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444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张希孟也道:“主公,赶快派人去狄道,但愿能赶得上。”

钦差带着旨意,连夜出京。

在遥远的西北,一驾马车,载着一位患病的将军,到达了一座城池前面停下来。

“兄长,到凉州了。”昏昏沉沉的冯国用听到呼唤,微微发怔,片刻之后,突然笑道:“可是那个陆放翁做梦都想的凉州?”

冯国胜含泪点头。

“来,快扶我下去,我想看看……看看凉州之地。”

冯国用颤颤哆嗦,从马车下来,在兄弟的搀扶之下,缓缓走入凉州城,突然,他喃喃道:“陆放翁有句诗,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我们总算到了凉州,只是等凉州女儿学会应天梳头的时候,我怕是看不到了。”

冯国胜含泪道:“兄长,能看到的,能看到的!我现在就去安排!咱们上凉州最高的高楼,俯视凉州,俯视河西之地!”

冯国胜说完,俯身,用宽阔的脊背,背起兄长,在起身的刹那,冯国胜险些摔倒,不是太重了,而是太轻!

冯国胜哭出了声。

背上的冯国用却是轻笑道:“伤心什么,傻兄弟,我比陆游有福气多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相赠诗

冯国用的病来得很突然,前几天还在探查地形,勾画进军路线,但突然之间,浑身高烧,上吐下泻,甚至口唇青紫。

冯国胜等人一度以为他中了毒,愤怒的诸将立刻寻找凶手。奈何一番寻找之后,却是无所收获。

但是傅友德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比如那一天和冯国用一起去侦察的亲兵,竟然也有两个人病倒,而且比冯国用还要严重,其中一个人已经死了。

询问另一个人,傅友德得知,原来那一天他们去侦察,在路上遇到了一眼清澈的泉水,水质非常好,喝起来竟然是甘甜的,因此装了一个皮囊,送给冯国用解渴。

冯国用喝过之后,还说要把这个泉眼标记下来,留着以后大军西进使用。

傅友德立刻前去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一口泉眼,果然如他所说,清澈无比,水质也好,可傅友德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有毒,随后他弄了点水,喂了一匹马。

令傅友德诧异的是,这匹马竟然欢蹦乱跳,什么事都没有。

等了好几天,都是这样。

傅友德大惑不解,水没有事,那问题又出在哪?

他不甘心,继续打探,终于找到了几个砍柴人,询问之后,傅友德才听到一种说法,说是地下藏着怪蛇,会往水里吐口水……只要看到水花翻腾,就是毒蛇作祟,此后几天之中,别管水多清澈,都不能喝,不然会中毒的。

所谓毒蛇之说,自然是假的。但自然造物的神奇,却不是人能想象的,或许是这眼泉不定期爆发,而爆发之后,会从地下带出来一些有毒的东西。

傅友德不了解这些,但是他大面积打听,却听说了许多特殊的故事……有人讲一队元兵,差不多三百人,突然死在了某处,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累累白骨。听说是西夏王妃要了他们的性命。

又有商队进入沙漠之后,失去了踪影。

听说最惨的一次,上千元兵,押解着一队俘虏经过,结果全军覆没,最后只有一名军医逃了出来。

而自此之后,这名军医也不言不语,变得和傻子似的,人们都说他被夺了魂儿。

种种传闻,让傅友德都不寒而栗。

都说燕云十六州,是中原之痛,实际上,河西之地,早在安史之乱以后,就断绝了同中原的联系,虽然此后也有归义军兴起,但到底未能力挽狂澜。

然后是西夏崛起,彻底断绝了西域同中原的联系,再之后,就是元朝兴起。虽然大元一统天下,但是陕甘之地,分封给了不少王公贵胄,变成了他们的牧场,汉人百姓数量锐减,致使当地风俗同中原迥然不同。

地理人文,全都不一样,甚至是语言不通,长相迥异,要想在这种条件下,大举进军,难度着实惊人。

明枪暗箭,山川河流,甚至是一条溪流,都可能带走将士的生命。

面对这一大片未知,人的生命太脆弱了。

天高地阔,山河无垠。

站在弯月之下,能感觉到的,只是渺小惶恐。

以弱小的躯体,如何能掌握这么广阔复杂的区域?

继续进军?

或者……不如归去!

凉州的高楼之上,冯国用斜躺在椅子上,在他的身下,垫着好几层狼皮褥子,让他能舒服一点。

丁普郎、冯国胜、傅友德,等等诸将,都赶了过来,一个个瞧着他,强忍悲痛,不敢言语。

哪知道冯国用却笑了,“眼下再难,还能比得上当年西汉通西域的难度吗?大汉朝那是从无到有,张骞九死一生啊!随后大汉几次用兵,包括抢夺汗血宝马……哪一次不是几万死伤?试问大汉朝退却了吗?惶恐了吗?咱们的先人,就因此停下了脚步吗?”

