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238章

作者:大罗罗

“杀!”

八旗新军的火枪兵们都大呼了起来,一边喊一边背起火枪,然后抽出腰刀,嗷嗷叫着向前猛扑。

这些八旗新军的武艺其实远比朝鲜兵要强,就连朱和墭的广东老兄弟也砍不过他们。倒是吴家两兄弟手下的精兵肉搏起来比他们更狠……

如果是正常发挥,金成凯和他的手下,铁定是要给人砍成肉泥的。

但是金成凯手下的人不讲武德,他们端着上了子弹的燧发枪去和人肉搏。而且也不好好搏,而是在即将发生白刃战的时候,忽然有人想起自己端的是枪,于是就直接开了枪!

只听见“呯”的一声,一枚铅弹被爆燃的火药推出了枪口,飞了不到五步距离,就猛然撞进了一个彪形大汉的身体。

这名彪形大汉举着刀子,正准备砍人呢,胸口突然挨了下猛击,然后才发现对面那人手中的燧发枪居然开火了!

他怎么可以这样?

肉搏的时候怎么可以开枪,要都这样以后的仗还怎么打?他刚想到这里,难以忍受的居然已经让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且原本怎么也使不完的气力也不知去了哪里,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扑倒在地。

然后,在他失去知觉之前,他又听见了更多的枪响……更多的人终于想起他们原来是火枪手了!

一阵子弹扫过之后,守在高阳洞村口的八旗新军火枪兵就被打倒了差不多十个人,剩下的人也没勇气再战了,惊呼着就往村子里面跑去。

第553章 “糖时代”的大阵

实际上在发起刺刀突击前进行一轮近距离的排枪齐射或投出一轮糖药手榴锤的战术,本就在明军陆军步兵操典上明明白白写着——朱和墭和他的那些军师、高参,也都是不讲武德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在燧发枪里面上好子弹再去拼刺刀,或是在拼刺前投一波手榴弹,明军步兵的燧发枪兵是根本不可能在肉搏中击败八旗新军火枪兵的。

因为后者的武艺更好,装备也更适合肉搏,他们披着的棉甲比明军步兵们披着的罩甲防御性更好,而且其中一些人还自己掏钱额外装备了一件锁子甲——明军的刺刀也许可以捅穿一层加了铁片的棉甲,但真的很难再扎透穿在棉甲里面的锁子甲。而他们穿着的罩甲只能护住身体部分,双臂没有甲片保护……

这个时代的八旗新军还保留着许多封建地主兵的特点,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田庄,军籍也可以代代相传,所以他们有动力花钱为自己加装备。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仅拥有“双甲”,而且还拥有第二件冷兵器,通常是一把可以破甲的短柄斧子。在打肉搏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手持刀,一手持斧,有时候还会掷斧杀人!

而明军的步兵不仅武艺比不上八旗兵,而且他们也很少会自掏腰包为自己添置兵器和甲胄。他们大多是征召兵,服役两三年后如果不能升校尉就各回各家了,也没有军籍继承这一说,自然不肯在服役的时候自掏腰包买装备了。

但是燧发枪兵的不讲武德,却对手持刀斧,身披重甲的八旗兵形成了“降维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物理上的,而且还是心理上的!

因为八旗兵们根本无从判断迎面而来的那些明军手里握着的燧发枪里面到底有没有子弹?

有……还是没有?

这简直就是个想一想都要让人崩溃的问题啊!

何况明军的燧发枪兵身上也挂着手榴锤,而且这些手榴锤的拉火索都系在了皮带上,直接摘下来扔出去就能炸了。

和这样的敌人拼刺刀,想要手不发抖都难啊!

