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313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朱元璋急忙搀扶起他,眼圈也红了。他仔细打量汤和,又黑又瘦,面皮因为长时间暴晒,呈现出一种浓稠的酱红色,化都化不开。

朱元璋看在眼里,忍不住抓住汤和的手臂,用力摇晃,十分激动,“辛苦了,你辛苦了!”

汤和感叹道:“臣走的时候,上位还只是吴国公,现在已经是大明天子……数年之间,变化真是太大了,咱们大明蒸蒸日上,真是让人高兴啊!”

老朱笑道:“能有今天,还不是靠着大家伙拼命,尤其是你们,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

朱元璋扭头看了看张希孟,道:“张先生,你也看,该怎么封赏才是?”

张希孟笑着过来,汤和见到了张希孟,竟然越发激动起来。

“张先生,伱和几年前大不相同啊!实话,这几年,每当撑不住的时候,我就喜欢翻看先生的文章,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我们这些人,差不多都是先生的生啊!”

张希孟笑道:“过誉了,过誉了!一个主张,要想落地,就离不开大家伙努力。实话,不是我帮了你们,而是你们成全了我!咱们教相长罢了!”

汤和大笑,“还是先生会话,听着让人舒坦。只是我现在手下,数万兵马,以苗部居多,汉人士兵非常少,和其他兵马不同,到底要如何安排,还没有一个确当办法。”

张希孟道:“此事我和主公议论了不止一次,你手下的这批将士,可以是百炼成钢,非比寻常。我的意思是挑选一批最优秀的,成为军中训导员,要把你们磨砺出来的东西,带给新兵。另外苗兵的问题,自然是一视同仁,整编之后,把老兵散布到各地,让他们当村官,负责接收移民,你看怎么样?”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军

张希孟和汤和谈了很多,归结起来,还是脱不了一视同仁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是汤和乃至所有苗兵最在乎的。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送走汤和之后,老朱却又叫住了张希孟,君臣两個还有些更紧要的话要说。

“先生,这些苗兵自然忠勇,可是过去这些年,他们远离朝廷,靠的并不是国库财税供养,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兵器,粮饷,皆是如此。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和咱们还是有些差别出入。这件事情,先生可要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个。

汤和跟刘伯温在五溪发展兵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股自给自足的力量。汤和自然是忠心耿耿,刘伯温也严格按照张希孟的主张,治理地方。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张希孟当然没本事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有太多的细节,只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也是汤和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是随着两方合兵,有着不同习惯的两伙人,客观上就会爆发冲突。

这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可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发生严重的后患……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存在于苗兵上面,众所周知,老朱的麾下,就有着淮西旧人和浙东文人的冲突。

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淮西文官,身份地位,手上的权柄,都远远胜过刘伯温和宋濂等人,按理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没法上同一个擂台的。

但是偏偏就由于各自抱团,门户之见,意气之争,弄来弄去,弄得你死我活,没法收拾。

张希孟在老朱手下,有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是弥合分歧,消除矛盾。

比如说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旧人,张希孟整体的态度就是严格约束,按国法办事。李梦庚和阮弘道,两大尚书都被扳倒了,李善长也学乖了,不敢挑事。

而对于浙东的文人,其实张希孟下手更狠,他把最杰出的刘伯温派了出去,其余宋濂等人,都在翰林院这些清水衙门,避免了和淮西旧人的冲突。

再加上张希孟和武将的特殊关系,让李善长没法插手武夫这边,也就没法文武勾结,对上浙东文人,自然失去了绝对优势,也就没法随意碾压了。

不论是文武,还是新旧,谁都做不到无视张希孟,而张希孟又不会被任何一伙人裹挟,有他居中调解,甚至干脆就坐在那里,朝堂都会太平许多的。

这就是张希孟的价值所在。

如今汤和率领着几万人归来,等于和原有的文武体系直接对撞。

一个处理不好,新人不满意,觉得被打压,老人一肚子怨气,觉得厚此薄彼,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弄来弄去,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到了没法解决的地步,大约就要朱元璋亮出屠刀,杀个干净了。

反正问题的来源都是人,只要把人消灭了,问题也就没了。

这就很朱元璋了。

张希孟比老朱强的地方就是耐心,就是细致,就是能做到设身处地,简洁明快地剖析问题,说服各方。

当然了,现实又告诉我们,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服的,也不是谁都能听得进去道理的,所以能保证张希孟讲理成功的,还是老朱手里的屠刀。

很好,这个配合完美!

“主公,我看不如这样,趁着现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整军!”

“整军?”

