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116章

作者:大罗罗

七万对五万,优势有点小啊!

盘算了一番之后,康熙皇帝麻脸上的忧色就怎么都遮掩不住了,同时他又斟酌着开口道:“吴三桂一旦过江,就表明其志在天下,必然会摆出有进无退的姿态。所以荆州会战,事关大清存亡,绝对不能失利,必须厚集兵力,方可无虞。今日朕就想和你们议一下,应该派多少军队去荆州,朕的御营又应该摆在何处?”

听见康熙的问题,底下跪着的一群大学士都有点傻眼——虽然他们平时“说三国”的时候都头头是道,议论起军国大事也是一套一套的。

但是现在要玩真的了!

他们这人不是进士就是笔贴式,不会打仗啊!

唯一一个出身和军事沾边的居然是纳兰性德他阿玛纳兰明珠,他是蓝翎侍卫出身……要不怎么让他当兵部满尚书呢?

可是一个蓝翎侍卫的军事经验也不足以打败吴三桂啊!

看见底下人都愁眉苦脸的不说话,康熙不知怎么就想到鳌拜了!

真是国难思鳌拜啊!

现在鳌拜要还在,那该多好啊!鳌拜兄弟仨,卓布泰、鳌拜、穆里玛,个个都能打,还不是一般的能打,而是特别的能打。从临阵冲锋一直打到一方将帅,虽然跋扈了一些,但关键时刻靠得住啊!

要他们仨现在还在,广东的朱三太子早灭掉了,吴三桂那个老贼也不敢反,大清天下更是安如磐石!而且他们仨都是老头儿了,就算跋扈也跋扈不了几年,弄死他们实在太不英明了。

想到这里,康熙居然叹了口气:“假使鳌拜尚在,吴三桂又算得了什么?”

“皇上,您说什么?”纳兰明珠不知道想起什么了,忽然一脸喜色的看着康熙。

康熙也是一愣,脱口就道:“明珠,朕说假使鳌拜尚在……”

“皇上圣明!”

明珠叩首就拜,把康熙吓一跳,心说:“难道鳌拜真的没死?这怎么可能?朕亲自验尸的!”

“皇上,”明珠说,“鳌拜和穆里玛虽然都不在人世了,可是他们的兄弟卓布泰还在啊!”

啊……康熙也想起了来,鳌拜三兄弟当中还留了一个卓布泰没弄死,果然英明啊!

卓布泰这老家伙可是从黑龙江一直打到缅甸境内的猛人啊!吴三桂在磨盘山被李定国伏击的那一回,就是卓布泰带兵及时赶到,才让清军反败为胜的。

鳌拜倒台的时候,卓布泰也跟着一起吃了瓜落。本来是要弄死的,但是太皇太后发了话,才饶了一死。去年传鳌拜造反的时候,康熙为了安抚人心,给鳌拜的党羽都免了罪,卓布泰也就跟着复了世职,现在正闭门养老呢!

虽然正在养老,但他实际上也不是太老,他比吴三桂还小一岁,刚刚过完六十大寿。

既然吴三桂这年纪了还能造反,那比他小一岁的卓布泰,当然可以出山来帮着大清朝廷平叛了。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倒也干脆,马上就对纳兰明珠道:“明珠,你马上走一趟卓布泰家,去传朕的旨意,朕要给他官复原职,让他当镶黄旗满洲都统,还要让他当大学士和议政大臣!”

第268章 皇上,您还能依靠包衣奴才啊!

当大清国中硕果仅存的几个猛将之一的瓜尔佳·卓布泰跟随纳兰明珠走进南书房的时候,夜已经深了。但是南书房里还亮着灯光,康熙皇帝捧着一杯清茶,盘腿坐在冷炕上,盯着黑漆漆的窗外发愣,似乎在想什么心思。

御案上,题本、奏折什么的堆积如山,都是各地送来的军报,也有一些内政外交上的奏报。自从吴三桂放出要过江的消息后,原本还算安稳的长江以北各省的气氛就陡然紧张起来了。不时有乱民造反或是绿营将领蠢蠢欲动的消息传来。山陕总督莫洛上奏说总兵蔡元,副将邵苓芝、白光勇都有暗通吴三桂的嫌疑。而已经抵达荆州的平南将军勒尔锦则密报襄阳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有反叛的迹象。陕西甘肃的几个总兵、副将闹事问题倒还不大,可是湖北一旦在吴三桂渡江北上的时候乱起来,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荆州之战是吴三桂渡江后的初战,也是他玄烨御驾亲征后的初战。非常关键,如果康熙胜了,不但吴三桂会被遏制在长江以南,就连广东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也会跟着倒霉——因为吴三桂一败,大清在长江流域的重兵就被盘活了,随时可以沿着长江进行机动,朱三父子如果敢泛海夺江宁,那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万乃至二十万天兵的碾压!

