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4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朱由校摇了摇头,有些无语:“这个女人,留在宫中只会是个祸害。”

说实话,客巴巴的心思,朱由校有些捉摸不透。

如果说上次王体乾与朱由校提及选妃一事,是出于忠心,那眼下客巴巴再提起来,就是想稳固自己的地位了。

看起来,客巴巴应该已经从魏忠贤的嘴里,知道上次自己没有同意封她为奉圣夫人的事了。

上次魏忠贤请示要封她为奉圣夫人时,朱由校借狩猎假以搪塞,就是想让他明白自己对客巴巴的态度。

如果要封,上次就封了。

魏忠贤在那之后再也没提过封客巴巴奉圣夫人的事,看来也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但他却也没在这件事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客巴巴甚至大胆要摸自己的手,这种撩骚的意图很明显,她是不甘心放弃,想要主理后宫。

“看起来这后宫至今没有个掌舵的,总会有人觊觎。”朱由校苦笑一声,向暖阁外说道:

“着王安拟旨,尊刘昭妃为太妃,择日举行册封大典,迎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玺,统领后宫。”

门外一名侍立的小太监忙道了声遵旨,小跑着消失不见。

这天启一朝自朱由校登基以来,是没有太后的,因为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早已经去世。

无太后,未选皇后,甚至连太妃都没册立一个,这才会引起客巴巴和魏忠贤对权柄的觊觎。

客巴巴是朱由校的乳母,按祖制规定,早在自己六岁的时候她就应该出宫。

这个奉圣夫人当时如果听魏忠贤的封了,客巴巴也就不用出宫了。

加上后宫此时这个情况,很容易变成客巴巴掌权。

朱由校倒是不介意客巴巴和魏忠贤互通有无,可关键你这个“互通有无”得有用才行。

历史上这两个货互通有无,一个提督东厂,一个主管后宫,东林是被老魏整治的够呛,可是宫闱之地没见得多安全。

朱由校知道的是,自己儿子一个都没活下来,全特么夭折了,想想就心痛,这种事儿搁谁谁受得了。

众所周知,古代夭折率是高,可是你也不能全死了这么蹊跷吧,这里边谁知道有没有客巴巴搞的事儿?

就算不是客巴巴搞事,这也说明这个女人护主不力,她虽有野心,但却没有能力全部控制内宫。

连皇嗣都保护不住,朕要你何用?

自己的儿女,朱由校得自己看着。

一句话:你们党争可以,你们黑朕也可以,可要是谁敢打朕儿女的主意,朕诛了你的九族!

现在的朱由校,其实只需要一个安稳没那么多事儿的后宫,在选皇后之前,清理一次是必须的。

刘昭妃是神宗万历皇帝妃子,万历六年选美入宫,被册封为昭妃,时年二十一岁。

刘昭妃生性清净,不喜多事,万历一朝都是平静度日,不参与任何宫闱争端。

后来崇祯登基,尊刘昭妃为太妃,询问她选妃意见。

生性平静的刘昭妃首次坚持选一女为后,此女便是后来殉国明节的孝节周皇后。

仅从这一点上来,刘昭妃并非不问世事,实是她不愿参与争端。

朱由校想到选妃日期临近,还是决定在客巴巴一事上尽早决断,说道:“召魏忠贤进宫。”

“是,皇上。”王体乾答应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

“奴婢魏忠贤,参见皇上。”魏忠贤走进暖阁后却并没有跪拜,只是微微躬身,站在门口等待。

朱由校将礼部的题本扔了出去,闭上眼睛打了个哈欠,满不在意的道:“你看看。”

