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173章

作者:王梓钧

魏家驹又说道:“便是一县之内,情况也有所不同。鄙人来自宁都,对宁都县最清楚。宁都北部的上三乡,多为江西本地人;而宁都南部的下三乡,佃户全是福建人,且大都来自福建汀州。这些汀州人当中,又多数来自上杭,少数来自连城。”

赵瀚越听越头疼,抛开什么客家人的身份不说,这种呼朋唤友而来的佃户,相当于抱团到江西打工的福建农民工。

更可怕的是,这些农民工,已在江西繁衍数代人,而且还没有本地户口、没有田产!

必须给他们户口,必须给他们分田,否则就是不稳定因素。

南赣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王守仁在此剿匪的时候,就于正德十二年凑报朝廷,说崇义地区全是广东人。不仅有客家人,还有瑶族百姓,都是早年间巡抚安置过来的流民。这些流民砍山开荒,为南赣开发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跟本地人产生矛盾,开垦出的荒地多为本地大族霸占。

而南赣地区,在明中期人口锐减,也不仅仅是因为战乱。

许多是不堪地主压迫,举家逃往湖广。当时湖广南部地广人稀,又有朝廷特许的流民落户政策,因此江西农民纷纷逃过去开荒,几乎是半个县半个县的往湖广迁徙。

而赵瀚的地盘特产靛蓝染料,大同军旗也是这种染料来染成蓝色。

靛蓝种植技术,就是由迁居赣南的福建人,一点点传到吉安府这边的。

庞春来突然问:“你一个宁都县主簿,怎么主动跑来吉安府献策?”

魏家驹非常直白地说:“魏氏乃宁都第一大族,鄙人的族叔,上魏下兆风,今年受到皇帝征召做官,赐而不就,人称‘征君’。知县每有政务,必与族叔商讨。赵先生所购硝石,皆为魏氏所售!”

众人面面相觑,好嘛,魏家原来是硝石供应商。

魏家驹又说道:“而今,宁都县已经乱起来,早晚必为赵先生所取。魏氏自知难保田产,恐怕也难保硝石矿山,请赵先生在占据宁都之后,特许魏家开采供应硝石。宁都还有硫矿、铁矿,亦请赵先生特许开采。”

“硫矿也有?”赵瀚惊讶道。

“有,而且还不少。”魏家驹说。

这尼玛,有硫矿、有硝石,若再烧制木炭,直接就集齐了火药制作材料,可以在宁都本地搞个火药制作局。

赵瀚仔细思索之后说:“只要魏氏一心归附,我可以特许魏氏经营硝矿和硫矿。但是,魏氏不得专营,须再让两家加入进来。如此三家共同开采,魏氏的矿山可以稍微多些。至于铁矿,必须交给第四家经营。”

“多谢赵先生恩典!”魏家驹此行目的已经达到了。

赵瀚问道:“你说宁都县已经乱起来?”

魏家驹回答道:“有一豪佃,聚集数千佃户,正在围困宁都县城。”

李邦华感到非常奇怪:“豪佃上拒地主、下欺佃户,为何又要带着佃户起事?”

魏家驹回答说:“豪佃每次跳动佃户闹事,无非是想拿到更多土地的永佃权,然后再转租给普通佃户。”

“这对普通佃户有什么好处?”陈茂生问道。

魏家驹有些尴尬地说:“由于豪佃欺上瞒下,地主收不到太多租子,因此想尽办法增加杂费。比如桶子、白水、行路、冬牲之类,本意是让豪佃多交租,但豪佃却把杂费转到佃户头上。佃户因此嫉恨地主,愿意跟随豪佃起事,只为废除这些杂费。”

好家伙,这些豪佃是真牛逼,占据各种利益不说,坏处全往下层佃户身上摊,风险全让上面的地主来扛。

地主盘剥佃户越狠,豪佃就能趁机煽动,挑起事端为自己争更多好处。

魏家驹又说道:“这次不一样。大明眼看不行了,赵先生又主张分田。那些豪佃打着赵先生的旗号,恐怕是想夺取地主的田产。”

“他们夺再多田,最后还不是要被我分走?”赵瀚疑惑道。

魏家驹说道:“那些豪佃,眼里连大明朝廷都没有,又怎会把赵先生当回事?赵先生带兵过去分田,恐怕他们也会煽动佃户暴乱!”

赵瀚冷笑道:“据你所言,宁都县的地主,都是良善无辜之辈?真个良善,怕是早就被福建人吞了!”

“不敢……不敢期满赵先生,”魏家驹连忙跪下磕头,“地主本身也养着佃奴,又有官府相助,因此平时也不惧豪佃。”

这他娘的,已经不仅是阶级矛盾,还有土客矛盾夹杂其中。

地主占据生产资料盘剥佃户,豪佃则是一群寄生虫。

一旦强行分田,很可能地主和豪佃会联合起来,因为面对外部威胁,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而豪佃和佃户,又都是外地过来的福建人,佃户非常容易被豪佃煽动!

