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 第80章

作者:第十个名字

但洪涛可没这么大度,赢了就是赢了,赌债立马就得付,绝不拖欠。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还从背包里拿出一副手铐扔了过去,让女人自己戴上。

“别多心,这是安全措施,也是避免误会的基础。这两天先忍忍,等回到基地立刻就会解开的。”见到女人横眉立目,洪涛只好又把手枪拿了出来,假模假样的抚摸着上面的花纹。

开门红,第一天出来搜索就找到了七名幸存者,想都不敢想的好成绩。而且这些幸存者的质量明显要高很多,百分百全是青壮年,还是男性居多,能极大的缓解救援队里阴盛阳衰的现状。

但是从第二天开始,进展就不那么顺利了。越靠近三环路,林立的高楼就越多,很多地方车辆根本不敢往里走,丧尸数量成倍增加,全杀光很不靠谱,只能采取引开的方式。

这就浪费了大量时间,折腾到中午,只把电影学院、电影制片厂、花园路和北太平庄路附近的小区搜索完,且一无所获。

简单点说吧,从第二天下午到第三天中午,车队跑遍了裕中西里、裕中东里、黄寺大街和六铺炕区域,历经十数次引蛇出洞,把大部分小区里的丧尸都集中引开了,可换来的依旧是两手空空。

“蓝迪,准备撤离,我们马上就到楼下!”眼看携带的补给品消耗过半,有两个队员还被冻感冒了,洪涛不得不宣布这次搜救行动结束。实际上最累最苦的人不是自己,也不是感冒的人,而是在茅台大厦楼顶上吹风的蓝迪。

本以为他会扛不住喊着换人的,也准备好了由自己去接替,没想到这家伙愣是一声不吭的扛了两天多。怎么说呢,是个信得过的伙伴,只要答应了,把任务交给他基本可以放心。

这也算是个大收获,对于任何人洪涛都不会随便给予信任,哪怕平时嘴再甜、再会来事也不给。除非经过比较严苛的考验,比如这次的蓝迪,还有杜强。

没错,必须要表扬下这个默默无闻的物业电工,平日里他一般都是跟着李想或者孙建设干活,主要处理供电方面的问题,不显山不露水。

这次出任务才发现他也是个很坚强的人,哪怕痛风发作了依旧不吭不响,坚持跟着大家一起四处搜索,直到被张凤武发现走路有些瘸,偷偷告诉了洪涛,逼着他把鞋脱掉,才发现脚趾头都走形了。

家,或者是基地……不管叫什么,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它已经具备了家的属性。当车队距离公园越来越近时,老队员们的情绪马上就有了变化。

一路上总紧蹦着神经、时刻注视两边情况的人松懈了,为了驱散疲惫感在通讯系统里闲聊的住嘴了,疼的呲牙咧嘴狼狈不堪的也露出了笑容,好像一进入那道红色围墙,连病痛都能消失。

“我听说了、听说了,这次同志们辛苦啦,快快快,热水都烧好了,都去洗洗,洗完了吃饭,还有西红柿!”

和外出归来的队员差不多,当车队进入停车场时,刘全有和好几个人已经在寒风里等着了。看到大家全须全尾的下车,脸上浮现出来的笑容,即便是洪涛这么鸡贼的人也不愿意往假装哪方面想。

你出去他们会担心,他们不在身边你也会惦记……这应该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有点像家人,但又不完全是。

