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571章

作者:王梓钧

王辅臣却不知其想法,问道:“听你的手下说,你就是罗刹鬼的首领?”

第733章 【哈巴罗夫开大眼儿】

负责翻译的,正是哈巴罗夫身边的达斡尔少年。

这少年被派去村寨外喊话,等王辅臣带着民夫冲出来,顿时成为此战的第一个俘虏。

王辅臣说出的汉话,先被随军通事翻译为土话,达斡尔少年再连蒙带猜,极不确定的讲给哈巴罗夫听。

经过两三层转译,到了哈巴罗夫耳朵里,已经变成问他“是否为哥萨克大酋长”。

哈巴罗夫耐心解释道:“哥萨克不是部落,是不受领主统治的自由民。每一个哥萨克聚居地,都会选出自己的首领。大首领叫盖特曼,小头领叫阿塔曼。我在雅库茨克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头领。到了雅克萨,我又变成大头领。”

王辅臣问道:“雅库茨克在哪里?雅克萨又在哪里?”

哈巴罗夫说:“雅库茨克是一座城堡,建在勒拿河边,在这里的东北边很远。雅克萨是我建立的村寨,就在阿穆尔(黑龙江)和结雅河(精奇里江)的交汇处。”

达斡尔少年翻译之后,突然抬头望着王辅臣,咬牙说道:“那里不是什么雅克萨,那里我们的村寨。他杀死了村里全部的男人,我因为岁数比较小才活命。他把活着的女人和孩子,分给手下那些强盗。我们的族长叫希吉涅宜,也被这些强盗杀死了。族长的妻子,不愿顺从哈巴罗夫,还咬伤了他,就被他活活掐死了。”

王辅臣扫了哈巴罗夫一眼,问那少年:“罗刹鬼还干了什么?”

达斡尔少年说:“这些强盗,逼着我们种地和狩猎。又到别的部落,抓来很多俘虏,逼着俘虏给他修建城墙。有一个大部落的族长,名字叫桂古达尔。他的村寨修筑了三层寨墙,作战很勇敢,杀死了四个罗刹强盗。哈巴罗夫很生气,攻破村寨之后,当场杀了六百多人,掳走女人和孩子三百多人。”

见王辅臣不吭声,达斡尔少年又说:“两个月前,强盗偷袭了托尔加城(瑷珲城)。他们抓住了首领托尔加,还抓住了大贵人图龙洽。”

托尔加,是瑷珲城的城主,也是鞑子册封的打牲翼长。

图龙洽,有个表哥因为作战英勇,被黄台吉赐婚做了满清驸马。

达斡尔少年说:“托尔加城(瑷珲城),已经被强盗烧杀一空。首领托尔加和大贵人图龙洽,他们的女儿全被抓走了,妻子因为年纪太大被杀了。”

“你会数数?”王辅臣终于开口,但关注点却不一样。

达斡尔少年说:“我跟那个大贵人一样,也叫做图龙洽,是族中萨满的长子。”

土著里的文化人啊!

王辅臣问道:“雅克萨,也就是你的村寨,距离雅库茨克有多远?”

图龙洽回答说:“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们种的粮食,还有强盗们抢来的粮食,一大半会运去雅库茨克卖掉。听说沿途都能坐船,半个月就可以到。”

王辅臣又问:“雅克萨还有多少罗刹鬼?”

图龙洽说道:“还有二十多个。”

王辅臣再问哈巴罗夫:“雅库茨克有多少人?”

哈巴罗夫为了活命,当即把雅库茨克的哥萨克给卖了:“雅库茨克的长官,不是哥萨克,是沙皇派来的落魄贵族军官。雅库茨克的长官,名字叫彼得·戈洛文。雅库茨克的秘书官,名字叫瓦西里·波雅尔科夫。他们有向哥萨克征税的权力,因此非常讨厌。我劫掠的财物,都会运去卖给他们。住在雅库茨克的哥萨克,只有两百多人,但依附的土著数量有五六百。”

王辅臣继续问道:“除了雅库茨克,哪里还有罗刹鬼?”

