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91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朝臣们为了阻止军屯继续清查下去,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把他们几个的祖宗十八代都给翻出来了。

更有甚者,居然污蔑马世龙祖上是蒙古人后裔,这次一定是包藏祸心。如此种种,也是令朱由校哭笑不得。

支持的,反对的,整天把朝廷上都给吵闹成了一锅糊粥,不过无论怎么样,清查屯政的行动却是在地方上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毕竟,皇帝现在不理政,突然喜欢行猎了。

没有明确的旨意,朱燮元和马世龙就可以“自行其事”,他们这次也是豁出去了。

功败与否,在此一举。

南海子御帐,朱由校坐在地毯上,冲眼前的几个人问道:“远征乌斯藏,你们觉得朕应该拜谁为督师?”

躲避朝政,就是为了处理正事。

见几个人没有回答,朱由校看向一个人,“要不你去?”

被看见那人,正是如今的兵部尚书王洽。

他浑身一顿,说道:

“陛下,现在这个时候,臣留在朝中的用处更大,反对清查军屯的官员不在少数,兵部中也有许多……”

朱由校点头:“倒也是……”

“你说呢?”

英国公张维贤刚才就一直在想人选,毕竟远征乌斯藏这种事,自开国以来从未做过,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之人才行。

他迎上目光,轻声说道:

“朱燮元、马世龙需得留在山西主持大局,孙传庭刚得大胜,军中威望不小,叫他去?”

朱由校想了想,让孙传庭去,其实也有考虑过。

但远征乌斯藏这次不能有意外,必须一举攻成,孙传庭虽说在蒙古证明了自己,但现在还是有些嫩。

至于卢象升,更嫩,根本没经历过大战,他的天雄军,现在也就是在南方跟着江南大营的黄得功镇镇场子。

派孙传庭和卢象升出征,朱由校不得不仔细斟酌,再三考虑。

想了一会儿,摇头说道:

“孙传庭博见有才,但此回是灭国之战,藏巴汗觊觎乌斯藏已久,而今已经占据地利,他履历不足。”

“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语落,朱由校淡淡的眸子,扫过阶下几人。

“张万邦……?”兵部尚书王洽说道:“近些年来,张万邦率领大同军屡破强敌,威震塞外,派他出征,定能打击敌军士气!”

张维贤却是摇头,“那都在其次!”

“张万邦只是将,而不是帅!带兵打一场战斗,自然可以让张万邦去,但这次是要连续打几仗,甚至更多!”

几人接连商议,基本的人选都考虑到了。

出征乌斯藏,攻伐阵战,让张万邦的大同军为先锋,中军督阵、陷阵厮杀,也有贺人龙、虎大威、郭钦之辈可以选择。

这些人是勇战骁将,其部下,也尽是些经受多场战斗磨砺出的虎狼之师,足以委以重任。

现在只欠缺总领全局之人,众人绞尽脑汁,也找寻不出。

一时间,帐内陷入寂静。

突然,兵部尚书王洽一个激灵,脱口而出:“洪承畴?”

朱由校也是一拍大腿,怎么死活就把他给忘了!

洪承畴,天启元年开始担任辽东巡抚,与辽东经略熊廷弼一文一武,既互相掣肘,又不互相干涉。

这两个人,一个理政,一个督战,才是有了如今全辽皆复的大功。

和熊廷弼几乎让所有人厌烦的性格不同,洪承畴这个人情商极高,各党各派几乎都能周转得开。

洪承畴在辽东巡抚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年,弹劾过他的人,居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能力。

而自去年底朱由校下旨革除辽东巡抚以后,洪承畴便一直赋闲在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眼下看来,倒是只能倚重于他了!

合适的人选,是不用多说什么的,朱由校也从几人眼中看出来,他们都对洪承畴很是满意。

既然如此,没有什么好再议的了。

很快,圣旨从南海子发出,宣示天下。

在这份措辞严厉的圣旨中,朱由校重新启用前辽东巡抚洪承畴,并拜为督师,厉数了藏巴汗的种种罪行。

出征的名单上,也是猛将如云。

名将张万邦将率领骁勇善战的大同军为先锋,固原总兵郭钦、宁夏总兵马永等为中军,调三镇及畿辅精兵二十五万,号称五十万,远征乌斯藏。

这是有明一代自立国以来,对乌斯藏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第一次对一个号称已经建国的所谓“国家”,发起的灭国之战。

第六百五十章 定装火药

乌斯藏的事才刚说完,张维贤几人还没走远,便见到一名官员急急忙忙走入御帐。

半晌之后,朱由校飞快地跑出御帐,翻身上马,用一百八十迈地速度奔往京郊军器司试射场。

刚才来的是军器司下属官员,说了一件事,毕懋良从西班牙人那里学习、发明了一种定装子药的作战方式。

其实也不是发明,这次还是沾了腓力四世的光。

西班牙人见大明虽然也跟进了遂发装置,但却仍然使用落后的散装火药和铅弹装填方式,很是不理解。

为了表示这次签订协议的诚意,西班牙的首席造枪师把这个方法无偿告诉了濠镜外卜加劳铸炮厂的毕懋良。

毕懋良一听,惊为天人,连续试验了一个多月,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总算在今日试射成功。

具体怎么回事儿,还得等赶到军器司才能知道。

朱由校只知道,这么多年,年年给军器司拨款这么多银子,总算是没有白花销!