让魏家驹暂时退下,赵瀚给陈茂生分析道:“南赣地区的主要矛盾,是地主、豪佃双重压迫底层佃户。”

“对,”陈茂生点头说,“不止是南赣,今后所有府县,都必须禁止田产层层转佃。”

赵瀚说道:“地主、豪佃都靠土地牟利,若是分田,地主和豪佃多半会联手阻拦。但是,对豪佃不能直接杀了,因为他们往往是佃户头子。杀一个豪佃,可能导致无数佃户被煽动起事。”

陈茂生说:“要先给佃户说清楚分田政策,将他们与豪佃剥离开来。”

“不错,”赵瀚说道,“但南赣地区,好多佃户是说客家话、福建话、广东话,你怎么跟佃户讲清楚田政?他们听不懂我们说话,自然不晓得田政。到时候,还不是豪佃说什么,底层佃户就信什么。恐怕把豪佃逼急了,他们能造谣说咱们要杀光福建人。”

陈茂生仔细思考道:“既然赣县的外省人没那么多,可以先在赣县主持分田,借机让宣教官、农会骨干,慢慢学会说客家话、福建话和广东话。”

赵瀚点头道:“必须先学会说话,底层佃户说什么,你们就要学什么。要直接扎根佃户当中!一定要告诫宣教官和农会骨干,不要分什么江西人、福建人、广东人,只有劳苦大众才是自己人!”

“明白!”陈茂生拱手道。

赵瀚又吩咐说:“南赣各县,可以先占下来,但除了赣县之外,其他诸县都不急着分田。可以先做出妥协的样子,让地主和豪佃继续斗,不能让地主和豪佃联合起来对抗咱们。记住,今后在任何地方做事,都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经验。”

陈茂生再次拱手受教。

李邦华问道:“赣州城里的三千福建兵,若不同意他们回乡的请求,恐怕城里的百姓要遭殃。”

赵瀚冷笑道:“答应便是,不但放他们走,可以给他们发路费。南赣诸县皆乱,收缴他们的武器,看他们怎么回福建!我估计,他们走到半路,就会因为劫掠,跟本地的各种势力打起来。他们搅得越乱,我们才越好分化本地势力。”

南赣的复杂矛盾非常有意思,不但在明代,甚至贯穿了整个清朝。

根据清代的《宁都直隶州志》,顺治年间有一场田兵起义。

起因是土客矛盾,温姓江西地主与黄姓客家豪佃仇杀,打着打着就变成阶级斗争。黄姓豪佃煽动底层佃户,要求废除各种苛例、减轻田租,以此来攻击温姓地主。

口号喊出之后,一发而不可收,石城、瑞金、宁都三县全闹起来,上万客家佃户组建田兵,江西土著佃户也开始加入,甚至有蔓延到整个南赣的趋势。

发展至此,已经不分江西人、福建人,也不再是什么土客矛盾,直接引出最本质的阶级矛盾!

南赣这地方属于超级火药桶,一碰就炸,一炸就是好几个县。

陈茂生亲自坐船去赣州,并传达赵瀚的命令,撤兵数十里把三千福建兵放走。

狗改不了吃屎,这些官兵没走多远,只行至于都县就开始劫掠。

本来在互相攻打的地主和佃户,被迫开始抱团,一起把三千官兵赶跑。然后他们又接着打,在豪佃的煽动下,日复一日的上演土客仇杀。

地主不敌田兵,请求费如鹤带兵进县城,这是他们的一贯做法,利用官府来压制佃户。

第206章 【山中之民】

赣州。

陈茂生先去见费如鹤,又去见知府刘安丰,最后召见宣教官和农会骨干。

得到的消息很让人头疼,客家话不是那么好学的!

仅南赣地区的客家话,就可大致分为三种,虽然彼此之间可以沟通,但对刚开始学的外地人来说很不友好。

“掌宣容禀,”负责赣州宣教工作的李孝义说,“咱们自是该学客家话,但也要招纳本地的客家人。一两年之内,南赣的宣教、分田,还得多多依靠客家人方可推进。其中一些客家人,早已会说江西话,而且他们还能识文断字。”

陈茂生问道:“除了豪佃和底层佃户,南赣是否还有客家小地主、自耕农?”

“有,而且为数不少,”李孝义说道,“在下建议,一些客家小地主,暂时不要分他们的田地,便是超过了一百亩也别分。”

“为何如此?”陈茂生皱眉道。

李孝义说道:“在下通过走访乡村,发现了很意外的现象。许多村落,整村整村全是客家人。特别是那些偏僻村落,他们从闽粤迁来数十年,完全靠开荒挣得家产。这些土地比较贫瘠,以前皆为荒山野岭,是他们一镰一锄开出来的,并未有盘剥佃户之举。”

好嘛,这跟魏家驹说的又不一样,看来南赣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这些偏僻村落,可有大地主?”陈茂生问道。

李孝义摇头说:“并无大地主,他们从闽粤迁来,筚路蓝缕,穷山恶水,开荒不过一百年。哪里能出什么大地主?大山里的偏僻村落,多为自耕农和小地主,根本就不需要分田。而且,占地一百亩以上的地主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陈茂生说道:“我得派人请示总镇。”