洪涛觉得自己好像有过这种感觉,比如某辈子里与人合伙做生意,刚开始那叫一个累啊,每天东奔西跑求爷爷告奶奶,一个月下来算算账,还他妈赔了。

第二个月继续尽心尽力去经营,付出更多努力,月底再一算账,还是他妈赔了……不过赔的比上个月少很多,照这个趋势下去前景挺美妙。

这时几个合伙人凑到一起,找个路边小店好好吃一顿,再喝点,用来庆祝这个时刻,再预祝明天更美好。没错,就是这种感觉,谁也没有抱怨、没有指责,眼睛里、脑子里只有明天。

不过洪涛还知道这种感觉之后是啥感觉,当经营情况开始转好时,刚开始不存在的问题突然一股脑的全来了。

谁付出多了吧、谁犯了什么错连累大家了吧、谁拿的多谁拿的少了吧……然后明天就越来越远了,或者说每个人眼里的明天变得不太一样了。

“这回就不要凉拌了,小水,快让刘队长看看咱们找到了什么!”不过洪涛不能说,那样就太扫兴了,美好的东西哪怕只存在一秒钟也该尽情享受,最好能让它再延长一秒。

于是献宝时刻开始了,这次不光找到了七个大活人,还有大半个冷库的鱼肉蛋奶!新不新鲜不清楚,反正能吃。西红柿不能光做火山堆雪,来个西红柿炒鸡子应该更不错!

“周组长……周组长!快过来看看啊,这是什么!”见到水南琴从车里捧出来的一盘鸡蛋,刘全有眼珠子也瞪的和鸡蛋差不多大了。原本最不起眼的一种副食品,现在却成了传说,几个月都没见过了。

“我了个老母鸡的……鸡蛋啊……快快快,都让开点,别碰了!”周金兰闻声凑过来一看,嘴张的比鸡蛋还大,伸手连洪涛都给扒拉开了,护着水南琴就像护卫着原子弹,谁也不许靠近。

“洪队长,我在小视频里看过怎么孵小鸡,要不咱们也做个保温箱吧!把鸡蛋都吃了不如孵出来,那样以后就老有鸡蛋吃了!”就在大家都想着该怎么吃的时候,一个高瞻远瞩的声音响了起来,那境界,高了不止一丝半点。

“……”多一半人转头看了看提出建议的人,就又继续去讨论该怎么吃的问题了。很显然,他们的档次太低,眼光太短,理解能力太弱。

“呃……大家先别忙着搬东西,咱们又多了七位新同志,走走走,回去来个见面会吧!”

但洪涛好像听懂了,带着非常满意的笑容拍了拍张涛的肩膀。可话锋一转,又把这个话题给略过去了,率先向基地走去。那几个刚从车上下来,双手还被铐住的人,则晕头转向的被人群簇拥着跟在后面。

第248章 抢人!

“来来来,我扶着您……杜哥,我刚才提的建议怎么样?”

张涛还是不太甘心,可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砺,也多少长了点心眼,看到大家都不太积极,就琢磨着有哪儿不太对劲儿。眼珠一转,干脆主动上前扶着一瘸一拐的杜强,顺便套套话。

“估计是冷藏过之后就孵不出来了吧……我也不太懂这些,你最好去问问杨萍和杨玲。”

杜强也拿不准问题出在哪儿,说实话,刚才张涛提议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是个好主意,但看到有一部分人满脸的不以为然,洪涛更没表态支持,又有点含糊了。

“……对,我这就去问问!”张涛眼珠一转,觉得是个好办法,转身就向大棚方向跑去。

“哎……你……”他突然一跑,差点把杜强闪了个跟头,脚不敢吃劲儿,原地踉跄了几步才站稳。这下比不扶还难受,忍不住望着那个背影摇头。

鸡蛋最终还是被炒了菜,张涛也没再提孵小鸡的事情。有了七个新成员加入,安排洗漱消毒、分配床位、发放换洗衣服和个人用品、互相介绍认识,几乎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这个小插曲也早就被遗忘了。

按照惯例,新来的人一般都先安排在后勤组里,说白了就是干杂活,哪个地方需要了就去哪个地方,没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特殊技能,相对而言,体力劳动更多一些。

