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263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不能!”

花云大惊,张希孟解释道:“新的白鹿洞书院面向所有平民百姓…如果你们也想要,我提议去找主公,让主公恩典就是了。

“上位?”

“对啊!就是怂恿上位,也在应天设一座顶级学堂,到时候两座学堂,都可以算作国内最顶级学府,各有侧重,

岂不是更好?

“哎呦!先生的主意真好…上位还让我来问你,其实应该…”

花云突然停了下来,他意识到了不妙,转身落荒而逃。

张希孟简直无语了,朱元璋!我干点事情,你老盯着我干什么啊?

是军务不忙,还是闲着没事啊?

不管张希孟怎么吐槽,都还要乖乖穿上官服,率领着官员百姓,前往迎接老朱。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器宇轩昂,在诸多武将的陪同之下,再度来到了江州。

“臣,恭迎主公,贺喜吴王,大获全胜!”

朱元璋脸上含笑,从马背上跳下来,笑道:“先生打了一个比咱还大的大胜仗,才是真正可喜可贺!”

朱元璋压低声音道:“先生,是不是接下来可以把孔孟之道,换成你张子之道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

什么张子之道?

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

“主公,臣不知道什么是张子之道,更不觉得谁能取代孔孟。而且臣窃以为主公刚刚大胜,正是气势如虹,吞吐日月的时候,更要有帝王胸怀,九五之姿,日月之表。

朱元璋眉头一皱,好家伙,直接教训咱了,你张先生是摆明了要当千古名臣啊!

老朱也不好多言,只能做大欢喜状,“先生教训的是,都是咱一时喜悦,不免轻狂。多亏了先生时刻提醒啊!”

张希孟也赶快闭嘴了,只是口称迎接主公果然,老朱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在百姓的夹道欢迎之下,欢天地喜,进入了江州。

陈友谅在江州称王,立刻就下令建造王府,他划出了老大的一块地方,别说王府,连皇宫都够用了。

奈何他败得太快了,连地基都没打好,就润了,白白把好地方留给了老朱。

不过朱元璋也不是会享受的人,他只是要了原来的知府衙门,而且还把前面一半拿出来,交给了臣子办公。

他只选了后院暂居。

“咱不会建都江州,也不想要行宫。回头贴出告示,凡是被王宫圈地侵占了家园的百姓,都可以伸冤,咱会把地方还给他们,帮着他们重新安家。”

老朱一上来,就去掉了一个弊政,自然是一片赞誉之声。。

可老朱听着听着,竟然莫名觉得张希孟提醒得有道理。

自己刚刚打赢,的确是气势如虹,整个人都膨胀了许多。

下面人也越发敬畏,耳边听的都是马屁话,这才几天,他听到的夸奖吹捧比前面几年加起来都多。

就连常遇春那种人都学着上位英明,上位睿智…被这帮人环绕着,朱元璋真觉得自己是光是爱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天上的太白仙,哪怕拉泡屎,都有人拍马屁,上位真是辛苦了。

还是张先生忠直耿介,是咱的心腹股肱,良师益友。

因此老朱立刻把张希孟请到后面,君臣两个要赶快对谈,通报情况,商讨接下来的事情,片刻都不能耽误。

“先生,其实咱就是随意说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那个张定边都说,咱能胜过陈友谅,不过是身边人才众多罢了。

你看看吴王手下都是什么人?文有张希孟,李善长,杨元杲,宋濂,武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朱文正…陈友谅这边都是什么人?你让张必先当先锋,他能当得了吗?当不了,没有这个能力知道吗?

的确看得出来,老朱心情不错,竟然手舞足蹈,学着张定边的语气,把他那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的模样,表现淋漓尽致。

连敌人都知道张希孟的大名,加上这几天张希孟去了白鹿洞书院,又有新作推出,老朱也就是随意调侃了一句,

还真没有别的意思。

张希孟也笑道:“主公,臣也没有别的意思,主公今时不同往日,高兴一些,也是应该的,只是不要乱了阵脚,坏了大事就好。其实,其实臣也挺喜欢听溢美之词的,不然臣就不会安排那么多个才子在手下了,他们夸人可比武夫受用多了!

老朱顿时发愣…好你个张希孟,咱以为你重用书生,是爱惜人才,尽心替咱做事呢!

没想到竟然是喜欢听人拍马屁!

咱记下了!

老朱黑着脸,怒视张希孟,赶快分出点来,不然咱跟你没完!