哈巴罗夫如数家珍道:“贝加尔湖畔,有上安加拉斯克和巴尔古惕穆和屯两座城堡。更西边,还有乌斯季库特、上勒斯克、奥辛斯克、布拉茨克四座城堡。那些地方,都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领地。”

王辅臣听得一头雾水,询问土著和随军翻译,勉强弄明白布里亚特是啥,就是北方蒙古的不里牙惕部。

至于贝加尔湖,经过反复询问和推测,宣教官钟开栋突然插话:“贝加尔湖,怕就是北海。”

“北海?”王辅臣依旧没听懂。

钟开栋说:“苏武牧羊北海上。”

王辅臣作为降将,又表现优秀,可是被推荐去读过军校的。

虽然只读了一年,但也知道了许多典故。因为军校除了军事科目之外,还培养忠诚爱国思想,什么苏武牧羊、什么岳飞抗金,王辅臣当故事早就听了无数遍。

“苏武牧羊的地方啊,”王辅臣先是笑呵呵,随即又作愤怒状,“老祖宗放羊的地方,怎能叫强盗夺去?回去我就打报告,早晚得把北海给拿回来!”

钟开栋说:“就此人的供述,罗刹鬼不止一两股。我们只消灭其中一股,若是直接退兵,那什么雅库茨克的罗刹鬼,必然再度南下占领雅克萨。得留一些兵去守着,但我们又不能擅自驻兵。”

王辅臣问达斡尔少年:“雅克萨据此有多远。”

图龙洽说:“坐船顺水六七天,逆水也不会超过十天。但岸上有些地方难走,还有森林和山地,恐怕走路得一两个月。”

钟开栋说:“快到冬天了,得赶紧回去。回去的路上,让那些会造船的部落,多造一些运输船,承诺来年用粮食交换。明年不用带这许多战马,到了松花江便全军坐船来往,到时候带几门火炮,再去攻打雅克萨的城墙。”

王辅臣问道:“雅克萨的城墙修得怎样?”

哈巴罗夫说:“人手不够,只垒了一些矮土墙,还没有修筑成城堡。”

钟开栋说道:“这里太寒冷偏僻了,粮食产量也少,不可能驻扎太多军队。想要统治这里,得学建州鞑子那样,册封一些土著首领,让土著首领代为管辖。我们赶快回辽宁,将详情上报朝廷。明年出兵的时候,最好带着朝廷使节过来,沿途册封那些酋长为土司。”

“你的主意好,都听你的。”王辅臣笑道。

两天之后,大同军原路返回,达斡尔少年图龙洽也被带上,而且还不是以俘虏的身份。

图龙洽跟在哈巴罗夫身边当狗,究竟做了多少坏事,这个根本没人关心。他脑子灵活,还会数数,是土著里的文化人,并且熟悉黑龙江流域,这就足够在来年担任随军向导。

37个哥萨克俘虏,被捆在运粮船上分别看押,几乎一条船上捆一个,避免他们聚集之后造反。

运粮船很小,没有船舱。

哈巴罗夫不但被五花大绑,而且嘴里塞着破布,根本无法发出声音。他心中恐惧不安,因为王辅臣不按剧本来。

若在俄罗斯、波兰和立陶宛,像他这种有名气的哥萨克头目,不管以前做了多少坏事,只要愿意投靠效力,领主们都是愿意接纳的。这里的领主老爷,咋就不接纳自己呢?还把自己捆起来带走,难道是带回去杀头吗?

军队一路返回松花江流域,哈巴罗夫去年来过这里。相比“富庶”的黑龙江中上游,黑龙江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已经可以称为“富得流油”了。

顺着松花江继续行军,渐渐来到哈巴罗夫没抢过的地方。

穿过蒙古人的草原,过了哈尔滨和长春,哈巴罗夫被勒令下船步行。

这里没有太大变化,常年战乱人烟稀少,一直到了安乐州境内,人口就迅速稠密起来。

安乐州的辖地很广阔,包括后世的双辽、四平、康平。原有的汉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已经落户分田进行安置,且经过好几年的移民,全州在籍人口(12岁以上)超过四万。

稀稀拉拉的村落,在南方汉人眼里,简直可说是偏僻荒凉。

但哈巴罗夫却越看越心惊,每天都要路过两三个村落,一个村落至少几十上百人。这比黑龙江、松花江富庶得多,想来已经到了领主老爷的统治核心。

终于,他们到了安乐州城,城里的居民足有两千多人。

在这个“大城”里,哈巴罗夫被移交,突然跟领主老爷分开了。哥萨克俘虏们,被一群士兵带着,押送前往“巨城”铁岭。

看到铁岭城墙,哈巴罗夫冒出一个念头:难道自己被押去见国王?就算不是国王,恐怕也至少是什么大公!

然而,俘虏们根本没进城。

在城外驿站歇息一晚,便被押着继续上路,不多日来到沈阳。

看到沈阳城墙,哈巴罗夫震撼莫名。

国王,城里肯定住着国王!