最近这几天,魏忠贤正忙着自己掀起的这次大案。

东厂严格拷问,用尽各种手段,让抓的那些东林党人反口去咬他们自己人,然后带着白纸黑字走三法司会审。

当然,举行会审前,魏忠贤会让证人翻供,暗中操纵会审,堵住所有人的嘴。

借着会审的结果,就能将几个占据朝廷高位的东林要员拉下马。

魏忠贤首当其冲要搞掉的,就是兵科给事中杨涟这个碎嘴子。

此人官职不是很大,但是在东林党中位置很特殊,一次简单的会审就足以直接拿下。

只要审问杨涟,不论他说与不说,魏忠贤都能借口乱咬,掀出更多的东林党人。

魏忠贤是不怕事态扩大的,闹的越大,消息传到朱由校耳朵里,说明他办事就越得力。

不过这次天启皇帝忽然召自己入宫,魏忠贤也有些拿捏不准,莫非是皇上后悔不想闹大了?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打开手中题本,看完礼部所说的内容,很快就放松了下来。

原来是皇上要选妃了,这么大的事儿,自己居然给忘了!

“客氏入宫,也有十五年了吧。”朱由校忽然说道。

魏忠贤闻言心下一惊,他从朱由校对客巴巴的称呼问题上,听出了些许不同寻常的感觉。

“是,皇上,今年是第十五年。”

“给她一些银两,遣返吧。”朱由校起身走到侧卧上,借着油灯又看起了三国。

由于光线有些昏暗,魏忠贤根本看不清朱由校此时的表情,他只能听出这句话中的绝情。

魏忠贤知道,天启皇帝本是非常依赖客氏的,甚至到了同乘一轿,不在身旁便不做事的地步。

可是一等登基,这位少年天子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对客氏冷淡的就像不认识一样。

几个月下来,竟从未主动召见客氏一次。

从最开始的拒绝册封,再到下旨遣返……想透了的魏忠贤,猛然觉得后脊背发凉!

伴君如伴虎,现在的朱由校,就是连魏忠贤这样的东厂厂公,都觉得恐惧。

下一刻,他又是冷汗直淌,忙表露心迹道:“奴婢遵旨!”

第二十四章 一屁股债

魏忠贤魂不守舍的走在离开乾清宫的甬道上,刚刚回到司礼监,就突然被一个人抱住了大腿。

“皇上要对付我,你救救我,救救我好吗?”客巴巴凄苦地哀求着。

魏忠贤毫无感情地一脚将她登开,坐到王安司礼监掌印的座椅上,提起杯茶先抿一口,冷冷说道:

“听说你今夜去西暖阁找皇上了?”

“我、我是听你说了皇上不册封我,才去试探一下。”客巴巴怔怔坐在地上,脸上的泪痕,也不知是真是假。

“你以为皇上是什么人?”魏忠贤将茶摔在地上,“还是原先那个十六岁的毛孩子吗?”

“他现在是大明朝的皇上!客巴巴,你这是自己找死!”

“我、我也不知道皇上从前对我的依恋,都是装出来的呀!”客巴巴吓得直哆嗦,僵硬地摇头:“现在怎么办?”

“哼。”魏忠贤想了想,叹气道:“还好皇上对你留了一些恩德,没有杀你,而是逐你出宫。”

“不然,今夜就是你的死期!”

“也罢,既然这里留不住,我派人送你出宫,再给你送去五百两银子,也不枉你我二人的情分。”

“真的就没有选择了吗,入宫十五年了,我不甘心……”客巴巴看着魏忠贤,央求他再去劝劝天启皇帝。

魏忠贤没有答应,反而蹲下来将一块银锭塞在她手上。

“你出宫后,办个青楼也好,酒楼也罢,做点正经营生,再回宫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这样,我们或许还能见面。”

