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78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把守城楼的明军兵士们已默默将刀拔出鞘内,将箭簇上弦,火炮和火铳,滚木和巨石也都准备齐全,严阵以待。

石永贞看得出来,一股恐惧感正逐渐弥漫在城头。

有些人甚至还没等蒙古人攻城,就已经掩饰不住心中的惊慌、畏惧,浑身都在不断的发抖,似乎随时准备拔腿就跑。

这也难怪,大同镇最精锐的部队就是总兵张万邦的本部两万多人,其余的卫所兵根本没怎么经历战斗,平日里的操训也不是按部就班。

眼下留守大同镇城的,多还是一些老弱病残,养尊处优惯了,哪里见识过这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真实阵仗?

“呜呜呜——”

就在这时,大同镇城的四面响起了嘹亮的角声。

所有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来了!

随即,四面围城的蒙古骑兵开始动作,城下早已准备齐全的蒙古部族扛着简易制作的云梯开始猛攻。

为数众多的轻骑兵们在城外开始画圈打转,令人恐惧的马蹄声伴着陡然间腾起的尘土,不断震撼着整个城关。

天空上一刻不停的射下箭雨,密密麻麻的插满了城楼。

这些箭雨的来袭,让守卫城头的明军不得不找地方躲躲藏藏,趁此机会,察哈尔部的部族越过护城壕沟,把云梯架在了城头。

刚一开打,蒙古部落的人数优势尽显,明军的处境已经极为艰难,接连不断的箭雨,让所有人都抬不起头来。

……

雷公山脚下,几名披着红色衣甲的骑兵驻足不前,为首一名将领拿起单筒千里镜,仔细观察着镇城上的动静。

仅仅目测,就不难发现远处的战云密布,尘土飞扬,二十里外也能感受到脚下由于大批骑兵跑动起来的微微颤动。

大同镇城上空,正有滚滚黑烟升起。

这名将领蹙了蹙眉,然后放下千里镜,很显然,镇城遭到蒙古兵的围困了,看这样子,数量还不少。

大同镇城在万历年间经过一次大规模修缮,垛口三千,敌楼环绕,即使在九边之中,也是一个极其坚固的重城。

要向攻取大同,以蒙古人的军械,就算占据人数优势也应该不会那么容易才对。

看起来还有时间决定如何行军……

想到这里,他策马转身,下令道:“回去禀报镇台,就说镇城已遭蒙古人的围困,不过看样子应该是才被围不久。”

“是!”

骑手在马上抱拳接令,转身疾驰而走。

三里外,一处临时营地,旌旗招展,正有约莫四五万数量的明军在此扎营,几名西路将领的将旗,环绕着大同总兵的张字大纛。

张万邦与诸将领本来是奉旨在西路集结兵马,可这个时候,却是在东路起了战事。

白羊口被破,镇虏卫失陷,而镇虏卫距大同镇城仅三十余里,蒙古骑兵可朝发夕至。

张万邦没有办法,只能率领大军驰援镇城。

有明以来,莫说是九边重镇失陷,就连被围的情况也没有几次,要是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头上。

莫说朝堂上对自己的口诛笔伐,张万邦自己也会觉得愧对天启皇帝的信任,没有必要在大同总兵这个位置上待下去了。

“你们看,整个镇城立于平原,蒙古骑兵居多,而我军步兵为主,要是就这么驰援过去,势必要引起西路哨骑的注意。”

张万邦与诸将领聚在地图边上,指着大同镇城周围,说道:

“到了那个时候,林丹巴图尔只需要派遣一部分骑兵过来,就能轻而易举的在平原上将我们阻挡或者击溃。”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镇城必须要保!”

说到这里,张万邦抬起头向众人望去。

副总兵徐永寿双手环胸看了一会地图,忽然指着一处地点,道:“你们看,这里是白登山,整个白登山的地势狭长,所以山口的出入口很窄。”

“既然是在平原,我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被西虏哨骑发现是迟早之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这一部分西虏骑兵引到白登山,聚而歼之?”