可惜还是没进城,一路坐船而下,接着又来到海边,等待几日便登上海军战舰。

多么雄伟的战舰,哈巴罗夫有幸见过奥斯曼战舰,这些战舰一点也不输给奥斯曼海军。

哈巴罗夫被扔进船舱关押,无法看到外面啥情况。他只感觉,中途停了几天,舱里的货物被搬出,又搬进来一些货物。

等他被押着下船时,来到一个巨大的海港(上海)。

好……好多人啊!

哈巴罗夫傻傻看着码头,密密麻麻的人群,让他没来由产生恐惧。扭头一看,港口内到处都是商船,每条船都意味着无尽的财富。

然后,他又被塞进船舱,顺着长江往南京而去。

再次回到甲板上,看到南京城墙的一瞬间,哈巴罗夫不由双腿发软:伟大的主啊,我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一路进城,哈巴罗夫看到好多贵族。

此时已是初冬,来往行人都穿得很厚实。但有些人的棉袄,外层却是丝绸。有些人穿着皮衣,有些人穿着毛衣,样式都很时尚,在哈巴罗夫看来全是贵族老爷。

终于,哈巴罗夫明白过来,这里肯定是契丹人的都城!

第734章 【政策调整】

被扔到大牢里,哈巴罗夫再次遭受审讯。

在黑龙江时,是军方在审讯,主要问一些军事情报。到了南京之后,是刑部在审讯,主要分开审问他们犯下的恶行。

“陛下,”刑部尚书萧焕,送来审问结果,“这个哈巴罗夫,仅在黑龙江、松花江一带,就杀了一千多人、劫掠四百多人,被他们放火烧死的还没算进去。受害之人,主要达斡尔、萨哈连和虎尔哈部土著。这些部落,属于北上女真和东海女真,当在黑龙江都司的管辖之下。但黑龙江都司,还只有个架子,并未正式册封各部。”

简单点说,就是哈巴罗夫杀的人,名义上暂时属于伪清百姓。但伪清又已经覆灭,缩在宁古塔不敢出来,这些百姓应自动成为大同百姓,可黑龙江都司又没有真正组建起来。

一句话,皇帝说咋办就咋办,无论怎么处置都合情合法。

首辅宋应星突然说:“陛下,郭尔罗斯前旗和后旗,在黑龙江都司设立之后,应该改为郭尔罗斯前卫和后卫。这郭尔罗斯后卫的指挥使,臣觉得布木巴年纪太大,应该换一个年轻有为的蒙古头领担任。”

赵瀚微笑道:“宋卿所言极是。”

跟哥萨克俘虏一起到京的,还有来自东北的两封告状信。

一封是王辅臣写的,说自己带兵路过布木巴的领地,这老家伙什么东西都要收钱,而且还只收银子不收军票,甚至不肯派出几个蒙古骑兵助战。

一封是李正写来的,说已经疏通从辽长城到草原的驿道(线路很短),明年便可去哈尔滨建立黑龙江都司衙门。但是,哈尔滨属于布木巴的领地,即便不是核心区域,这老家伙也不愿让出来。

宋应星刚才说得很委婉,可字句里带着血腥味——出兵杀他个心服口服!

卢象升拱手道:“陛下,伪清在册封郭尔罗斯部时,不但将这蒙古部落一分为二,还将其附属于科尔沁左翼管辖。科尔沁左翼互相功伐,但又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他们既经常劫掠郭尔罗斯部,却又将郭尔罗斯部视为附属。我们一旦出兵郭尔罗斯后旗,必须考虑郭尔罗斯前旗的反应,还要考虑科尔沁左翼蒙古的反应。”

袁允龙问:“卢尚书不建议出兵?”

卢象升摇头说:“当然要出兵,但是,不能只对郭尔罗斯部用兵。明年开春雪化之后,除了驻扎建州的部落,东北其他部队全都要出动。择一部精兵,直取郭尔罗斯后旗,杀了布木巴另立首领。其余各部,带着册封使者,威逼科尔沁左翼和郭尔罗斯前旗。令这些蒙古部落不敢干涉的同时,趁机把他们也册封了!”

卢象升指着地图说:“一切照伪清的法子册封,但名字需要改一改。郭尔罗斯前旗,改为郭尔罗斯前卫。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改为科尔沁左翼前、中、后卫。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改为扎赉特卫、杜尔伯特卫。各卫的指挥使,全部封国公。甚至个别可以封王,爵位越高,越难互相吞并。爵位有差,又会互相攻击。”

整个科尔沁蒙古,被满清强行分为十个旗,统称“嫩江十旗”。

这十个旗,并非一条心。

比如郭尔罗斯部,名义上属于科尔沁部,却早就是半独立状态。满清也乐见其成,矛盾越深越好,才不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赵瀚基本同意卢象升的建议,他在地图上画圈道:“从安乐州东出长城,一直到黑龙江都司治所(哈尔滨),沿途草原改为都司直属辖地。谁不愿意,就打了再说!”