客巴巴没得选,世上两个能纵容她争权夺利的人,一个不再看重她,另一个也是泥普萨过河自身难保。

没了天启皇帝的纵容,她就只是个普通的奶娘。

日落前,魏忠贤都没有去东厂,他帮客巴巴收拾好东西,目送几个番子护卫她出了大明门。

偌大个后宫,没有一个人前来相送。

客巴巴绝望了,如行尸走肉般跟着番子离开皇宫,颠簸的马车上,她再一次听见街上的热闹,闻见人间的烟火。

客巴巴握紧手中那块银锭,忽然觉得,北京城多好,活着多好,幸而天启皇帝没有万般绝情,给她安排好了退路。

……

第二天一早,刚到西暖阁的朱由校,发现御案上多了一份工整的奏疏,落款是户部尚书赵秉忠。

朱由校打开一看,觉得挺有意思。

这份奏疏的内容则是赵秉忠对万历四十八年朝廷收支情况的总结,发现有一百四十余万两的亏空,建议清查。

在朱由校看来,这是魏忠贤对最近科道官对他弹劾的反击。

东林书院一案,东厂抓捕两百余名士子下狱,现在还活着的应该已经不剩下几个,那个御史冯三元,怕是最惨的。

忽然间兴起如此大案,东林党人除了面圣以外,自然是对魏忠贤交章弹劾,利用他们的舆论优势,将魏忠贤宣扬成了“阉党”。

现在朝野上下,对阉党的出现已经是“怨声载道”。

老魏的背锅之旅已然开始,朱由校并不想插手,所以最近老是往南海子跑。

一副不闻不问,贪玩荒诞的样子。

所幸昔日成祖皇帝将南海子修建的有模有样,在这里待着,也算有花有草有树林,比宫里更是舒服。

户部尚书赵秉忠与魏忠贤素有往来,这种时候忽然来了这么一份奏疏,很难说不是后者的授意。

朱由校的作为也很简单,震怒,然后把这件事交给魏忠贤的东厂处理,让他再牵连一批人出来。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给魏忠贤撑腰,理由就更简单了,你不给一个明确的信号,他怎么敢撒丫子放开了咬人?

接下来,待在南海子看大戏就行了。

得益于魏忠贤在前边搞的这些大动作,朱由校才能安安静静的在南海子行宫里,召见了一个月前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王在晋。

这半个月以来,王在晋在直隶各处明察暗访,锦衣卫指挥使刘侨一同协助,让他更是得心应手。

毕竟,有厂卫插手,查起东西来才会顺利。

“皇上,臣基本已经查清了,京畿各处粮储,各部院府库存银、器械等,皆附表于上。”王在晋说着,将一份详表呈了上来,嘴里也是道:

“臣与刘侨,在京畿各处巡视,流民街上抢粮之事屡见不鲜,京畿尚且如此,它处又该如何?”

“臣每当想起,都痛心疾首,还望皇上及早施行新政。”

朱由校点了点头,将目光放了下去。

据表中所列,此时京畿各处粮仓的存粮,实在是少的可怜。

像是通州仓这种历来存续较多的,可食之粮也只有几百石,大部分地方都只剩下了几石到几十石不等。

有些地方更是可怕,打开粮仓,只见耗子,不见粮。

至于六部府库器械,要么年久失修无法再用,要么就是空空如也,有些地方武备府库中的铳炮,甚至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间。

这个情况,比朱由校预料的更严重。

“你的建议是什么,和朕说说吧。”朱由校合上表,正色问道。

王在晋恭恭敬敬道:“臣以为,陛下初次朝会中施行的淮北之地三年免赋,想法很好,实难实施。”

看着一句接着一句的王在晋,朱由校也是缓缓点头,他下去走了一圈,回来基本上把能说的全说明白了。

朝中是文官主宰,而在地方,缙绅豪右却占着绝对的主导权。

他们把握国家经济动脉,形成财阀、地主集团,和朝中各党派为了利益而互相合作。

政治权,经济权,都在他们手里。

明代极重科举,谢任乡官,豪右世家子弟,还有一些进士、举人、贡生出身的士子,一到地方,直接就有优免税役的权利,和结交权贵,虐使乡里的机会。

正直的地方官吏若维护百姓,打击豪右,实则是和整个利益集团犯了冲突,很快就会被朝中乱党争相攻讦。

最后结果,要么丢官去职,要么就会落得个身败名裂。

这样一来,真正做事的官员不断被踢出朝局,剩下的都是一些毫无节气和能力的官吏。

这些人与地方权贵、朝中党派层层互通,牢牢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和地方权力。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有出身的士子免税免役,家大业大的乡绅们勾结官吏减免赋税,以致侵占屯田,大半百姓沦为佃农,苦受压榨。

最后的结果,就是如今王在晋明察暗访后得出的这份表格,权贵们越来越富,国家却越来越穷。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