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148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张士诚尚且敢建周国,称诚王,徐寿辉也称皇帝,刘福通拥立小明王为帝……如果上位不能称王称帝,我们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吃亏的。伯温兄博学多识,见解高妙,你看看该怎么办?”

刘伯温皱紧了眉头,低调有低调的好处。可低调久了,也不免尴尬,你总想着扮猪吃老虎,万一让人家真给领猪圈里,貌似也情有可原。

“伯温兄,我建议上位称王,就算不称王,称国公也好,其实我想要的不过是前两个字罢了。”

刘伯温陷入了思忖,要说起来,李善长的想法也不能算错。

朱元璋高升一步,对外名正言顺,对内又能妥善安排文武官制,确定属臣,大家伙地位明确,也有了斗志。

总之,好处和坏处都显而易见。

“李参议,下官愚钝,这种大事还真一时想不明白。”

李善长略一怔,随即笑道:“好啊,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回头你跟张经历说一声,等有空了,我们一起跟上位讲,好歹商量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

刘伯温点头,而后匆匆离去。

李善长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张希孟果然才华在自己之上,也深受朱元璋信任,这都是他比不上的。

但是李善长也不是没有半点优势可言……随着老朱势力的扩大,手下的旧官僚越来越多。

进了金陵之后,杨宪,夏煜归附了朱元璋,前面还有汪广洋,随后又添了范祖干、叶仪、许元等人。

如果再把刘伯温推荐的宋濂、叶琛、章溢也算上,在朱元璋手下,已经形成了一股相当庞大的文官力量。

别看给那些武将相比,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十足低调。

但是他们的想法都差不多,毕竟是在元廷混过的,也习惯了儒家思维。

相比之下,张希孟这边,倒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说不定有朝一日,老李能彻底压过张希孟也不一样。

“经历,我以为李参议所讲也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这边有诸多政策,如果说不清楚,确实会有麻烦。再有如今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府,几百万人,确乎应该想办法号令部下,只是不要惹来四方围攻就好。”

张希孟一笑,“照这么说,就要先自称国公了?伯温先生以为哪个比较合适?”

刘伯温苦笑,“上位身在江南,能用的无非是楚国公、越国公和吴国公……楚地主要在天完治下,越国在方国珍那边,且太过偏僻,上位下一步最好就是自称吴国公。以吴国名号,统御地方。”

张希孟没有说什么,历史上老朱的确在攻陷了金陵之后,不久就自称吴国公……倒是老朱称王比较晚,直到击败了陈友谅,奠定了南方大区王者地位之后,才称吴王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伯温先生,就算主公称吴国公,但是纪年要用哪个?”

刘伯温无奈苦笑,“如果用至正,就是大元的吴国公,用龙凤,就是韩宋的吴国公,事情还是那样,没有什么改变……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办法!”

刘伯温沉吟了半晌,突然道:“经历,你看这样可以不,是否能暂时称臣元廷?”

“什么?”张希孟勃然大怒,“伯温先生,你在说什么?”

刘伯温无奈道:“张经历,我以为暂时称臣元廷,积蓄实力,而后挥师北伐,也没什么不妥,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情理之中……”

“不!”

张希孟断然拦住刘伯温。

“伯温先生,你可知朱家军何以能走到今天?”

“这个……自然是上位英明,经历睿智,诸将用命……”

“不!”张希孟长叹一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坚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我们的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也是我们的主张。这是我朱家军的底线,如果投降了元廷,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驱逐胡虏?”

刘伯温再度语塞,竟无言以对。

其实后世有关朱元璋的误解,不在少数……比如说朱元璋是小明王的臣子,后来小明王死了,自然而然就是老朱弑君,有些影视作品,还煞有介事演绎了一番。

可史书上明确记载,朱元璋没有接受韩宋的官职,只是使用龙凤年号,号令部下而已。

当然了,你说用了年号,就可以算作臣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朱元璋和元廷之间,却是清清白白的。

当然按照实录说法,在至正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廷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老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这总是朱元璋接受元廷诏安的铁证吧?