但也可以有例外,比如说你具备某种特长正好符合目前的需求,各组组长就可以申请要人。于是在午饭过后,几十口子人继续留在食堂,开始了集体招聘会。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各部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有必要的话所有部门都要在一起劳动。希望你们每位不要太谦虚也不要太夸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会到什么程度要讲清楚,方便组织上更妥当的安排工作。”

刘全有代表救援队的管理层第一个发言,主要是把内部相关规定讲清楚,让新人明白目前的处境和将要选择的必要性,避免造成误会。

“……”随着他的发言结束,几十双眼睛整齐划一的盯在新来的七个人身上,可谁也没有发言的意愿,场面一时间有点尴尬。

“我先说吧,钟薇,女,27岁,未婚,本地人,家住北影小区25号,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擅长室内攀岩、桑搏、徒步登山,喜欢旅游、军事、摄影,杀过羊、鸡、鸭和丧尸,会开车有车本,会驾驶摩托车没车本……

做饭水平很一般,自己能喂饱自己。能简单布线连接电源、换水龙头修下水管,自己装修过房间……不包括木工活……大概就这么多了吧。”

看到谁也不说话,被洪涛抓回来的小个子姑娘站了起来。她长得真不算好看,皮肤还比较黑,又是短发,说话也缺少女人味儿,直来直去的。

“还会装修……啧啧啧……杀羊吔,太凶了吧……桑搏是什么?……”实际上她的自我介绍还没完,下面的听众们就开始了小声的议论,有赞叹的、有吃惊的、有没听明白的。

“外勤组收了,来来来,坐到这边来。小钟啊,认识认识焦组长,外勤组的工作通常由他负责安排。你刚来,先熟悉几天再说。”

就在大家还都没怎么反应过来时,洪涛起身摘了牌。这些话他已经听过一遍了,身手也试过了,生存能力也见到了,必须是外勤组的骨干。以后自己再出任务就不用去忽悠蓝迪、焦三和潘文祥了,那三块料越来越贼。

“呵呵,欢迎欢迎……”焦三自然是一点不知情,也不觉得这么个其貌不扬、瘦瘦矮矮的女人有什么本事。但洪涛已经拍板了,他也只能跟着起身欢迎,再挤出一副笑模样。

“呵呵呵……那我也说说吧……各位领导,我叫宋长生,45岁,家住回龙观,开出租车的。以前种过大棚、干过工程,都弄赔了……做饭还凑合……哦对,我会开工程机械,挖土机、吊车都能,就是没本儿……”

有了钟薇当出头的椽子,还没烂,宋长生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紧跟着起身,先冲四周一顿鞠躬,然后满脸带笑的做了个自我介绍。

“……”孙建设越听越点头,但没马上摘牌,而是看了看洪涛。

“……”洪涛赶紧做了个请的手势,宋长生是个社会油子,有点小本事但太滑头,年纪又大了,暂时就不往外勤组里要了,让给孙建设的交通组吧。

“宋大哥,你会种大棚吗?都种过什么?”可还没等孙建设起身呢,一直和林娜嘀嘀咕咕的杨萍就先站了起来。

“呃……我家以前就是农村,前些年拆迁,地都被占了,这才变了城市户口。要说种大棚,以前我家主要种西瓜,别的不太熟……”

虽然杨萍年纪小很多,也不是啥重要领导,但宋长生一点轻视的意思都没有,依旧满脸堆笑问啥答啥。不过他的眼神时不时就瞟向孙建设和洪涛这边,回答的内容也挺有意思的,会种瓜,种菜不太熟……不是不会,是不太熟!

“小杨啊,你宋大哥会开施工机械,还是让给孙组长吧,如果有需要,到时候你和孙组长商量临时借用就是了。”耍心眼是吧,那洪涛就不惯着了,你是交通组的活儿得干,农业组的活也跑不了!

