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53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最后一个字,朱由校的音调陡然间提升了数倍,加之皇极大殿的扩音效果,直震得后黎朝使者浑身一颤,下意识跪在地上。

“大皇帝,真的要违抗你们在宣宗一朝的祖制,执意与我开战吗?”使者勉强抬起头来,满脸恐惧地问道。

朱由校看着他,半晌无言,却是忽然间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祖制?”

“萤烛之火,也敢与皓月争辉!”

“与你们作战,何至于宣战?我大军只要出动,旦夕即能平定!朕谅你是使臣,饶恕了你的性命,滚吧。”

看着狼狈退出皇极殿的后黎使者,兵部尚书王洽也是满脸的震惊,就连他都没有想到,皇帝的态度竟如此强硬。

看来,自宣宗一朝放弃安南后,大明即将夺回安南,为版图之内再添十三道州府之地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免一阵激动。

一旁,莫敬宽和莫敬完父子听过全程,直至现在,都是傻站在原地,为大明皇帝的话深深震惊。

忽然间,两人噗通跪在地上,高呼道:

“大皇帝再塑之恩,莫氏永世难忘,愿携安南十三道之地,田亩、人册,尽归于大明之内!”

朱由校看他一眼,心道这小子还算有自知之明。

莫敬宽这是猜到,这次大明出兵并不只是要为了莫朝出气,因为这对大明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这位天启皇帝,从来不需要虚名,既然决意出兵,必然是看中了安南的十三州府之地。

既然如此,倒不如早日投诚,以期日后还能在自己的家乡,做个世袭的安乐王公。

对方有意,朱由校自然不会假惺惺的推辞,当即说道:“既然尔有此意,朕若推脱,倒是朕的不是了。”

“传诏,重新设立交趾布政司,统领安南十三州府之地!”

……

天启七年十月,明金双方围绕辽东,进行第二次大规模会战,史称第二次辽东战役。

第一次辽东战役的明军统帅为西南总督朱燮元,其在战术上获得巨大成功,击碎了天命汗努尔哈赤貌似神勇的幻境,一举改变明军在辽东多年以来的劣势。

自此,辽东明军在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率领下,将失陷多年的辽东故土全部收复。

至第二次辽东战役时,明军历经多年的重整和改革,在面对女真八旗时,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样子。

当一方拥有碾压的武力时,整个战事都显得十分顺利了。

熊廷弼御辽十载,终究是完成了毕生之所愿,攻入赫图阿拉老寨,消灭女真,随后明军分路北进,收复了奴儿干都司的大部分领土。

天启八年三月,漠南、漠北、左翼,以蒙古黄金家族宰塞为首,五百四十八名蒙古部落酋长一齐来到北京城的紫禁之巅,上表内附大明。

随后,朱由校在归化城设立理藩院,秩在工部之下,专门梳理蒙古归顺以后,各部落的内附、驻牧事宜。

并且,理藩院第一次采取了蒙汉联合执政的政策。

也就是说,理藩院是整个大明最特殊的衙门,除却一名汉人尚书以外,还要增设一名蒙古协理尚书,官阶品级全都一样。

自朱由校开始,打开了大明皇室迎娶蒙古女子为皇妃的先例,这种种政策,都为蒙汉的交融,做出了极其正向的铺垫。

理藩院设立以后,大明取消了全部的边关贸易城镇,首次改为全面通商,并且开始在塞外驻兵。

理藩院会给蒙古商人下发路引,凭此路引,蒙古商人可由任何一处关隘入关进行贸易活动。

尽管这在某些人看来,具有很高的威胁性,可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天启皇帝的此种措施,却是极大地加快了蒙古人对于中原王朝的凝心力。

越来越多的蒙古族人选择内迁入关,学习汉人的语言和文化,在关内定居,繁衍生息。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整个蒙古真的会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安南国内发生剧变,原本归属于大明的莫朝失去统治性地位,失去最后据点高平。

朱由校接纳了来降的安南都统使莫敬宽、莫敬完父子,拒绝了黎朝迎回莫敬宽并封其为高平公的请求。

随后,以郑主郑梉不遵法度,黎皇擅自自立为由,打着为莫氏做主的旗号,调派三路大军,总计二十四万,浩浩荡荡前往西南。

消息传到升龙,郑梉和黎朝皇帝黎维祺都十分震惊,连忙召集大臣在皇宫内商议对策。

这个时候,使者也已经快马加鞭回到了升龙。

看着使者,郑梉问道:“大明皇帝真是这么说的,要派兵助莫氏复国?”

