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34章

作者:大罗罗

这下尚之信终于确信自己的兵权,已经被尚可喜这个不孝之爹给撸了,而且撸得他一点脾气都没有。

因为平南王府藩下那帮鼠目寸光的将领,现在被康熙皇帝的“移藩之策”一吓唬,谁也不敢跟着他尚之信继续去执行养寇之策了。他的俺答公身份,现在已经不好使了。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尚之信也不和这个不孝之爹废话了,只是哼了一声:“阿玛,你别以为揭阳一战是因为我养寇才败的……我是替咱们平南王府保住了几千精锐!

这几千人要是给老二折腾没了,咱家可就真的完逑了!”

甩下这句话后,尚之信就大步流星出了九间殿,然后头也不回的出了平南王府,回了自己的世子府。

这边尚之信前脚才走,那边尚之孝和金光两人就一块儿进了九间殿。

尚之孝长得很像尚可喜,大胖子,国字脸,看着威风凛凛,而且这些年一直跟着他爹在广东带兵,在军中的威信比俺答公尚之信高得多……不过尚家军是奴才军,带兵打仗的能力高低和军中的资历这些都没大用,最要紧的是奴才当得好,能得到满洲主子的欢心!

如果这次不是从北京传来了“尚吴调换”的消息,平南王府藩下的将领根本不会抛弃俺答公尚之信转而拥护平南王次子尚之孝。尚可喜说破天也没用……“奴辈”在那儿摆着呢!

而刚刚拿到兵权的尚之孝显得非常兴奋,给父亲行礼之后,就拍着胸脯保证道:“阿玛,您放心,有孩儿督军,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这两个逆贼一定没跑!”

尚可喜横了儿子一眼:“你用兵打仗的本事比刘进忠吗?”

尚之孝一脸自信地说:“阿玛,孩儿自认为还是要比刘进忠强一点的。”

尚可喜眯着老眼看着儿子,然后就吐出两个字儿:“不够!”

“什么不够?”尚之孝似乎没明白。

“二公子,”尚可喜的谋主金光接过问题,回答道,“王爷的意思是您比刘进忠强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朱三太孙打仗的本事比刘进忠强得太多!

其实世子之前捏着几千人不出力还是对的,要不然刘进忠一退走,咱们的藩军就会和严军门率领的绿营兵一起,被米思翰推上去打决战。而朱三太孙之前用三百人就把刘进忠的四千人给打败了,如果邱辉所部和郑经派来的兵将都汇集到他手下……这决战米思翰恐怕是打不赢的!”

“阿玛,揭阳一战应该只是侥幸吧?”尚之孝还是有点不买账。

“侥幸?”尚可喜哼了一声,“你什么时候打一个侥幸的以一敌十给我瞧瞧?”

“那,那可怎么办?”尚之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尚可喜看着自己的这个二儿子,一对眉毛又要碰头了。

这儿子打仗是挺猛的,但是有勇无谋,心眼太实,这一点远不如他大哥啊!

尚可喜的谋士金光向来是支持尚之孝的,看见尚可喜的表情,就知道不能让这位二公子继续表现下去了。于是赶紧出来替尚之孝献计献策道:“王爷,二公子,当今天子毕竟是英明之主,所谓换藩移镇,多半是稳住吴三桂,以免其被逼反的策略。

当然,也有敲打咱们平南王府的意思……但也绝不会强逼着咱们去以弱击强。所以王爷只要撸了世子的兵权,再让二公子领着王府精兵到米大人麾下听用。这移镇换藩的事儿,应该就不会进一步推进了。

至于剿灭朱三太子的事儿……老夫以为,还是要厚集广东、福建的各路精兵,然后步步为营,以牛刀杀鸡,方可万全!”

第074章 老子的朝廷才开张!

清朝那边,康熙皇帝施展从《三国演义》上学来的大招,用二虎竞食之计,逼得平南王府这只大老虎终于打起精神,准备集中全力和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这伙反贼大干一场的时候。在揭阳县城这边,已经坐拥半县之地的朱家两父子也没闲着,他们正在张罗着开办朝廷的大买卖!

这可真是厉害了!

朱和盛上辈子创业也就开个生产高仿香水、白酒的小厂子,这辈子则是高仿了一个朱三太孙,然后弄了一个小本经营的朝廷……可那也是朝廷啊!

