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95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柳氏痛哭流涕,哀求小橘。

小橘也没有料到,她会这么惨,但是小橘紧咬嘴唇,不愿意松口。

“不行,你要告诉我,我爹娘去哪了?他们人在哪?”

王柳氏怔了怔,哭泣道:“姑娘,这行就这个规矩,别说是你,就算整个扬州城,这么多青楼画舫,凡是买到手的姑娘,没人会告诉爹娘下落?你就别逼我坏规矩了,我活不了几天,又何必让人戳脊梁骨啊!”

小橘气坏了,怒骂道:“你放屁!那年我们家遭了灾,爹娘带着我跑出来,一路要饭到了扬州,你们出了一百贯,把我买下了,爹娘就带着钱走了,他们去哪了?你不知道?你说啊?”

买卖人口这个丧尽天良的行业,自古就有,讽刺的是,他们还形成了行规。由于孩子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人拐卖走了。

而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想要知道父母到底是谁,家乡在哪里,所有相关的人都是咬死了不说的。

卖了就断了,言而有信,不能反悔。

王柳氏到了这时候,居然还不愿意说,还怕被戳脊梁骨,谁戳她的脊梁骨?还不是扬州城的同行!

没想到这位还挺敬业的!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王柳氏嘴角流血,蓝玉一把揪住了她,“说,你说!”

王柳氏抬眼皮看了看蓝玉,竟然把头扭到了一边,一副闭目待锤的模样,蓝玉大怒,还要打她。

张希孟伸手拦住了,他扭头看了看在场的老百姓。

“乡亲们,大家伙都清楚,这青楼画舫就是害人的地狱,这帮人就是吃人的恶鬼。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被他们害苦了,大家伙有什么消息,可以说出来,帮忙成全一家人,功德无量啊!”

张希孟连着说了好几遍,这时候在人群当中有个老者颤颤巍巍站出来。

“大老爷,小老儿虽然不知道这位姑娘爹妈的去处,但,但小老儿知道,这帮畜生都黑着心,他们这边给了钱,买了孩子,回头就找打手,把人打死。一来是剩下一笔花费,二来也是怕人家日后找回来,扰乱了生意。好些,好些青楼的姑娘都不知道,还以为家人活着哩!”

小橘瞠目结舌,听到这里,孩子承受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跪在地上,撕心裂肺,自己盼了多少年,就是有朝一日能见到父母,哪怕只是一面,也就满足了。

可她哪里知道,或许分别那一天晚上,爹娘就被打死了,从此天人永隔,她还傻傻盼了这么多年!

“爹!娘啊!”

小橘痛哭流涕,蓝玉切齿咬牙,他抽出了佩刀,就想宰了王柳氏泄愤,这时候张希孟伸手,拦住了他。

“杀一个死人,算不得英雄。”张希孟扭头道:“乡亲们,事情这样了,我想请教大家一件事,问大家一句话……那些青楼的人,他们有资格在这里领粮食吗?能跟大家伙并肩站在太阳下面吗?”

扬州百姓不知道张希孟的意思,但是也怒气冲冲,异口同声道:“不行!不能让这帮黑心的蛆虫,跟人站在一起,他们不配!”

张希孟由衷点了点头,“乡亲们说得好,那我再问大家伙一句,如果我下令,把所有青楼画舫的东家老板都给抓起来,然后彻查他们的罪孽,明正典刑,大家伙以为如何?”

百姓们稍微一愣,有人立刻喊道:“好!大好事啊!大老爷有德啊!”

张希孟依旧不动声色,又问道:“乡亲们,我还想再问一句,假如我们朱家军下令,封了扬州城的所有青楼画舫,不许再干这种生意,大家伙怎么看?”

张希孟的话问完,老百姓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倒不是别的,真的能禁绝吗?古往今来,改朝换代,不都是这样,青楼画舫,才子佳人,谈不完的风月,说不尽的风流,怎么可能禁绝啊?

一阵的沉默,突然有人跪倒地上。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啊!”

有人带头,瞬间老百姓都跪倒了,纷纷磕头作响,涕泪横流,请求禁绝青楼画舫,这可是个害人的东西。

那些佳人才子背后,是富人的风流,穷苦人家的噩梦!

只要过得下去,谁又愿意干这个?还不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像小橘这种,简直多如牛毛。

大灾之年,家里头过不下去,根本没得选择,就只能任由买卖蹂躏,好好的一生,还没开始,就几乎结束了。

扬州百姓,看得很明白,这些青楼画舫,就是拿他们穷人家的女儿,取悦那些权贵豪强,如果真的让他们选,自然是不愿意的。

可问题是能行吗?

真的有人会查禁青楼吗?