“我叫王英安,33岁,HLJSYS市宝清县人,我们那嘎达叫八五二农场,有种地有林场。我初中毕业就出来学了厨师,其它嘛……小时候跟着林场里的大人去老林子里打过猎算不?五六半我会使,枪法一般般。”

见到前面两个人都有了不错的归宿,一直在吸溜鼻子的厨师坐不住了。他说话挺冲,嗓门也挺大,有点像孙建设的徒弟。

打过猎,还用过五六半,当然算本事!而且洪涛听宋长生描述过,这位厨子可不是一般的厨子,是举着斩骨刀和锅盖与丧尸肉搏过的。古人不是说过,厨子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外勤队最需要这样在关键时刻无所畏惧的战士,对武器装备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勇气这玩意吧,多一半都是天生的。

“洪队长,您先别举手呢,我知道外勤队里缺打过枪的,可是咱的厨房也缺人手,太缺了!您看啊,咱们的人是越来越多,光靠我一个累死也顾不过来。我可不是要和您抢人,要不也让他来个兼职咋样?没事的时候抡抡炒勺,有任务了再归您指挥!”

可是还没等洪涛张嘴,坐在刘全有另一边的周金兰又抢先站了起来,诉求和杨萍一样,也是要抢人。只是说的非常有道理,又给出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人情世故方面确实姜还是老的辣。

“大兄弟,那你就能者多劳吧,编制还算在外勤组,暂时借调后勤组工作。说起来也是我忽略了周组长的工作强度,她一个人既要负责咱们的吃喝,又要腌那么多咸菜、泡菜,等西红柿下架了,还得做西红柿酱,无时无刻不在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努力,确实该有个帮手了。”

洪涛能说啥呢,虽然周金兰的厨房工作每天都会安排人打下手,可她只是个家庭主妇,没耍过食堂里的大铲子,随着人员越来越多,确实勉为其难了。这个要求不光合理,还很及时,必须支持。

第249章 天公不作美

连续三个新成员都属于抢手的人才,这让大家的情绪高涨了起来,纷纷把期盼的目光投向了剩下的四个人。和以前不同,队员们不再担忧新人能力太强抢了自己的位置,而是盼望着能来更多能人,这样就就大大降低自己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

尤其是危险性,除了个别人,谁也不乐意亲自端着枪到第一线去参加战斗,都希望能有人去为自己遮风挡雨,最好连清理丧尸的工作也代替了才好呢。

“这样吧,厉老师就暂时担任后勤组副组长的职务,其他三位同学也到后勤组报道。哦对了,咱们这里有专门为女性争取权益的组织,这位就是妇女主任林娜女士。新来的女同志散会后还要和她聊聊,有什么顾虑、要求、想法,都可以和林主任谈,合情合理的一定会满足,暂时做不到的也会给出解释。”

可惜接下来四位新成员的简历让大家失望了,他们不是没特长,只是特长和专业在目前的阶段基本没啥用,只能先当杂工了。

本着不浪费任何一个人才的思想,洪涛还是矬子里拔将军使劲儿拔出来一个,就是那位戴眼镜的厉老师。他在教务处工作,内容也是管理人。

在和刘全有简单交流之后,后勤组的副组长就由他先试试,能力得到证明之后再扶正,主要任务是帮着周金兰管理库房,随着各种物质收集的越来越多,光靠一个人拿着小本子记录已经跟不上进度了。

要是能力不足嘛……洪涛也不担心,以刘全有的手腕,再加上周金兰的配合,他们两口子肯定也会给出妥善安置滴!

