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428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等到几乎所有官员都被拉下水,整个盐法就是一笔烂账了。

谁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谁都在里面发财。

这一点在大明或许会好一点,为什么说或许呢?毕竟朱元章刚刚创业的时候,手下地盘并不产盐,而是需要靠着商人,从外采购,以粮食换盐。

一直到立国之后,还大致承袭了原来的盐法。

安排合适官吏,严厉整顿,预防弊端……种种手段下去,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有不少大明的新官,已经把手伸到了盐法之中,他们如何发财还不好说,但是从杨宪和胡惟庸都站出来,阻挠盐法,李善长忧心忡忡,就看得出来,这破事的水太深了。

弄清楚了这些,再看张希孟的新盐法,高明之处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张希孟要求把盐价降下来,哪怕不像张士诚想的那样,降到五文,七文,只要能保持十文以下,私盐至少会减少九成!

没有办法,运输食盐也要花成本,还要躲避官府稽查,又要打通关键,想办法出售……十文差不多是个盈亏线。

只有高于十文,甚至到二三十文往上,私盐才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给私盐贩子铤而走险的勇气。

换句话说,一招降价,就把困扰千年的私盐泛滥问题解决了。

其次,盐价下来了,把食盐纳入常平仓,由朝廷采购一批食盐,囤积起来,也就变得划算了。

利用常平仓调节粮价,这是古已有之的,体系运行十分成熟,加上食盐一项,耗费有限,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你们不是担心长芦盐场会做大?

这问题也解决了,只要朝廷存了一年半载的食盐,即便长芦盐场有了差错,大可以重新筹建其他的盐场,丝毫不用担心。

至于最关键的盐税问题,就更加方便了。

没有私盐干扰,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插手,长芦盐场出了多少盐,交多少盐税。盐商买了多少盐,出售多少,差价如何,该怎么交税。常平仓又囤积了多少,买卖之间,产生了多少税赋……全都一目了然,虽然做不到弊端尽去,也能胜过原来千倍百倍。

所以这就是一套堪称完美,甚至是无懈可击的新盐法。

唯一的问题,就是弊端没了,大家伙还怎么发财啊?

……

“先生,弟子就是想不明白,为何前后差别会如此之大,他们如何能前后两张面皮?”朱标切齿咬牙,心中大恨。

在新的盐法之前,在他来北平之前,储君朱标是个完美的孩子。

尤其是在士林当中,几乎是交口称赞。

聪敏好学,仁义孝顺,大气谦恭,钟灵毓秀……反正什么好词都往他身上加,一句话,只要他登基,不但能承袭洪武天子的基业,还能发扬光大。

这孩子简直没毛病!

可随着卷入盐法,各种骂声越来越多,除了茹太素那种直接上书的,还有许多私下的议论,什么太子贪财,沉溺商贾,无心正道,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无法君临天下。

据说还有人提议,要多给皇四子安排几个先生,好好教导。

好家伙,朱棣的名声都提升了不少。

这叫什么事啊!

张希孟满脸微笑,十分澹定。

“殿下,你也算是体会到了个中滋味。陛下虽然是圣君雄主,议论他的还少了?私下里挨的骂车载斗量,难以计数。自古以来,想要做事,就不免挨骂。一个人的好坏善恶,是自己的修行。但是落到别人的眼里,还要看你对人家有没有好处。譬如说一本书,你要是喜欢,就会爱的不得了,你要是讨厌,就会觉得写得一无是处。书籍话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关乎无数人饭碗的国政,要想让所有人都赞同,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希孟笑道:“所以才有那句话,做多多错,做少少错,不做不错!殿下要想当个守成之主,只要从善如流即刻。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不免挨骂!唯有一往无前,心志坚定,才能所向披靡!”

朱标咬了咬牙,终于点头道:“多谢先生指点,让弟子明白了这些事情,这一次北平之行,还真是获益匪浅!”