镇虏炮,这次的定装弹药,都是飞跃式的进步!

军器司现在的气氛就跟过年似的,没有人能理解这些终日钻研火器的匠户们在成功之后的喜悦。

因为在这之前,军器司压根不知道还能这么装填子药。

所谓定装子药,就是定装弹药,只不过这个时候没有弹药这种说法,铅弹、火药,都称子药。

朱由校是穿越来的,自然明白这个方法的发明和发现,对现有火枪作战能力的提升会有多大。

这还在南海子待什么?什么都得靠边站!

朱由校跳起身来,骑马飞奔跑出了南海子的大门,令那些站岗的净军们一个个张大了嘴。

这太不可思议了,身为天下至尊、万民之主的天子,竟这样不顾威严地跑了出去。

很快,朱由校飞奔到军器司在京郊的试射场地。

没过多久,后面的禁军骑兵们也都纷纷赶来,见皇帝已经下马,都是连忙将马匹绑在一起,手忙脚乱地跟上去。

他们不理解皇帝为什么这么高兴,总之,一定是天大的好事就对了!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

由于实在是高兴,加上是天黑,朱由校压根没顾上要看脚下,跨过试射场门槛的时候磕了一下,惯性没收住,猛地摔进场地三四尺远。

等骑兵们赶过来的时候,正好见到皇帝趴在地上,顿时一个个都惊掉了下巴,吓傻了。

近在咫尺,刚刚迎出来的射场官员也是一样,一时都没想到该去扶一扶他们的陛下。

等毕懋康赶出来,瞪大了眼睛,连忙上前把朱由校给抚起来:“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

“无碍,无碍!”眨眼功夫,朱由校跳起身来,拍了拍泥土,仍然满脸的高兴。

“陛下驾到了?”

试射场内,匠户和官员们还在满脸高兴地讨论,闻言全都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

直到看见皇帝跑进来,他们才是有些慌乱。

不过朱由校满心都在定装弹药这个事上,想要看看成果,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环视说道:

“听说你们搞出了定装子药,快给朕看看!”

这个时候,朱由校已经恢复了一些神态,只不过脸上那股子兴奋的劲头,还是挥之不去。

定装弹药啊,这相当于质的飞跃!

毕懋良留在濠镜继续和西班牙人取经,毕懋康则是从山东赶回到了京师,闻言他说道:

“托陛下的福,这次军器司在大佛朗机人的帮助下,制作出了第一批的纸质弹丸。”

朱由校愣住了,“纸质子弹?”

在枪弹的发展史上,纸壳子弹虽不是那么有名,但在枪弹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大明所使用的火枪,般都是直接从枪口往内加子药,或者是装入铅弹,从明初以来就是如此。

这种装填方式,操作缓慢而且每次的装药量不确定,射击效果也不稳定,这是发明遂发装置以后,军器司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而西班牙人所说的定量装药,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现在这个时代,尚没有后世那样先进的加工技术,但是总有办法,大约半个世纪前,瑞典人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

为了使装弹速度加快,且药量一定,纸质弹壳应运而生,并且最先在瑞典陆军开始成批的使用。

最初的纸质弹壳只使用纸卷成的筒,里面装有火药,但弹头与之分别装入,装填速度仍较慢。

后来西方各国见瑞典陆军使用这种纸质子弹以后,战斗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便纷纷效仿。

到了如今,纸质子弹的技术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

有人发现,如果把弹头和火药一同装入纸质弹壳内,可以进一步提高装填和射击的速度。

西班牙人在签订协议后,将这些技术都教给了军器司的匠户们。

当然如今的西班牙也不是半个世纪前了,西班牙皇室将大量从美洲掠夺来的金子用于奢侈,而不是发展工业。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发展程度现在稍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但相比大明,西班牙人的作战方式和枪炮,无疑还是先进的。

对于学习别人,朱由校一向都没什么羞耻心。

你不去正视自己,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哪方面有多落后,也就不会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变强,变强了,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既然有些东西我们自己研究出来很难,那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学现成的呢?

不论是为了西班牙人是在表示诚意还是什么别的,这种技术的传入,对眼下大明火枪兵战斗力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能把这种方式普及下去,朱由校相信,建奴那些所谓满万不可敌的八旗骑兵再也不会可怕。

满万不可敌,一直以来都是个笑话。

“现在成批生产这种纸质弹丸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朕提。”朱由校冲毕懋康说道。

后者闻言,脸上的确是犯了难:

“陛下,火药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难处在于制作这种纸质弹丸的工具,我们没有。如果想批量制造,就得从其它国家大量购买工具。”

“我们向西班牙购买的第一批工具,被荷兰舰队给截了。”

朱由校闻言,脸上的兴奋之情消散下去不少。

这也就是说,现在虽然知道怎么造纸质子弹,但是还没有自己生产的能力,工具造不出来。

想造工具,不仅需要聘请西方技师传授技巧,也要购买一些国内目前没有的精密零件。

总而言之,以现在来说,短期内是造不出来这种方式工具的,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进口!

西班牙倒是可以低价购买,毕竟是协约国,这种东西对西班牙来说,并不难造,难的是怎么运过来。

根据毕懋康所说,现在海上的商贸已经被荷兰人给封锁了。

这么看来,这一仗倒是非打不可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先“送”后奏

回到西暖阁,朱由校仍静不下心。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