金成凯在刚才的村口之战中也完成了不讲武德的“五步放枪”,枪毙了一个倒霉的八旗兵。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再装子弹,因为他已经听见村子里面传出的枪声、爆炸声和呐喊声了。很显然,之前进村的那一队散兵正在被数量超过他们的清军围攻,必须赶紧救援。

想到这里,金成凯就赶紧招呼自己的手下向村子里冲。因为村子里面的道路狭窄,根本无法组成横阵,于是金成凯就命令刚才那一轮交战中没有射击的士兵冲在前面,自己则带着打空了子弹的士兵跟在后面,一块往高阳洞村子里面冲。

冲了没一会儿,他们就已经冲到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发出的地方——就是金成凯说的那个大宅子周围。

明军的散兵们先一步到达那里,冲进了宅院,爬上了房顶,还没布置好,一个佐领的清军已经从村子的另一头冲进来了。

这个清军佐领本来也是两百人,但是其中的一个骑兵达旦已经被抽走了,所以只剩下一百六十人,但仍然是明军散兵的四倍。所以一杀进村子就把这些明军围起来打了,而为了防止明军的援兵,带兵的清军佐领还分出一个达旦去守住村子的东、南两个入口,然后用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围攻大宅子内的四十名明军。激战正酣的时候,金成凯突然带着几十个朝鲜兵冲进了战场,一阵乱枪再加上一波手榴锤,顿时就把那一百多个八旗兵打懵了。

而被围在大宅内的明军也趁机反击,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杀出来。虽然此时明军的数量依旧比清军要少,但是腹背受敌的清军完全陷入了慌乱,丢下了一地尸体和哀嚎的伤员后狼狈退出了村子。

未时二刻刚过,一面大明的红底金日月旗,就在高阳洞上空迎风招展了。

不过另外三个“洞”的争夺就没有高阳洞之战那么干净利落了。虽然负责夺取另外三个“洞”的明军也一样不讲武德,但是并没有打出高阳洞之战那样的“中心开花”和“内外夹击”。

因为担任先锋的明军散兵并没有直接冲进“洞”中最有价值的大宅,而是从“洞”子的东面或南面入口处开始占地盘。

而从“洞”子的西、北两处进来的清军,也采取了类似的打法,先占下几栋房屋,布置好防御,再慢慢争夺。

于是这三个“洞”的争夺战都打成了胶着,双方各占了半个“洞”,随后双方的前线指挥官又都派出了援兵,但是“三洞之战”已经变成了村屋争夺战,而且那些村屋还都用了开采自北汉山的花岗岩当建材,非常坚固,所以一时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不过抢下高阳洞的明军还是占了半个先招,高阳洞位于战场的中路,有了这个支撑点,明军就能把火箭炮运动到高阳洞东南面架设起来,轰击附近清军大阵,从而掩护明军步兵发动进攻。

末时二刻左右,“三洞之战”陷入胶着,而双方的第一线步兵,都已经抵达了前沿位置。

两边的步兵在前沿行军的时候,都采用了比较宽大的纵队,这样行进的速度更快,展开也不会太慢。

因为在行进途中遭遇了明军“高糖火箭”的轰击,所以清军的步兵的行进速度显得有些迟缓,而且也没有抵达预定的位置,而是少走了一百多步就开始拉开大横队了。

相应的,明军的第一线则向前多压了七八十步,压到了战场附近的四个“洞”的一二百步之内。

不过展开后的双方步兵都没有向前推进的意思,也没有马上把火炮和火箭炮拉上来轰,而是纷纷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铁铲,开始在有点泥泞的土地上开挖壕沟,堆砌胸墙。

现在是“糖时代”了,面对有一定“含糖量”的对手,谁都得上“土壕”。如果没有土墙、壕沟为前沿的士兵“防糖”,一个时辰的糖弹轰击打下来,一线士兵的折损率可就太高了。

所以双方的一线步兵,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对方的炮兵完成布署之前,把保命的壕沟挖好,土墙堆起来。

当然了,前沿的交火也不能停!

一方面是三个“洞”的争夺还在继续,而且双方都派了援兵上去。

一方面则是双方的散兵都散开队形挡在了前沿阵地前面,开始用手里的燧发枪和火绳枪互相射击。

其实两边都已经有线膛枪了,但并没有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双方的散兵都不太喜欢那种装弹特困难的线膛枪,所以他们依然在使用滑膛枪,其中清军的散兵甚至在使用老式的火绳枪。

不过这些没有膛线的火枪在经验丰富的枪手手中,依然能够发挥出不俗的威力——因为明清双方现在都不缺少火药,所以双方火枪手的训练水平都是不错的,比大部分的欧洲火枪兵都要强!

双方的枪弹就这样在百步开外的距离上你来我往,在他们的掩护之下,双方的一线步兵都在挥汗如雨地劳动,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两道相当初级的“土壕线”就在汉城西北的战场前沿出现了!

