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121章

作者:庄不周

“郭公则,你走路不长眼,撞墙上了吧?”

郭图怒目而视,手按腰间长剑。“杨文先,你最好不要挑衅我,否则我会让你直接撞在剑上。”

杨彪看着郭图,仰天大笑。

郭图脸色渐渐泛白,眼神渐渐缩起,握着剑柄的手筋骨毕露,长剑缓缓出鞘,剑刃摩擦吞口,发出刺耳的声响。

卫固惶惶不安,抢先一步,按住了郭图的手。

诚如郭图所说,杨彪现在是他唯一的希望。如果杨彪死在庄中,不管是谁杀的,整个庄里的人都要为他陪葬。

这种时候,他可不能由着郭图乱来。

杨彪笑声渐歇,嘴角却扬得更高。

“郭公则,你知道我为何不愿与你们为伍吗?因为你们都是伪君子、假名士,嘴上说得义薄云天,心里却全是见不得人的龌龊心思。声音比谁都大,胆子却比谁都小。就像你们的盟主袁绍一样,虽然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声,骨子里却永远是个庶子。”

郭图深吸了一口气,胸口膨胀起来,怒气勃然。

“你放开他。”杨彪示意卫固道。

卫固不知如何是好,想放又不敢放。

“放开他!”杨彪沉下脸,大喝一声。

卫固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让到一旁。

郭图也吓了一跳,本能地向后退了一步。

杨彪鄙夷地看着郭图。“拔出你的剑,冲我来。”

郭图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脸颊抽动着,手中的长剑咯咯作响。

“不敢吧?”杨彪冷笑道:“你们真要有这胆量,就不会离开洛阳。你们这些懦夫,只敢对宫里的妇孺和少主痛下杀手,以为自己是无所畏惧的勇士。一旦面对董卓,你们就露出了懦夫的本性,连吠一声都怕得夜不能寐,连夜逃走。”

郭图的脸色渐渐苍白,没有一丝血色,汗如雨下。

“滚吧,不要再让我看到你,脏了我的眼睛。”杨彪转过身,甩了甩袖子。

郭图盯着杨彪的后背,眼中凶光毕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偏偏不敢拔出长剑刺过去。

短暂的犹豫后,他还剑入鞘,转身离去。

卫固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愣了片刻,还是跺跺脚,追了出去。

杨彪仰天长叹。“李元礼,龙门生稗矣。”

——

士孙瑞双手扶案,看着地图上的卫氏坞堡,一动不动。

魏杰走了进来,见士孙瑞这般模样,不禁笑道:“君荣,还在担心进攻的事?”

士孙瑞抬起头,看向魏杰身后。“徐公明呢?”

“还在侦察地形。”魏杰笑笑,神情有些不以为然。“他对斥候打探的消息不太信任,非要亲自走一趟不可。我拦不住他,只好由他去了。”

士孙瑞直起身,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抚着胡须,来回踱了两步。

“伯俊,想致仕了?”

魏杰诧异地看着士孙瑞。“君荣,何出此言?”

“若不是想致仕,含饴弄孙,为何如此轻忽?我可是答应了天子,要在十日之下拿下卫固。如今五日已过,战斗尚未开始,正是用心之时,你不组织将士准备作战,反倒想拦着徐公明,是何道理?”

魏杰露出些许尴尬。“君荣,我只是说说而已,何尝真的拦他。”

“那是你拦不住。”士孙瑞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笑意。“如果你能拦得住他,你一定会拦他。”

魏杰抿着嘴唇,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君荣,你说得对,我是有些懈怠了。”他叹了一口气。“连日征战,我体力不支,难当重任,不如让贤。”

士孙瑞眼神一紧,刚要说话,有侍从快步走了进来,双手递过来一封信。

士孙瑞接过一看,大吃一惊,连忙招呼魏杰来看。

魏杰不敢怠慢,赶了过来,与士孙瑞比肩而立。

士孙瑞打开书信,双手展开,两人一起看了,然后不约而同的看了对方一眼。

“奈何?”魏杰说道。

士孙瑞目光闪烁。“兹体事大,又涉及到杨文先的性命,非我等能够决定,当立刻报与天子。”

魏杰摇摇头。“君荣,若事事都要报与天子决策,天子还怎么垂拱而治?”

“伯俊,你这是……”

魏杰抬起手,打断了士孙瑞。“天子给过卫固两次机会,但卫固都放弃了。”

“可是杨文先……”士孙瑞看着手中的书信,一时无措。

书信是卫固写来的。

卫固说,他有后悔之意,想弃暗投明,向朝廷称臣请罪,前提是要朝廷赦免他的罪过。他不奢望安然无恙,愿意献出一半家产,只希望天子能饶他死罪,保全他的族人。

如果朝廷不同意,他就杀掉太尉杨彪,决一死战,玉石俱焚。

士孙瑞不在乎卫固的死活,但他不能不在乎杨彪的死活。

可是魏杰的话也有道理。

天子给过卫固机会,而且是两次,卫固都拒绝了。

在天子眼中,卫固就是死不悔改的叛逆,不能再赦,务必严惩。

杨彪被关在庄园里,天子早就知道,却没有特别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依然事事汇报,没有自己的主见,将来还谈什么太尉掌兵?