尽管那日大殿上发生的事已经过去很久,提起此事,使者却仍旧是满脸的惊魂未定,他说道:

“大明皇帝当着莫敬宽父子的面,将我怒骂出了殿外,还说,如果我不是使者,就不会活着回来。”

黎维祺听到这话,更显得惊惧万分,“看来这次大明是要动真格的了,我们快想些对策,平息大明的怒火啊!”

郑梉闻言,满脸的阴鸷,喃喃道:“我的陛下,你还真以为大明是为莫氏做主来了?”

“他们这是打着这个旗号,要夺取安南全国十三道的土地!没听说么,那个天启皇帝,不止一次公开说过,要恢复成祖时代的版图了。”

黎维祺闻言,顿觉回天乏术,瘫软在皇位上,目光涣散。

“难道……难道,就毫无办法了?”

“倒也不是。”郑主冷冷说道:“这次大明是奔着安南全国来的,这也不是我们一家的事,南方的阮氏肯定也是担惊受怕。”

“一来,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去顺化,争取阮氏的帮助,集安南之力,对抗明朝。”

“二来,我听说西南一带的土司素来对明廷统治不满,也应该联合他们,明军大举入侵时,在他们后院放上一把火。”

“如此,还有机会胁迫明廷接受我们的提议!”

第九百三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安南广南地界,顺化城。

眼下的安南,莫朝势力被后黎彻底逐出境内以后,主要以北方架空黎朝皇室的郑主郑梉以及盘踞广南的黎朝权臣阮福源为主。

在天启七年二次辽东之战爆发,明军大规模北上时,安南境内的北方郑主与南方阮主也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

郑梉率领大批安南军队南征,为阮福源亲征所击退,双方划江为界,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爆发大规模冲突。

但是阮福源并不承认胁迫黎皇而获得权势的郑梉,双方依旧处于水火不相容的状况。

直至明军再度攻打安南的消息传来,阮福源才是坐不住了。

此前无论郑主和阮氏怎么去闹,双方的实力都相差不多,可明朝不一样,其动辄数十万的军队,决计不是任何势力能单独抵挡的。

而明军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晰,其虽然打着为莫氏复国的旗号而来,真正想要的,却是安南全国十三州府之地。

天启皇帝继位以后,大明相继在西南、辽东打赢了数场大战,重新稳固了在远东的霸主地位。

并且早在讨灭伪金以前,朱由校便已经开始着手重新建立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宗主国地位。

尼泊尔地区的马拉王朝,已经在天启八年初再次向北京城派遣使臣,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这对安南来说,更是一个十分不利的消息。

“这次明廷出兵安南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是想要整个安南,而并非只是讨灭黎朝而已。”

顺化城内,宫府之中。

阮主政权最为位高言重的名臣阮秉谦眼窝深陷,自从听见这个消息,他便连续几夜都没有睡好,说道:

“我们应该将与郑主的恩怨暂且放到一边,动用全力,抵抗住明军的进攻,一旦北方的郑主被明军击溃,单凭我们的力量,也根本不可能抵抗住明廷的大军。”

这些情况,阮福源其实也明白,他犹豫了很久,还是说道:“去好酒好菜,招待郑主的使臣,就说从明军入境开始,一直到击退明军前,我们双方一齐罢兵言和!”

阮主与郑主暂且结盟的消息传出去后,安南其余地方的大小领主深为惊骇,连忙开始站队。

实际上,阮主政权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对外扩张。

十七年前,现任阮主阮福源的父亲阮潢,率领阮兵南征攻灭华英国,在占领地建立了富安府。

八年前,阮潢暴死,阮福源继位,第一件事便是将女儿阮氏玉嫁给了真腊国王吉·哲塔二世,双方因此皆为姻盟。

作为聘礼,真腊王吉·哲塔二世于天启三年,开始允许阮主政权的人在真腊北部的普利安哥地区建立城镇。

直到如今,双方的盟约都十分稳固。

除此以外,阮福源还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抵抗住兵力优于自己的郑梉的攻击。

阮福源与葡萄牙人的关系相当不错,一直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欧洲的先进大炮,主动学习欧洲船舶的设计方法,造了大批战船。

在葡萄牙工程师的协助下,阮氏政权于三年前开始了他们自己对于西洋佛朗机炮的生产。

直到如今,阮主政权所控制安南东部的费福港,已经成为了西南太平洋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许多东西方人和东南亚人都会来到费福港进行贸易。