张希孟含笑,“殿下,如今新的盐法已经通过,那些人明面上不敢反对,但暗中掣肘不会少的。还有常平仓的采购,也马虎不得。除了咱们之外,其他盐场,那么多盐商,也会想办法插手,不然他们不会甘心情愿啊!”

朱标咬牙道:“还是要派合适的人,去应天和户部谈,常平仓的采买非常重要……先生,要不我回应天,请母后帮忙?”

张希孟一笑,“皇后愿意出手,自然是没问题。不过我们把事情铺垫到了这一步,如果还需要皇后费心,那就显得咱们太无能了。”

略微停顿之后,张希孟笑道:“其实让怀王出手就行了,他在长芦盐场耍了点威风,还远远不够。让他去应天,折腾那些人去吧!”

又是张士诚!

张希孟算是逮住了蛤蟆,硬是要攥出团粉,属于可持续竭泽而渔了。

不过稍微想想,也确实如此,盐法吗!让一个私盐贩子跟那帮人斗法,正好是以毒攻毒了。

朱标稍微思忖,用力点头,赞同了张希孟的提议。

只是朱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回到了住处,特意准备了两坛子美酒,又买了些点心,这才来拜见张士诚。

“晚生听闻怀王寿日不远,过来拜寿。”

张士诚怔了怔,突然自嘲道:“难得,还有人记得!殿下请进吧!”

朱标把礼物交给张士诚,然后看了看,只能说老张住的地方,还真是简陋。

“怀王,您看要不要换个像样的宅子?”

张士诚哈哈大笑,“用不着!当初贩私盐的时候,栉风沐雨,在坟地里也睡过,你爹受过的苦,我也都受过,而且还有官兵追杀,几乎丢了这条命!”

朱标愕然,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士诚轻笑道:“行了,殿下能来看我,自是仁义善良,这份情我张士诚记住了。放心吧,就算为了天下苍生,我也要把盐价打下来!”

就在第二天,张士诚从长芦出发,直奔应天。

在他的船头,赫然打着北平留守司,长芦盐场提督顾问的旗号!

张士诚站在船头,满脸狰狞:孙子们,你家怀王爷爷来了!

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

张士诚下应天,不能说是毫无波澜吧,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日月无光了。

要说当世谁最了解盐法,毫无疑问,这人必定是张士诚,没有之一!

他前半生当盐工,当私盐贩子,算是把从下往上玩明白了。

接下来他独霸一方,主要靠着淮东的盐,他又从上面往下收税,两头都让他玩明白了。

虽说败给了老朱,但那也不能说张士诚太饭桶,毕竟朱元章实在是太强了,他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现在换成了盐商,别管多大的盐商,也不可能玩得过这位啊!

既然盐商不行,别人能不能想想办法?

比如弄死张士诚?

“传我的命令,告诉沿线所有人,全力以赴,保护怀王安全。告诉他们,如果怀王一点闪失,他们绝没有好下场,不光是他们,还有他的九族!”

李善长下了严令,他可是一清二楚,现在这事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丝毫没有夸张的意思。

阻挠盐法的事情,张希孟引而不发,弹劾太子,朱元章也仅仅是拿下了茹太素。

这俩人不动,不是他们不敢,而是在等待时机。

干脆点说,这就是个坑,等着埋人呢!

现在张士诚是张希孟打出来的一张王牌,如果他有了三长两短,那就该朱元章出王牌了。

老朱的王牌还用多说呢?

当初攻击苏州城,灭了张士诚的势力,死了多少人,这一次至少要翻倍,甚至是翻几倍。

就算对张士诚来说,都是赚大了,能拉着这么多人一起去死,他都值了!

李善长是脑袋嗡嗡的,魂不附体,夜不能寐。

这些年张希孟的操作就已经让他高呼不可战胜了,结果张希孟还总是能玩出新花样,给他来点惊喜。

要不然,我还是赶快辞官算了,不然未必能活着回家!