“传令,封了所有青楼,一个不许放过!”老朱轻描淡写,下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命令,没有任何犹豫。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岁

朱元璋的干脆让张希孟都吃了一惊,封禁青楼,这可是千百年,历朝历代都做不到的事情,虽说老朱颇有魄力,也能干出类似的事情,可不该这么草率啊?不是应该深思熟虑,仔细推敲,确定方略,然后才能落实吗!

怎么就直接下令了?

“主公,此令可是功德无量,光耀千古,从今往后我……在史册上,都要有浓墨重彩的一篇!”

张希孟激动之下,差点说出我大明……幸好咽了回去。

朱元璋倒是没想这么多,他讪笑道:“这事是李先生送来的一封信提到的,他建议咱关了青楼,或者至少砍去八成。”

“李先生?”

张希孟顿时愣住了,“他也知道扬州的青楼?”

“怎么可能不知道?”老朱道:“他当初在滁州当官,手里有钱,到扬州来享受一下,不也是情理之中吗?”

张希孟深吸口气,李善长能注意到这事,那就绝对不可能是他老人家怀着什么崇高的理想,同情穷苦百姓,因此要封禁青楼,他就不是这样的人。

那李善长为什么也有这样的建议,那就有趣了。

张希孟眉头跳动,心思转动,他注意到,老朱转述李善长的建议,要么封禁,要么削减八成……张希孟稍微咂摸一下,顿时有了思路。

这事的确跟青楼有关,可也不是青楼的事情……扬州的位置有多重要,前面分析了那么多,那就不用废话了。

这里兼具江河,汇通南北,盐粮之利,钟灵毓秀。换句话说,全天下的好处,都灌到了扬州,这才滋养出一个天下第一等的富贵之地,温柔之乡。

才有不惜重金,耗费年月,培养出来的花魁娘子,无双瘦马……但是到了如今,还具备这个条件吗?

不行了!

北边的高邮还在张士诚的手里,再往北是元廷的地盘。

如今的扬州却落在了朱元璋的手里,过了长江,又是元军的区域……整个天下,已经四分五裂,碎成了一地。

原本汇聚天下之利的扬州,一下子成了几方势力的前沿,变成了战争第一线。

也不用说别的,江南的才子还能到扬州听曲吗?盐城等地的盐商,还能过来喝酒吗?那些过去通过运河,行走南北的官吏商贾,还能到扬州消费吗?

全都不可能了。

没有了这些资金的灌注,扬州的青楼画舫,还能维持得下去吗?

李善长有他的想法,过去扬州的青楼画舫有多少?

粗略估计,知名的也有二三十家,加上暗中营业的,那就更不可计数了。总而言之,几千女子是有的。

这些女子当中,有出色的,都给配了不止一个丫鬟,另外还有乐队,舞姬,厨娘,马夫,船工,护卫……光是青楼画舫,就聚集了两三万人。

除此之外,那些在青楼晃悠的文士名流也不少……而且为了满足这些高质量男女的奢靡生活,衣食住行,笔墨纸砚,穿戴首饰,就更不用多说,光是各地云集的能工巧匠,就何止千人。

如果再把青楼里养的小丫头,各个工匠的学徒工,还有给他们出租房舍的商贾百姓算起来,那就更不用多言。

围绕了青楼画舫,能牵扯出来的产业,涵盖的范围,绝不会少于十万人。

过去这十万人是靠着天下各地的富商名流,齐心协力供养,自然是十分轻松。

可现在落到了朱元璋手里,总不能继续岁月静好,一切如常吧?

就算是朱元璋想,那张士诚想不想?元廷答应不答应?

李善长给朱元璋的信中,有一句最是关键……以三十万众之滁州,果能奉养八十万众之扬州乎?

青楼画舫不同于别的地方,本身并不产生财富,又要金碧辉煌,处处匠心独具,还不是要靠着那些一掷千金的豪客买单!

这时候再看看老朱的手下,就算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折腾,拿出所有心血供养,那也养不起这个产业啊!

所以李善长出于最简单的算术常识,也提出了要封禁青楼的建议。

老朱觉得有理,张希孟提出来,他自然而言就同意了。

说实话,他们真没想那么复杂,更是跟能不能彻底禁绝青楼没关系,也不是要超越时代,只是单纯养不起。

当然了,也可以置之不理,没有了客人,这些青楼画舫,自然就会衰败,老百姓走死逃亡,扬州的繁华不在。

历史上,几年之后,朱元璋派遣缪大亨占领扬州,彼时登记造册,只剩下区区十八户!

扬州百姓到底遭遇了什么,只怕都没人知道,也无法想象。

所以在这个时候,封禁青楼,给这些人安排出路,把这些人力资源发挥出来,就是比较划算的方针了。

还是那句话,有太多的政策,并不会考虑几百年之后,要解决的,也无非是迫在眉睫的难题罢了。

张希孟想到了这些,也忍不住笑了。

“李先生果然是老江湖,比起我可厉害多了。”

朱元璋一笑而已,“他能想到的,你也能想到,咱就不信,你没有安顿这些人的办法?”