跟宣教官聊了一番,陈茂生又去见邹维琏和刘寰。

在原有的时空,邹维琏去年就该病逝了。他在福建立下大功,却被温体仁诬陷到罢官,等温体仁倒台之后,崇祯皇帝才把他想起来,一打听发现温体仁已经去世。

许多大臣都是这样,不罢官活得好好的,罢官回乡一两年即病逝。

包括温体仁同样如此,在朝时活蹦乱跳,丢官第二年就病死了。

至少现在看来,邹维琏无病无痛,至少还能活十年八年。

邹良益介绍说:“父亲,这位便是宣教司陈讳茂生先生。”

“邹先生,幸会!”陈茂生拱手道。

邹维琏抬手还礼,动作有些勉强,笑得也有些勉强。

陈茂生又拱手道:“见过刘先生。”

“幸会。”刘寰倒是很自然,而且态度模棱两可,一直不说是否愿意投靠。

大明赣州知府刘寰,唯一在史料留下的痕迹,就是给赣州崆峒寺的匾额题词。

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邹维琏总是兴致不高。

终于,陈茂生问道:“请教两位先生,这南赣的客家人,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邹维琏指着刘寰:“此事当问他。”

刘寰笑着说:“在下不才,原籍广东,正是客家人。”

陈茂生连忙说:“请刘先生不吝赐教。”

刘寰讲述道:“客家人南迁,始自晋代。而这南赣的客家人,许多是宋末由闽粤迁来。大明立国之后,南赣客家人,又大量回迁至闽粤。”

“为何他们近百年又迁回来了?”陈茂生问道。

刘寰解释说:“嘉靖年间,倭寇袭扰,大量沿海百姓迁至内陆,导致粤东、闽西人多地少。恰好,南赣由于战乱,人口大量离散。粤东、闽西之客家人,便成群结队迁居至南赣。”

那个魏家驹,还有一个情况没说明白。

王阳明等大臣剿匪之后,特别是外省客兵肆虐,南赣许多乡村都空了,地主纷纷逃去县城定居。

客家人整村整村搬来,一部分做佃户致富,并且反客为主,形成如今的豪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许多豪佃已经转变为大地主,因此客家人之间也有地主、佃户矛盾。

嘉靖中后期迁来的客家人,一部分做了佃户,更多则是去开荒垦殖,成为小地主和自耕农。

这个时候的土客矛盾,其实还不算特别激烈,因为直到乾隆年间,闽粤客家人一直在回迁南赣。

至于清朝早期,为啥大量客家人迁赣,当然是打仗造成的。

南赣土著和客家人,地主和佃户,抛下矛盾一致抗清。就拿上犹县来说,抗清运动持续到康熙年间,此地百姓几乎被杀绝了!

根据《上犹县志》记载:“自康熙十三年至今(乾隆),人绝烟断,空余四壁,孤城一片荒山。”

因此,在清朝中晚期之后,越来越多客家人迁入,那时才达到土客矛盾的巅峰。

而明末的南赣客家人,很多都还在勤劳致富,向着大山更深处开垦荒地。

并且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他们砍伐山林、凿石挖矿,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

刘寰提醒道:“赣南山多地少,一味开垦山地,粮食种不出来多少,反而下雨之后动辄山崩。尔等治理南赣,当令山民多多种植烟草、油茶、油桐、漆树等作物。”

“受教了。”陈茂生拱手说。

明末江西,客家人野蛮发展,到处开荒种粮食,让官府一直非常头疼。

但官府的禁令,客家人根本不遵守。直到后来灾害频发,他们才自己重视起来,从而在南赣形成油茶、油桐、烟草经济区,用人工林代理了自然山林。

邹维琏不愿为赵瀚效力,但也无法在大明做官,干脆跑到吉安府教书去了。

而大明赣州知府刘寰,却改名为刘宇留下,被陈茂生特聘为幕僚。

刘寰作为大明官员,啥都干不了,政策也无法推行,只能整天念经研究佛学。

被陈茂生礼聘之后,简直焕发第二春,当月就献策十多条。

此君还会说客家话,成了陈茂生的随身翻译。

赵瀚那边也给出回复,若偏僻村落的客家人,真的全靠勤劳垦荒致富,每人可保留一百亩地。但是,绝对不能超出一百亩上限,而且十人以上的家庭必须分家分产!

因为有刘寰的帮忙,陈茂生吸纳了许多本地贫民进宣教团,在赣州城周边的分田工作非常顺利。

可进入山区之后,瞬间遇到重重困难。

那些客家人根本不愿落户,他们一直属于流民状态,抱团抵抗朝廷的赋税征收。

对他们而言,大明是朝廷,赵瀚也是朝廷。

农会工作都无法开展,因为他们自己有土地,而且是自己开荒所得,根本就不需要赵瀚的恩惠。

怎么办?

粗暴一点,就是直接杀人立威,以武力手段强行订立户册,但这似乎跟大同理论有冲突。

陈茂生只能继续请示赵瀚,政策调整必须获得批准。

赵瀚的回复非常直接,既然山中的客家人,拒绝到官府落户,拒绝给官府纳税,那他们就不属于治下百姓。

上一篇:修行从渔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