但大清如果在荆州战败了,局面将急转直下不可收拾!

康熙正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门外站岗的王辅臣忽然喊了一声:“主子,明珠和卓布泰到了。”

“叫他们进来!”康熙道,“王辅臣,你也一起进来。”

王辅臣现在封了“门房内大臣”,而且还没正式上任。但是这奴才忠心啊,主动提出要拿着刀子在南书房门外守着。

而康熙居然也不怀疑他,还亲自赐了他一把砍人特别痛快的宝刀,让他守南书房大门——这可是“活吕布”啊!武艺之高,在多尔衮那一届的满洲人当中罕有敌手。这要是在南书房门口造反了,康熙皇帝还不得马上驾崩?

可是王辅臣在今晚的表现却非常符合一个忠奴的气质,不仅没有反,而且还非常认真的看着大门,这就是个门神啊!

看见“门神”王辅臣领着卓布泰、明珠走进南书房。康熙皇帝的右手手掌又一次按在了一把转轮打火短枪的手柄上……

和明珠、王辅臣一起走进来的是一个辫子花白、胡子也花白了的老者。不过身材让人非常挺拔,甩下马蹄袖下跪行礼的动作也非常利落。

康熙看着自己的老忠奴,温言道:“卓布泰,你受委屈了。”

“奴才……”卓布泰一听康熙这话,马上就是老泪纵横了,“奴才不委屈……”

都哭成这样了,还不委屈?

“王辅臣,快给卓布泰搬个凳子,让他坐着回话。”康熙继续哄卓老爷子,“老爷子,别跪着了,起来坐吧……紫禁城晚上挺凉的,地砖上更凉,您要跪久了膝盖冻坏了,就不能骑马打仗,替我大清平吴灭朱了。”

多好的仁君啊!

卓布泰几乎都以为那个弄死自己两个亲兄弟的人不是康熙皇帝了……

卓布泰还是在王辅臣搬来的一张凳子上落座了。而明珠和王辅臣则继续“罚跪”——怀着激动的心情等着康熙皇帝的天语垂询。

现在可是大晚上,南书房内除了康熙皇帝和当值的太监、侍卫,就只有卓布泰、明珠和王辅臣三人……连索额图都不在场!

所以今晚上最高兴的其实就是明珠了——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是擒鳌拜最大的功臣!为了除鳌拜,索额图辞去吏部右侍郎职务改任一等侍卫,天天和康熙凑一起密谋,还帮着康熙物色打手。

而鳌拜和穆里玛的死,多半也是康熙授意索额图去做的……这个索额图一下就除掉了大清两位无敌将帅,罪过不小啊!

这时康熙开门见山地问:“卓布泰,明珠和你说过如今的平叛剿贼之战局了吗?”

“说了,”卓布泰道,“整整说了一个时辰。”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这个明珠挺会办事!

“那你怎么看?”康熙又问,“朕御驾亲征吴三桂能赢吗?”

“能赢!”卓布泰道,“吴三桂实不足为虑,国朝大患只有一人!”

“谁?”

“朱和墭!”卓布泰有点激动,“破澳门,擒可喜,败图海,席卷广东,擒杀我天兵七八万有余……皇上,您不要当他是前明余孽,您要把他看成一代开创之主啊!

而那吴三桂,其实才是明朝余孽,我大清手下败将,不足为虑。”

卓老爷子这是在朱和墭身上看到了当年大清崛起关外时的锋芒了!

而卓布泰的这个看法,其实和岳乐也差不多——岳乐亲自去江宁坐镇,就是要防朱和墭北上。

“卓布泰,”康熙说,“朕已经让安亲王坐镇江宁,防着朱和墭北上。只要咱们能集中兵力先打败吴三桂,就可以用全天下的力量去灭了广东的逆贼了。”

“皇上圣明!”卓布泰嘴上说的好听,心里面却也没底。

打吴三桂他其实是有把握的,就如他所言,吴三桂不过是残存的明军余孽。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

而朱和墭虽然是经过“认证”的崇祯之孙,但他的军队却是新建的,和早先那支暮气沉沉的明军几乎扯不上关系。

而这支新建的军队明显还处在上升期……今后几年内,他们很可能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不过卓布泰现在也不想和康熙皇帝说这些,因为说了也不能怎么样。

吴三桂这一反,虽然不足以推翻大清在关内的统治,但却让大清朝廷无力远征广东,至少为朱慈炯、朱和墭父子争取到了几年时间。

“卓布泰,”康熙皇帝此时又问,“你觉得朕需要派出多少军队才能在荆州击败吴三桂?”

