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298章

作者:王梓钧

若要举行仪式,就得劳师动众,把天地坛这些建筑修复。

不过官方机构变动极大。

都督府改为吴王府,下属机构更改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财部、商部、都察院、都督府、秘书处。

礼部:宣教司改的,主抓大同思想工作,同时身兼教育部职责。

工部:主管交通、水利事务。

商部:主管全国工商业。

户部:相当于民政部。

财部:相当于财政部。

刑部:领导管理全国法院。

廉政司改名都察院,不可风闻奏事,一切讲求证据。

兵事院改为都督府,征兵、训练、打仗。

兵部掌管装备后勤,掌管高级军官的升调,同时负责制定作战方针。

作战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兵部只能确定是否开战,从宏观层面来主导战争。具体作战方案,由都督府来负责,避免外行瞎指挥内行。

而且赵瀚的兵部,不再是纯文官组织,武将也能升为兵部尚书。

不过武将调任兵部之后,不得再插手军事指挥,必须卸任都督府的一切职务。若有兼任,形同谋反。

秘书处由秘书院改名,而且变得正规化。

秘书处设立十曹,分别与八部两院对接工作,相当于被阉割了监察功能的六科。

称帝之后还会设立内阁,内阁的相权如何安排,赵瀚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另外,还有大同银行,跟财部纠缠不清。等天下平定之后,双方的关系会慢慢理顺。

赵瀚的称号变成吴王,官员的官名自然也得改。庞春来是吏部尚书,李邦华是兵部尚书,陈茂生是礼部尚书。

费如鹤、黄幺、李正等人,都被升为左都督。

茅元仪、徐念祖等人,叫做兵曹秘书。

……

马万年被送去济州岛,协助训练骑兵。

秦良玉坐船返回石砫,她要抽调白杆兵,抢在张献忠之前,迅速渡江拿下云阳。

当她路过夔州的时候,夔州已经失守。

继续坐船往上,张献忠的部队,竟然已经攻克云阳!

秦良玉直接在万县登岸,命令随从回石砫调兵,自己只带几个人防守万县。

来到城外,秦良玉命人呼喊:“石砫秦良玉在此,快快开城!”

“秦夫人?”

知县谢宗泰先是一愣,随即大喜:“快快把秦夫人吊上来!”

几个箩筐放下,秦良玉和随从很快来到城墙之上。

“晚生谢宗泰,见过秦夫人!”

谢宗泰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感动得想要哭泣。

他是崇祯十年进士,刚做知县一年,老家浙江就被赵瀚攻占。随后局势大变,四川与朝廷失去联系,谢宗泰就一直稀里糊涂做官。

这货是个断案高手,做法官还算专业对口,让他守城纯属赶鸭子上架。

秦良玉也不废话,直接问道:“城内守军有多少?”

“只有三百多乡勇,还是过年之前招募的。”谢宗泰回答。

秦良玉也不好责骂其无能,毕竟张献忠的大军不远,这位知县没有弃城而逃已算尽职。

秦良玉又问:“府库之中有多少钱粮?”

“不多了,”谢宗泰又补充一句,“若是几百士卒,倒能吃两三个月。招募更多士卒,怕是一个月就得军粮耗尽。”

秦良玉顾不得许多,只能拿出大同军旗,撒谎道:“陛下已将坤兴公主下嫁,并册封江西赵瀚为吴王。此时此刻,皇子皇女皆在南京,不啻为传国托孤之举也。”

“真……真的?”谢宗泰难以置信。

秦良玉叹息:“北直隶被流寇和鞑奴三面包围,大明倾覆不远,陛下也得留条退路。”

“唉!”谢宗泰也只能感慨。

秦良玉又说:“吴王坐拥闽粤湘浙淮赣诸地,今后必然登基。夏收之后,吴王就会遣大军来四川,届时八贼必定败退。”

“可城中这点人,也守不到夏收啊。”谢宗泰说道。

“还有白杆兵呢,”秦良玉故意露出自信笑容,“我都来了,白杆兵不日便至,你将此事告之全城百姓。”

“好!”谢宗泰顿时有了信心。

秦良玉又说:“立即搜集木料,召集城中木匠。烂木头都可以,枪头也以木制,全部涂成白色,制作假的白杆枪。城头插上大同军旗、马字旗和秦字旗,派人去城外散播白杆兵已至的消息。”

“此计大妙!”谢宗泰听得更有信心。

秦良玉说道:“把陛下册封吴王、下嫁公主之事,也一并传到城外。还有,在城中宣传八贼残暴,就说一旦城破,必被贼寇烧杀抢掠。逼迫城中富户捐钱捐粮,召集百姓前来守城。算了,聚兵劝捐之事,我亲自去办!”

有了秦良玉做主心骨,整座县城迅速运转起来。

谢宗泰虽然不懂守城,听命办事的能力却有,各项事务居然做得井井有条。

秦良玉的大名摆出来,又有吴王做招牌,富户们害怕张献忠劫掠,也都非常干脆的捐献钱粮。

接着又在城中行保甲法,外地人一律集中看押,尽量防止张献忠的奸细作乱。

城中肯定有张献忠的奸细,他用这招夺城无数。

张献忠,受伤了。

七年前,他就打过一次夔州。

知府还没上任,通判、推官、知县全部逃跑,同知何承光挺身而出。

何承光带着几千百姓,面对数万人的围攻,一直坚守到军粮断绝。

奸细报告说校场有粮,趁着何承光运粮之机,劫狱释放囚犯,放火制造混乱,张献忠一举攻破夔州。

何承光浴血奋战,全家十七口人,无一投降,皆遭杀戮。

那次之后,为防万一,夔州府城就安装了两门铜炮。

两个月前,张献忠亲自督战攻城,被一炮轰得擦身而过。

人倒是没事儿,但战马受惊,跌下来摔断腿。

休养期间,大冬天又感冒了,气得他在夔州城大掠三日。

如今腿伤痊愈,接骨大夫手艺不精,给张献忠治成一个跛子。

拿下云阳之后,张献忠兵分两路,亲率主力前往万县,又让李定国去打开县。

在半路上,就有探子回报军情:“大王,城中细作断了联系。据本地人供述,石砫秦良玉,已率白杆兵驻守开县。还……”