都接受了官职,还不是元廷的人?

果然,你朱元璋就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抗元主力是刘福通,朱元璋就是个跳出来摘桃子的伪君子!

什么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朱元璋的欺人之谈……

先别忙,再看看实录是怎么写的,“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瞧见没有,这句话后面明明白白有两个字,不受!

老朱根本没接受元廷的封官。

至于朱元璋跟李察罕和王保保有书信往来,那是当时有传言,说他们是汉人,却甘心为元廷效力,老朱是打算策反他们。

再有其他的说法,无非就是争天下的尔虞我诈罢了。

总体而言,老朱的抗元态度,是毋庸怀疑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不是空话。

像这种称臣元廷的话,朱元璋那里是万万通不过的,更何况还有张希孟在。

刘伯温也是一时昏了头,他连忙道:“是我一时糊涂了,如何能向元廷称臣?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行!那,那就用韩宋的年号?”

任凭刘伯温如何聪明睿智,他也是陷在了二选一的困境,走不出来了。

张希孟突然一笑,“伯温先生,你那个好友欧阳苏,他是丹徒人吧!”

“对,没错!”

“你知道丹徒有什么名胜?”

刘伯温立刻道:“要说丹徒的名胜,那可不少,芙蓉楼,北固山,对了,还有宗泽的墓……我为元臣,本是无脸去见他老人家的,只是在墓前路过,见损坏严重,心中感伤,虽有如此忠良,却终不能保住大宋江山!”

刘伯温低下了头,神情落寞,他们这些人,似乎真的没脸提宗泽、岳飞、文天祥这些人了……

“伯温先生,你看若是主公去祭奠宗泽,宣布晋位吴国公,会是如何?”

“这,这是要做赵宋的吴国公?”

“错!”张希孟又断然道:“赵宋无德,对不起英烈先贤!主公为中华英雄,自然是承袭华夏道统,升任吴国公,自领一方!”

刘伯温猛然吸了口冷气,这句话可不简单,等于一下子打开了格局。

朱元璋的难题在于不称王,不称帝,跟其他势力打交道就吃亏,就没法名正言顺,治理麾下疆域。

可称王称帝,又违背了缓称王的基本战略。

进退维谷,这才逼得刘伯温想出了先向元廷称臣的馊主意。

可是张希孟跳出了这个圈子,既然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那前往镇江,祭祀宗泽,重申大义,晋位吴国公,貌似不但顺理成章,还更加名正言顺!

明明都没路了,张希孟愣是走出了新路。

格局,什么叫格局啊!

刘伯温对张希孟瞬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敬意。

这个年轻人,确实是高!

又过了两天,张希孟和李善长碰在了一起,老李自以为张希孟已经没得选择,可是聊了两句之后,当听到张希孟的方案,李善长顿时又瞠目结舌,进而无言以对。两个人去见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是听张希孟阐发理由,讲述种种好处。

老朱听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咱就知道,张先生足智多谋……那从今往后,咱们用华夏纪年喽?”

张希孟道:“暂时或许还不行……不过可以用华夏吴国纪年,主公自称吴国公就是了。”

“华夏吴国!”

老朱仰天大笑:“好啊!真好!咱记得他刘福通打出的旗号是重开大宋之天,对吧?咱们这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李先生,你也说说啊!”

李善长能说什么?

“上位英明,经历睿智!”

第二百章 张希孟被盗了

张希孟在老朱的团队中,就属于那种在一片迷雾,进退两难之中,愣是能开出一条路的人。

什么天完,什么元廷,什么大宋……老子直接打中华牌,而且直接去祭奠宗泽……宗泽是什么人呢?

那是在金人入寇,中原天倾的时候,一股浩气,北上御敌,以衰朽之身,一腔孤勇,坐牛车,负铁锅,收土匪,守孤城。

更拥立新主,保住汉家江山,戍守开封,以身殉国,纵然身死,尚三呼过河!

