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36章

作者:大罗罗

朱和墭笑着回答道:“陈军师,这个大学士自然要考一考的……”说着,他就看了眼刀疤荣,心说:“这学问不能比刀疤荣还差吧?要不然都是不及格大学士也不像啊!”

他顿了顿,又道:“但也不能光靠考试,举荐也是必须的!至于大学士的名额,也不能太少,当然也不能太多,先安排个十一个大学士吧。”

“十一个?可以啊,”陈永华问,“那要怎么分配?”

朱和墭斟酌着道:“可以由定王府,延平王府,潮州总兵府,高、廉、雷三州总兵府和碣石镇总兵府等五府共推十一人,其中定王府推举三人,其余四个府各推两人。”

“碣石镇总兵府?”陈永华一愣,“我们这边有碣石镇总兵吗?”

朱和墭道:“陈军师,潮州府界外的百姓谁不感念大肚苏的恩德?当年若不是他举兵抗迁,清廷怎么可能在碣石镇之战后稍许放松了迁界禁海之策?而且大肚苏虽然没了,但他的门徒党羽众多,我们现在给大肚苏余党设立一府,让他们有推选大学士之权也不为过吧?”

“对!”大波玲马上接过话题,对邱辉道,“大佬辉,当年大肚佬在世的时候,你可是一口一个大佬的叫,现在忘记了吗?”

“大肚嫂说的是……大肚哥的恩义,辉没齿难忘!”

大佬辉虽然对大波玲和自己的闺女抢男人的行为非常恼火,但义气还是要讲的!

潮州府的老苏家是海贼世家,影响力极大!可不止一个大肚苏,即使在碣石卫之战后,苏家的余党残部依旧遍布潮惠沿海。

而邱辉手下也有不少苏家的余党残部。所以只要大波玲没有正式被朱和墭纳为侍妾,邱辉还得捏着鼻子管大波玲叫“大肚嫂”!

邱辉想了想,回头对陈永华道:“军师,我和胜才(陈上川)都是延平王的臣子……”

他的意思明摆着,即便让朱和墭借着碣石镇总兵府的名义拿下两个大学士名额,那么在十一个大学士中,延平王府的人还是占了六个。

六比五,优势在我啊!

朱和墭这时又道:“陈军师,三个总兵府的名义只是暂时的,等十一个大学士选出来,把咱们的朝廷办起来,三总兵就该封大国公了。

到时候两王三国公推十一原儒大学士,再由原儒大学士行议政辅国之权,由大学士会议任免六部九卿,最后由六部九卿根据大学士会议的意思治国……这不就是天下为公了?”

这算天下为公?

陈永华心想:“这不就是延平王府和定王府的共和吗?只是挂了个天下为公的大义名分。不过对延平王府而言,好像也不吃亏。毕竟延平王府这边有六个大学士,定王府这边只有五个。”

想到这里,陈永华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刘国轩和陈上川。

刘国轩上回基本没赶上揭阳县之战——在他抵达战场时,刘进忠和凤鸣山都跑了。所以力气没处使,于是就跟陈永华一起翻过大南山去打了惠来县城。因为朱和墭培训的“小老虎”邱虎带着几个已经学会“熬甜品火药”的学徒随行,所以惠来之战算是让刘国轩扬眉吐气了。

他的一千几百人围攻守备惠来的广东抚标的一千人,不仅一举破城,而且还接连击败了碣石镇总兵苗之秀和广东提督严自明派出的援兵近三千人。

是役,刘国轩所部不仅攻占了惠来县城,还击毙、俘虏了清军上千,真可谓声威大振,所以现在正是得意的时候。

在他看来,如果延平王府要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那肯定有他一份。即便不占延平王府的名额,邱辉也会推荐他当大学士的。

所以,他对延平王府拿下六个大学士已经够了。于是便点点头道:“陈军师,我看可以啊!”他又回头对陈上川道,“胜才,你觉得怎么样?”

陈上川名为高、廉、雷三州总兵,也有权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但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就只有钦州湾内的龙门岛——他的军队也有水战强而陆战弱的毛病,在过去几年虽然很努力的攻打钦州、琼州、高州,可惜屡战屡败,全都送了人头。

所以在听说潮州府出了个很能打的三太孙,三百精兵就大破刘进忠的数千清兵,还一举夺取了揭阳县城!因此在得到陈永华“来潮面谈”的命令后,就欣然领命,乘着一艘老闸船到了达濠,然后又和陈永华、邱辉他们一起来了揭阳。

在揭阳这边,又大开眼界,见到了一条让他也眼前一亮的反清路线!