“还什么?”张献忠眉头紧皱。

探子说道:“崇祯皇帝把女儿嫁给赵天王,封了赵天王做吴王,还把皇子皇女都送去南京。石砫的白杆兵,也都投了赵天王。如今万县的城头,插着大同军旗,还有白杆兵的秦字旗、马字旗。小的远远看了,城上许多守军拿着白杆枪。”

张献忠大怒:“放屁的赵天王,那就是赵贼!先抢老子的黄梅县,现在又要来抢四川!”

听说白杆兵驻守万县,张献忠顿时头疼不已。

他吃过白杆兵的大亏,当年被秦良玉、秦翼明(秦良玉之侄)、马祥麟前后夹击,仗着马快迅速溜走才逃出生天。

“大王,大王,不好了!”有信使从东边骑马而来。

张献忠没好气道:“又有何事?”

信使禀报道:“赵天王的水师炮击归州和夷陵!”

“赵贼欺我太甚!”张献忠气得想吐血。

赵瀚已经拿下江淮地区,等于两面包围湖北。

东北方,大同军可从信阳进攻德安府。

东南方,大同军可从广济进攻黄州府。

南方,沿江城市全在大同军的攻击范围内。

张献忠不知道赵瀚的战略目标是先打山东,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赵瀚很可能先打自己,把湖广先统一了再说。

“回师!”

张献忠气得牙痒痒,他怕白杆兵驻守的万县久攻不下,自己的老窝湖北又被赵瀚抄了。

张献忠不但选择撤军,甚至连吃进肚里的夔州和云阳,都非常干脆利落的吐出来。因为这两座城没法防御,一旦大同水师切断长江交通,就要全部变成悬在外面的孤城——也可从陆路运粮,但消耗太大。

秦良玉只带几个随从,略施小计,配合大同水师的威胁,竟然就此逼得张献忠放弃四川。

张献忠发现自己处境艰难,如果选择跟赵瀚开战,居然不知道该先打哪里。

过江打湖南肯定找死,一旦大军南下,很可能兵粮不继,粮食被大同水师卡在北岸过不来。而且,东北方的德安府,东南方的黄州府,都会遭到大同军攻击。

如果换成进攻江淮,大同军又可能渡江打沿江城市。

有了固定地盘,就是这般难以抉择。

哪像以前做流寇,莽着头往前冲便是。

张献忠回到荆州府,收到赵瀚的一封来信,内容通俗易懂:“四川我要了,你可去打陕西、河南,我保证不会趁虚而入。”

打个屁啊,张献忠根本不敢动兵。

因为黄顺、费映珙已经屯兵信阳,李正、萧宗显被调去广济,随时可能从这两个方向进攻。

张献忠不敢动,至少赵瀚正式攻打山东之前,张献忠的大军绝对不敢乱来。

第361章 【风起云涌】

赵瀚关注的不是张献忠,而是越来越严重的春旱。

去年北方旱情达到顶峰,是崇祯登基以来,北方旱灾面积最广、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年份,旱灾甚至波及到蒙古草原!

而今年,春旱蔓延到四川、湖南、贵州和广西。

赵瀚治下的各省,只有广东、福建、浙江、半个江苏、三分之二个江西没有受灾。

湖南全境大旱!

仅看春旱情况,就知道又是个大灾年。

满清却非常幸运,因为历年干旱,只波及到宁锦一线。至于鞑子的老窝,一次旱灾都没有,扛住冬天的雪灾就行了。

“要不要暂缓北伐?”户部尚书黄顺甫问。

“不能停,”李邦华说道,“若是明年也旱情严重,难道明年也不打了?”

“肯定要打,”赵瀚非常不情愿地说,“劝降左良玉。只要他肯投降,给他五条船运财货,到南京来做一个富家翁。”

赵瀚也是被搞得没办法了,今年必须向灾民征粮,老百姓的日子将不好过。

如果左良玉愿降,就能节省无数粮食,也能少饿死很多山东百姓。

……

山东,东昌府。

左良玉似笑非笑,看着潘独鳌说:“张献忠真想跟我联手打赵瀚?可我手里没粮啊,今年山东又是大旱。”

“赵贼有粮,去抢一遭便是!”潘独鳌道。

左良玉又说:“抢粮就得出兵,出兵就得开拔费。我钱粮都不够,又如何南下打仗?”

潘独鳌反问:“而今赵瀚北上,无非是先打左候,还是先打我家大王的区别。赵瀚灭了左候,下一个便是我家大王。赵瀚灭了我家大王,下一个便是左候。你我两家唇亡齿寒,若再不联手,必被赵瀚各个击破!”

“容我考虑考虑。”左良玉没有拒绝,也不当场答应。

潘独鳌笑道:“左候难道还想归附赵瀚?以赵瀚的规矩,即便左候带兵投靠,今后也肯定不能掌军。没有自己的军队,便能做个富家翁,今后还不是任人拿捏?等左候的军队被遣散,都到乡下分到土地,谁能不心向赵瀚?到那个时候,左候之生死,就得看赵瀚是否仁慈。”

左良玉陷入沉思。

上一篇:修行从渔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