为了与外国人贸易,阮福源也积极发展种糖业。

在天启皇帝即位以前,因为大明海禁政策的影响,西方和东南亚的外国商人,为了获得他们急需的丝绸和陶瓷制品,不得不选择来到安南的费福港进行贸易。

海外贸易为物力短缺的阮氏政权提供了维持政权的物质支持,使阮福源不仅能够抗衡北方的黎朝,甚至还能腾出余力向南拓展新领土。

虽然天启一朝,明廷已经重新开放了海禁政策,但毕竟开放的时间很短,阮福源手中的费福港却依旧是东南亚最繁盛的贸易港口。

阮福源明白,这次大明进攻安南,定然也是要夺取费福港,这也是这次他之所以同意郑梉要求的原因。

他这边才刚决定,门外就慌慌张张跑来一名士兵,喊道:“不好了,太傅国公,费福港的葡萄牙人要撤走了!”

“他们说,不会再继续与我们广南合作了!”

闻言,阮福源也很吃惊,站起身来,十分惊怒:“这是怎么回事,之前合作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走?”

那士兵顶多懂点儿务农的东西,哪里能看出这其中的玄机,自然是连连摇头。

一旁,阮秉谦叹息道:“这必然是明廷皇帝向葡萄牙人施压了……”

阮福源坐了下来,稍缓口气,但还是有些不明白,疑惑道:“道理我都懂,但是葡萄牙那么远,我们怕大明还行,他怕的是什么?”

阮秉谦轻抚胡须,“主上还不知道?葡萄牙人没有自主权,是经受西班牙的允许,才会与我们合作。”

“西班牙?”阮福源眉头皱得愈发深了,“那又是个什么国家?”

“是个比葡萄牙强大得多的国家,或许现在世界上,只有大明、尼德兰和少部分国家才能与之抗衡。”阮秉谦叹了口气,说道:

“西班牙和大明在前些年签订了盟约,这次大明进攻安南,西班牙人就算不联合进攻,也一定会调回在广南的葡萄牙铸炮师和战船。”

“这个局面,我是早就想到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阮福源还是有些不信邪,起身说道:“我亲自去一趟费福港,我就不信,多年合作的情谊,抵不上大明皇帝的一纸诏书!”

几日后,阮福源快马加班抵达了费福港。

费福港的上空,飘扬着用安南语言书写的阮字国旗,现在的阮氏,虽说仍旧依附于黎朝皇帝,但却早已如同一个国家一般。

当阮福源赶到这里的时候,费福港已经显得比往日要冷清得多了,大批船队正在撤离。

众多黑色皮肤的劳工正在少量黄头发蓝眼睛的白皮肤葡萄牙人指挥下,搬运成吨的装备和火炮、火药。

看见这种情形,阮福源十分焦急,抬手喊道:

“约翰阁下,为什么要撤退的这么着急啊?难道真的是因为你们害怕大明的水师船队吗?”

第九百四十章 天启平虏诏

话中的约翰阁下,自然是在广南地区葡萄牙的最高指挥官。

他顶着一头极为茂密的黄头发,但脸上却刮得非常干净,他正在指挥,闻言便几步来到阮福源面前,指着他的胸前,用葡萄牙语说道:

“你要搞清楚状况,不是我们害怕明朝,是我们的西班牙联合国王要求我们携带全部设备和人员,立即撤出广南。”

随后,他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没办法,再度望向眼前的时候,眼中立刻出现了许多的憎恶感,喃喃说道:

“这些黑色的劣等人,简直是好吃懒做……大副,他们要是再偷懒,就给我用皮鞭狠狠的抽他们!”

那站在盖伦帆船上的大副闻言,摘下水手帽子向这边致意,随后大笑说道:“遵命,我的阁下。”

听他话中的口气,就好像眼前这些只是长得像人的牲畜。

随着港口内逐渐响起皮鞭抽打在皮肤上的声音,葡萄牙人撤离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

阮福源在码头上呆呆站立许久,缓步来到约翰身旁,沉吟道:“约翰阁下,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

约翰也无奈地看他一眼,摇头道:

“没有,我们伟大的国家还处在西班牙的联合统治之下,但我们必将恢复自由!”

“阮先生,或许等到那时,我们就有再次合作的机会了吧。”

当最后一缕船帆被扬起,盖伦船上的大副已经降下登船板,呼唤约翰上船启程。

约翰转头看了一眼阮福源,抿了抿嘴,真切说道:“我真的希望你能挺到那个时候。”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