“嗯!”张希孟道:“现在大明的兵马算起来,没有五十万,也有四十万以上,其中淮西的兵马十万,渡江之后,加上江西等地的兵马,二十万,灭陈之后,收拢的人马,加上汤和的苗兵,粗略计算,也有十多万。这么多的兵马,语言习惯,出身来源,甚至是训练指挥的方式,全都不一样。”

“如果不立刻整顿,消除隔阂,搞不好就会形成一股股的私兵。历朝历代,骄兵悍将都不是好事情,是需要严加提防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张希孟讲得太对了。

说句实话,针对苗兵的情况,朱元璋就有些把握不住,全都要指望着汤和。汤和的忠诚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久后怎么办?

一直不解决,让汤和发展出“苗王”,或者等以后太子登基,想办法除掉汤和,又或者朱元璋提前下手,扫清障碍?

张希孟开出的药方是彻底整军。

“先生,你觉得此事具体要怎么办?”

张希孟道:“臣以为当先针对有功大将,进行普遍授爵,暂时让他们脱离旧部,不再直接指挥兵马。随后要发挥训导员的作用,针对全军,进行教育,统一整编,统一装备,统一粮饷军规……还要规定各级将领,进入武学,接受培训。臣觉得主公应该辛苦一点,亲自讲课,教导将领,然后因势利导,量才录用,把他们再重新分配到各军当中。”

张希孟想了想,又道:“这里面还有一件紧要的事情,就是一些老兵,让他们解甲归田,返回家乡,然后补充新兵,实现军中人员流动,只有动起来,才不会被诸将把持,弄得兵归将有,不好收拾。”

话说到了这里,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张先生,就是思虑周全,不让咱失望。

其实对于张希孟来说,自从摆脱了对钱财的那点庸俗想法之后,张希孟变得更加干脆,提出的建议,也一目了然,所谓无欲则刚,大约就是他现在的情况。

前面已经安排了罗复仁担任布政使,姚广孝接按察使,至于统军的都指挥使,差不多要放在整军之后。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三司格局,也就形成了。

张希孟倒不认为地方上分权有什么不好的。

哪怕是日后三司没法处理好政务,需要增加巡抚,那也不能说三司分权就是错的。

毕竟设立三司之初,针对的是行省权柄太重,一个个行省,俨然王国,像察罕帖木儿这种行省主官,和土皇帝无异。

大明立国之初,肯定要纠正这种错误,而且还要力道大一些,才能真正有效果。

张希孟再三推演之后,确定了整体思路。

接下来就是跟各方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支持全盘计划。

这需要相当的耐心,尤其是那些苗兵,更是张希孟努力的重点,他要从中找出一批合适的人员,充实到训导员的队伍中。

让他们更加彻底,理解大明的主张。

张希孟化身张老师,出现在了军营之中。

过去是刘伯温等人,代为讲课,如今正主到了,自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张希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家伙几乎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更有差不多十分之一左右的识字将士,还读过张希孟的文章,知道他的主张,并且将张希孟的文章抄录下来,小心保存,时不时就要拿出来看看。

这个识字比例虽然比起正规明军低了很多,但是考虑到苗民出身,加上环境艰苦,连纸笔都十分稀缺,能做到这个程度,简直堪称奇迹。

很显然,刘伯温居功厥伟。

张希孟笑容温和,出现在大家伙的面前,也邀请刘伯温,跟他同时上台。

“伯温先生,与其让我在这里舌绽莲花,说得再多,还不如问问大家伙,为什么愿意投身军中,愿意浴血奋战,哪怕环境艰难,随时会丢掉性命,也无怨无悔……弄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刘伯温笑道:“张相向来立意高远……仆以为应该是要过好日子。大家伙都想过上富足温饱的生活。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老百姓活不下去,才有红巾百万。汉民如此,苗民也是如此,天下都是如此!”

刘伯温声音高亢,挥洒自如,显然,他没少讲课,早就驾轻就熟了。

张希孟点头道:“伯温先生所言极是……但我还想追问一句,大家伙凭什么认为,我们能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

刘伯温微微怔了下,立刻道:“我们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张希孟再度点头,“这话也是没错……但我以为还有一层,如果我要许诺每个人都可以坐享其成,都可以不用干活,都可以锦衣玉食,公侯万代……我相信大家伙多半都会嗤之以鼻。怎么说呢,饼画得太大,胃口太小,吃不下喽!”

