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106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一个人再勇猛,也没法飞过大江!

巢湖水师,倒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这支巢湖水师是属于天完的部下,想要拿到手里,并不容易。

巢湖水师有两个头领,全都是普字辈的,一个叫双刀赵普胜,另一个绰号李扒头的李普胜。

他们俩不消说,都是彭和尚的门徒。

这就不得不多说两句,彭和尚彭莹玉当真是各路义军的祖师爷。

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传播白莲教,韩山童主张明王降世,他提倡弥勒重生,说只要弥勒佛来了,就能带来大光明世界。

至于谁是弥勒佛,彭和尚选择了战术后仰!

他第一次举事,甚至能追溯到至正四年,但是那一次举事很不成功,老彭的好徒弟周子旺死了。

彭莹玉拼了命逃出来,他依旧各地传教,培植反元力量,而且给他的徒弟都赐个普字,大约就是某社“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意思……

这些弟子构成了南派反元的中坚力量,号为彭党。

这里面有混得比较好的,比如邹普胜,丁普郎等人,也有不算怎么样的,比如巢湖的赵普胜和李普胜。

当然了,还有更差的,就是周蕙娘的蒋三叔蒋普信。

但不管近况如何,彭党极少有投降元廷的,他们或是舍身取义,如况普天等人,或是归附朱元璋,为大明开国,立下赫赫战功。

多数人都是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好汉子。

比较凄惨的就是彭和尚在一年多之前,被元军给杀了,这个老造反头子,除了给反元培养了一大度人才,自己的下场很是凄凉。

而且彭莹玉死后,他辛苦培养的彭党,也陷入了分裂之中,着实可惜。

坐拥巢湖的赵普胜和李普胜两个人,他们最大的对头不是元军,而是同为彭党的左君弼!

左君弼没有被赐予普字,但他确确实实是彭党,而且还是彭和尚的徒弟,只是入门比较晚。

在红军起义之后,左君弼攻占了庐州,成为了一方豪帅。

赵普胜等人从巢湖出发,一度攻下了铜陵、池州、安庆等地,算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

结果他们跟刘福通的境遇一样,前期顺风顺水,可是面对元廷反扑,占领的土地迅速丢失,不得不退回了巢湖。

一来一回之间,赵普胜等人实力大损,对比北边占据庐州的左君弼,就处于下风。

而且他们的水师毕竟是受限于水域,没法来去自如,因此在跟左君弼的对峙中,处在了下风。

“他们要是势大,也不会投降上位啊!”

贾鲁反复盘算,要怎么收服巢湖水师,只不过他老人家最多有建议的权力,真正能决策的只有朱元璋,至于张希孟,他差不多可以当一半的家,再多就不行了。

偏偏这俩人都没在滁州,难道还要咱这把老骨头去见他们?

正在贾鲁思忖的时候,好消息送来了,张希孟跟张士诚终于完成了谈判,马上就可以返回。

在送回来的信中,张希孟写了大概的条件,贾鲁看了看之后,也忍不住赞叹,这小子明明没兵没将,却把张士诚坑成了这样,还真是个人才!

首先,张士诚答应一起抗元。

这也是老张最不在乎的一条,今天抗元,明天就能变卦,老子岂会被区区言语束缚住!

只不过张士诚能想到这个,张希孟没有理由想不到。

因此在答应抗元之后,张希孟要求张士诚承认以朱元璋为主……不是要抗元吗?最起码要区分个大元帅、副元帅吧!

这一下子就点在了张士诚的死穴上。

因为只要承认这一点,他就比朱元璋矮了一头。

张希孟没有逼着他去诚王称号,没有让他解散大周国,反正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两淮之地,咱朱家军才是老大!

仅此一条,就影响巨大,张士诚万般不想同意,但是朱元璋一仗把他打出了阴影,也只能同意。

接下来就是成立盐务司,双方七三分账,张士诚成了跪着要饭的。

张希孟不光拿了面子,还要走了里子。

其余还有些通商,贸易,征税等等事项,只是约定了大概,并没有细说……实际上也没法细说,朱元璋治下管理进入正轨,张士诚这边却是乱七八糟一团,跟他谈得再多,都没有意义。

因此只是约定,从淮西出来的货物,进入张士诚治下,可以不纳税云云……

当然了,张希孟也没有光是占便宜,也给张士诚一点甜头,那就是从今往后,每年淮西会给张士诚提供一些粮食接济,只不过这些粮食是要张士诚按照比市价高两成收购。

张士诚一听到粮食,顿时来了精神,别说两成,就算两倍都行!