“回皇上的话,”卓布泰道,“奴才觉得天兵无法在荆州府境内击败吴三桂。”

康熙一愣:“什么?你刚才不还说吴三桂不足虑吗?”

“奴才的确说过,”卓布泰道,“但朝廷还是不能在荆州决战。”

康熙不解道:“这是为何?”

“因为朝廷在湖广战场上最大的优势在于施琅的水军……只要有这支水军在,朝廷在汉阳以东长江沿岸的军队和襄阳以南汉水沿岸的军队就是一体的。所以奴才建议湖广的天兵要始终围绕着这条完全为我所有的水路进行布署。”

康熙低声道:“那岂不是要放弃荆州城了?”

卓布泰道:“皇上,吴三桂过江不是为了一座小小的荆州城,而皇上您御驾亲征也不是为了守住荆州城。那么您何必同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呢?奴才建议平南将军立即移师至荆门州、安陆府、襄阳府布防。”

康熙不置可否,又接着问:“卓布泰,那朕需要调集多少八旗兵去湖北,方可确保必胜?”

“皇上,”卓布泰看着康熙皇帝道,“奴才觉得八旗兵已经不足用了……至少靠北京城的八旗兵已经不足以击败吴三桂了!”

“什么?”康熙皇帝猛地站了起来,“八旗劲旅都不足用了,那朕还能依靠谁?”

卓布泰不慌不忙道:“皇上,您还能依靠包衣奴才啊!”

第269章 打人升级当奴才!

靠包衣?

康熙皇帝听卓布泰提及包衣,就忍不住瞥了眼直挺挺跪着的王辅臣和纳兰明珠。

一个高大强健,威风凛凛。一个颀身玉立,风度娴雅。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们的身份,乍一看也许把两个人弄混了。把王辅臣当成了女真叶赫部猛男金台吉的子孙,而把纳兰明珠当成某个文采风流的汉人文臣。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轻轻一叹道:“咱满洲八旗入关定鼎中原才二十多年,怎就越来越像汉人了呢?”

卓布泰闻言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被康熙皇帝看在了眼里,康熙问:“怎么?朕说得不对吗?咱八旗子弟在关外的时候是何等生猛,弓马骑射,无敌天下,十个明军都打不过咱们一个八旗兵。可如今……”他一指纳兰明珠和王辅臣,“如今十个明珠也不见得能打得过一个王辅臣啊!”

明珠被康熙那么一说,白净细嫩的面孔刷一下就红了,不过扭头看看王辅臣这块儿,好像真的打不过啊!

不过明珠也是个知耻的,马上就给康熙叩了个头道:“皇上,奴才回去好好练练再来……”

“甭练了,来不及了,而且也练不出来。”卓布泰笑道,“明中堂,你以为咱们老一辈的八旗兵都是练出来的?”

“不是吗?”康熙插话问,“卓布泰,难道老辈儿的八旗天兵都是天生神勇的?”

“回皇上的话,”卓布泰道,“老一辈的天兵都是逼出来的!都是拼出来的!除了极少数的贵胄,其他人都是强者踩着弱者的身子和尸骨爬上来的。只有强者才能当步甲、马甲,只有强中之强才能当红甲兵,只有强到不像话的强者才能当白甲兵……白甲兵就相当于现在的紫禁城护军。想当年鳌拜那小子领着五个白甲兵,加上他一共六个白甲兵就打下好几百明军守着的一个山头,还打死打伤人家好几十,现在太和门外看门的那些人能几个人打死打伤朱三太子好几十人吗?”

“怎么可能?”康熙心说:“你现在让鳌拜去也不行啊!朱三太子的人砍人之前会先丢一大堆火雷弹,武功再高,一雷升天啊!”

“老爷子,”边上的纳兰明珠也不服气了,“您说的那种八旗天兵现在上哪儿找去?难道要调关外的索伦营吗?”

“调索伦营干嘛?”老爷子摇摇头,“都说了用包衣奴才了……索伦营才几个人呢?拢共五千多个兵丁,全调去湖北也不管用,出个什么天花就先死一半,剩下两千多也比不了想当年的老八旗,靠他们打不过吴三桂的。”

说着,老爷子又一指王辅臣,然后对康熙道:“皇上,您得用这样的包衣奴才!”

听了卓布泰的话,康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老爷子怕是糊涂了吧?包衣奴才也不都是王辅臣这样的,要不然王辅臣也不会那么出名啊!

明珠已经开口了,“老爷子,王大人(他是内大臣,可以称大人了)虽然是包衣出身,但不是所有的包衣都和他一样猛的。”

“我知道,我还没糊涂……马鹞子是因为够威猛才当上包衣奴才的!”