总不能权利归太尉,责任归天子。

或许,这就是天子对他的最后考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魏杰说道:“即使与杨文先无关,仅以庄中卫氏百口性命计,抗诏也是值得的。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君荣又何必拒之门外。你若是担心一人之力不足,我愿与你共署。”

士孙瑞眼神闪烁,用力一捶案几。“既然如此,那我就再给卫固一次机会。是非功过,我一肩担之。”

第206章 公法私谊

士孙瑞召集诸将议事。

不管卫固是真降还是诈降,都必须做好安排,以免中计。

战场上尔虞我诈的事太多了。

徐晃也在与会之列。他虽然只是武猛都尉,但他有高梁亭侯的爵位,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得天子恩宠。

听了士孙瑞的安排,徐晃起身示意,他有话要说。

魏杰脸色微沉,本欲喝止,士孙瑞摇摇阻止。

“公明,你说。”

“太尉欲接受卫固投降否?”

士孙瑞坦然承认,却不解释其中原因。

徐晃就是河东人,又曾在郡中为吏,与卫固是熟人。他个人要置卫固于死地,并且要杀卫氏满族的可能性不大,必然有其他立得住脚的理由。

“为救杨公?”

士孙瑞点点头。

魏杰忍不住说道:“公明,太尉不仅为杨公一人,亦为卫氏族人。卫固有罪,死有余辜,但卫氏族人中不乏无辜,若能留一条生路,亦是积德之举。”

徐晃拱手致意。“太尉、校尉有仁者心,晃甚是敬佩。若有可能,晃亦欲全其一族。但恕某直言,杨公也好,卫氏也罢,他们的安危绝非卫固议和之倚仗。身为逆叛,卫固只有束手自缚,求陛下宽恕,绝无讨价还价的资格。”

魏杰沉下了脸。“若杨公被卫固杀死,谁当此责?”

“关于劫质,大汉自有律法,校尉明白,杨公想必也明白。”

士孙瑞与魏杰交换了一个眼神,轻咳了两声,示意魏杰毋须再辩。

徐晃的提醒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无可辩驳。

朝廷自有律令,凡劫质者,并皆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

劫质尚且如此,更何况叛乱。

为了杨彪的性命接受卫固请降,这是私谊,绝非公义。

至于积阴德,更是私德。

说得严重些,这是以私害公,以朝廷律法不行为代价,谋个人私利。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做,却不能宣诸于口。如今被徐晃当面挑破,他们也无法辩解。

当然辩解也不是不可以,引圣人经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即可,但徐晃未必接受。

如果只是徐晃一人也就罢了,如今卫尉营、北军五校的都尉、军侯中,有大半皆如徐晃一般。在圣人经籍与天子尊严之间,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这件事闹大了,轻则君前论辩,重则诸将哗变。

“公明,且听我一言。”士孙瑞起身离席,走到徐晃面前,伸手轻按徐晃的肩膀。

徐晃躬身再拜,重新落座。

士孙瑞转身四顾,看着诸将。

沮俊等人是一副表情,其他人则是另一副表情。

“洛阳为董卓焚毁,长安又被李郭摧残,都是诸君亲眼所见,毋庸我多言。陛下亲征河东,岂为卫固、范先哉?为朝廷择一安身之地耳。”

士孙瑞叹了一口气。“王者有征无战,天子巡狩河东,岂以杀人为功?卫固为安邑大族,恃强犯法,惑乱众心,使河东不安。若必杀之而后快,河东必血流成河,人心不安。接受卫固投降,不仅是为保全杨公及卫氏族人,也是安河东士庶之心。”

“治道以仁义为本,故孟子云:仁者无敌。”士孙瑞看向徐晃。“公明以为然否?”

徐晃沉默片刻,躬身领命。“唯太尉所命。”

士孙瑞说得有理,他只能服从命令,虽然他未必赞同士孙瑞的意见。

他总不能坚持要杀卫氏一族,不惜破坏天子仁义的名声,影响天子定都河东的计划。

作为河东人,和卫固还是旧相识,更不能做这种事,否则必为乡党所不齿。

再者,士孙瑞以卫尉行太尉事,他只是步兵校尉魏杰麾下的司马,尊卑相去甚远。他表达意见,士孙瑞给了答复,已经给了他面子。

再固执己见,就是犯上了。

这是军中所忌。

士孙瑞松了一口气,环顾四周,朗声说道:“陛下有诏在先,但兵形如水,变动不居。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某决定接受卫固议和,是非功过,一人担之,诸君勿忧。”

众人轰然应诺。

士孙瑞随即安排诸将任务,务必让卫固无路可走,只能束手就擒。

然后,士孙瑞手书一封,派人送往庄中,勒令卫固日出以前投降。

——

卫固还没睡。

他睡不着。

按照郭图的授意,他送出了请降书,但他不知道天子能不能答应。

以杨彪一人换取卫氏全族的性命,这可能吗?

他本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天才有结果。万万没想到,仅仅一个时辰后,他就收到了士孙瑞的回书。

士孙瑞答应了他的条件。

卫固又惊又喜,连忙穿起衣服,带着士孙瑞的回复,赶到郭图的住处。

他再一次对郭图充满了敬佩。

什么叫言无不中?郭图就是。

别看他被杨彪骂得险些暴走,可是论计谋,郭图依然是一流的谋士。

不愧是袁盟主器重的智囊。

郭图也没睡,而且衣冠整齐,正坐在案前读书。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