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红包大抽取 第483章

作者:北辰海

而且质量也不错。

用手摸上去,质感十分地细腻。

不是那种粗制乱造的钢琴。

当然,这钢琴算不上最为顶级的钢琴。

这钢琴也就差不多两万块钱。

富裕一些的家庭,基本上都能买得起。

······

第二个普通红包,周瑞得到了一块石头。

就是一块石头。

一开始的时候,周瑞还以为系统给他开玩笑。

但是仔细检查之后,什么异样也没有发现。

接着,周瑞将石头放入到山河空间内。

这石头除了个头大一些,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周瑞并不指望他里面可以蹦出一个石猴。

······

第三个普通红包,周瑞在里面获得了一本书——《唐诗三百首》。

周瑞不敢说里面的诗词全部会背,但是他有自信,里面有一半多,他都会背。

不过这《唐诗三百首》制作确实精良。

无论是纸张,还是其他,都十分地漂亮。

这东西用来收藏确实不错。

······

第四个红包,周瑞得到了一件古董商品——晚清人物故事广彩特大碗。

直径:40.5CM,高:13CM,底径:20CM。

此盘造型规整硕大,用彩鲜明沉稳,绘工流畅古朴,胎釉细密润泽,施彩及纹饰描绘风格明显,传世包浆自然,足底露胎干老,综合判断为清晚期制品。

这人物故事广彩特大碗乃是一对。

放在一起,相当的漂亮和精致。

不过虽然是一对特大碗,但是上面描述的故事却不一样。

左边的特大腕描述的乃是“武松打虎”的场景。

在特大碗上,描绘着山林,奇石,高山等景色,在正中央,描绘着一个大汉骑在一个老虎的身上,抡起拳头大的拳头,正要打下去。

不过还没有打下去。

在下面,是一个巨大的虎头,张着嘴,一动不动。

栩栩如生,十分地逼真。

颇有一种清朝晚期的那种绘画风格。

而右边的特大碗上,绘画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场景。

不用说,一看就能看出来。

一个光头大和尚,双手抱着一颗柳树。

柳树下面已经被拔出了一般。

和尚的脸上十分狰狞,胳膊十分地粗壮。

异常的恐怖。

······

第五个普通红包,是周瑞穿过大山的时候,大山的馈赠。

乃是一包种子。

一包没有任何信息,谁也不清楚是什么的种子。

第六个普通红包,周瑞得到一条名贵香烟。

第七个普通红包,周瑞得到了一条围巾。

除了这七个普通红包,周瑞还得到了三个异世界红包。

第一个异世界红包,周瑞得到了来自某电影世界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江浙省博物馆。

前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后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不过这个异世界红包给了周瑞一个惊喜,同样也给了周瑞一个遗憾。

惊喜是,红包里面的《富春山居图》是完整版。

也就说前半卷和后半卷都在周瑞的手中。

遗憾的是,此画还是被烧了。

成为了一大段和一小段。

因为电影里面演出的时候,就是一大段,一小段。

对此,周瑞也有些无奈。

不得不说,这《富春山居图》不愧是华夏十大传世名画,确实不一般。

据说,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才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

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

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

当用鉴宝术看完《富春山居图》上面的信息之中,周瑞不由对《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产生了深深的佩服之情。

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大师啊!

第594章 仙侠宝物——清心铃

《富春山居图》高一尺余,长约二丈。

恽南田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

《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

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

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而失。

后来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之后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

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

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清顺治七年,吴洪裕弥留之际,仍然念念不忘枕头边上的宝匣。

这个时候家人明白了,对方竟然在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

这个时候,有人顿时取出画,展开在他面前。

吴洪裕在临死之前,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烧。

说完,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这是要焚画殉葬呀!要被烧掉的画就是国宝文物《富春山居图》。

因为太珍爱此卷了,所以嘱家人准备把它付之一炬“焚以为殉”用来殉葬。

“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自己亲视其焚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当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还卧内。”

这幅在吴府里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被吴家老少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丢入火中,火苗一闪,画被点燃了!

就在国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从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

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画虽然被救下来了,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此画起首一段已烧去,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后,将此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

于是,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做《剩山图》。

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值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

周瑞看完《富春山居图》的历史历程之后,不由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真的是十分坎坷。

接着,周瑞打开了第二个异世界红包,来自某电影世界的国宝——龙首。

这龙首不是别的,而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之中的龙首。

不过让周瑞比较尴尬的是,龙首已经存在。

他再拿出一个龙首,那不是没事找事嘛。

周瑞的龙首是真的。

真的龙首也是真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龙首,而且还一模一样的龙首。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问题好奇。

然后,他们会朔本追源,追查两个龙首的来历。

到时候,周瑞说不出来,那特么地就尴尬了。

事实上,周瑞确实说不出龙首的来历。

即使编造,也编不出来。

所以注定,周瑞手中的龙首,注定见不得光。

这东西,只能他自己欣赏。

当然,见不得光的还有《富春山居图》。

只能自己看,而不能拿出去。

除非有一天,发生一些变故。

出些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