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343章

作者:大罗罗

不平身?康熙心说:“要请罪?”

这时候胤礽突然大声道:“儿臣请皇阿玛带领咱们清八旗、蒙八旗、儒八旗、科尔沁、准噶尔、和硕特的勇士一起东征,打回中原,还都北京城……收复大清列祖列宗的陵寝所在之地!皇阿玛,带着咱们打回去吧!”

康熙听见胤礽这么一说,顿时就愣在那里了……这个逆子是要逼着他阿玛去送死,这实在是大逆不道啊!

第808章 康麻子的反明复清

康熙真的怒了,他很想让人把胤礽这个逆子抓起来圈禁……这个逆子小小年纪就敢染指皇权,而且还逼父抗明,将来长大了还了得?不得弑父篡位啊!

就在康熙快要抑制不住怒火的时候,在边上围观的儒八旗旗兵、旗民又起哄了。

“太上皇,带着我们打回去吧!”

“太上皇,我们想回家!”

“太上皇……”

太上皇?

康熙被他们气得差点吐了血。

他是蒙古大汗!大大的汗!怎么就变成太上皇了?他已经不当太上皇很久了!

可是康熙到底还是圣明的,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吐血,更不能发怒让人逮捕胤礽。否则一场变乱就在眼前!

而大蒙古国是绝对不能乱的!

想到这里,康熙汗就只能强压住怒火,然后张开喉咙,大声对身边的孔圣公道:“圣公弟弟,你去和大家说,朕已平定印度西北,现在还要休养生息数年,待兵精糖足,自会东征以复大清!”

孔圣公听了这话,也大松口气儿。虽然他知道康熙的话是忽悠人的,但是给大家伙一个念想总是好的。有了个念想,大家才能团结一致,在西域这里坚持下去……否则的话,人心一散,那队伍可就难带了。

想到这里,他就向几个大佬和堂主、副堂主挥了挥手,让他们马上去安抚下面的旗民、旗兵。

康熙看见这一幕,心里面就更恼了。

这儒八旗……真是要不得,也除不得啊!

他叹了口气,就策马向胤礽走去,到了胤礽跟前,康熙大汗才看着儿子缓缓道:“胤礽,现在你可满意了?”

胤礽则抬头看着康熙,心想:“这阿玛……还是在真与不真之间啊!若是全真的阿玛,现在应该很想打回中原去的!毕竟额娘还有好多夭折早逝的兄弟姐妹的陵墓,还有祖宗陵寝都在北京和盛京!而且中原和盛京老家都是真阿玛弄没的,他一定想要拿回来。

若是这阿玛是全假的,那肯定不会想要回去的。因为中原的花花江山不是他的,西域和印度才是这个假阿玛自己打下来的。他当然得专心经营自己的地盘了!

可是这个阿玛却来了个先休养生息数年,然后再打回中原……他说的话能算话吗?”

虽然不知道这个阿玛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过胤礽还是点了点头:“阿玛,孩儿愿随阿玛反明复清,恢复中原!”

说着话,他就大摇大摆的站了起来,然后转身走向自己的波斯马,翻身跃上,最后又流着眼泪,带着哭音对康熙道:“阿玛,请随孩儿入城,孩儿带您去见大行太上太皇太后……”

康熙汗抹着眼泪道:“好,好……咱们一起进城,朕要去给你曾祖母先磕几个响头!对了,皇儿,现在一定有许多科尔沁的王爷、贝勒、贝子都来了上京城吧?”

布木布泰自己就是科尔沁部出身,现在科尔沁部的那些王爷、贝勒、贝子都是她的晚辈。而且她也是科尔沁部在大清(大蒙古)朝廷的话事人。这些年康熙虽然有点冷落科尔沁蒙古,但是布木布泰依旧非常努力的在维护科尔沁蒙古的利益——她对康熙不满和努力扶植胤礽也有维护蒙满联盟的原因。虽然胤礽身上的蒙古血统不多,但他是布木布泰一手拉扯大的,和几个蒙古王爷、贝勒的关系都很亲近。

而康熙汗的另一个嫡子胤衤尼有一半罗刹血统,他母亲索菲亚还是个凶悍的罗刹公主……布木布泰生前一想到以后大清要有个金发碧眼的太后,就气得牙根痒痒。

在布木布泰的安排下,那些科尔沁的王爷、贝勒、贝子和西清国走得很近,几乎融合在了一起,基本上人人都在上京府城内置了宅子。

这段时间布木布泰病入膏肓,这些人当然要入上京府城来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了。

“皇阿玛,他们都在上京城,您要见他们吗?”胤礽听见康熙的问题,随口就回答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康熙汗最想听的问题。

“是啊,”康熙汗点点头道,“他们都是太皇太后的亲族,大老远的来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朕怎么能不和他们见一见?”