刚刚被几十万元军蹂躏的淮东之地,粮食极度缺乏,高邮城都要吃人了。

朱家军能给他们点粮食,总算心没有彻底黑了。

这个朋友还能处!

张士诚欢天喜地,只不过最后双方要正式签订盟约,一起歃血饮酒,祭告天地,这才算完成仪式。

张希孟却是很抱歉告诉施耐庵。

“对不住了,就在昨天,突然来了军情,我家主公已经领兵走了。”

“什么?”施耐庵大吃一惊,怎么走了?那这个盟约?

“施先生放心,我们说话算数,盟约依旧,我已经安排了五千石粮食,就在从扬州运过来的路上。如果需要诚王出兵援助,我会通知的。”

张希孟说完,就下令接触包围,拔营起寨,分批返回扬州……走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高邮城头,张士诚遥望着朱家军匆匆远去的方向,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情!

“骗子!大骗子!明明朱重八早就走了!他们太无耻了!”

这下子张士德和张士信等人也都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竟然被一群俘虏降兵围困了好几天!

丢大人了!

“殿下,不能忍了,让我们杀出去吧!”众人义愤填膺。

张士诚把牙齿咬得咯咯响,拳头握紧又放松,反复了好几次,最终无奈长叹,“咱们没粮啊!”

一句话,满是心酸,张士诚几乎哭出来,只能任由张希孟占尽便宜,从容而去。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师来投

张士诚唉声叹气,被打的着实有点疼了,甚至都心灰意冷。

倒是施耐庵,他思索再三,突然惊呼,“殿下,老天庇佑啊!”

张士诚都懒得说话了,老天庇佑,就让我接连战败啊?

别自欺欺人行不!

张士德也气哼哼道:“施先生,朱元璋早就离开了军营,他们不过是虚张声势,你怎么就没看出来?”语气之中全是责怪,施耐庵也着实无言以对,但是他觉得这还不是重点。

“殿下,脱脱围攻高邮,元廷临阵换将,殿下赢了。如今朱元璋再围高邮,却被元军袭击,不得不退兵……短短时间,上天两次庇佑殿下,难道还不是天命所归吗?”

张士诚怔住了,他摸了摸鼻子,是吗?

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

脱脱就不用说了,朱元璋这次也是,明明都围困了高邮,守军也没有了斗志,眼瞧着他就要撑不住了,偏偏元军帮了他的忙,把朱元璋吸引回去了,不得不放弃高邮城……这,这是什么神仙运气啊?

观念一转变,思维一打开,张士诚突然觉得天地都宽大了许多。

还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施先生,你,你说咱是不是有天命在身?老天爷都帮着俺?”

施耐庵还能说什么,或许你也有天命,但很可惜,老天爷明显更偏爱朱元璋啊,不然怎么会可着你折腾,弄得死里逃生的。

不过既然是张士诚的部下,吃着人家的饭,哪能不说好话,更何况自己也的确被一个孩子耍了,不把面子找回来怎么行?

因此施耐庵展开了舌绽莲花的本事,满脸笑容,“殿下,一次可以说是凑巧,可接连两次,就万万不是巧合。天心在殿下身上,如今强敌尽去,殿下正该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要不了多久,殿下兵强马壮,自然可以报仇雪耻!”

张士诚思忖了良久,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用力一拍脑门,“说得没错!施先生,多亏了你的指点,不然俺几乎自暴自弃了!”

张士诚打起了精神,他一个私盐贩子出身,经过了太多的苦楚,论起心志坚定,虽然比不上朱元璋,但也十分顽强,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击败的。

必须重整旗鼓,必须振作起来,不管是元廷,还是朱元璋,咱们走着瞧!

张士诚立刻任命施耐庵为参议,给他谋划军务。

施耐庵也不负张士诚所托,立刻提出,要赶快收拢元廷溃军,招降纳叛,趁着朱元璋无暇顾及,放开手脚,发展力量。

这个提议得到了张士诚欣然采纳,他派遣几个兄弟,先后收复了泰州,宝应,盐城等地……大致上,形成了以运河为界,东西瓜分两淮的态势,淮西是朱元璋的,淮东是张士诚的。

面对这个结果,张士诚还是满意的,可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那些元军精锐,多数都投靠了朱元璋,只留给他一些老弱病残,还有不少桀骜不驯的西域兵马。

这下子可把张士诚气坏了,怎么姓朱的一直压着自己?没有天理了?