总体上讲这次搜索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按照洪涛的计划,回来休息一两天之后还要继续对救援队与飞虎队交界的东部城区展开搜索。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从夜里开始刮起了西北风,连着刮了两天,第三天洪涛直接宣布后续行动完全停止,不是不想去,是真出不去了。

冰封……大雪过后的连续晴天让道路上的积雪有些融化,随后的大风又让气温骤降,尤其到了夜里,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把稍微融化的雪水和积雪冻在了一起,像是给道路穿上了一层冰的铠甲。

见此情景,孙建设第一个表示要糟糕,结果还真是很糟糕,即便是开着装备了全地形轮胎的剑齿虎出去,挂上低速四驱也没啥用,甩尾非常严重。

最可怕的还是上桥和下桥,上坡的时候车轮光转圈不动地方,下坡的时候根本不敢踩刹车,一踩就打横,只能挂一档,用发动机制动。

如果不是孙建设和张凤武是职业司机,经验老到处理及时,这两台剑齿虎怕是就得满地打滚了,多结实的装甲车也扛不住这么折腾。

怎么办呢?孙建设说只有一个办法,换雪地胎或者加装防滑链,但也不敢保证这么开车就会安全。主要是以前没经历过,哪怕到了HLJ、内蒙地区,路面结冰是结冰,好歹有人清扫,冰层没这么厚,更没这么坑坑洼洼的。

最终洪涛还是选择了放弃,别没被丧尸弄死,再出车祸挂了,那可真的冤死了。但车出不去了,实际上还有个办法可以通行,利用地铁隧道。

在救援队的管辖区里有2号线、5号线、10号线、14号线、15号线、机场线六条地铁线路,基本上可以做到四通八达。且无论地面多难走,下面依旧是畅通无阻的,温度还比地面高很多,至少是零上。

可是考虑了再三,还是暂时放弃了步行搜索的打算。是,顺着地铁隧道可以抵达差不多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区域,但出了地铁站之后,剩下的路就全得靠步行了。

车子走着都费劲的路面,人走上去怕是也不怎么利落。而且要去的地区大部分都是楼群,丧尸密度很大,没有了车辆代步,不是有些危险,是太危险。

现在哪怕知道什么地方有幸存者,洪涛也只能眼巴巴干看着。啥时候路面的积雪融化了,车辆能通行了,啥时候才能继续恢复搜索行动。

那闲下来该干点啥呢?实际上救援队自打成立就永远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无非就是哪些工作必须马上干,哪些工作可以拖一拖的区别。

搜索行动暂停了,那完善基地防御的工作就自然而然被提上了日程表。目前东起和平里东街、西至安定门外大街,北面到和平里北街,南边以护城河为界,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的区域里,所有游荡的丧尸已经全部清理干净,所有用来封锁丧的房间也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它们短时间内依旧出不来,踏踏实实的当哨兵。

在这片1.5平方公里的矩形区域中心位置,就是地坛公园和环形工事,它是救援队的核心区域,也就是绝对安全区,不允许出现任何陌生人。

但这只是地面上的封锁,地下还有两条南北贯穿、东西连通的地铁隧道可以随时钻进核心区,所以必须想办法把它们也有效的封锁起来,睡觉才能稍稍安点心。

目前的封锁方式太原始也不太靠谱,就是用电焊把进站口的铁门都焊死,再在隧道里安装了一部分红外线探头。这个办法就和门锁一样,只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真要是有人想进来,顶多耽误十分钟,没啥实际意义。

现在洪涛就准备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了,首先就是出站口。每个地铁站少的有两个,多的四五个,继续保留它们没意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飞虎队一样,把建筑物推倒,然后用渣土封死。

可是都封死了,对救援队的出入又造成了不方便,地铁隧道的功能也随之降低。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这时就要问专业人士了,也就是李想。

她的回答是必须有!