卓布泰忽然看着康熙,郑重地说:“皇上,早年间在关外的时候,咱们八旗的圈子不是封闭的。无论什么人,满洲、蒙古、汉人、索伦、朝鲜,哪怕说不清来历也无妨,只要肯为主子们卖命,都可以加入的。有许多人加入的时候就是包衣奴才,然后再靠着军功一级级的往上爬!

正因为有这个上升的路子,当年关外的勇士几乎都被囊括进了八旗,这才有了八旗天兵的无敌啊!

可是现在呢?八旗子弟不给当,连包衣奴才的圈子都封闭起来了……马鹞子这样的汉子,现在如果还没当上包衣,那还能当什么?当绿营兵吗?绿营兵有什么好当的。他们如果想要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谋个出身,该去为谁卖命?”

啊……原来如此!

醍醐灌顶啊!

康熙皇帝一下就被点醒了!

原来卓布泰说的“靠包衣”不是靠现有的那的包衣,而是要打开包衣的圈子,让能打的平民壮士都加入进来。当然了,同时还得让立了功的包衣奴才可以比较容易的抬入八旗。

如果不这么干,那底下的猛人凭什么帮着大清打?帮着吴三桂、朱和墭他们打不好吗?他们那边开国功臣的编制有的是!

现在帮着大清打,只能混个绿营兵干干。军饷没几个不说,朝廷还不把他们当自己人,让他们当炮灰打头阵不说,还给他们最差的装备,吃着最低的粮饷,立了功也没什么上升空间——八旗子弟是可以当绿营军官的,他们路子粗,又是朝廷的自己人,所以就把绿营兵的上升空间都挤占了。

大清刚入关那会儿,当绿营兵还可以放抢,上升空间不大,但是可以发财。可现在好地方都在朝廷手里,吴三桂手里的云贵川没什么可以抢的,湖南稍好一点,但油水也不大。广东倒是富一些……但是广东盛产天雷啊!

康熙皇帝想到这里,脸上已经放出光来了,他跃然而起,在南书房里面转了两圈,突然停住脚步,大声道:“明珠,给朕拟旨!令在京的诸王、贝勒、贝子,以及八旗各都统衙门都去各自的庄子里面征集精壮包衣然后交给内务府……朕不管那些包衣原本是什么出身,朕只要精壮的汉子!限期一个月,给朕征两万,不,征三万精壮包衣!

再给内务府下旨,将包衣火雷营扩充成包衣火器营和包衣步军营,员额都扩充到一万六千。再从前锋营、骁骑营、护军营、包衣骁骑营中抽调一批精壮干练之员,调入包衣火器营、步军营任官。”

说完这些话,康熙又扭头看着卓布泰,“卓布泰,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卓布泰一张老脸上也都是惊喜的神采,他也没想到这位用雷霆手段除掉自己两个兄弟的少年英主那么信任自己,而且还那么果敢雷厉。

看来这大清国还是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老爷子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道:“皇上,奴才建议您再下一道旨,再放出三万额度给绿营兵将投旗。军官投旗后可以直接抬入汉军旗,兵士可以先当包衣奴才,立功之后再抬入八旗。”

“好!”康熙皇帝一拍巴掌,“有了这三万八旗和包衣奴才,朕就能牢牢控制二十万绿营兵,再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了。卓布泰,你真是朕的肱骨,鳌拜的一等超武公现在就给你了!”

卓布泰连忙趴到地上,一脸的感激涕零,伏地叩首谢恩。

康熙笑道:“老爷子,快起来吧……您现在可是咱大清的国之柱石了。等将来平了吴三桂和朱三太子,朕还要给您封王!”

他顿了顿,又道:“卓布泰、明珠、王辅臣,你们三个和裕王、恭王一起当包衣旗军办事大臣……内务府所管的包衣旗军,包括新办的火器营、步军营,还有原先就有的前锋、骁骑两营,都归你们五人总管!”

说着话,康熙又“深情”地望着王辅臣,“王辅臣,你好好干,朕绝不会亏待你这样的好汉子的!”

第270章 是谁高兴的太早了?

“父帅,大喜啊!父帅大喜……”

一大清早,吴三桂正在自己的大总统行辕里面吃着陈圆圆亲自下厨做出来的苏州口味的云南米线时,他儿子吴应熊充满惊喜的声音就从外面传来了。

正在嗍着汤水的吴大总统听见儿子的呼喊声赶紧放下汤勺,站起身就大步走了出去,到了外头的厅堂里,就看见吴应熊脸涨得通红地站在那里,手里抓着几份禀帖,正在大喘气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