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17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崔鸣吉以后在朝鲜,那是官运亨通,李倧几乎把他当做左膀右臂来使,任他大力打压西人党。

也就是因为崔鸣吉的逐渐得宠,导致亲明的西人党在朝鲜愈发势颓。

这次大明建立在亚洲的朝贡体系,第一个要针对的就是“亲儿子”朝鲜,促成西人党在朝鲜得势。

朝鲜位于建州后方,更接连日本,无论时下灭金,还是日后针对日本进行什么举措,都是四战之地。

崔鸣吉自投罗网,说什么也不能放他回去。

这个崔鸣吉也是说对了,朱由校的确是打着遥控朝鲜庙堂的意思,只不过,你说对了,朕就更不能放你回去了。

无论这家伙到底藏着什么小心眼,朱由校心中主意已定。

崔鸣吉没想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大明皇帝,竟然对自己的想法如此的了若指掌。

甚至于,连朝廷各党派间的内幕,都如此清楚。

一时间,崔鸣吉以至于慌了神,呆愣在原地。

“副使变成正使,与鸿胪寺签订藩属协议。”朱由校可不管他有什么难受不难受的,侧目说道:

“至于你,来都来了,那就别走了。”

“大明好吃好喝养着你,回去就跟你们的王说,朕替他除了一个祸害,以免日后危及朝鲜李氏!”

当然,朱由校后半句话,自然是对那些也是一脸懵逼,不知所措的朝鲜使团说的。

望着走到左右,一身魁梧衣甲的大汉将军,崔鸣吉后退几步,瘫软在地上,无力再挣扎什么。

他心中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无论李倧有多想救自己回去,无论这位新上任的朝鲜国王有多信任自己,他也是无能为力的。

大明的朝堂,可不是朝鲜小里小气的庙堂。

大汉将军把崔鸣吉带下去,得到了许多国家来使的侧目和惊讶,有些人议论纷纷,有的人,却是不屑一顾。

站在最左侧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甚至于发出了几声冷笑。

这一声冷笑在西暖阁中不是很入耳,但是朱由校依旧听了个清清楚楚,随即转头看过去。

冷笑的人,是莫卧儿帝国使臣迪尔库沙。

的确,莫卧儿帝国有站在一旁环胸冷笑,看着这些小国的君主使臣在大明皇帝的眼前争相献媚的资本。

因为他们不需要,至少他们是这样觉得的。

现在的莫卧儿帝国,正处在所谓的强盛期,全国上下都非常自信,自信到自己可以和大明一较短长,争当远东霸主这种地步。

现在的莫卧儿皇帝,为阿克巴大帝之子贾汗吉尔。

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在阿克巴、贾汗吉尔、沙贾汗三代皇帝在位时期,都被认为是强盛期。

而从沙贾汗之子奥郎则布,也就是第六代皇帝开始,莫卧儿帝国被普遍认为进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衰落期。

阿克巴在位时期,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扩张了三倍,临终前更是挥军征服德干,在冷兵器发展史上与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齐名。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被公认以“大帝”之名的杰出统治者。

继任者贾汗吉尔,是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代皇帝,也就是如今被冠以“世界征服者”之名的莫卧儿皇帝。

贾汗吉尔,被后世认为是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文治武功什么的,朱由校对这家伙所知不多,只是在后世看过一个阿三电影,讲的是贾汗吉尔的多情史。

至于眼下阿三的国力,朱由校虽然持怀疑态度,但也不会过分轻敌。

要知道,现在距离阿克巴在陪都阿格拉去世,也才二十一年光景,现在的莫卧儿帝国,依旧统治着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阿克巴大帝的能耐,朱由校还是清楚的,起码比后世自诩为“千古一帝”的清朝康熙皇帝,要强得多。

莫卧儿能派人来,是连朱由校也没想到的。

至于莫卧儿使臣迪尔库沙,在这种场合如此不遵礼法,与周围安南、东吁、阿瑜陀耶、马拉三邦等小国的使臣,显得格格不入,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在他的眼中,莫卧儿该是与大明同等级的帝国,同为远东霸主一般的存在。

他的身份,自然也不是这些小国臣子所能比的。

朱由校看过来,问道:“你在笑些什么?”