买卖虽小,但是这风险却是大的没边了。高仿做砸了风险虽然也不小,但终究没有生命危险。而朝廷要是开倒闭了,那就不是一个人死,而是灭门惨案了。

不过风险再大,朱琚杉、朱和盛两父子现在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开朝廷的买卖,就没有金盆洗手这一说的!

所以朱家两父子再加上诸葛军师、大波玲和庞太监一共五人,今儿就在揭阳县衙后花园的大仙阁里面暗搓搓的商量着怎么办好朝廷的事儿。

这场秘密会议可开得不易啊!

因为朱和盛没有听老子的话,把大波玲这个“大大的人欲”给占为己有了,所以这个天王朱入城之后,一连好些日子都在自己的王府,也就是原来的协台衙门里面生闷气,不肯和朱和盛相见。

不过在诸葛军师和庞太监的斡旋之下,朱琚杉生了几天闷气之后,总算原谅了儿子朱启炮和义妹大波玲。

然后,朱和盛就出面召集了这次秘密会议。

会议讨论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这朝廷的买卖要怎么办下去!

现在大仙阁里没有外人,大仙阁外的花园里面则一个人都没有,花园的几个入口,也都由朱和盛的心腹守住了。所以朱和盛现在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阿爸,军师、厂公、玲姐……”朱和盛道,“你们都知道这个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孙是怎么回事吧?”

“唔。”朱琚杉点点头。

“知道。”诸葛军师能掐会算,怎么会不知道?

“难也知道。”庞太监当然也知道。

“奴也知道。”大波玲也点点头,一开始说服朱琚杉假冒朱三太子的人里面就有她,所以她也知道这个秘密。

朱和盛点点头,道:“这个事儿……不能再有第六个人知道!”

其实朱琚杉、朱和盛冒充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孙的事儿,还有个杨起龙是知道的,吴应熊和尚之信也有可能知道一些,但朱和盛现在不会把这三个知情者的姓名透出来。

“明白!”

“我知道!”

“难口风紧得很!”

“奴家也不会往外说的。”

看到大家都点了头,朱和盛接着又对老爹朱琚杉道:“阿爸,以后咱们俩不能再用原来的名字了,您得自称定王朱慈炯,孩儿就称定王世子朱和墭……土字旁的墭!”

朱琚杉无奈地点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以后我就是定王朱慈炯了!”

“那我以后就管您叫父王了!”朱和墭笑了笑,又道,“我契爷、林阿虎、苏勇、马秀才、李老财、忠义赵他们这两天就到了,大佬辉和刘管镇明后两天也会到揭阳县……人一到齐,咱们的朝廷就能正式开张了!

在这之前,咱们自己得拿出一个经营方略,不能事事都由陈军师、大佬辉和刘管镇他们说了算。”

这些日子朱家两父子在揭阳县“放大假”,生闷气的生闷气,存人欲的存人欲。而底下的于老爷子、林阿虎、苏勇、马秀才、赵忠义、李有财等人,则分头去拉人来揭阳县城内外安家落户——根据朱和墭的命令,大南山天王寨一众,靖海堡苏家,贵屿都于家这三家一寨的人户,都要迁到揭阳县城和县城所在的“岛屿”上居住。而成田都林家,隆井都马家,陇田都李家这三家则都一拆为二,迁出一部分人户到揭阳县城一带落户。

这几日,派出去拉人头的这些人陆陆续续的领着人来了揭阳县城,正由代理县令罗大发在安排房屋和土地——这揭阳县城周遭的人口在潮州府一带算是比较多的,但是也远远算不上密集。加上之前兵荒马乱的时候又跑了一批。所以城内有不少空房子,城外则有许多无主之地。安置个千把户外来人口不在话下。

而有了这千把户人口,朱家父子对揭阳县城一带的控制力度就大大增强了!而且嫡系武力也有了基础——一户一兵,一千户就一千天兵啊!

所以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朝廷经营”了。

“经营方略?”朱琚杉,不,是朱三太子朱慈炯横了儿子一眼,“这是开朝廷,你当是做买卖呢?”

