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442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还要从军,也不瞧瞧自己,都没有人家腰高呢!

说实话,如果是寻常的军营,朱棣估计会被赶走,让他回家撒尿和泥去。

不过挨着朱英的府邸,这不是什么寻常的军营,而是大汉将军的驻地。

这帮人名义上属于拱卫司,但实际上就是皇宫宿卫,通常是勋贵武臣统领。而且还必须得到朱元璋的绝对信任。

忠诚可靠,小心谨慎。

尤其值得一提,每一个入选的士兵,都必须读书识字。该打仗的时候,冲上去是一群虎狼,拿起书本,也能之乎者也。

老朱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大约都是文武双全的。

尤其是宿卫皇宫这种事情,不可能偏废一端。

老朱亲自操刀把关的结果,就是这些大汉将军,几乎是大明朝素质最高的一群武人。甚至干脆点说,就是整个天下最强的。

门口卫兵叫来了一个百户,这位是宫门口的,并不认识朱棣。但是朱老四身上的绸缎衣服,带着暗金的纹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没准是哪个勋贵小公子,跑着来了。

百户把他带了进去,也没说别的,给他弄了一份早饭,有包子,稀粥,咸菜,还给了一个煮鸡蛋。

朱老四还真饿了,辗转了大半夜没睡,早早爬起来,此刻肚子都咕咕叫了。

他埋头大口大口吃着,还真别说,军营的大锅饭就是好吃!

百户在旁边看着,趁着他吃饭的时候,把朱棣腰上的门栓拿过来瞧了瞧……因为这玩意他很眼熟啊!

宫里都是这个样式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小尺寸。

结果不出意外,朱棣的门栓上,有两个字:御用!

这到底是谁家的娃娃啊?

百户的心都差点跳出来!

他也不敢随便说什么,只是对朱棣道:“你想要从军,就要经得起考验,还要会写字,我给你出几道题,你能做上来,通过了考核,我就答应帮你报名。”

朱棣想了想,觉得也合理。

然后百户就把自己儿子的习题集弄来,塞给了朱棣,让他在一个小房间里,老实做题。

随后这位百户赶快上报千户,千户上报指挥同知。

同知大人要去找指挥使郭英,很不凑巧,郭英还不在!

原来是被张相叫去了,说是皇四子失踪了。

这下子好了,顿时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张希孟也是没办法,早知道朱老四不是个安稳的人,就不该把他留在府邸!

也是他忙于修书,连自家儿子都顾不上,就更别说赶走朱老四了。

很不幸,现在皇四子没了,锅张希孟想不背都不行。

他也不能瞒着,赶快给宫里送信。

朱元璋和马皇后都知道了。

事情更大了,拱卫司出动,宗人府出动,应天府衙,五军都督府。

凡是见过,认识朱棣的,全都出动,满城搜索。

尤其是城门,必须迅速关闭。

一定要防备拍花子的,孩子太小,万一被抓走了,弄残疾了,放到街上要饭,那可就完蛋了。

整个应天城,都乱了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王保保杀来了呢!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分,郭英才得到手下人通知,说是有个孩子去了大汉将军的军营。

郭英已经是焦头烂额,这要是皇四子丢了,他难逃干系。

实际上,自从开始找,就不断收到线索,郭英最初也是满心欢喜,结果很多线索都落空了,根本不是。

这一次他也是将信将疑,结果他去了之后,从外面一看,发现朱棣正龇牙咧嘴,对着一堆算术题发愁呢!

按到了这一幕,郭英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百户忍不住道:“指挥使,是不是啊?”

郭英吸了口气,“你啥也别问了,好生看着吧,别让他走了。千万小心!”

交代之后,郭英也没有惊动朱棣,而是赶快通知了张希孟,也包括朱元璋和马皇后,随后朱元璋的姐夫李贞,嫂子王氏,全都来了。

然后一大堆长辈堵在门外,看见朱棣正在那里咬着毛笔,对着习题乱写乱画,嘴里还不停嘟囔着。

“我要当大将军,征西大将军!”

张希孟无奈斜了眼朱元璋,只能道:“陛下,四殿下真是有志气啊!”