老朱还是高明的,张希孟也考虑到了扬州的承载能力,他是从封禁青楼出发,逐步砍掉那些不产生财富的行业,把扬州变成一座作坊工场主导的城市,好跟滁州等地配合起来,形成城乡的经济循环。

如果按照张希孟的思路走下去,也是要把扬州从达官显贵手上的金丝雀,变成朱家军的生产基地,只能说两个人是殊途同归,很难分出高下。

既然意见都统一了,那就动手吧!

要封禁的不只是青楼,也包括赌场,还有多如牛毛的丐帮,运河之上的漕工,这些全都是暂时用不上,也无力供养的。

“主公,人固然是要安排到乡村,军屯,让他们负责屯田,养活自己。但是最好还是要进行审判,要严惩那些作恶多端的恶徒。咱们固然不能扫荡所有烟尘,让天下彻底干净。但是力所能及,大势所趋,除掉一些渣滓,给百姓一些希望,总好过放任恶人逍遥法外!总不能因为百十年后,终归一死,就什么都不做,主公以为如何?”

朱元璋笑了,他伸出手,拍了拍张希孟的肩头,低声道:“先生,这就是你胜过李善长之处啊!”

张希孟不免脸上发红,赶快去做事吧!

这一次张希孟有了完全的把握,一声令下,朱家军出动,迅速查封扬州所有的青楼画舫,一些有名的暗娼也没有放过。

就在朱家军杀过去的时候,有的青楼还以为是客人上门了!这些日子的战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有些倒霉的,诸如周蕙娘所在的青楼,已经经营不下去了,彻底关门。还有不少青楼,也都是勉力维持,几乎关门大吉。

发现了朱家军来了,竟然有人乐颠颠迎出来。

“军爷,咱们这儿什么样的姑娘都有,保管让你们满意!”

郭英把眼珠子一瞪,“你给我滚一边去!”

妇人被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她开了十多年的青楼,在这行摸爬滚打更是有几十年,几时见过这个架势?

难道是要学前些时候,蛮不讲理的盐工?那可不行啊!

“军爷,想要什么姑娘好说,给不给钱都行,咱们交个朋友,军爷是贵人,俺们是贱人,可贵人也有用到贱人的地方不是……千百年来,咱们开门迎客,侍奉八方……”

“闭嘴!”

郭英抽出佩刀,直接架在了妇人的脖子上,“再敢多说一句,立刻砍了你!”

这下子把妇人吓得不敢说话,很快,里面所有人,包括姑娘,也包括其他的侍候的人,男男女女,足有一百多人,被拉扯出来,蹲在了地上。

正在这时候,一个百户跑到了郭英面前,嘀咕了几句,郭英大惊,立刻迈步进去。

他们走到了后面,在一处仓库的下面,发现了一座地窖……准确说,这是个地牢,里面关押了足有三十几个小丫头。

每人能分到的地方,还不如一张桌子大,浓烈的酸臭气息,直刺鼻孔,女孩们骨瘦如柴,瞪着大眼睛,痴痴看着,听到有人来,都不约而同蜷缩起来,惶恐到了极点。

正在郭英不知所措的时候,小橘赶来了,她太熟悉了,其实每一个青楼,都有这么一个地牢,大小好坏或许有些差异,但是功能都是一样的,就是用来关押刚买来,或者不听话的姑娘。

各种刑具,残酷手段,比起真正的大牢,丝毫不弱,甚至犹有过之。

只不过虽然每个青楼都有,但是一个地牢,装了这么多人,还是让小橘大吃一惊……等她耐心跟小丫头们聊天,询问之后,这才弄清楚。

敢情这个青楼很有想法,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食色性也,青楼这一行都黄不了。

因此就趁着便宜,买了不少姑娘,囤积了起来。

除了在地牢里,马棚,仓库,一共弄来了差不多五十人。

偏偏赶上了缺粮食,他们又不舍得放走这些小丫头,就这么关着,也不给足够吃的,这些天已经死了十几个女孩了。

她们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小的才五六岁而已!

面对此情此景,郭英眼圈都红了!

“这帮畜生!”

他亲手背起一个小丫头,其他战士纷纷效仿,他们脱下外面的披风,裹着女孩,把他们背去军营,安顿起来。

一路上,这些粗犷的军中汉子,格外小心,仿佛背着宝贝似的,柔声细语,不断安慰。

“别怕,到了军营,就有吃的,有穿的,有人给你们看病,放心!”

好些小姑娘已经哭了,泪水落在了士兵的背上。

越来越多的扬州百姓出来了,他们在路边张望着,当看清楚这一幕的时候,许多人都咬碎了牙齿,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