而且他在达濠的时候,还在邱辉的一所宅院当中眼见了甜火药的巨大威力。

所以这会儿陈上川对于反清事业的信心那是无比高涨,对于朱和墭提出的建议,自然是高举双手赞成的。

“陈军师,”陈上川对陈永华道,“我看可以啊……三太孙提出的法子不错。不过反清复明的牌子咱们也别丢了,可以两块牌子一起举。”

“这是当然的!”陈永华点了点头,“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恢复大明的江山!”

天王朱也重重点头,捋着五绺长髯道:“孤家乃是先皇之子,当然要恢复祖宗的基业……不过恢复之后,也得吸取教训,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搞得民不聊生。得天下大同,大家都有饭吃才行啊!”

陈上川点点头,接着又问:“那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这家伙还真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啊!

第079章 这天下大同要怎么搞?

十一月十五日,在后来的历史书上被大书特书的揭阳会议,还在进行之中!

实行天下为公,成立大学士会议,搞定王——延平王共治这几件大事,已经在前两日的会议中敲定了。就等台湾的延平王郑经点头同意,那么这个“股份制山寨朝廷”就可以正式挂牌成立了。

当然了,是不是正式挂牌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朝廷的直辖地盘就是半个县,军队就是两三千,钱粮就是那么一点点……虽然手里有威力惊人的手榴锤和甜火药,但是因为兵力太少,好像也只能躺平等着尚可喜打过来。

不过朱和墭他们也不是完全没事儿可干,他们还可以商量一下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今天的会议就是要商量这事儿的!

“唉,那些年真是苦了百姓,苦了俺大明的子民了……真的是民不聊生啊!中州本是富饶之地,原先百姓的温饱总还是有的。可是从神庙老爷那一朝开始,渐渐的就不行了。土地都被士绅、权贵、宗室们占光了。占了土地又不肯交税,都把地进寄到了这个王府那个王府的名下。这税啊,就都压在了小老百姓身上了!

后来福王封过来时,整个河南连二百万亩的官田都拨不出来,甚至要去邻省拿田补给福王府了。到了先皇当政的那些年,河南又一年更比一年荒,陕西的流寇又打过来,小老百姓不仅被流寇祸害,还得背上各种苛捐杂税和租子利钱。哪怕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他们的负担却不能减轻分毫。这天下不乱才怪了……”

正在哀叹明末局势败坏,河南民生之苦的,是监国定王朱慈炯……也不知道这位生长在北京紫禁城中,明亡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朱三太子,怎么就对河南的情况怎么清楚?

看见邱辉、邱荣、陈上川他们几个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朱和墭赶紧开口转移话题:“父王,那您觉得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平均!均田、均税、均兵役!”朱天王道,“只有这三均,才能保证天下的好处不会尽归了权贵,赋税不会都在小民身上……而当兵打仗的事儿,也得大家伙一起分担!”

听了朱天王的话,朱和墭就是一愣,心说:“你个山贼王该不会真的在大南山里面思考过这些问题吧?”

其实朱天王本就是唐藩的一个奉国中尉,属于宗室底层。自己的生活也很拮据,平日接触到的人物也都属于中等偏下层的。

所以他比崇祯皇帝,比真的朱三太子更知道民间疾苦,甚至比朱和墭都清楚大明朝是怎么没有的。

大明朝的问题在他看来,就是三个字——不平均!土地不平均,税收负担也不平均,兵役负担同样也不平均。

大量占有土地富得流油的那帮人不纳税也不当兵,而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破产或者即将破产的小农。至于兵役,则都压在军户,特别是九边十三镇和西南的一部分军户、土司身上。内地那些吃得满嘴流油的仕绅权贵根本不仅不必负担兵役,甚至还渐渐的失去了军事能力。最后他们唐王一系的人是真想为大明一战,可是却不会打仗……

“可是现在天下各处都地广人稀啊!”邱辉皱着眉头道,“潮州界外和台湾就不说了,即便在鞑子朝廷治下,也是人少地多……老百姓对均田的事儿,怕是没多少兴趣吧?”

朱和墭点点头,心说:“看来大佬辉也研究过这事儿!”

他随后又望着朱天王,想听他怎么说。

朱天王摇摇头道:“其实人少地多才好平均啊!真要地窄人多,想要均田也均不动啊!”

他的话……好像也有点道理!