朱元璋脸都黑了,冲进去,还没等朱棣反应过来,一伸手就把朱棣提了起来。

“大胆!我是大明征西大将军,我爹……”

小家伙还没喊完,外面就是一片笑声,马皇后眼泪都流出来了,边哭边笑,“老四,你发什么癔症啊?可吓死娘了!”

朱棣这次看清楚,然后他感到了不妙,战战兢兢抬起头,正好看见了老爹的黑脸。

朱棣咽了口吐沫,鼓足勇气道:“父,父皇,题太难了,能不能直接下旨,封我当大将军啊!”

朱棣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让自己看起来萌一点,可爱一点!

但老朱岂是能萌混过关的!

毫不出意外,朱棣被提到了张府,然后整个大明,最有权势的几个人,针对朱棣,开始了拷问。

从他怎么想的,到怎么出府,有没有什么意外……仔仔细细,问了一遍。

面对这个阵势,多熊的熊孩子,也架不住啊。

他不光老实交代了,还顺道把蓝玉给卖了。

朱元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蓝玉这个混账东西,不过貌似朱棣更混账……老朱一把抓起那根门栓,就要给朱棣上点家法。

但是很可惜,他注定没机会了,马皇后直接拦住了他,姐夫李贞也伸手,把朱棣抱在了怀里。

老头还觉得挺有趣,朝着朱棣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陛下,都说淘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四殿下也没干什么,就是跑出来玩玩,这种事情,在一般人家多的是。我还听你姐说,陛下小时候在山里待了三天呢,都把家里人吓坏了。”

朱元璋脸更黑了,这事也是能在这里说的?

“姐夫,他是皇子,不能胡来!”

“皇子也是小孩子!”马氏哼道:“老四也没有坏心思, 就是顽皮了一些。犯不着打他,回头我好好跟他说。”

朱元璋哼道:“你就会护着他,这次没事,须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出事?慈母多败儿啊!”

好家伙,一向没有红脸的两口子,竟然因为朱老四要吵起来了,这可不行!

张希孟连忙道:“主公,这事情也怪臣,我的府中人少,看管不严,不免疏漏,臣先请罪……不过要臣说,四殿下想从军,也不是不可以。前些天臣刚和主公说过,要给皇子准备武学,让他们进去读书学本事。”

“这武学自然是按照军中规矩来管,试问天下,还有什么比军营更严密的?”张希孟笑道:“只要把四殿下送去了,就不担心他逃出来了。”

朱棣瞪圆了眼睛,突然道:“武学是什么?”

“武学就是教你打仗的地方,等学好了,就能领兵,当大将军了。”张希孟用哄孩子的语气笑呵呵道。

哪知道这下子点燃了朱棣的热情,他兴奋道:“我要进武学,我要去啊!我再也不跑了,我就在武学!”

事情到了这一步,朱元璋也只是徒呼奈何。

“就算进武学,也不能只有你一个!”老朱哼道:“让老二和老三也去,再有,告诉京中勋贵公侯,挑选年龄合适的,充入武学,另外再从民间招募一些聪敏孩童。咱,咱亲自当武学山长!”

老朱又看了一眼张希孟,“先生早年治军颇有心得,你也过来教书吧!”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场胜利

张希孟道:“陛下,臣可以来教书,但是请陛下务必不要进入武学,仅仅担任名誉山长即可!”

“咱是大明皇帝!没有不能当的!”朱元璋气吼吼道。

“大明皇帝自然没有限制,但是学员的父亲就要受到限制。臣以为陛下还是不要干扰正常教学才是。”

张希孟毫不相让,而且还振振有词。

朱元璋很显然不甘心,咱作为洪武皇帝,权力是无限的,你们要是胡乱教导咱的孩子怎么办,咱必须盯着!