张希孟感觉到老朱眼神不善,连忙转移话题,“主公,说笑归说笑,其实臣觉得,当真不该有推翻孔孟之道的心思,这是一件顶大的事情,臣恳请主公一定要深思熟虑,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如此行事!”

张希孟收拢了笑容,语气格外凝重。

老朱也渐渐严肃起来,“先生是觉得树大根深,难以撼动吗?”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却不是主要的。”

“那是什么?”老朱道:“先生这些年讲了这么多,至少理学是個坏东西,难道不该彻底推翻吗?”

张希孟摇头,“主公,其实不管咱们承认不承认,不只是孔孟之道,包括理学主张,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化成了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分不开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治学读书的方法,臣也是很服气的,当然了,他得出来的结论,臣是不敢苟同的,至于他立论的根基,臣更是鄙夷。

“对待曾经的东西,而且还是流传了两千多年,深入到方方面面,无孔不入的玩意…仓促之间,谁又能弄出这么丰富多样的东西,把人的脑袋全部清空,然后再度填满?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啊!”

张希孟语重心长道:“主公,臣以为该做的是把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全都划入曾经的千年里面,暂时做一个切割,别让这些东西干扰主公施政。然后遇到了需要,就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稍加改造,重新阐述,再度拿出来,填充空白。如何取舍,全在主公一念之间。”

朱元璋默默听着,忍不住颔首,“先生高论,总是让咱茅塞顿开啊!”

张希孟略沉吟,又道:“主公,容臣再说几句话,其实不光是孔孟之道,还是程朱理学,也包括臣提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主公手上的工具,主公是君主,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断然不存在什么张子之道,也没有孔孟之道,主公就犹如天下唯一的太阳,断乎不许有人遮掩主公光芒。

老朱凛然,他目视着张希孟,皱眉道:“先生怕咱猜忌?”

“不!”

张希孟摇头,“臣是担心主公权柄不重,推不动千年变局啊!”

试问天下臣子,谁不想窃取主上威福,又有几人唯恐君王权柄不够啊!朱元璋微微仰起头,心思翻涌,暗暗感叹。

战场上尔虞我诈,国事上纷繁复杂…越是怕控制不住,就越容易猜忌文武,不可能无条件相信。

但是在张希孟面前,老朱是真的彻底放松了,用不着任何怀疑。有什么话,除了和马氏说说,也就是和张希孟,

可以毫无保留谈谈了。

“先生,你想让咱推动千年变局,咱也有这个心思,可这个千年变局,到底是什么样的,先生能不能告诉咱?也好让咱有个目标啊!”

张希孟回答道:“主公,所谓千年变局,臣最早以为是君王和百姓共天下,后来臣以为要分封海外疆土,建立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后来臣又想着建立新学,教化苍生。但是臣现在有个感觉,这个千年变局,需要天下有识之士,

一起来完成!需要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起给一个完美的答案!”

老朱紧皱眉头,今天张希孟谈得这些,已经明显过于深入,格局之大,老朱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先生,只怕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不愿意给咱做事啊!”

张希孟一笑,“这就是臣反对推翻孔孟之道的另外原因,也是臣不想说什么张子之道的原因。这道题必须天下人一起来做,唯有如此,才能交出一个不错的答案。“

朱元璋终于无奈长叹,“人力有穷尽之时,咱必须广揽英才,先生的意思咱是明白了,可咱要怎么办才行呢?”

张希孟想了想,笑道:“主公,若是愿意的话,臣提议重开白鹿洞书院。”

老朱立刻点头,“这事咱早就同意了,培养人才,咱当然没话可说啊!”

张希孟笑道:“但是臣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老朱问道。

“臣的想法,就是借着重开白鹿洞书院的名义,把孔孟和先秦诸子百家放在一起…学堂以后也要讲授所有课程,博览群书,不必拘泥门户之见,只要是好的想法,全都兼容并蓄,融为一炉,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咱们的东朱元璋大吃一惊,“先生,这能行吗?你不怕诸子百家在一起打架?”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其实我这些日子钻研朱熹的学规,早就发现,他的理学,早就和儒家主张大相径庭,

包括董仲舒,也都是如此。他们不是从儒家学到了什么,而是先有了定见,然后拿圣贤的话语,注释佐证自己的想法罢了。他们能脱颖而出,不过是比其他人更能自圆其说罢了。

我非圣贤,圣贤不过是我的工具人!