闻言,诸将全都将目光汇聚到此一点。

张万邦摸着下巴微微点头,说道:“白登山的地势,的确适合用伏兵聚歼敌军,只是要用什么方法引他们过来,徐副总兵有想法吗?”

徐永寿蹙眉看了地图一会,忽然又指向一点,道:

“这里!”

广昌营参将渠家祯看着这里,惊呼道:“登白官道!?”

徐永寿冷冷一笑,道:

“不错,就是登白官道!”

“登白官道直抵白登山,两侧都是河流,西虏骑兵居多,若不控制此处官道,是打不下来的镇城的。”

“林丹巴图尔素来以雄盛之主自居,这次怕就是奔着镇城来的,所以这登白官道,西虏必定视作重中之重!”

张万邦恍然大悟,拳头锤在地图上,高声道:

“说得对!”

“西虏攻城,官道上的留手人马肯定不多,我军可以着力于登白官道。一旦我军重新夺回官道,西虏撤换的骑兵就会无法饮马,必定会派兵来抢。”

“那个时候,想引这部分骑兵到白登山就容易多了。”

第四百六十章 总有人盼着天下大乱

太阳逐渐落下,大同镇城的战斗也已经进入到白热化。

参将石永贞没怎么经历阵战,可毕竟是将门之后,他本人虽然害怕的要死,却还是选择钉在城墙上动员死战,这就是对士气最大的鼓舞。

守城的明军兵士也都知道城破是什么后果,就算是为了城中的家人,他们也要拼命抵挡西虏的攻势。

毕竟这是在关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各路援军肯定在向大同镇城方向驰援。

蒙古人的战斗力毕竟不如建虏,何况他们又都是轻骑入关,没有准备什么重器械,携带的干粮也不多。

论兵员素质,明军以卫所兵为主,蒙古人的部族牧民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精锐的也就是林丹巴图尔本部的那些人马。

平时放牧,战时为兵的各部族牧民,无论作战能力还是装备上,都远远不如卫所的明军兵卒。

得益于军器司的成立,更因为朱由校的严令,九边卫所兵早在天启二年就全面淘汰了原本的旧装备。

为补足九边积欠的军饷,朱由校曾下发严旨,一体整顿九边军务,成效在今日方才逐渐显现。

为整顿废弛已久的九边军备,为全国做出表率,一改往日糜丧风气,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二年底,九边重镇累计扩充新军四十七万,每岁给饷达数百万。

补足军饷以后,朝廷又大规模扩充军器司,各地星罗棋布的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批量生产崭新的制式盔甲和刀枪,对九边军镇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革新。

攻城的蒙古兵惊讶地发现,现在就连一名普通的九边士兵,都套着特制的棉甲、棉衣,配备着崭新的腰刀和长枪。

虽然这只是一般士兵的普通装备,可现在这个时候,要让每一名士兵都配备这样的装备,依旧令人无法想象。

山陕总督朱燮元才到太原没多久,城内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全,对大同的军备根本没来得及插手。

可以预料,朱燮元整顿山陕军务以后,其余的省份必定也会相继开启同样的军务整顿行动。

整顿军务,一般伴随着大规模的扩军和裁军,军饷和军械也要更新换代,这对朝廷财政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但朱由校明白,这势在必行!

大同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尽管军备废弛多年,但其兵士的作战能力在各路明军中也属于极高的水准。

这样的卫所兵,对付八旗兵可能会被吊打,可是同样人数下应付攻城的蒙古兵,却是丝毫不虚。

更主要的是,林丹巴图尔此回入寇大同,是打着“闪电战”的心思,根本没作长足的准备。

时间拖延得越久,明军各路的援军越容易赶到。

换句话说,现在虽然是明军处于劣势,但蒙古人自身战斗力并不是很强,战局有可能在瞬间就会被改变。

“扔,给老子往下扔!”

“看哪儿呢,下边不都是人啊,随便砸,一砸就是一大片!”石永贞拎着满是血迹的雁翅刀,巡视在各个城楼之上。

现在的他,仿佛全然忘记了心中对蒙古人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恐惧是没有办法帮助自己活下来的,要想反败为胜,只能靠自己。

就算战败了,也要留一个英勇殉国的壮烈美名,这是一名将门子弟最后的执著!