莫卧儿的外交语言是波斯语,在大明宫廷,目前还没有这种人才,但是很巧,神圣罗马帝国的传教士汤若望,也会波斯语。

基本上每次外交场合,朱由校都要把汤若望带在身边,因为这家伙会的外语实在是太多了。

汤若望很快用流利的波斯语翻译过去,迪尔库沙的脸上出现不解,随即说了一堆鸟语。

汤若望翻译道:“陛下,他是在说李氏朝鲜只是小国,不值得大明这样动心思。”

朱由校闻言,侧目看了这位莫卧儿使臣一眼。

莫卧儿不是来朝贡的,是来砸场子的。

第六百九十五章 你真敢出这个门?

“不值得?”

朱由校轻轻一笑,说道:

“那朕来告诉你什么是值得,朝鲜李氏,是大明最忠诚的番国,国号是太祖皇帝御赐,寓意‘朝日鲜明’。”

“朕不仅要帮助朝鲜稳定国政,还要帮他们修路铺桥。”

“这次签订贸易协定,大明会继续恪守祖宗之法,对于朝鲜,不加征任何赋税。”

“说的够不够清楚?”

朱由校说完,看了一眼汤若望。

后者心中惊讶于大明与朝鲜之间的情谊,将原话原封不动地翻译过去,听到这些的迪尔库沙也很是吃惊。

“没想到大明这么大的帝国,居然还会对这种番邦小国如此照顾,在这一点,我大莫卧儿不如大明。”

听了他说的,朱由校神色缓和许多,道:

“大明自古便是这天下间的天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对待真正忠诚的番邦,一向是礼敬有之。”

迪尔库沙说道:“我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次来,也是代表大莫卧儿的皇帝,向大明皇帝纳贡。”

“纳贡?”一旁,魏忠贤笑了:

“莫卧儿在万历一朝,来大明纳贡六次,却实无称臣之名。”说着,他转头过来,毕恭毕敬地道:

“爷,我看这莫卧儿,是在贪图大明厚赠的礼金。”

的确,大明对待来纳贡之国的规矩,是从永乐年间定下的,说白了一句话,无论对方送了些什么,都要千倍、百倍的送回去。

这样做,就是为了显示身为宗主国的大方。

还不仅如此,各个国家使臣来大明京师的往返路费、日常开销,以及居住场所,也都是由大明提供。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国家,都乐意来大明朝贡,因为你沿途是不花钱的,送的东西,也都能得到价值多出数倍的回赠。

而且你来的人越多,大明那边的花销也就越多,可自己得到的却也是越多,就像一场免费的豪华旅行团。

这种拼团游,不来白不来。

对于他们来说,朝贡是一码事,称不称臣,这又是另外一码事。

我来朝贡了,你大明可以把我当做是你的藩国,可在自己国内甚至是国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有力依据的。

自万历十五年后,大明在亚洲地位仍在,可是朝贡体系却已经趋于崩溃,朝廷的财政已经破产,根本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回赠了。

至于眼前的莫卧儿使团,更是来蹭吃蹭喝的常客。

据说在万历一朝,莫卧儿使团不请自来“朝贡”了六次,每一次都是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而且人数还越来越多。

如今这天启六年,朱由校邀请周边各番邦朝贡,着意重建大明在亚洲的朝贡体系,这个莫卧儿又是不请自来。

看这个使臣的样子,简直是软饭硬吃的典型。

莫卧儿美其名曰是来进贡东方之朝,实际上,他们进贡的那点东西和大明动辄近万两的开销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谁能想到,莫卧儿的使团这次居然来了六千多人?

莫卧儿使团来到京师以后,那开销也是多的惊人,什么都买,什么都用,还全得用上好的,稍微一般点儿的,人家还看不上。

昨天晚上鸿胪寺官员和户部官员来诉苦,说这次各国使团停留在京不过半月,开销已经高达近三万两!