“好,”胤礽想想也对,“儿臣马上让人安排他们来皇城拜见。”

“再叫上儒八旗的都统、副都统,还有儒宗的大佬、堂主,还有西清汗廷的大臣……大家一起来,朕得谢谢他们这些日子尽心尽力的辅佐你和太皇太后。他们可都是咱们大清的忠臣啊,朕得好好谢谢他们!”

“好,儿臣让他们都来!”

这胤礽到底是个小孩子,虽然城府远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深,但怎么都玩不过康熙汗这号老狐狸的,现在更是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康麻子提出的要求。

……

上京皇城,大清太上太皇太后兼大蒙古太皇太后(双料太后)停灵的皇寿殿外,这时候站满了穿着白色孝衣的西清臣子和科尔沁蒙古的王爷、贝勒、贝子,以及跟随康熙汗过来的护军营的索伦武士和锡伯武士。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伸长了耳朵再听大殿里面传出的嚎啕大哭的声音……这是康熙汗和同治帝这对慈父孝子在双料老太后布木布泰的棺椁前嚎啕大哭。

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啊,连在外面听着的人们,也都忍不住跟着一起落泪了。

康熙和同治这两父子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哭音总算是越来越轻,直到最后终于没了声响,也不知道是哭累了,还是哭晕了。大家伙儿的目光都投向了孔圣公,他现在不仅是有实力的大军阀,而且还是同治帝的岳父,还是科尔沁亲王的女婿,还是康麻子大汗的把兄弟……真是二人(康熙、同治)之下,万人之上的实力派!今儿发送双料老太后的大发丧也是他负责操办的,所以大家伙都已经把他当成了大清朝的头号权臣了。

头号权臣看见大家都瞧着自己,也就不用大家催促,自觉自愿的往大殿里面走去了……这就是权臣的担当嘛!

他走进去后没一会儿,就看见他和同治小爷胤礽一起搀扶着已经哭得一抽一抽的康熙汗从大殿里面出来了。

“太上皇,您节哀顺变……”

“太上皇,您可要保重哇!”

“太上皇,您要振作啊!”

已经一抽一抽的康熙汗心里那个生气啊!

什么叫太上皇?

他是大汗!

不过气归气,康熙汗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怒火,用颤抖的声音说:“诸位,诸位……放心,朕,朕一定会保重,一定会振作,因为朕还有大事要做,朕还要完成大行太皇太后的遗愿!”

他这话一出,寿皇殿外顿时鸦雀无声了。

虽然康熙汗上午入上京城的时候已经承诺过,等到“兵精糖足”就带着大家伙反攻中原。可当时大家也就是姑且听之,没有太当真。现在又听康熙这么说,就都来了兴趣。

康熙这个时候已经不抽搐了,也恢复了一点明君圣主的气度,只见他大手一招,喊了一声:“抬进来!”

然后就听见在场的索伦兵、锡伯兵一起大吼:“抬进来!”

抬什么?

所有人都是一愣,全都把目光投向寿皇殿院子的大门。就看见两个彪形大汗一起抬着一个箱子,呼哧呼哧的走了进来,然后又是另外两个大汉抬着另一口箱子……大汉源源不断,箱子也源源不断。大汉们抬着箱子走进了院子,然后将箱子一只只整齐摆放在了寿皇殿外。摆放好箱子之后,那两名大汉就会顺手撕掉箱子上的封条,打开盖子。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的银光……这是全世界第二让人激动的光芒,仅次于金光!

康熙汗这回放大招了!

他现在有钱了!

他现在拿下了拉合尔(南京平天府)、德里、阿格拉(康熙的印度帝国就到阿格拉为止)这三座大都市和它们周边的富饶之地。这些地盘每年大约可以提供给康熙汗一亿银卢比的税收。

另外,康熙汗的白糖生意也已经到了可以大把收取定金的时候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康熙的印度白糖不够白,人家还是抢着要买!

现在欧洲那边天主教徒和天方教徒在中欧连年大战,白糖那是供不应求,甭管参战不参战,全都知道糖火药厉害了……高糖碾压低糖,低糖碾压无糖几乎成了铁律!

谁也不敢不存点白糖在手里!

康熙又是收税,又是贩糖,终于过上了可以挥金如土土豪生活。

所以这次康熙北上上京的时候,就带来了整整一千万银卢比!

