等他来再说吧。”唐夫人眼儿弯弯。“诸事草创,百废待兴,陛下很忙,我就不给陛下添麻烦了。”

“哪有什么麻烦。”刘协叹了一口气,在席上坐下,随手拿起案上的东西看看。“关东太平,你没回颍川看看吗?”

“没有,不想看到那些人。”唐夫人淡淡地说道。“陛下,我的父兄既无才德,名声又恶,你就不用照顾他们了。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提携一下你的母族。赵国王氏还是有些可用之人的,眼下这形势,陛下需要一些至亲心腹。”

《宦者列传》的稿本已经印行天下,虽然蔡琰已经尽可能公正,但唐衡唐两堕的名声实在太臭,洗都没法洗。

刘协也没想过要重用颍川唐氏的人,但安排个不重要的职务还是可以的。

至于母族赵国王氏,他也在安排。可是说实话,那几个表兄弟真不怎么行,当不得大用。

他的表兄王端爵侯,官居奉车都尉,但是一点用也没有。送舅父王斌归葬以后,一直在老家待着,也不来长安侍驾。

他想用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刘协眼神微闪,沉默了片刻。“是文若的建议吧?”

“也是臣妾的建议。”

“我知道了。”刘协抬起头,看着唐夫人。“嫂嫂,说一件私事。”

“嗯。”

“你还年轻,不必为兄长守寡。如果有合适的人,就嫁了吧,不用在乎别人说什么。”

唐夫人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神情有些古怪。她想了好一会儿,最后轻笑道:“多谢陛下关心。”

刘协很认真的说道:“嫂嫂,我是认真的。这也不是能开玩笑的事。”

唐夫人也笑了。“我也是认真的。我现在也是有产业的人,衣食无忧,不需要嫁人也能活得很自在。就算嫁人,也要嫁一个自己满意的人。”

她伸手指了指外面。“有这种想法的不仅是我一个,坊里很多人都这么想。而且……”她停了片刻,嘴角挑起一抹笑意。“你要是再不多关心两位贵人,阿宛不好说,阿都可是会有想法的。”

刘协心里一惊,神情也有些尴尬起来。

怪不得宋都见到自己之后恭敬有余,亲近不足,原因这小妮子有想法啦。

这要是平权平到自己头上,有贵人提出和离,可有点丢脸。

“她想……怎样?”刘协的底气有些不足。

唐夫人笑了。“陛下多虑了。宋贵人倒没想到那一步,只是她的心思全在书坊里,对回宫不是很热心。”

刘协长出一口气。“嫂嫂,你吓我一跳。”

第734章 宴无好宴

许靖坐在堂上,一手抚着胡须,一手拿着一卷《说文解字》,嘴里念念有词,摇头晃脑,自得其乐。

“这书印得真不错,当买几部,一部珍藏,一部常读,再留几部送人。”

“你也不看看自己兜里还剩几个钱。”妻子刘氏没好气的说道:“好容易来了太学,安顿下来,你也不去找找老朋友,谋个教习之位,就知道天天读书。如今每天都有人来,谁知道哪天就没缺了,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妇人之见。”许靖很不高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情况特殊,这教习是想做就能做的?不搞清情况就去自荐,万一被拒了,岂不丢脸。”

“一到吃饭的时辰就去拜访朋友,就不丢人?自己吃完,还要再往家带一些,不丢人?”刘氏越说越生气,将儿子许钦拉了过来。“你看看,钦儿这两天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你为什么不好意思出门?”许靖问道。

许钦瘪着嘴,刚要说话,门外脚步声响起,孔融大步流星的冲了进来。“文休,你在啊,太好了,太好了,我今天到你这儿做客。”

许靖一惊,随即又强笑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夫人,还不去备酒食,款待文举。”

刘氏哭笑不得,却还是款款一拜,拉着许钦到了内室,翻箱倒柜,找出一条半旧的衣服,拿在手里看了半天,一声叹息。

“钦儿,你去把这衣服卖了,换些酒食回来。如果有剩的,再买两颗果饯吃。”

许钦应了一声,将旧衣服仔细包好,悄悄地出门去了。

刘氏准备了茶水,端上堂,坐在许靖身边。

“教习今天怎么有空来?”

孔融摇摇手,叹息道:“不瞒夫人,我是来避祸的。”

刘氏吓了一跳。“避祸?你得罪了谁?”

“谁?”孔融眼睛一翻,带着几分得意,伸手指了指。“天子。”

许靖夫妇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孔融在太学做教习,学问既好,名声也大,平时是高朋满座,太学无人不知。按理说,他应该是天子器重的学者才对,怎么会得罪了天子?

不过想想孔融那张臭嘴,倒又可以理解了。

“天子命人来请我出任什么时报的主笔,我拒绝了。”孔融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随即又吐了出来。“文休,你真是不谙世务,买个茶都能被人骗,亏你不是从益州回来的。这种茶几文钱就可以卖一斤,你肯定被人骗了。”

许靖面红耳赤,刚要说话,却被刘氏扯了扯袖子。

“这怪不是文休,是我不懂,被人骗了。”刘氏强笑道:“真是无商不奸呢,欺负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

“我就说嘛。”孔融摆摆手。“回头我让人给你送点好茶来。唉……”他突然一指许靖面前的《说文解字》。“文休,你小心些,别让茶水溅在书上。如此好书,留下茶渍就不美了。这一斤茶,也就抵半页纸。”

许靖吓了一跳。“这么贵?”

“那当然。”孔融赶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书取了过来。“这是河东文秀书坊出的精品书,一卷便是五百钱,一部书,加上封套,便是一金。我为了买到这部书,可是求了人,托了关系的。”

许靖的脸颊抽了抽。

一部书要一万多钱?这也太离谱了。他刚才还说要买几部送人,现在看来,真是痴人说梦。

刘氏也很意外,半天没说出话来。

“那个……什么主笔?”许靖为了掩饰尴尬,连忙扯回话题。“又和天子有什么关系?”

“这事说来话长。”孔融叹了一口气,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天子派人来请他做主笔,他原本还挺高兴的。

这样的事,向来都是大学者做,比如《盐铁论》是由桓宽负责,《白虎通》则由班固负责。

大汉再次中兴,天子有意重开太学,以一次论讲为开端,将来必然能记诸青史。加上现在印书也方便,这部书必能颁行天下。

可是后来听说天子要他主笔的不是这部书的最终稿,而是每天的时评,还要向各州郡公布,他立刻拒绝了。

不用多想,他就知道这不是一件好差使。

不管天子怎么要求,来太学论讲的贤良文学还是士大夫为主。士大夫聚在一起,自然是为士大夫争取利益,与天子发生冲突几乎是必然的事。

天子想出这个主意,显然是知道在讲堂上说不过士大夫,所以要将每天论讲的内容记下来,及时公布天下。

一旦公布天下,知道士大夫们说了些什么的就不止是士大夫了,还有更多的普通百姓。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