这等于把四平、怀德、长春、吉林、德惠、扶余、肇源、哈尔滨……诸多科尔沁蒙古的地盘,全部划归黑龙江都司直辖,生活在那里的蒙古人也被都司直接统治。

如此,就可保障从辽宁到黑龙江都司的通道,但必然激起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反抗。

卢象升说道:“陛下,直辖也分两种。一种是汉官来管理,一种是让蒙古官员管理。在草原地带,汉官恐怕难以管制,不如就交给蒙古官员。陛下划出的这些地方,可挑选有威望的蒙古人,给他们封赏官职和爵位。如此一来,整个科尔沁左翼的南方部落,那些被册封的头领为了利益,都会站在朝廷这一边。”

赵瀚拍手赞道:“妙哉!那些南方蒙古部落,不仅会站在朝廷这边,还会被北方部落视为叛徒,今后只能老实听从黑龙江都司的命令!”

陈茂生也开口说话:“等明年打完仗,册封土司和指挥使之后。从蒙古人到女真人,各部首领必须遣送子嗣到南京读书。让他们知晓中国之强大,让他们学会说汉话、穿汉服,将汉家风俗文化,一点点的影响东北各地。”

费纯说道:“册封之后的部落,可以放开贸易管制。除了兵器不能交易,粮食允许民间互市。前明一朝,动辄禁止互市,不但每次都禁不了,反而愈发激起蒙古叛乱。”

“放开贸易之后,商贾为了赚取利润,必然收购大量粮食卖去草原。”刘子仁提醒道。

费纯笑道:“只要巡检兵不烂掉,商贾卖粮就卖粮吧。巡检兵若是烂了,禁止粮食北运,反而导致商贾走私粮食更有利可图。而且,整个东北也没产多少粮,军粮还得从朝鲜、日本购买补充。”

赵瀚说道:“已经册封过的部落,可以尝试开放粮食贸易,出了问题再收紧就行了。”

户部尚书郭舜禹说:“陛下,还有一个棘手问题。今年组织的移民,最远只愿意到建州。更北边、更东边,他们就不走了。两个月前,一股移民差点闹出乱子,走到建州城东数里外,就死活不愿再上路。负责移民的官员,只能跟胡将军(胡定贵)商量,把那股移民就近安置在建州境内。”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朕也在思考解决之法。”赵瀚感到很为难。

主要还是赵瀚治下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太好了。除了遇到重大家庭变故,瞬间失去粮食和钱财之外,已经基本不会再饿死人,整天吃红薯也能勉强活下去。

既然在南方能过日子,为啥要移民到苦寒之地?

就算朝廷的移民政策再优渥,后世吉林省的西部和南部,也已到了移民们可以接受的极限。再继续往东和往北,抱歉,死也不去!

出了乱子,非但不敢镇压,移民官员还得哄着。

因为每一个运到东北的移民,朝廷都花费了大量银子。粗暴镇压倒是简单,事后必然被户部责难,因为伤害到户部的政绩和钱财。

赵瀚说道:“从安乐州到黑龙江都司,沿途必须有移民,以增加汉民的数量。这些地方,再次提高移民待遇。只要迁徙过去,二十年内不用缴纳赋税,每人能分得的土地也要增加。至于其他太偏远的地方,就不要迁徙良民过去了,改为迁徙囚犯强制移民。五年以上徒刑者,只要愿意做移民,不但可以赦免罪行,还能立即落户分田!”

郭舜禹拱手道:“陛下圣明!”

皇帝定下基调,今后的东北移民政策就确立了。

正常移民,最远只到赫图阿拉。

哈尔滨、长春等地,移民政策极为优待,二十年之内都不用交税。这里的汉人移民,将是黑龙江都司的统治核心。

更远的地方,全部进行罪犯移民。是罪犯移民,而不是流放!两者天差地别,流放的死亡率极高,罪犯移民却有妥善安置——朱元璋在东北搞移民,就安排了大量罪犯,偏远驿站的驿卒几乎全是罪犯。

这些罪犯,基本都是男人,想要讨老婆,就得跟土著沟通,娶当地的土著女子为妻。只要他们勤劳肯干,土著当然愿意嫁女,多给点粮食做嫁妆就行。

如此,还能促进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朝廷亲自下场,费力组织移民的政策,再持续几年就可以了。

上一篇:修行从渔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