朱和墭笑道:“父王,开朝廷当然不是买卖,但我们都做过买卖,却没开过朝廷,所以就先把朝廷当成买卖来做吧……不管是开买卖还是开朝廷,都离不开赚钱、花钱、借钱、存钱这些事儿,我看都差不多。”

“怎么都是钱呢?”朱三太子朱慈炯说起“钱”,一张义薄云天的红脸上就满是不屑。

庞太监倒是非常支持朱和墭的看法,笑着道:“三太子啊,开朝廷赚钱不寒碜,当年你爹威庙老爷就是因为没钱穷死的!”

一听这话,朱三太子心里那叫一别扭啊,威庙老爷成他爹了……这是喜得爹啊!

朱和墭点点头,“对啊!厂公说得很对啊,我阿公就是因为没钱养兵才死的,我们可得吸取教训啊!厂公,您的东西银钱厂管钱就管得极好,能不能拿出来入一股?”

这还是个股份制的朝廷!

“什么?拟要难的东银钱厂?”庞太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财运这就要到头了,马上就急了。

但是朱和墭怎么会放过东银钱厂呢?这个银钱厂吸储放贷铸币一条龙,搞好了就是中央银行啊!

想到这里,朱和墭则赶紧给诸葛军师和大波玲打了眼色。

诸葛军师道:“三太孙,贫道有家传《孔明遗书》十八卷,都拿出来入股!”

他倒是会空手套白狼!

朱和墭点点头,“好!多谢军师了!”

大波玲那是真大方,拍拍胸脯道:“太孙,奴的手下,还有奴的身子都是您的!”

还是姑姑会疼人啊!把自己都给了朱和墭,而且也没说要股份。朱和墭笑着道:“也多谢玲姐了!”

那个朱三太子瞧见两人恩爱的模样,也没什么好说了,只是对庞太监道:“厂臣,您就答应了吧,朝廷有您一股……将来咱们的朝廷办成了,您老就是一家王爷,而且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庞太监哭笑不得,“可,可难是公公啊,这王爷传给谁?”

“不是还有小公公吗?”朱和墭道,“传给他啊!他还没阉吧?”

“还没呢……”庞太监摇摇头,叹了口气,“那可真是便宜他了!”老太监想了想,还是觉得亏了,于是就道:“难还要当个九千九百岁!他魏忠贤有的,难庞永忠都要有!”

好啊,连九千九百岁都有了!这个才开张的大明朝廷还真是“原汁原味”啊!

第075章 天下为公,神圣战争

“行啊!我同意!庞公公,只要我阿爸正式当上万岁爷,您老就是九千九百岁,您就是魏忠贤第二了!”

朱和墭马上就表了态,然后又给大波玲打了个眼色。

大波玲也马上附和道:“奴家听太孙的,太孙同意了,奴家也同意!”

听这两人一表态,已经变成朱慈炯的天王朱就觉得有点不对,五人会议怎么有两人是穿一条裤子,不,应该是睡一张床的?于是就看向了军师诸葛三和。

“贫道也觉得可行!”诸葛三和笑道,“只要庞公公能把银钱厂交给朝廷,那他如何当不得九千九百岁?”

五人会当中的四人已经达成一致了!

“中!”天王朱也只好答应了,“就这么办了!”

朱和墭吐了口气儿,一脸奸计得逞的模样,接着又道:“阿爸,咱们家的买卖,这么多年来都靠庞公公、诸葛军师和玲姐帮衬,才能一步步到如今的。咱们以后要继续做大,也离不开他们三位的帮衬。”

他这话说的没错,天王朱、火炮朱父子的大南山匪巢其实就是个股份制匪巢!

山寨的武力一直都是天王朱、火炮朱和大波玲合股的,而替山寨出谋划策的则是诸葛军师,再加上用银钱支援山寨的庞公公,就维持住了大南山匪巢的局面。

在这五人之下,还有天王朱的心腹赵忠义和大波玲的心腹苏勇两大打手,此外还有朱和墭的契爷于老爷子……把这三位都算上,那就是个“八王议政”了。不过真正的核心,还是天王朱、火炮朱、大波玲、诸葛军师和庞公公他们五个。

朱和墭斟酌着用词,接着往下道:“阿爸,咱们五人今天就在大仙阁里面盟个誓吧,以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有什么军国大事,也要一块商量!您看如何?”

天王朱摸着自己的五绺长髯,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义妹兼儿媳,最后又看着诸葛军师——他前一段时间被困在贵屿都城内,军师就是他的主心骨啊!