朱和墭摸着自己的胡子琢磨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大家都对土地充满渴望。这个时候搞均田是可以动员起一大批无地、少地农民跟着干的。但这是政治账、军事账,但不是经济账!

一方面人均太少,再一平均的话,大家都只有一点点土地,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而没有规模的经营,成本必然是高的,抗风险能力必然是低的。如果在一次平均后放手不管,那么很快就会出现土地的再次集中,社会矛盾又会随之激化。

如果政府和国家要插手进行管理……那也很难搞啊!

所以现在这个人少地多,土地并不是稀缺资源的时代,反而是更适合实行均田的时候。

现在人口少土地多,均分一下就是人均富农,完全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为什么不均?”

朱天王这个时候又说道:“虽然这个地啊……将来难免会再归了少数人。但咱们现在不均田、限田,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时候会不会来得更早?”

好像也对啊!

即便将来会再集中,不等于现在不能均田和限田啊!

凡人必有一死,但是活着的时候还是得吃吃喝喝啊!

朱和墭又琢磨起来了:“现在全国也就五六千万人,差不多五百万到一千万个家庭。耕地好好整整,十五亿亩到二十亿亩都能有啊,户均一二百亩没问题。完全是一个个规模化经营的资本主义农场!

至于迈向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问题,其实这个取决于农业的效率有多高,而不是人多地少吃不饱。

历史上美利坚国有几千万人口的时候不照样工业化搞得飞起来?据说这是因为美利坚国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只需要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就能产出足够的农产品去养活全部人口,并且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

而美利坚国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无非就是人少地多嘛!地就随便种种,虽然亩产少一点,但土地只要足够多,也是能提升生产效率的,这样就能将大部分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如今的中国……就人口、土地和相对应的农业生产效率而言,似乎比三百年后更适合搞工业化。这个工业化早点成了,就能早早的把产业链的顶端都把持住,还能趁着西方帝国主义都比较怂的时候,再多占点地盘和资源。这样有了能赚大钱的产业和资源,不就能多发点福利搞大同社会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大笑着道:“有了!”

他这一咋呼,参加会议的几个人都给吓一跳。

朱天王看着儿子,剑眉微皱:“衰仔,什么有了?”

“天下大同的路子有了!”朱和墭笑着回答。

“那就说说吧!”朱天王摸着胡须说。

朱和墭斟酌了一下,就开口道:“这均田、均税、均兵役我看很好,可以先在潮州搞起来。同时咱们还要开办学堂和工厂,鼓励商业和海贸,发展咱们潮州的产业。不仅要和农人大同,还要士农工商四民平等,一体大同。”

“姑爷,”邱辉听了朱和墭的话,有点哭笑不得,“你这个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难在哪里?”朱和墭问。

邱辉苦笑道:“姑爷,我们手里控制的潮州四县是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除了地不缺,其它的什么都不足,如何能搞得成大同?而且尚可喜、米思翰这两贼正在调兵遣将,随时要打上门来啊!”

第080章 我的理想国

听了邱辉的话,朱和墭却笑了起来。

土地不缺才是搞好“大同”的关键啊!

现在毕竟是农业社会,工商业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还不能当成根本。

如果土地稀缺,人人都把土地当成命根子,那就别想在潮州这种宗族势力非常强大的地方搞好“大同”了……潮州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宗族名下,占地比较多的都是强宗大族。而潮州的强宗大族在清朝的时候都还武德充沛,经常爆发械斗,而且还都聚族而居在城堡一样的围楼之中。

你要均他们的田,他们不和你拼命?就靠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的那点实力根本搞不定。

反而是现在这种人少地多,而且还有大敌当前的情况,更有利于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和邱辉用“原儒大同化”路线整个潮州四县的力量。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笑着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了。

“丈人,我们手里的出潮州四县除了人少一些,其他都还不错啊!土地足够,又有达濠商埠这个沟通中外的口子,还有食盐、白糖这两个产业,最近火硝和火药也发展起来了……对了,小婿最近还琢磨出了个甘蔗渣酿酒的营生,也是大有可为的。”

“啥?甘蔗渣还能酿酒?能有那好事儿?”邱辉眼皮一抬,似乎来了兴趣。

朱和墭笑着:“丈人,这甘蔗酒不难酿成……等淑真嫁过来的时候,应该就能大批产出了。”

“那么快?”邱辉道,“不过这酒可得陈一些才好。”

朱和墭笑了笑,道:“小婿自有办法让这酒陈得快一些……保管好喝!”