第554章 前进,第一突击波

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刚过。

喧闹嚣杂的汉城西北战场突然就变得非常安静了,天空中不见了呼啸而过火箭弹,地面上也没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轰鸣,连水色洞、驿村洞、上岩洞三个正被明清两军争夺的村子也变得安静了,不再传出噼里啪啦的枪声了。

战场之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压抑的安静,空气当中,弥漫着大战之前特有的那种紧张……

两座木头搭建的望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幸州山城的城楼上和汉城敦义门城楼边的城墙上了。

一面高高飘扬的黄色龙旗旁,大清康熙皇帝已经登上了位于幸州山城上的望楼,捧着一支内廷造办处玻璃厂生产的千里镜,扫视着明军的阵线。

明军的第一线阵线长达十余里,从北汉山的足斗里峰脚下一直延伸到汉江的堤岸附近。守在那里的明军已经用稻草土包堆起了一道几乎笔直的羊马墙,在羊马墙的前方还挖出了两道浅壕。当然了,这道羊马墙和那两道浅壕都不是连续不断的,其间有数十个缺口和平整的通道,可供士兵和火炮进出。还有几个和高阳洞差不多大小的村子分布在明军第一线阵线的附近,应该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前线的明军还在施工,可以看见有人在挖土,有人扛着好像个米袋子一样的草包往那道低矮的草包墙上堆砌。

看这意思,他们得忙活到晚饭前才能收工,那么他们的第一波步兵进攻应该在晚饭后和天黑前发起。

如果这一波进攻不能达成突破,那么明军要么选择打夜战——这可不利于他们发挥“糖力”,要么就得在明天天亮后再战了。

看完了明军一线阵地的大致状况,康熙皇帝这才沉沉地吐了口气,对站在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和内大臣多隆道:“你们看见了吗?朱和墭的前排布置和朕的前排布置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他话说的就有点没底气,仿佛朱和墭的布置和他差不多,就能证明他的正确性……

噶布喇和多隆互相瞅了对方,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康熙的话茬拍马屁了,所以两个只好来了一句:“皇上圣明。”

康熙也觉得自己是越来越圣明了,于是又分析起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他思索着道:“如果朕没有猜错,他一定已经将长管火炮悄悄布署到了前沿,现在多半还在把火箭炮往前沿拉。等逆贼的火箭炮都到位了,就该开始炮轰了!应该会炮轰朕的中路或左翼……多半是中路!”

康熙现在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不是当年那个让吴三桂欺负的战场新手了。他不仅和一群南书房大臣、御前侍卫和洋军师们一块儿摸索出了一套“糖时代”的战法,而且还猜到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

朱和墭这个时候也登上了敦义门城楼旁的那座望楼,还捧着一支南京出产的千里镜在观察着远处的清军阵地。

他手持的这支南京千里镜和康熙手持的造办处千里镜,其实都是由来自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的匠人制造的。

颜神镇从元末明初开始就出现了玻璃产业,发展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成了中国主要的玻璃产地了。不过颜神镇出产的主要是彩色玻璃器皿,也有透明玻璃,不过产量不大,质量也不太好,直到朱和墭拿出了一个水晶玻璃配方请颜神镇的工匠来南京设厂。颜神镇的工匠们才算完全掌握了高透明度的水晶玻璃的制造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从南京的玻璃厂传回了颜神镇,康熙那边自然就有了用颜神镇出产的水晶玻璃打磨的镜片制造的千里镜……而从朱和墭这边扩散到康麻子那边的技术,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水晶玻璃。

因为朱和墭现在看到的是一支和自己的大明陆军非常相似的军队……虽然他们的盔甲服色还和传统的八旗兵一样,使用的旗号也是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八色,但是他们现在采取战术和装备,却明显是在模仿明军。

看来康熙皇帝的学习能力,要比他的那些不争气的子孙们强多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放下了千里镜,对身边的于孝谦说:“看来康麻子这两年从咱们这儿学了不少真本事,越来越会打仗了,吴三桂那的对活宝儿子要遇上他,多半是打不过的。”

于孝谦笑道:“可是他却遇上了大王……他这个当学生的明显还没学到家,不可能是您的对手。”

朱和墭笑道:“他是没那么多糖……全世界的白糖,我们独占九成,还有一成在吴周手里。可惜早年间没有人发现白糖还能用来配置火药,要不然哪儿有前明覆亡之危?”

