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162章

作者:白雨涵

他还想到了交趾省督军马兰刀得自地府的《窍中二气》,这样的神通手段,似乎也很符合修仙之法。

“修仙啊!”

池桥松平复一下激动的内心,想到了家中良田十亩:“若是真有上武,我的良田里,又能长出什么样的本灵根?”

小回龙的流水潺潺,龙王井依然幽深不见底。

涂山孑也在任琼丹的照料下恢复过来,一把推开任琼丹,抖了抖湿漉漉的超小号道袍,尖叫一声:“叽!”

第二百三十九章 龙喋穴

“叽!”

涂山孑叫声急促。

它似乎有了不得的发现,通过任琼丹来转述:“无毛老狐说他想起来了,此处极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古墓,龙喋穴。”

“龙喋穴?”池桥松疑惑,他未曾听说过。

涂山孑则不断比划手势,又连声“叽、叽”叫唤,让任琼丹帮忙翻译。

“龙喋穴是一种特殊的墓穴,墓主人会选择一条龙脉,在龙脉尾部寻找穴位,然后钻井修墓,意味着驭龙宾天。

升天为阳,入墓为阴。

所以龙喋穴要挖深井,井下极阴之地为棺椁所在地。

这龙王井石壁上绘刻的石眼龙雕,乃是喋血之龙……龙喋血将死方能入阴间,意喻将墓主人从阴间带入阳间,从而达到驭龙宾天的效果。”

随着任琼丹的转述,池桥松渐渐明白,他迅速问道:“老涂,既然这是一处古墓,那墓主人身份你可能推测出?”

涂山孑点点头,又摇摇头。

任琼丹代为转述道:“他的意思是,龙喋穴之墓乃是帝王规格的墓穴,墓主人绝对权柄煊赫一时,甚至可能是封建王朝的帝王。”

“封建帝王?”

“可能是乱世期的小王朝帝王。”涂山孑指点江山。

超小号道袍之下,整个神态意气风发。

任琼丹双目含情,温顺地充当翻译:“主要是这处龙喋穴之墓,点在玉斗山脉的尾巴上。而玉斗山脉虽然属于南干龙,却是一支截断之脉。

龙气不足,贵亦可言啊。”

大夏民国旁门左道之中,有风水一脉。

曾为这千万里山河,定过龙脉走势——以昆仑山为万山之祖,为天下龙脉之祖山,一切去脉皆从此来龙。

龙向东而生,向西而亡。

故此。

大夏民国疆域之内,有两条断头龙,和三条干龙。

一条断头龙从昆仑山出发,向夷播海方向逶迤,称作西断头龙;一条断头龙则向乌梁海方向奔驰,称作北断头龙。

这两条断头龙乃是西去之龙,主导死亡——故此大夏历史上,游牧民族多从西北侵入。

而另外三条干龙,都是东去之龙,主导繁衍生息。

一条干龙从昆仑山出发,行走于黄河之北。经过祁连、太行山脉,一路奔行到三韩半岛入海,再从波涛中冲入扶桑之地,称为北干龙。

一条干龙,行走于江河之间,横穿中原大地,经过秦岭、大巴诸山,散入江、河、淮、济四渎,再入海隐伏,称为中干龙。

还有一条干龙,行走于横断山脉与天府之国,散入武陵之后分为数支,最终龙首吞吐润金陵,龙爪入海抓琉球,称为南干龙。

这三条干龙当中。

北干龙最长、最凝聚,所以大夏历史上,王朝多为北伐南而一统。

中干龙最短、最分散,所以中原人杰地灵,滋养了大夏文明。

南干龙虽然长、却分散、还有断裂,所以大夏历史上,南伐北而一统的王朝少。

“玉斗山脉就是南干龙的分支,并且属于已经截断的分支,虽然也有龙脉气运,但先天不足,气运自然浅薄。”

任琼丹略懂风水,她将涂山孑的话,加以润色,让池桥松明白了大夏民国的龙脉来布局。

正所谓来龙去脉。

龙脉之说,源远流长,自有其中道理。

她正色道:“风水一脉虽然被武道内功剔除,大夏官方也不支持。但那些内功法师巨擘,若不通风水根本没法行走江湖。”

池桥松对此,表示认可:“的确,风水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当初小青之母被杀,还是嗣汉天师府的费法师亲自出手,祭拜山川、调理气运。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处龙喋穴之墓,我们要如何发掘?”

一人两狐,都有些为难。

涂山孑借助任琼丹之口道:“若能稳固神魂,便能下水探墓,否则这喋血之龙的摄魂能力,会让我们难以维系。”

池桥松闻言有了决断:“我能坚持片刻,但还不够,若我能晋升羽士境,或许便能扛得住喋血之龙摄魂。”

“那就先回去,龙喋穴在这里跑不了,我们等池哥你修成羽士,再来探墓。”

“也好。”

面对难以抵抗的喋血之龙,一人两狐只能先回去。

不过确定了龙喋穴的神异,池桥松的心情不错,这座乱世小王朝帝王之墓中,或许就有上武的线索。

回到越野车上。

池桥松一边开车,一边聊到:“这龙喋穴之墓,或许被人发掘过。”

任琼丹好奇问道:“老板如何判断的?”