酒的人工陈化和调香对朱和墭来说,可不是什么难事儿。

邱辉点点头,笑道:“倒是候我得好好品品!”

朱和墭笑道:“等这酒酿好了,就给您送个几缸过去!”

“几缸?”邱辉大笑,“你是想醉死我啊?”他顿了顿,又道:“不过甘蔗渣能酿酒倒是个好买卖……我们潮州这里,甘蔗渣可不缺!”

朱和墭笑着说:“丈人,您看,我们现在有了食盐、白糖、火药、甘蔗酒这四个能来银子的产业,还有达濠的海贸。银子应该是不会太缺的,如果我们自己能把眼光放长远些,稍微俭省一些,就能拿出一笔钱用在开厂、办学和整理土地上了。这三件事办好了,我们潮州的大同就有了!”

邱辉听得有点糊涂,“整理土地是为了均田……这开厂子、办学堂和大同有什么关系?”

朱和墭笑着解释道:“当然有关系了!先说学堂,学堂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我们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之道的地方。如果办好了不仅可以为我等原儒培养后继之人,还能让揭阳、潮阳、澄海、惠来四县的少年有书可读,读了书……将来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啊!

再说办厂,小婿打算先办起来的,就是火硝厂、火药厂、酒厂、铸铜厂这四个厂子……不过小婿不打算吃独食,钱是赚不完的,大家一起赚,一起发财才是大同啊!

所以这集硝、制造颗粒状火药、甘蔗酿酒,还有铸造铜钱和铜器的手艺,都是可以传给潮州四县的乡亲的。当然了,拜师学艺的规矩还是要讲究的,等学徒们艺成出师后,就算他们要自己开买卖,我也是支持的。”

听朱和墭说到这里,邱辉已经明白了,他点点头道:“办学堂、办工厂都是为了收徒传艺。这师徒关系一成,那可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那是啊!

朱和墭什么人啊?朱三太孙!谁要拜他为师,那就是朱三太孙的徒弟,朱三太子的徒孙,崇祯皇帝的增徒孙!

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要失败了,那崇祯皇帝的增徒孙们怎么都得连坐个满门抄斩吧?

而且大清朝这些年在潮州干的事情的确不地道,莫说和大清为敌的潮州人了,就是投靠大清当狗的潮州人有几个落得好下场了?

所以这师徒名分只要一成,这些徒弟和他们背后的一个个宗族,就会变成朱和墭的死党,自然也会接受朱和墭的“大同化改造”。

当然了,朱和墭的“大同化”也不是要拆散潮州宗族,而是准备以宗族为单位,推进潮州的大同化。以宗族为单位分配土地,开办族学,摊派税收、徭役和兵役,并且扶着各宗族兴办火硝厂、火药厂、酒厂、铜厂等手工工场,另外,朱和墭还打算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帮着潮州的海盐、白糖两个产业升一下级,从而形成几个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

这样朱和墭不仅能通过“大同化改造”把潮州的宗族组织起来,而且还能实现产业升级和普及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啊!

而潮州这边一做起来,那么同样的模式就能复制到整个广东了。

这个时代的广东其他地方也和潮州差不多,都给大清朝折腾的够呛,都是宗族社会,而且都还没彻底躺平!

只要能把广东整合成一个“大同社会”,达到人均产值、收入和拥枪都超过美利坚的水平,那么推平满清当然不在话下了。

等推平了满清,“潮州式大同”也还可以推广到全国!

现在全国人口也就五六千万,土地还那么多,而且还拥有丝绸、棉布、茶叶、瓷器、白糖这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周边还有一群“预备殖民地”,比起南北战争前的美利坚也不遑多让啊!

有什么理由不能截了美利坚的胡?

想到这儿,朱和墭脸上的笑容可就难以掩饰了!

而负责管理台湾民政的陈永华一直在仔细倾听朱家父子和邱辉等人的话,越听越觉得这个“大同化”有搞头!

不仅可以在潮州搞,也可以在台湾搞……搞好了,台湾岛上的不到二十万人口也能当成三十万、四十万来用了。

就在陈永华想向朱和墭讨教“甘蔗渣酿酒”的买卖怎么做,想在台湾复制的时候,钦州湾龙门岛的“岛主”陈上川却先开口了:“监国、世子爷、邱制军,这个天下大同可以慢慢搞,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怎么打败尚可喜、米思翰这两个鞑子头的大兵啊!我可听说他们现在正在调集广东、福建两省的大兵,眼看着就要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