可张希孟却有另外的看法,这个所谓学堂,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地方,别看是培养皇子的,但是从这个学堂毕业出来,最多最多,也就是个试百户。

这是张希孟的底限。

这也是他对所有学堂的底限,不管标榜多高的学堂,济民书院,复旦学堂,全都一样……你装了一肚子风雷,也给我乖乖去地方当书吏,写公文,跑乡村。

不用个十年八年,把冷板凳坐热,我就不提拔你。

换成武将,不管多大的天才,你也从试百户,总旗做起,先了解士兵的基本训练,吃喝拉撒,把这些基础学会了,然后再谈别的。

张希孟不否认有天才,但是他弄得这一套教育方式,更多的却是预防饭桶。

换句话说,这个武学,教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内务队列,读书识字……几个皇子进去,学了几年下来,也就能当个基层军人,绝对成不了人才,当不成独当一面的大将。

什么征西大将军,那更是做梦呢!

你想想,这么一所学堂,朱元璋当山长,张希孟跑去教书,这是干什么啊?

其实张希孟没有直说,你姓朱的就别做梦了,你家那几个娃,不是什么天才,也别期望太高,先学着做个老实巴交的合格武人就是了,别琢磨着一步登天的事情。

朱元璋显得有些迟钝,还真没跟上张希孟的思路。倒是马皇后,还真比老朱敏锐,她酌量道:“陛下,前些时候,精挑细选翰林官教导皇子,在他们身边安排宦官……结果如何,陛下也都看见了。现在把他们送入武学,就安排普通人来教导,也别有什么特殊。要的不是他们如何如何上天入地,只要能学着当个忠臣孝子就好。若是陛下一定要插手,又把张先生叫来,那就失去了这事情的本意,反而不美。”

朱元璋眉头挑动,思忖再三,沉声道:“既然如此,那,那就让耿炳文负责教导吧!等,等他们学成之后,咱,咱再想办法。”

说实话,朱元璋有点意兴阑珊,他是苦出身,对待几个孩子,还真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他们。

对待太子如此,对待其他孩子虽然差了一点,但大概也是一个思路。

耿炳文在淮西诸将当中,非常不显眼。

像徐达,常遇春这些人,全都是以勇猛善战著称,到了战场上,属于杀神附体,横冲直撞。

可耿炳文不一样,他这些年最大的功劳,就是朱元璋领兵讨伐陈友谅,决战中原之时,他在后方戒备,主要对付张士诚。

你说这不算功劳,肯定不能够!

甚至徐达在私下里都说,耿炳文治军严谨,一丝不苟。他练出来的兵,当为大明诸将第一。

很显然,老朱也放低了对皇子们的要求,仅仅先让他们当个好兵罢了。

不过朱元璋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把一个义子派到了武学,这人就是指挥同知平安,也就是这一次朱棣撞去的军营的顶头上司。

朱元璋还特别把义子叫到了宫里,跟他说了好一会儿话,这才派他过去,看顾皇子。

看到这个组合配置,张希孟一阵恍惚,他甚至觉得靖难之役要提前开打了。

要不要把李景隆也派来,那就完美了。

还真别说,很快老朱就弥补了这个遗憾,李景隆竟然通过了选拔,被塞到了武学,跟朱棣成了同窗。

李文忠因为他爹李贞的关心,成亲很早,李景隆虽然比朱棣低一辈,但却比朱棣还要大几个月。

这小子随他爹,长得驴高马大,人模狗样的。

对待师长,还彬彬有礼,说话一套一套的,颇受长辈喜欢,属于别人家的孩子那种。

事情的发展,正在超出张希孟的控制,他觉得这么下去,很有可能不会爆发靖难之役,或者直接点,这帮人都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然后是应天欢迎你,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对于这个结果,张希孟也没啥好主意,他反对老朱插手,朱元璋就选了几个平庸的人,来管理武学,又从勋贵家中,挑了个老实巴交的李景隆来伴读,张希孟还能说出什么来?

要不然把你家的孩子送进来?

咱们再把徐达和常遇春的公子也安排过来?

来一个群英荟萃?

张希孟干脆摇头了,或许这就是天生的缘分,他也没有办法。

爱咋咋地,有自己在,还真能翻了天不成?

张希孟没有料到,有些人或许天生就是惹事的。朱棣这混小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弄到了一方假的征西大将军印。

然后就又出事了,这货竟然在学堂里,公然发告身,委任官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