别看他拥立的完颜构有点拉胯,但是哪怕过了千百年,也无所宗泽分毫。

李纲书生意气,誓死捍卫开封,是为第一股浩气,宗泽继之,乃是第二股浩然,所谓人心不齐,壮志犹存。

随后才有岳飞的北伐,有文天祥的悲壮,有钓鱼城的坚贞……一脉而下,条理清晰,赵宋亡国,华夏犹存。

复国之志未尝稍有懈怠,天下志士,无时不盼着恢复中原。

红巾兴起,元廷丧胆,祭奠英烈,砥砺人心,正当其时!

张希孟这手厉害就在于,蒙古同金国一样,都是外敌入侵,蛮夷占据中原之地,建立的王朝。

祭奠了宗泽,就等于和元廷切断了关系,哪个人也没法颠倒黑白了。

而更尴尬的或许是亳州的韩宋政权,他们以恢复大宋为旗号,开始大宋就真的值得恢复吗?

宗泽,岳飞,多少仁人志士,一心恢复中原,舍死忘生,奋勇死战。结果就出来完颜构那么个东西,自己毁掉国之柱石,屈膝认爹,千古耻辱。

恢复大宋?

恢复你妹!

一拳挥出,同时打了两家嘴巴子,这主意都高完了!

贾鲁,朱升,陶安,李习,包括龚伯遂,自然也有刘伯温,这几位都竖起了两个大拇指,服了!彻底服了!

不服也不行啊!

“经历,这可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要做好了。以我之能,只怕不行。唯有一个人,能把文章写好。”刘伯温深情建议,能让他这么推崇。毫无疑问,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说的是宋濂吧?”张希孟笑着道。

“没错,就是此公!”

张希孟笑道:“李先生那边多半已经下手了,你放心吧,要不了几天,你们就能老友相见,保证其乐融融!”

果然,几天之后,宋濂到了,但是却出了点小尴尬,两人一见面,宋濂就揪住刘伯温的衣领,怒气冲天!

“刘基!无耻之尤!”

他这一骂,把刘基也弄得老脸通红。

“景濂兄,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推荐你出来做事,匡扶明主,难道不是好事吗?”

“你,你自己愿意当二臣贼子,你请便,何苦连累我?刘基,你是知道的,我当年曾经立誓,此生绝不为官!你难道不知?”

刘伯温也怔住了,宋濂的确说过这话,不过那也是有缘由的……大体不凡的人,都有个特殊的出身,或者幸运值点满,或者天打雷劈,或者怎么折腾都死不了。

宋濂就具备最后一种特点,他是七个月出生的早产儿,从小身体就弱,还有风眩的毛病,一旦发病,就要昏迷数日……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之下,大体可以判死刑了。

可宋濂就是没死,不但没死,还成了神童,变成了有名的小镇做题家。

他能活下来,一是运气不错,二也是祖母和母亲悉心照料,才让他活下来。顺利渡过童年的宋濂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前后拜了许多名家,精研五经,早早就名扬天下。

他有名到了什么程度呢?

连元廷都知道了,而且皇帝下旨,召他进入翰林院。越过科举,直接入翰林,宋濂也是做题家的典范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宋濂更加名声泼天……他拒绝了元廷的招揽,而且理由还极其过硬。

他要孝养老母!

这个借口有一位前辈也用过,那就是写了陈情令的李密。顺便说一句,李密并没有坚守到最后,在祖母死后,服丧期满,他还是接受了西晋的招揽,前后出任了温县县令,汉中太守,随后罢官回乡。

所以说有些诗文看看就好,不要太入戏了,不然会受伤的。

宋濂没有写陈情令,但是他却是没有接受元廷的招揽,而是一直闭门读书,著书立说,教授弟子门人。

他也说过,身体孱弱,昏聩无能,不能出仕为官。

既然立下了誓言,元廷的官不能做,红巾的官更不能做……结果却被好友出卖,李善长用了点“小手段”,把他给弄到了朱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