施耐庵也疑惑,他只好想办法打听……原来朱元璋和元军正儿八经打过几次,全都干净利落,大获全胜,论起战绩,张士诚白捡一个胜利,拍马也赶不上朱家军。

而且他已经明明宣称,要追随朱元璋了,我们就算投降,也该投降更有前途的,跟着你这个废物算什么事啊?

面对这个结果,张士诚也是万般无奈,气得抓狂。

但他又有什么好说的?

“传我的命令,告诉所有人,给我玩了命练,不许松懈,下回遇上了姓朱的,要还是输,我挨个砍脑袋!”

张士诚发了狠,一定要争回这口气!

连降兵都看不上自己,这也太丢人了。

而占足了便宜的张希孟,也不敢懈怠,从高邮回来,立刻就跟冯国用道:“冯指挥使,张士诚接下来一定会恢复元气,厉兵秣马,暂时不会找咱们麻烦。但是扬州八十万人,种种事情,犹如乱麻。除了要管理好城市,还要把百姓引导出城,去军屯安身,乱七八糟的事情,实在是压力不小,这副担子,你要扛起来了。”

冯国用面色凝重,说实话,要想治理好扬州这么大的城市,难度是以前没法想象的。

要给大多数百姓供应粮食,要安排作坊商行正常经营,组织买卖,征收税赋,还要维持安定。

偏偏城中还有许多豪强富商,他们豢养了许多打手,没有兵马压制,立刻就会乱起来。就算有一万兵压着,这帮人也是暗中动作不断。

这点时候,就有差不多二十名朱家军的士兵遇刺。

整个情况非常严峻。

张希孟不光心细,手段多,而且在朱元璋那里的地位高,他撒开了做,老朱也不会责怪。

倒是冯国用,他甚至不是最早归降的那一批,根基浅薄,却要管理朱元璋治下最大最复杂的城市。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我,我会尽力而为!”冯国用咬着牙道。

张希孟点头,对于老冯的能力,没有什么怀疑,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冯国用身体未必能撑得住,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精神,但是历史上冯国用就英年早逝,让人十分唏嘘。

“你也不用太忧心,有我在主公身边,乱七八糟的事情,断然不会波及到你身上。放手去做,用不着提心吊胆。对于治理扬州,要能出重拳,大开大合,不可畏首畏尾。只要是对的事情,就必须一往无前!”

冯国用为之一振,用力点头。有张希孟的保证,他胆子又多了三分。

“先生厚爱,俺记在心里了。”冯国用又道:“这次元廷出动十万人马,自江南而来,如果能把他们歼灭在和州,接下来要渡江就容易多了。”

冯国用心心念念,依旧是集庆。扬州虽好,到底不如金陵虎踞龙盘,大有可为!

张希孟自然是认同冯国用的想法的,但是要想顺利渡江,还要看水师。

船只才是一切啊!

张希孟和冯国用辞别,以最快速度,返回滁州,见到了贾鲁。

“眼下上位领兵在和州跟元廷周旋,陆战胜多败少,但没有船只,元军凭着长江水师,来去自如,我们的处境并不好。”

贾鲁单刀直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招降巢湖水师,只要他们能投降过来,咱们也就有了本钱。”

张希孟眼皮眨了眨,“恒公(贾鲁字友恒),巢湖水师貌似是徐寿辉的部下吧?咱们想要招降,能那么容易吗?”

贾鲁一笑,“老夫就知道你会这么问,我这些天仔细盘算过了,其实巢湖水师是分成了三派,并非铁板一块,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贾鲁说着,就把他的心得说了一遍……巢湖水师表面上归赵普胜和李普胜统辖,跟庐州的左君弼对峙。

但实际上赵普胜也是彭党,他也没有时间造大船,练水师。巢湖水师的底子,还是原来的巢湖渔民,甚至干脆点说,就是原来的水贼。

巢湖十分广阔,有八百里之说。

也别管有没有,反正诸如梁山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这些水域辽阔的地方,都会有数之不尽的水贼。

其实说他们是水贼,有点过了,大约就是化外之民吧!

湖里物产丰富,湖心还有岛屿,可以自种自吃,丰衣足食。如果官府围剿,就躲进湖里,谁也找不到。

等官军退了,就可以果断出击,抽冷子来一下子,弄得官军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