冯国用连声质问,好几位将领都红了脸,冯国胜也道:“大汉确实不曾退去,故此才有西域并入中原。开疆拓土,披荆斩棘,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死得了小卒,死不了我这个大都督吗?”冯国用长叹一口气,“你们要想清楚了,一个人不值一提,生死幻灭,人命如灯,一阵风过来,就可能灭了。但数万人聚在一起,就是熊熊大火,遮天蔽日,是吹不灭,打不散的!祖宗能开拓西域,行前所未有之壮举,我们不过是重复先人的行为,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真的愧对祖宗了?”

冯国用稍微喘口气,继续道:“进军云南,开拓辽东,西北用兵……我们这是在还账,也是在开拓,在恢复汉家疆土,铸造华夏辉煌。张相这些年热切倡导,我们也铭刻肺腑,在乎的不就是这个吗!”

“我冯国用一身为轻,故土为重……若是因为我一人,耽误了收复河西的大事,我死不瞑目啊!”

说到这里,冯国用忍不住咳嗽,冯国胜连忙将一杯茶送到了兄长嘴边,又给他拍打后背。

好半晌,冯国用恢复过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润,随即他又道:“我方才说了第一点,就是要有信心,不退缩。绝不能放弃故土,不然我们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子孙。接下来我说第二点,咱们往后务必小心,一草一木,都要小心谨慎。咱们要从本地人身上,学到生存的智慧。”

“还有,我记得张相在北平,推行了过滤水的法子,咱们务必要推行开,要喝热水,不能吃不洁之物。要真心真意,对待当地百姓好,帮他们干活,跟他们交心,做朋友,解决难题。要坚决收回陕甘诸王的草场,把他们的马匹牛羊,都如数分给百姓。不论是汉人,还是色目人。”

“你们要记住我的话,咱们站在高天之下,固然渺小如沙,但是咱们的心胸,却可以包藏天地,贯穿古今。”

冯国用又道:“我已经请张相帮忙,整理了许多汉唐的古书,尤其是关于西域的,已经马不停蹄送了过来。你们都要好好读书,又要探查当地民情,把书卷上的东西,和实际的放在一起,咱们要寻找前人足迹,也要记下来所见所闻,留给后人。”

冯国用不厌其烦,面面俱到,仔细叮咛每一个人。

他说话越来越急促,而中气却是越来越弱,冯国胜心中忧虑,忍不住道:“兄长,你先歇着吧,不用着急的,咱们慢慢说。”

冯国用微微一笑,并没有答应,而是询问道:“梳头,梳头已学京都样了吗?”

一句问话,让冯国胜几乎泪目,连忙道:“已经安排下了,马上就过来。”

冯国用点了点头,喃喃道:“复山河易,复华夏难!把土地打下来,还要教化,还要收服人心,把华夏的根扎下去……只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国胜,你记得,不要把我送回老家了,就在这凉州之地,把我葬了吧。我的坟墓在这里,我也在这里看着你们,自此之后,你们只许往前,不许后退……大家伙能做到吗?”

冯国胜立刻跪倒,傅友德,丁普郎等人也纷纷单膝跪地,泣不成声。

“大都督,您放心吧!我们都明白了,山河社稷,远在我等个人荣辱生死之上,我们纵然是死,也不会后退半步!”

冯国用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这时候楼梯响动,有人引着几个女子上来,她们穿着应天的衣服,梳着应天发饰。

刚刚上来,面色仓皇,十分害怕。

冯国用微微沉下脸,几位大将连忙扭头,跟女子们解释,让她们不要误会,并没有那些不好的意思。

只是想请她们在此展示一下,就可以安然离去。

过了一阵,几个女子平静下来,带头的女子主动道她会唱凉州词。

冯国用大喜,连忙让她们演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女子们的声音略微沙哑,而且声调也有些错乱,可冯国用却毫不在意,满脸是笑。

听了一遍又一遍。

听完之后,冯国用让兄弟搀扶自己,挣扎起身,给她们拍巴掌。

随后冯国用重新坐下,微笑道:“诸公,假若有一日,河西百姓,乃至西域子弟,能尽数背出这首诗,咱们就算是成功了。”

众人强忍悲痛,“大都督放心,我们现在就教给将士们,让他们去教百姓!”

冯国用点了点头,却又道:“这首诗到底不是最佳,孤城,怨,不度……说到底是文人之作,总是带着那么一点幽怨气,缺少气吞山河的壮魄,好固然是好,但是总归不能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丁普郎道:“谁说不是,俺虽然不通文墨,但是什么叫春风不渡玉门关?咱就要带着将士,杀过玉门关,杀到西域去!”