其实不大白的糖也可以用来生产糖药,只是威力差一些罢了。

而纯度较高的白糖,在17世纪的时候,还真的只有中国人会生产……把甘蔗榨出来到生产出白花花的糖,有二三十道工序呢!

现在的欧洲人还生产不了,得再过个几十年,等他们搞了工业化就没什么难度了。

不过历史上的大明手握着工业化时代前威力最大的爆炸物,却只会拿它们做吃的,实在是太让人惋惜了……

朱和墭叹了口气,又问:“火箭炮都运动到位了吗?”

“到位了!”于孝谦点点头,“申时二刻开始射击,一个时辰后射击结束,步兵第一突击波投入进攻。”

“好!”

朱和墭点点头,“孤家等着他们胜利的好消息!”

……

明军炮兵集群的总指挥是行宫参军司的炮兵参军邱虎,他是邱辉的幼子,今年刚刚二十出头。

别看他年轻,他可是朱和墭最早的“徒弟”之一,而且还是第一批学会“黑芝麻诀”和“糖水诀”的药师——朱和墭对这位小舅子还是非常照顾的。

而在成为药师后的八年间,邱虎不断的在军队和军校之间往返,完成了全部的陆军军校课程,甚至还跟着莱布茨尼学了一点微积分——这小子原来也个高智商的学霸!

邱学霸这会儿已经亲临高阳洞前沿了,他的火箭炮集群就摆在高阳洞的东南面。

另外还有八个长炮领也挤进了高阳洞,或是在高阳洞附近的树林中悄悄布置开来,就等着邱虎的一声令下了。

此时的邱虎只是看着手中的怀表,这是一只广州生产的中式怀表,上面不是十二个小时,而是十二个时辰外加八个刻。时针早就对准了“申”字,眼见着刻针就要指到了二这个汉字上面。他大步走回了自己的指挥位置——这是高阳洞的最高处,那面红底金日月旗就插在这里。就看见邱虎拔下那面大旗,用力摇了几下,同时大呼道:“开火!发炮!”

由八十门五斤长管炮组成的几个炮群首先发出怒吼,火光先是喷吐而出,紧接着就是如雷一般的炮声。随后,四十架火箭炮也开始发威,“桀桀桀”的怪叫声响起,二百多枚火箭冲天而起,呼啸着飞向前方的清军阵地。

转眼之间,清军一线阵地的中路,就升腾起了烟柱土石!

第555章 小心,康熙有圈套!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大明陆军第十一镇总兵刘炎的身子就是一抖。他也在明军一线的那道“草包墙”后面,这道“草包墙”后面满满的都是士兵军官。听见炮声响起,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士兵们没有军令是不敢起身的,军官们却不约而同地从“草包墙”后面直起身子向前张望。一心想着“再杀一次”康麻子的刘炎也是其中一员。

清军阵线的中路这一段是挨炮炸的重灾区,那八十门长管炮的炮击效果并不怎么好,它们打出的实心弹大多从清军垒起的土墙上空飞过。即便有几发炮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土墙,也没了然后……也不知道打透没打透?但即便打透了,也打不死几个人。它们能够造成的伤害和八十门大炮齐射的声势,那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但是明军的火箭弹可就厉害了!

之前那一轮火箭弹射击的时候,因为火箭炮阵地远离前沿,而且打得还是移动目标,自然是没多大杀伤力的——因为离得远,就得多装发射药少装爆炸药了,而且准头也差,就是在吓唬人。

可现在不一样了,高阳洞距离清军的前沿直线距离不还不到二里,布署在高阳洞东南的明军火箭炮距离清军阵地的距离不到三里。而且清军的阵地是不会移动的,就是个固定的靶子。只要测准了距离,就能让糖药火箭弹在清军的阵地上开花了!