当真是豁然开朗,一下子境界就上来了。

朱元璋勉强咀嚼思索,过了许久,这才长出一口气,感叹道:“先生,你可要给咱准备几本书,咱要好好读书。

过去些时候,咱一心要跟陈友谅决战,结果耽误了读书,弄得都要跟不上先生的脚步了,真是惭愧啊!”

张希孟哭笑不得,当初可是你说要把经历放在军事上面的,而且要是打输了,我说的这些不都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吗?

“主公,臣以为看书的事情,还是能稍微推迟几天,眼下处理俘虏,给大战善后,奖励有功将士,均分田亩,开启新学…诸般事情,都要主公亲自操持才行!”

朱元璋猛吸一口气,缓缓道:“这些事情,怕是都要在白鹿洞一并解决吧?”

“嗯!”张希孟笑道:“上一次臣过去是探探路罢了,主公才是一战定乾坤的那个人!”

朱元璋心中凛然,挥拳怒道:“好,咱就去白鹿洞!”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

朱元璋为了前往白鹿洞书院,调动骑兵三千,由花云率领,在前面开路,随后由常遇春诸将,统领一万士卒跟而朱元璋则是和张希等文武,连同有功之臣,一起进发。

后面还有冯国用统兵断后,前前后后,一共拿出了三万五千人,浩浩荡荡,气势如虹朱英混在队伍里,前后观察,看得他心惊肉跳知道的是去白鹿洞书院,不知道的还以为全军出击,要去大战陈友谅呢!

干爹这一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看这个架势,难不成要把白鹿洞书院给扬了?

按理说这就是个学问之备一来一回罢了,甚至连一个人都不会死……但偏偏有那么一股子杀气纵横缭绕,直入心肺,竟让人觉得比起真正的战场,还要凶险三分之多不久前张定边携三万大军,猛攻浮梁,朱英虽然也怕,但到底还能应付,可是今天的杀机却是曾经的十倍,百倍真是奇了怪了!

明明陈友谅都败了,江州落到了干爹手里,大局已定,怎么还让人心里头毛毛的?

朱英驱赶着战马,偷偷凑到了张希孟身边,想要问问大哥。

但他却发展张希孟正低垂着眼眸,仿佛要睡着似的。

朱英抓心挠肝,倒也没有敢打扰张希孟。

就在他们继续顽强,距离书院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前方传来了消息。

“上位,有近百位江西名流鸿儒,一起前来拜会,求见上位。。”

听手下人这么一说,朱元璋猛然勒住战马,神色凛然。他下意识回头看去,张希孟也缓缓睁开了眼睛,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该来的还是会来。

而且一下子还来了一百来人,着实有些让人惊讶,看起来这些书生还挺有骨气的,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

“主公,既然人家找上门了,也不能怠慢啊!”

老朱点了点头,“那好,就让他们过来,找一块开阔的场所,咱也要听听,这些鸿儒大才,能有什么高明教诲!”

手下人答应,连忙去了。不多时一群穿着深衣,飘飘洒洒的大头巾,鱼贯而来,为首有两个人,一起拜倒,深深施礼

“草民钱唐,拜见吴王!”

“草民揭文安,给吴王施礼。”

生:

咱打跑了陈友谅,就想着见见江西英才同商议治理地方,富国裕钱唐立刻躬身,“回吴王殿下的话,此地青天在上,厚土在下,有五老之峰,有鄱阳湖水钟灵毓秀地,良辰美景时,如何能算简陋?

老朱眼前一亮,“好一个大才子…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江西人?”

钱唐躬身,“好教吴王得知,草民是象山人。

朱元璋一怔,象山在后世的宁波,如今隶属于庆元路,虽然名义上在方国珍的治下,但实际上象山等地,有许多读书人都到了朱家军做事,反正方国珍也管不了一个象山人,不给吴王效力,却跑到了江西,而且还在这個关头,领着一群读书人来拜见老朱,着实有点意思。

“钱唐,你以为咱治理如何?为何要来江西之地?”朱元璋缓缓问道,这话等于是责怪钱唐,为什么不归附朱家军2

钱唐也毫不畏惧,振振有词,“家师仙去,无意功名,只是读书,修身明理而已。”

“令师何人?”老朱追问了一句。

“恩师,理学鸿儒,姓黄,名,字晋卿。”

黄溍!

提到了这人,朱家军这边都不由得一怔,随后了然。

黄潘就是那位在张希孟建议立完颜构跪像,站出来维护纲常,痛斥张希孟为奸贼的士林鸿儒。

没想到这位已经死了!

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再来一次,好好辩论,该多是美事啊!

如今钱唐过来,难不成是给他老师鸣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