冯国用连连点头,“是啊,这才是大将的气魄。”

正在说话之间,突然一骑飞至。

“大都督,有圣旨一封,外加张相的一首诗!”

“张相的诗?写了什么?”冯国用急忙问道。

使者连忙展开,朗声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淮西子弟赴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凉王

张希孟有几天没去门下省坐班,也没有去国史馆。他在自己的府邸,翻找着一些东西……在张希孟这里,能找到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比如朱元章最初练字的毛笔,比如朱家军第一次分田的公文副本,比如进入除州的第一张安民告示,第一张采购约书……

一个集团初创,任何一件普通的东西,放在百十年后,都会成为无价之宝。而最初的人们,前途未卜,根本体会不了这些东西的价值。

张希孟只是尽力收藏,努力保留下这些历史的证据,给后人一鳞半爪的启迪……在翻找之中,他找到了当初冯国用谏言渡江的文稿,还翻出了冯家兄弟所部名单,一共有八百多人。

这就是当初冯国用和冯国胜,带兵投靠朱元章,核查之后,留下的准确名单。

上面还有张希孟查验之后的签字。

看着这些历史的记录,张希孟抚今追昔,心情十分沉重。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步入了张家府门,直接到了张希孟的书房。

能这么肆无忌惮的,自然是朱元章无疑!

“陛下没处理公文?”张希孟有点吃惊,毕竟朱元章是出了名的肝帝,最近李善长虽然还执掌中书省,却越发不敢专权,很多事情都送给老朱处理,乖得不行。

按照常理,老朱是没时间过来的。

“突然心里乱糟糟的,安宁不下来,就过来聊聊。”

朱元章一屁股坐下,看了看桌上的东西,老朱感慨道:“难为先生还留着这些,西凉王为了咱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朱元章用西凉王称呼冯国用。

在他病重消息,传到京城之后,他本来就被封为郢国公,经过权衡,张希孟提议追封王爵,以示哀荣。

朱元章同意提议,但又觉得老兄弟一场,为什么要等着人死了,才追封王爵?

索性朱元章降旨,先加封冯国用为西凉王,待到日后平定西域,可以追封凉王。

张希孟自然是赞同。

中书省也没有意见,所以伴随着张希孟的那首诗,其实是朱元章加封冯国用为西凉王的旨意。

第二位活着封王的臣子出现了。

朱元章轻叹口气,“先生,咱们还都不老,可多年奔波征战,也很难说,没有什么隐疾。其余诸将,受伤的更多,有病的也不少。虽说这一次西凉王是误饮了不洁之水,但很难说,不会有其余的将领,会相继离去。一代人终究有落幕的时候,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本就如此,咱心里也有准备,可总觉得空落落的,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张希孟默默听着,冯国用确实是开启了重臣离世,名将凋谢的先河,但其余诸将,也会相继离去,包括张希孟,也包括朱元章。

没有谁会万古长存。

这一点早就被人参透了,所有才有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之说。

人死了,德行,功业,着作留下来,经久不息,传流后世,也就算是与世同存,不死不朽了。

“主公若是愿意,咱们能不能修一座国史纪念馆?专门记录我们一路走来的经历,写下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朱元章几乎没有迟疑,立刻答应道:“咱就是这个意思,先生以为在哪里修建为好?”

张希孟道:“当初筹建英烈祠堂的时候,旁边还有一片空地,若是陛下愿意,就在那里吧!”

朱元章点头,“就这么办吧!老冯是第一个,有朝一日,咱们都会进去。这些年的种种作为,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老朱又问了问张希孟的有关纪念馆的设想,要怎么做才好!

君臣正在聊着,突然外面有人求见。

来人可没有朱元章那么有恃无恐,敢直接进来!

不过一看名帖,来人也是颇有名气,正是天下第一红贼的吴大头!

“臣拜见陛下。”

老朱摆手,让他站起来,“用不着多礼,你来见张相,必是有什么事情吧?”

吴大头略沉吟,就道:“陛下,臣见张相,确实是有事。臣想去凉州。”

朱元章眉头一皱,“为什么?你是怎么打算的?”

吴大头感叹道:“臣是听人说了,向西进军的将士很难。又听说冯大都督病重……臣虽然不能打仗,但臣觉得还能做点什么。譬如说给将士们演戏,纾解一下思乡之情。还有,臣,臣能借着四处演戏的机会,给大家伙讲讲卫生条例,让大家伙多加小心,避免悲剧。”

朱元章听完之后,颇为感慨,“你能想到这些,确实是不容易,也需要有人去做。只是你现在也有半百之年了吧!长途跋涉,还能撑得住吗?”

吴大头一拍胸膛,笑道:“臣身体壮实,能吃能喝,请陛下放心就是。”

老朱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就挑选一些人,立刻动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