看着一箱箱亮瞎人眼的银子摆满了整个寿皇殿前的一大片空地,院子里面的西清大臣,蒙古贵人,儒宗子弟,全都给震惊了。

康熙则有些得意看了眼儿子胤礽,心说:“和朕斗,你太穷了!这个世界是讲钱的,你个穷小子有多少钱?”

想到这里,康熙汗就嗯咳了一声,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已经对他充满敬意的臣子们,缓缓开口道:“列位臣工,这些日子你们都受苦了!你们跟着朕,跟着大清,跟着大蒙古,一路从中原,从科尔沁草原,从东北塞外之地跑到西域的哈萨克草原和上京府城,还保着朕和太子打出了大蒙古的这片天地,实在是劳苦功高啊!

朕其实一直想好好犒劳你们,可朕没钱啊,朕也是逃难逃到哈萨克草原和河中的……现在好了,朕已经拿下了四分之一的印度。这印度之富庶,实在超乎想象啊!朕虽然只有四分之一的印度,但是朕的蒙兀儿国每年还是可以从这四分之一的印度之地收到一万万银卢比的税……一万万啊!相当于三千万两银子!”

三千万两银子!

包括胤礽在内,所有西清、科尔沁这边的人物都要流口水了……

康熙汗看着他们的馋样,不,那是忠诚的模样,就知道自己又要赢了。

有印度在,康熙不怕这些人贪婪,就怕他们不贪。西清、科尔沁的人只要贪,就不会背叛康熙。因为康熙现在有了钞能力,有的是钱!

康熙又指着寿皇殿前的一箱箱银子:“这里是一千万银卢比,是朕的一点心意,是给西清和科尔沁蒙古的诸位的。”

给我们的?

西清和科尔沁的大人物们一个个眼珠子都在放光啊!

他们再看康熙汗,都觉得这个大汗现在光彩照人……放着银光,一看就是真命天子了!

康熙汗又是一声嗯咳,接着往下说:“朕早就说过,朕一定要反明复清的!朕之所以要领着大家西迁,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领着大家打回去……打回去反明复清!

如果朕当时不西迁,而是在北京城坚持,那朕就是大清的崇祯……大清就得彻底亡在朕手里。列位臣工当然不会当贰臣,少不得要殉国……朕于心何忍?

而朕之前进军印度,也是为了能在将来反明复清!因为反明复清必须得兵精糖足……而要兵精,少不得就得养兵、练兵、打造器械,样样都得花银子。而糖药更是用兵取胜之关键!大清之所以败走西域,一是没银子养兵、练兵、打造器械;二是因为没有糖可以用来配制糖火药!而印度不仅有的是银子,而且自古就是产糖之地。中国的糖,还是唐朝的时候传自印度的呢!所以朕只要取下印度,就有钱有糖,也就不怕没有精兵了。”

康熙娓娓而道,每个字儿都听着很有道理,底下的大臣和蒙古贵人,不管原本有多埋怨康熙,这一刻都觉得康熙的话是有道理的。同时也觉得这个君,原来还是明的……有他带领着大家,将来就算不能反明复清成功,也能让大家变得富裕起来。

有了钱……大清复不复的,其实也不是很重要了。

这个时候不知道谁带头喊了一声,喊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大汗万岁!皇上万岁!大蒙古万岁!大清万岁……”

而这话可不是冲着西清大王胤礽喊的,而是喊给康熙大汗听的!

第809章 大清团结,商方有‘轟’!

朕又是他们的大皇帝了!

听见底下人的欢呼,康熙汗心里头终于长舒了口气儿。

已经干了二十几年皇帝、太上皇、大汗的康熙,已经深知君王之道了。君王不仅要有名分,还必须有足够的爪牙可以驱使,而驱使爪牙的关键就是赏罚……能让人富贵,也能让人家破人亡!

现在的康熙汗暂时动不了儒八旗和科尔沁的大人物,要不然就是一场内战了。因为儒八旗和科尔沁蒙古并不是他康麻子的奴才,而是自成一体的封臣集团。他们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根本不是康熙汗一道旨意就能拿捏的。

要动他们,只有打内战!

而对于以寡临众,又有大明这个超级强敌的康熙来说,打一场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科尔沁蒙古之间的内战等于找死。因为这四股力量都是他的核心盘,没有他们,回八旗、印八旗、锡克绿营,还有布哈拉、希瓦、哈萨克、阿富汗、拉杰普特等部十有八九会造反。

所以康熙汗必须保持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和科尔沁蒙古这四部核心盘的团结!

在这种情况下,“赏”就成了康熙汗可以采取的唯一手段。

当然了,光有赏没有罚也是不行。只不过罚得放在赏后面……等上上下下都打点好了,再拎几个出来狠狠的罚一下,这儒八旗和科尔沁就能服服帖帖了。

“大汗!”