李善长战战兢兢是有道理的,张士诚乘着船,经过两淮的时候,有不少家乡父老来见张士诚。

一直到了扬州,张士诚终于肯出来见大家伙了。

“乡亲们,父老们!上半辈子过去了,张士诚是个什么东西,自有千秋青史评说。可是到了现在,我张士诚想做点好事,做点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不能顶着反贼的名字,就这么死了。”

“大家伙放心,我张士诚告诉所有人,除了商行的薪金,我不拿一文钱,不收一件礼物,不吃一顿饭,我也不私下见任何一个朋友。我做事只求两样,其一,把盐价降下来,其二,该收的盐税不能少。”

“也就是说,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你们也别以为是张士诚的乡亲,就能得到什么便宜!没有!做不到!就算是家乡父老骂我,戳我嵴梁骨,我也在所不惜!张士诚这把年纪,还是知道好歹的!言尽于此,告辞了!”

说完,张士诚转身进了船舱,在他身背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百姓欢呼,不绝于耳。

“怀王殿下好样的!”

“怀王勇士!”

“怀王千古!”

……

听到这些欢呼,船舱里的张士诚眼圈居然红了。

百姓的真心欢呼,他也享受过。

比如当初他领着十八条扁担,攻占泰州,又比如他在高邮鏖战,击败了脱脱,当初他也是气势汹汹,怀着一颗王者之心,南下攻取苏州。

过去的事情,还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他崛起过,也曾落寞过。

他独霸一方的时候,没有想到整顿盐法,造福百姓。

现在他落魄了,竟然有机会整顿盐法。

老天还真是会开玩笑啊!

假如当初他有这个魄力,或许坐在应天龙椅上的,就是他自己了。

真是想不到,有朝一日,我还要替姓朱的巩固江山!

罢了!

反正我领的不是朱元章的俸禄,我是为了百姓,我名正言顺!

张士诚坐在渡江的船上,思前想后,做着最后的准备。

盐法那点事情,他早就心里有数,现在要斟酌的,不过是做到哪一步罢了。

当张士诚的船只顺利渡江,他踏上江南的土地,迎面是成千上万的应天百姓,足有几十位记者等在这里。

“怀王殿下,你准备怎么收拾那些盐商啊?”

“老百姓可都看着呢!”

“怀王,别让大家伙失望啊!”

面对此情此景,张士诚热血翻涌,脱口而出道:“大家放心吧,张士诚不会让百姓第二次失望了!”

是啊,第一次他起兵造反,落了个首鼠两端的下场,说他愧对父老,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是第二次,绝对不能再错了!

张士诚一到应天,就主动接受采访,谈及他对盐法的看法。

张士诚讲的一个核心,就是盐价非常便宜。

由于采用了晒盐法之后,更加便宜,完全可以把盐价和粮价等同,甚至是只有粮价一半,也可以保本。

历代以来,之所以盐价始终非常昂贵,毛病就出在盐法上面。

有太多人想要借着食盐,盘剥百姓,盐商,贪官污吏,地方豪强……谁都插手,从中渔利,所以造成盐价居高不下。

本来这是个几乎无解的事情。

所幸天子有爱民之心,朝堂有疼惜百姓之臣,君臣同心,上下一体,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

很不容易,张士诚居然为了盐法的成功,拍起了朱元章的马屁。

报纸也连篇累牍,开始报道。

当初张士诚在苏州独霸一方的时候,都没有这个知名度。

随后就在万众瞩目当中,张士诚抛出了自己的方桉。

长芦盐场将以每斤三文钱的价格,向太仓提供储备盐。

这个价钱开出来,所有人都懵了。

因为无论怎么算,三文钱都是亏本的。

张士诚,你根本就在搞鬼!

面对质疑,张士诚丝毫不惧,应对从容……首先来说,长芦盐场的条件好,又有最新的技术,我们成本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