“幽冥凭证。”

幽冥凭证的材料不可考,年代也不可考。

若是近现代所制造,比如大夏建国前的乱世时期,有人绘制了幽冥凭证,则代表这处龙喋穴之墓被发现过。

若是墓主人的殉葬品,既然从墓穴中流出,意味着墓穴已经破损。

涂山孑则有不同看法:“被发现有可能,但并未被盗走宝物,否则这头喋血之龙石雕,不可能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摄魂力量。”

“但愿如此,千万别白忙活一场。”

回到松园。

池桥松迅速将摄像机里的磁带盒拿出来,放到录像机里——录像机也是新买的。

一人两狐端坐在电视机前,从外面溜达回来的小青,也把大脑袋伸进来,盯着电视机屏幕一阵瞅。

片刻后画面出现。

开头是池桥松跳进水潭的画面,然而才入水没几米,还没接近喋血之龙石雕,磁带画面就变成了一团雪花。

雪花维持几分钟后,画面重新出现,但那已经是任琼丹重新开机所拍摄。

“和我预料的一样,这喋血之龙会干扰摄像,照相机怕是也一样。”池桥松遗憾说道,不过他还是带着胶卷,去了一趟县城。

找到一家照相馆洗照片。

等照片洗出来,同样是花白一片,什么内容都没有拍到。

带着遗憾的心情,池桥松去了县知事署,在大院里找到档案局。

“池主任啊,有什么事吗?”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普通人,赶紧为墨坎雏虎倒上一杯茶水。

“我来看看县志。”

“好,池主任跟我来,县志都在这边。”

墨坎县历史悠久,工作人员为他抱来厚厚的资料:“建国后,县志陆续在修,不过很多资料找不全,所以县志断掉的地方比较多。”

看着一叠又一叠资料,池桥松立刻头大,他赶忙问道:“那个,我比较好奇,咱墨坎县有人当过皇帝吗?”

忙着献殷勤的工作人员,尴尬一笑:“这个,我还真不清楚,哦对了,我们局老孙参与过编篡县志,我把他喊来。”

不多时。

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蹒跚走来。

第二百四十章 顿悟

“池主任。”

“老人家如何称呼?”池桥松询问道。

这位档案局老员工,回道:“鄙人孙三四,在档案局工作四十余年,县志每一册我都参与过修订。”

“孙老你好,我想知道墨坎县,是不是出过皇帝,就是那种乱世小国的皇帝。”

孙三四沉吟道:“要说乱世小国,别说咱们墨坎县,就是咱们整个江右省,都没有出过一个皇帝。”

“额……”

“不过。”孙三四话锋一转,“起义领袖倒是有过两位,也都登基称帝了,只是没能维持多长时间。”

“是哪两位?”

“随朝末年,隔壁番邑县有同乡操师乞、林士弘起兵反随,操师乞自称元兴王,但不久后战场被杀,林士弘继续领兵反随。”

孙三四对这段历史,颇为娴熟。

哪怕属于隔壁番邑县的历史,他也能娓娓道来。

“后来林士弘一统江右,还占了南越省,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史称太平楚大帝。

没过两年,随朝为棠朝取代,楚国也被棠朝剿灭,林士弘逃入山洞病逝。”

池桥松与孙三四聊了一个下午。

孙三四主修墨坎县的县志,故此对整个江右的历史都了如指掌。

除了操师乞、林士弘两位称帝起义领袖之外,还有江右境内大大小小诸侯,他都能一一道出经历。

只是。

所有帝王、诸侯的故事听完,池桥松发现,并无一人符合龙喋穴的墓主人身份。

首先是那些诸侯王,墓制都有相关规格,不可能使用龙喋穴的违禁墓葬;其次操师乞战场被杀,当时还是一群起义军,很难有精力去修墓。

最契合墓主人的林士弘,兵败逃亡,都躲进山洞里,更不谈修墓了。

回了松园,与涂山孑聊起,涂山孑懊恼道:“池哥怕是被我误导,龙喋穴之墓的确是帝王墓制,但未必就是帝王墓葬,因为帝王有更好的墓葬选择,很少会选用如此极端的墓葬,来诉求驭龙宾天。”

“怎么说?”

“真正的帝王墓穴,哪怕只是乱世小国的皇帝,都会给自己修建堂而皇之的大陵墓,但龙王井有些偷偷摸摸,可能是仿造帝王墓穴的规格进行修建。”

“如果这样,可能性就太多了,哪怕本地县令,都有可能偷偷摸摸修建。”

“是啊,所以这个墓穴主人,难判断。”

“难断就不断了,等我晋升羽士,再去一探究竟!”

眼见着,八月中旬就要过完。

瓯阀大帅陈志斌,开始逐步接收浮梁市。

“市政公已经换人,墨坎县的知事大概也要换人了。”大师兄李守,眉头紧锁,“高层到底在筹划什么,再不发动,怕是彭蠡地区真要改姓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