守城的明军兵士,一个劲儿的向下扔滚木,砸巨石,不少人还整齐地释放火铳,一排排齐射,射得云梯上的蒙古人人仰马翻。

蒙古兵一个个惨叫着跌落下城,但很快又有更多人拼命攻上来,远处的大批骑兵还在兜着圈子齐射。

而城里,已然是乱了起来。

早对旧制不满的失败人士们,巴不得城内早些大乱,好能打破朝廷和有司对地方的约束,好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随着蒙古人攻城,一批批巡逻官兵被紧急调往城头,这样的机会来了。

他们冲出家门,冲到街巷之中,逢人就打,见货就砸,三五个一齐拥上去,就能活活打死一名巡逻的官兵。

由于守城人手实在不足,石永贞迫不得己只能一直抽调巡逻的官兵,这也就导致了城中维持秩序的力量严重不足。

有司衙门差役和剩余官兵已经伤亡过半,放弃了城内大多数地区,逐步退守到将军府和马棚等一些重要地点。

城内官兵数量太少,根本抵挡不住越来越多的乱民闹事。

更让石永贞又惊又怒的是,有些乱民烧毁房屋,打砸哄抢商铺还不止,他们竟然叫嚷着要向蒙古人投降,聚众去争抢城门!

得知这个消息,石永贞声音都变了:

“杀杀杀!闹事的乱民,不论是男是女,不论有多少人,全都给我杀光!”

“你回去告诉姓刘的,不论他用什么手段,城破以前必须要保证城内不乱,不然,他就是最大的罪人!”

难受的是,石永贞也几乎被阻隔在东城上了,他的家丁往外冲了几次,都是杳无音讯。

一名刚刚派出去的家丁冲回来,却是少了一只胳膊,哭道:“将军,小的无能,乱民太多了!”

石永贞蹲下来扶起这名家丁,直至看着他咽气,怒火中烧,怎么会有这么多乱民?他们难道不知道蒙古人破城意味着什么吗!

可悲,可悲啊!

自己堂堂一个留守参将,现在居然连下令调度的人手都派不出去了!

负责城内治安的部将是石永贞的亲信,唤做刘冉,他手中握着佩刀,逃到将军府里,脸色黑得难看。

这怎么办,城里已经全乱了!

闹事的乱民比官兵多了数倍,拿着粪叉就能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家丁活活刺死,又能怎么办!

“我们现在能调集多少人手?”刘冉向石永贞的家丁给出保证,然后转头无奈的问道。

一名家丁闻言沉默片刻,道:

“城里乱的太快,四处同时起乱,弟兄们还在分散巡逻,都被隔绝开了,各营都联系不上,还在将军府的只有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冲过来的乱民有多少……”刘冉又问。

那家丁应道:“保守估计,千把人是有的,后面还有更多!将军,我们怎么办,死守将军府,还是冲出去与他们拼了?”

刘冉想了一会,看着垂头丧气的部下们,站起来说道:

“现在东城那边定然也是陷入血战,我们不能指望参台再为我们派人手了,冲出去吧,冲出去与乱民拼了!”

语落,兵士们全都看过来。

“将军,下令吧!”

“只是可恨,我没有死在蒙古人手里,却要被一群乱民用粪叉给杀死!”

“堂堂男儿,生于天地间,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刘冉握着刀走向将军府外,道:

“城中必定有蒙古人的奸细,乱民闹事也有他们的挑拨,只是我们现在顾不得这许多了。”

“镇城不容有失,只要城楼不丢,就还有希望!”

第四百六十一章 掐断水源

城外,黑压压的蒙古大军之后,正有一部分骑兵安静等待,他们都是察哈尔部为数不多的精锐。

林丹巴图尔亲自寇边,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什么办法,每到入冬这个时候,草原上的物资就极其匮乏,每天都有人饿死,还不如冲出来抢点。

第二就是每到这个时候,蒙古各部的战心就出奇的一致,这样的人心向背可不能浪费。

至于林丹巴图尔,实在也不是什么能按捺住一直坐在汗帐里的人。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