只看见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好像雨点一样地砸落在土墙内外,炸出大片大片的烟柱火光。火箭弹炸开的碎片,以及从火箭弹肚子里面崩出来的铁珠好像风暴一样席卷而过。清军在阵前摆了不少拒马枪和鹿砦,有不少都被炸成了四下飞舞的碎片。烟雾转瞬间就笼罩了一大段的战线。一开始还能看见被炮击吓疯了的清军士兵到处乱窜,接着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浓烟滚滚——原来明军打出的火箭弹并不都是爆破弹,还有一些遮挡视线的烟雾弹。

刘炎看见清军阵地已经被浓烟笼罩,然后就摸出自己的怀表看了看,发现刻钟已经到了“四”,就猛的挥手:“掷弹兵……上!”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几个半跪着的唢呐兵就开始吹号,一阵刺耳的号声过后,三四百名明军掷弹兵就从明军的“草包墙”后面翻了出来。

现在明军的掷弹兵和散兵已经合一了,而且数量很多,每个领(连)都有四十人(一个副领)。之所以会那么多,主要是因为糖药爆燃的威力比火药大得多,所以能够制作体积更小的木柄手榴弹,也就不需要牛高马大的汉子去充掷弹兵了。

另外,大明的火药产量也很大,所以燧发枪兵们可以进行更多的射击训练,充当掷弹兵(散兵)的老兵们的枪法往往都很不错。

从“草包墙”后面翻出来的掷弹兵并没有组成密集队形,而是散开以后,端着枪,猫着腰,快步向前。不过这些人也没有一直猫着腰冲到清军的土墙前面,而是在猫腰前进了一段距离后就卧倒在地,静静等待着炮击结束了。

等炮击一结束,他们就将发动第一波“爬攻”,爬上去投弹,先炸他一波再说!

而就在这些掷弹兵卧倒的同时,清军的威远将军炮也打响了。

这种威远将军炮其实就是大口径臼炮,是用来发射糖药开花弹的!

清军糖少,只能走低糖路线,所以他们用不起高糖的火箭炮——火箭弹的发射药和爆破药都是糖药,不产白糖的清朝可不敢这样铺张。

所以清军只能用黑火药来发射糖药开花弹,而且也不可能走全糖开花弹的路子,只能是部分糖弹,部分黑火药弹,两种炮弹夹着用。

在康熙猜到明军有可能利用高阳洞的掩护,主攻自己的中路时,他就立即调集了二十多门威远将军炮,摆在己方中路的阵地后方。等到明军摆在高阳洞及其周边的火炮、火箭炮打响后,就开始向高阳洞这边打开花弹。

不过这些臼炮的准头实在不敢恭维,轰隆隆的打了一刻钟,也没有一发炮弹落在明军的火箭炮阵地上,倒是高阳洞挨了几枚大号黑火药弹,其中两枚炸出了看着挺吓人的火球。

但是这场面和清军中路挨火箭弹轰炸的场面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根据明军行宫参军司的计划,在主攻发起前的炮火准备将会持续四刻钟,从申时二刻一直打到申时六刻,等炮兵干完,就该步兵们上了!

四刻钟的炮火准备好像很长,又似乎很短,一下子就快到了点儿。

刘炎一直在看自己的怀表,当刻针渐渐接近汉字“六”时,他又一次下达了命令,“第一阵……出阵,整队!”

还是那几个唢呐兵,又是一阵滴滴答答的唢呐吹起来。早就跃跃欲试的八个被编入“第一阵”的营参将,一听见出击的信号,就从身边的旗手手里接过一面营旗,然后跳上“草包墙”,将营旗插在墙上,作为出击的信号,同时振臂高呼:“大明……万胜!”

这些营参将下面的领正也都目睹了几乎整场炮击。这可是长达四刻钟的集中射击,动用了多达四十门火箭炮和八十门长炮,而且还连着打了十几轮的火箭弹齐射!真的有人能在如此猛烈、密集的糖药火箭弹的轰击下活下来吗?

就在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们的上官已经将营旗插上墙头——这是出阵整队的信号!

于是这些正领立即催促自己背靠着草包墙坐在地上的部下出击,只听他们纷纷大呼起来:“大明天兵,出阵!”

然后就看见这些正领一个个带头翻出了草袋墙,接着是他们手底下的士兵,这些士兵之前都缩在草袋墙后面,基本上没人看见炮击的壮观场面。现在突然看见火箭弹满天飞舞,清军的阵地已经完全被烟雾和火光笼罩,全都沸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