康熙正得意的时候,他耳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很刺耳的山东口音,这是孔圣公在说话。

“圣公弟弟,”康熙汗回头看着孔圣公,用亲热的语气问,“你有什么良策要献?”

孔圣公走到抗清跟前,向着康熙躬身一礼道:“大汗,日前大蒙古副汗同和硕特汗遣使上京告急,说策妄阿拉布坦引明寇数万已经攻入叶儿羌,准部兵马及叶儿羌各部人马难以抵挡,形势十万火急……臣提议由西清大王挂帅,统领西清、科尔沁所部精兵东征,救援准部人马。”

胤礽听他老丈人这么一说,马上也跑到康熙跟前下跪道:“皇阿玛,我大清和准噶尔互为唇齿,唇亡必定齿寒!若准部灭亡,哈萨克草原也必为明寇侵攻,到时候科尔沁再无宁日,上京也有可能为寇所扰。请皇阿玛准许儿臣和圣公一起出兵,援救准部,以保哈萨克草原安宁!”

康熙汗当然知道孔圣公和胤礽的心思了……这是要借着出兵,把儒八旗、科尔沁、准噶尔、和硕特四部力量凝聚在一起啊!

不过他刚刚高举反明复清的大旗,也不好马上就打自己的脸啊!

于是只能赞许地点点头:“好!吾儿果然少年出英雄……朕马上让人从北京城调些枪炮糖药来上京。等太皇太后大丧之后,就让你和孔圣公一起出兵!”

……

西历1687年11月,果阿,新开张的子贡堂商号,今儿有贵客来访!

所谓的子贡堂商号,当然不是孔子的好学生端木子贡开的,而是儒宗总堂下属的负责营商贸易的商号……现在的儒宗那可真是好好奋斗,天天进步了。已经不是《四书六经》了,而是发自出了《四书十经》,其中的“十经”,除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传统的五经之外,还“发掘”出了《反经》、《农经》、《工经》、《商经》、《兵经》等新五经!

而这个新五经都是指导实际工作的,所以都有对应分堂,其中《反经》对应暗堂……造反嘛,总要暗中进行的。《农经》对应的是食堂……听着像排队打饭的地方,实际上是管理上京府境内一部分由儒宗控制的农场、牧场的。《工经》对应的是器械堂,就是管理打造各种兵器、农具的手工工场的机构。《兵经》对应的是讲武堂,其实就是个军校。而《商经》对应的则是这个子贡堂,取了孔子的“土豪徒弟”端木赐的字号“子贡”为名儿,其实就是个属于儒宗的特许贸易公司!

在康熙汗拿下了富饶的印度西北之后,大蒙古国和儒宗都有了进行对外贸易的需求,而这个时代的对外贸易,当然也包括那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特许贸易”了。

而子贡堂的“特许贸易”对象,主意是南印度的各个土邦王国和印度洋沿岸的天方教国家,同时也负责和大明、印度斯坦帝国和西洋各国进行贸易。

此外,由南京平天府生产的白糖,也由子贡堂负责对外国进行销售!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子贡堂就是含着金钥匙开张的!

不过今儿前来拜访的贵客却不是为了白糖而来,而是为了“文物”而来……为了几件宝贵的中国商周时代的文物而来!

在果阿子贡堂商号二楼的一间会客厅内,几盏清茶,正散发着袅娜变幻的茶香。

刚刚带着新做好的文物赶来的张英、图海,已经和英国的约翰·丘吉尔、法国的马丁、瑞典的瓦伦堡,葡萄牙的印度总督(果阿总督)罗德里戈·达科斯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科伦坡总督雷杰森,还有负责替洋人掌眼的东方学泰斗纪大宝等人,已经在那里寒暄了一会儿了。

看见几个洋鬼子都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张英和图海二人互相望了一眼,终于结束了他们寒暄的场面话,开始说起了正事儿。就看见张英一脸严肃:“诸位洋大人,这次兄弟和图大人一块儿在上京城拜访了儒宗的孔圣公,好说歹说的,总算从他老人家那里求来了一样宝贝,那可都是周朝时候传下来的好东西,无价之宝啊!如果不是大汗放了话,那是根本拿不来的。”

图海接着他的话又往下道:“诸位,图某这次也从西清大王那里得来了几样好东西……有朝鲜国转送的海外商方的贡品,还有朝鲜国王给大清摄政王上的奏章的出抄件。”

他们俩的话都被纪大宝翻译成了拉丁文,在场的洋鬼子一听,眼珠子都瞪圆了。

真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