诸葛军师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道:“五子齐心,大明可复……三太子,太孙说的不错啊!”

大波玲这时则给庞公公打了个眼色,庞太监马上开口道:“难也觉得是这个理儿啊……要不这样吧,以后也给军师和玲姐姐一人一个铁帽儿王吧!”

“不行,不行,奴一介女流,怎么能当王?”大波玲赶紧摇头。

朱和墭笑道:“玲姐,你不能当王就封个位比亲王的国夫人吧……不这都是以后的事儿,我父王现在只是定王监国,自己就是个王,怎么能封王?最多封几个公侯。等将来我父王正式登基了,再给庞公公和军师封王,给玲姐封个位比亲王的大国夫人。父王,您看这样可好?”

“好好,就这样办。”天王朱想了想也觉得挺妥当,只好点了点头,他看着有点儿“篡权”嫌疑的儿子,“衰仔,你还有什么要提的吗?”

“当然有了!”朱和墭忽然换上了一副神圣庄严的表情,看着天王朱、庞公公、诸葛军师和大波玲,“我们现在是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天王朱正色道:“当然是为反清复明而战,为大明天下而战了!”

“对,大王说的对!”诸葛军师也道,“我等自然是为匡扶明室而战!”

庞公公也道:“难也是大明的忠臣,自然是为大明尽忠了!”

大波玲则笑着道:“世子爷,奴可不知道什么天下,奴就是为了您一人。”

朱和墭却是摇了摇头,道:“这些话,大仙阁里说说罢了……能对天下人说吗?能对陈军师、刘管镇说吗?能对延平郡王说吗?能让追随咱们的反清志士们打心底里产生一种为国为民为天下的神圣感吗?”

什么意思?

完全不明白啊!

天王朱、庞公公、大波玲三人都一脸懵逼,诸葛军师则是若有所思。

而朱和墭的面孔上则浮现着神圣庄严的表情——他这几日并不是没日没夜的在和大波玲切磋拳脚功夫,还花了不少时间思考国家与革命!

他当然知道自己虽然有可能依靠“甜火药”这个金手指和三藩之乱这个风口推翻大清的统治,但却不一定能取而代之,乃至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而且推翻大清的统治,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

毕竟康熙皇帝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而且现在的八旗子弟也没堕落到提笼架鸟抽大烟的地步。

另外,朱和墭这些日子还发现了一个很让他头疼的问题,就是清初的社会矛盾其实并不尖锐……不卷啊!

康熙皇帝的户部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人丁,人数顶天就是五六千万。历史上清朝人口过亿是雍正年间的事儿了,往前推到康熙十年,五六千万估算得就不低了。这个数大约只有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时全国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

而耕地的实数,却不比太平天国那会儿少太多,毕竟土地在那里啊!起码也有十亿八亿亩,人均耕地那就是二十亩朝上啊!

而且在大清境内还有大片的抛荒或未开发的土地。譬如整个东北基本荒着,长城以外的漠南漠北也荒着,四川这个天府之国也跟个野生动物似的,而沿海各省的“界外”之地人口也很少,也到处都是荒地。

至于其它不算太荒的地方,人口也不算多。只有极少数地方,比如粤东、粤北山区一带,因为在明清交替之际的人口损失比较少,所以还算有点“卷”。可是要靠这点“卷”把整个天下都席卷了,那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朱和墭知道自己从社会矛盾当中汲取力量,而反清复明的旗号……说实在的,号召力也有限。

毕竟大明末年的情况也挺糟糕的,朝廷腐败无能,又遇上小冰河期,而且明末的人口也让小冰河期的农业生产难以负担。所以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比不上清朝康熙年间的水平——农业社会嘛,靠天靠地,风调雨顺加人均土地多,总归能吃饱饭的。

后世网络上常常讽刺康熙盛世是什么番薯盛世,据现在朱和墭所知,也是不存在的……也许乾隆盛世是番薯盛世,但是康熙年那点人口,哪儿用得着啃番薯?

另外,那帮无良的士大夫有了科举考试这条给大清朝当奴才的路子,也不见得会思念大明朝。

所以朱和墭就觉得自己需要一批不仅拥有金手指武器,而且在思想上也更加坚定的反清志士。

而要武装反清志士们的思想……靠反清复明这个口号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