这还只是这半月的开销,还没算等他们在待几个月走了以后大明按例要给的回赠!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水师累死累活打赢一场澎湖海战,所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赔款不过三十万两。

起初听见这个消息的朱由校,实在是气的不行,这群阿三们是白吃白喝惯了,来这免费旅游来了。

看起来不把阿三白嫖这事给解决了,朝贡体系还真就不好恢复。

莫卧儿作为几乎主导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帝国,这次能把丫给镇住,其余的番邦也就都好说了。

得让莫卧儿意识到,大明比他们强得多,而且正在致力于恢复在亚洲的绝对强权地位。

想到这里,朱由校微微一笑,问道:

“贵使从国中带来六千多人出使大明,在京师一顿胡吃海喝,这事儿,你们的那位世界征服者知道吗?”

“还是说,就是他给你授的意,让你这么干的?”

熟悉天启皇帝的都知道,一般他露出这种笑容的时候,就很容易出事了,魏忠贤反应依旧快,话音刚落便立即向后撤了几步。

不等迪尔库沙回话,朱由校又说道:“哦,朕明白了。”

“大明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对待来朝的番邦,一向都是加倍赏之,是不是这点让你们产生了什么误会?”

说到这里,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了下去:

“那朕今天就和你说清楚,大明给你们的赏赐,是看你们可怜,是看你们忠诚,而不是什么人过来都能讨赏的。”

“你明白了?”

迪尔库沙听着翻译,脸色逐渐变幻,阴晴不定,随后勃然大怒,抬脚便走,大声说道:

“既然大明不愿接受莫卧儿朝贡,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是没什么好谈的。”朱由校倒也不吩咐人硬留他,踏踏实实坐在龙椅上,冷笑:

“走出这个门,朕保证你莫卧儿从今以后得不到我大明任何一件商品,朕有生之年,必定亲征莫卧儿!”

这话,的确是让迪尔库沙的脚步硬生生停了下来。

尽管他觉得莫卧儿如今十分强大,可他同样知道,刚刚击败荷兰人的大明,一定比他们更强大。

朱由校是大明的皇帝,这话在这种场合放出来,那就不是开玩笑的。

作为一个使臣,无缘无故给莫卧儿招了这样一个对手,回去只怕也讨不了什么好儿。

毕竟莫卧儿皇帝贾汗吉尔的意思很明白,是让他利用朝贡的借口来大明白嫖,而不是过来宣战的。

况且,现在贾汗吉尔已经卧病,莫卧儿宫廷明争暗斗,长子沙贾汗在北部正在闹独立,地方上几个小邦也在虎视眈眈。

相比之下,经过“天启革武”之后的大明在北疆和南海一连打了几场胜仗,十分稳定。

一旦变成不死不休的局面,莫卧儿很可能直接从强盛走向衰落。

第六百九十六章 众国来朝

“佛朗机人好像是大明的同盟吧?”

“他们好像对你们莫卧儿南部的稀土和铁矿非常感兴趣,这事,朕得跟他们提提了。”

“毕竟你们印度南部,也是一块很好的殖民地不是?”

朱由校说完,就这样静静坐着,既不强留,也不再多说什么无意义的狠话,淡淡望着迪尔库沙的身影。

迪尔库沙站定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门槛边儿上,他能清晰地见到长廊外列队,身着明亮甲胄的魁梧大汉将军。

在远处甬道两侧列队的东厂番子,锦衣卫校尉,脸上的杀气腾腾也是肉眼可见,这种种情况都能说明,大明远比他想象得更加强大。

真迈出这个门,大明必定和莫卧儿不死不休。

这或许对大明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对现在的莫卧儿来说,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朱由校敢放这个狠话,那是因为知道,莫卧儿皇帝贾汗吉尔没几年活头了,沙贾汗这个长子,只要稍加撺掇,绝对会起兵在北部造反。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