地铁隧道在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了,当然了,人家不是为了当逃生密道用的,而是为了维修、通风、排水、救援等等功能。

谁也不能保证地铁列车在运行时万无一失,一旦出现了问题,又不能从出入口及时处理,那这些预设的出入口就将成为应急手段。

那这些出入口在什么地方呢?通常它们就在地铁沿线的绿化带、居民区、或者街道两侧,存在的形式五花八门。

有的是个四周都带百叶窗独立建筑,有的是个类似大型配电柜的东西,有的干脆和建筑物融为了一体,就是某个常年封闭也没有铭牌的小门。

相应的,在这些地面建筑下面也会有个三防门,就像连同环形工事的那个门一样。只是这种门一般都不在站台附近,而是要去隧道里找。

李想知道它们的全部位置吗?肯定不能,她只是个机电段的维修工,没这个权利也没这个需求,充其量知道一小部分。

但她有办法知道全部,很简单,西直门的地铁总公司里有相关资料,在开发太平湖工厂的时候就被她带着孙建设和蓝迪溜达了一趟,把能搬走的资料基本都搬了回来。

于是大规模基建工作就从积水潭站开始了,这次的施工主力是新加入的交通组成员宋长生,他也是唯一会摆弄施工机械的人才。

开着从三环外工地上找到的挖掘机,挥舞着大铲子,一下一下的把地铁站向内推到,先用建筑垃圾把出入口堵住,然后再从附近人行道上挖起地砖和泥土进行填埋。

第250章 联盟

混凝土封闭?暂时真没那个能力。这座城市几年前就不允许五环路以内卖建筑材料了,所有建材市场都迁了出去,想找到建筑材料,要不就去工地,要不就去五环外。

实际上这么做主要针对的还是人,渗漏暂时顾不上。洪涛打算到夏天看看再说,如果抽水机能保证隧道里的水位不大幅上升最好,保持不住就只能部分或者全部放弃。

除了2号线上的十二处出入口需要封闭之外,西直门、东直门、建国门、东单、北土城、惠新西街南口,做为与外界有联系的换乘站,不光地面建筑要被推倒封闭,下面的隧道也得进行封闭。

不过这个工作还只停留在计划中,实施起来需要大量水泥和钢筋,怕是要等到开春之后,道路通畅了才能开始。

为了加快进度,洪涛跟着宋长生学了几天如何操作挖掘机。大概、凑合能开之后,也跑到工地上弄回来一辆,然后带着救援队里的一大堆女将,从家门口的5号线开始试手。

要说搞破坏吧,是比建设容易的多。就洪涛这种三把刀都不到、操作杆上不得不贴着字低头现找的水平,拆起来也丝毫不含糊。填埋完了还得开着挖掘机上去用履带来回碾压碾压,干的有模有样。

无非就是交通组带领的主力每天能拆完四五座,他这里上午一座下午一座。但积少成多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顺便还能培养培养女挖掘机手。

这个事儿洪涛比较拿手,只要别太笨,基本五天就出徒。当然了,他徒弟操作的时候,所有人必须躲到二十米开外,如果附近有电线杆啥的,很快就会倒霉。

白天忙活完了,晚上回来他也不闲着。牌不玩了、棋不下了、牛也不吹了,跑到办公区戴上耳机对着电脑屏幕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别误会,真不是和美女聊天呢,也不是在论坛上和人抬杠,而是在用无线电和国内的几个幸存者团体沟通。

主题只有一个,劝人家更换基地位置,能往京城跑的赶紧跑,过来报团取暖。跑不过来的就往一二线城市里凑,但千万别到沿海地区去。

说起国内的幸存者团体,第一个联络上的位于津门,时间大概在刚入冬的时候。为啥会这么晚才出现呢,对方说一开始谁也没想到丧尸病会这么大面积爆发,都抱着固守待援的心态,每天除了费尽心思想办法清理周围的丧尸、寻找生活物资、根本没琢磨无线电这回事。

随着时间推移,眼见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才有人想起能不能用无线电和外界联络。碰巧他们的成员里有个船员,知道船上有设备,也会使用,这才开始从居住区向港口转移,最终占据了一艘散装货轮当基地,用船上的电台每天定时呼叫。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国内的呼号不断增减,什么地方的都有。最远的在疆省,最高的在XZ,遍布了十多个省份。看起来人多也不是没优势,按比例来讲,存活的人数也应该多。

上一篇:猩红降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