张希孟用手画了个大饼,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顿时引来一阵大笑。

“所以我们主张均田,大家伙还需要劳动,还需要付出汗水,并不是从此之后,就无忧无虑。那为什么不能给得更多呢?因为人口摆在这里,田地摆在这里,如果给一些人太多,大多数人拿的就太少了。这就不公平了!”

“公平这两个字很有趣,在这两个字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东西,就是把每个人都看成一样的……公平分配,不抛弃任何人,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苗人,就受到轻视……正是因为对公平的追求,才支撑着大家伙,一路走到现在,你们以为,我说的如何?”

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难为和尚

张希孟在苗兵当中所讲,竟然有人抄录下来,连夜就散发各处,报纸也不敢怠慢,竟然派人过来,随时记下张相的法,而后凑成文章,转过天发表在报纸上。

大凡挂上了张相名头,报纸销量就直接暴增。

谁也没有料到,老朱吞并了湖广之后,第一批受益的竟然是国子监的这帮人。

其实前面提到过了,大明朝廷开始鼓捣报纸,用来宣扬朝政,可惜的是,李善长还没有立刻把报纸提升到足够的高度。

只是交给了国子监的几个儒生负责。

老儒办报,犹如太监上花船,屁用没有啊!

他们总想着高台教化,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当成生,需要他们耳提面命,好生教导。

就凭这个心态,能办好报纸,那就怪了。

因此最初的报纸除了战场的消息之外,就是枯燥的政务,然后是更枯燥的道德文章,就连诗词都是很少的。

老百姓能爱看就怪了。

中书省面对着半死不活的报纸,竟然也是毫无办法。

倒是有几个年轻人,他们随军到了武昌,本来只是写些捷报文章,送回去交差。结果见识了战争之后,竟然心神激荡,干脆请旨,在武昌建立分社,发行报纸算了。

最初几天只能卖百八十份,老百姓也不太理解报纸是什么,兴趣寥寥,但是随着刊登张希孟文章之后,数量直接飙升到了五千份以上,暴涨十倍!

甚至有人干脆买了许多份,直接坐着快船,昼夜不歇,赶回应天。一份报纸,能卖到五贯宝钞,利润足有百倍!

李善长面对着高价报纸,也气得牙根痒痒的。

都是写文章,宣扬政令,凭啥咱老李的文章,打折卖都没人要,张希孟的翻了百倍,还有人捧臭脚?

不是咱老李小气,实在是这事情太让人无语了!

李善长没法子,只能下令不许随意买卖报纸,如果被查到,除了没收所得,还要戴枷示众。

老李是杀气腾腾,奈何利润驱使,依旧屡禁不绝。

无可奈何,李善长只能让国子监的那些废物,干脆也刊登张希孟的文章算了。

不出意外,张希孟新文章,又引起了很热闹的讨论。

张希孟面对着苗兵,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成大事,必合乎天理。

前面张希孟批评过天人感应,否定过天命,到了这一次,张希孟算是把矛头对准了成王败寇。

他从苗兵讲起,一个人为了荣华富贵,大约可以不择手段,用尽心机。

但是要让几万人,几十万人,为了一件大事,共同努力,就不是单纯的荣华富贵,封侯拜相……因为傻子也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能笑到最后的,只是极少数人,既然注定要成为消耗品,那又何必玩命?

所以历来上位者都努力抓住少数亲信,靠着他们出力气,争雄一方,逐鹿天下。普通的将士,就是一堆数字罢了。

这就是陈友谅等人的真相,他能抓住的只有亲信将领,后来亲信损失光了,就剩下家人兄弟,最后连兄弟都弃他而去,陈友谅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由此可见,为了一家一姓之荣华,为了升官发财,封妻荫子,这种目标,并不能获得大多数的人认可。

而成就大业,必须要万众一心。

要想万众一心,则行事必合乎天理!

到了这里,张希孟又很不客气地将“天理”两个字抢了过来!何为天理?天理自然不能是一人之天理,天理必定是为了公心,为了万民百姓,必定是用意良善……例如均田!

只有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才能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天理至公,一视同仁。

故此对待百姓,并不会区分出身,在乎来源……关键是要认同天理,秉持公心,愿意为万民做事。

只要能做到这些,不管是汉人、苗人、蒙古人,皆可以用之,而用这样的人,百姓获益,朝廷得利,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反之,即便是自己人,心术不正,也会遗祸无穷,甚至会造成更惨重的损失。

所以接下来务必要打破门户之见,消除前后之别,杜绝乡亲抱团,不允许排斥外人……一切量才录用,开诚布公。

很显然,张希孟的这番阐发,等于是给接下来的大规模整军定调子,确立原则。用心之深,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