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太阳神 第200章

作者:不吓人

“他这个仪式和汉武帝在泰山上封禅的仪式一模一样,但箕子的仪式相对来说简化了很多,而且有一些错误的地方。”

“有一些错误的地方?你确定是箕子错了?”

“不确定”

那位说箕子动作错误的民俗专家被人一问,马上就改口了,虽然他先入为主的觉得汉武帝的仪式才是正确的,毕竟汉武帝是帝王,身边的礼仪官不要太多,怎么看都是正确的,但被人提醒一下,马上反应过来,箕子的仪式可是沟通了神灵,他怎么可能是错的,一定是汉武帝身边的礼仪官渎职了,或者是历史记载有误。

“老祖宗。”

副总统嘴唇抖的声音都产生了变化,好不容易有看见一丝希望,转眼间又被打入到深渊了。

“您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求您一定要救救宇宙国啊。”

“是啊,老祖宗,求求你,救救我们吧,我们是古宇宙国的后人啊,我们是古宇宙国最后的血裔了,我们要是亡了,您建立的古宇宙国就断了传承了啊。”

“老祖宗,其实我姓子啊。”

泰山顶上的宇宙国人围在箕子的身边,苦苦的哀求,为了能拯救国运,他们彻底不要脸了。

看着周围已经跪下来的宇宙国人,箕子叹息了一声,“唉,真不知道当年的那些臣民造了什么孽,才生下你们这群连黄帝都不愿意搭理的孽畜。”

话是这样说,可这位箕子还是将手深入了怀中,颤颤巍巍的取出一块玉符。

他将玉符放在祭坛上面,深吸一口气,对着玉符拜了三拜。

“今有邪神冒黄帝之名,于东方之地作乱,污帝名,还望上神听之、诛之”

刹那间,玉符裂开了。

天也裂开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真龙

天是什么?

古时候天是指头顶上的无边苍穹,他们认为那无边的苍穹中有某个让人畏惧的意识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他们将天与人混淆,于是有了天道、天数、天帝、天神等种种人格化的意识或神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到头顶上的无边苍穹是大气层,是浩瀚的太空,可当泰山顶上的天裂开之后,人们才发现,天似乎除了是大气层和太空之外,还有是时间与空间。

在一道长宽不知多少的裂缝里,显露出了一个不知几亿万里的世界,日月不夜、山川浮空。

“这是天界?”

“应该是归墟,绝对没错,这就是归墟,这和列子汤问篇里描述的归墟一模一样。”

“列子汤问篇中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州,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干骈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鹘源陨到杂凶涛叮持圆焕喜凰馈K又私韵墒ブ郑蝗找幌Ψ上嗤凑撸豢墒伞!�

当看到裂缝中显露出来的景象后,会议室里,一名对古代道家道教方士学说如数家珍的专家嘶的一声,吸了一口凉气,

“我一直以为列子汤问篇是古人臆想出来的,毕竟现代科技发达,人类对自己脚下的星球了解的已经足够深了,有没有什么仙山再清楚不过了,可现在看来列子汤问篇似乎是真的?”

“可是可是这道裂缝连接应该是天庭,也就是说列子汤问篇里描述的归墟是在天界,那为什么书里面说是在渤海之东?难道说渤海之东有通往天界的通道?就像是现代很多人猜想的那样,有一个稳定的时空隧道能穿过不知几亿万里,抵达天界?”

这名专家感觉自己脑袋乱糟糟的,他感觉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这一刻被刷新了,刷新之后发现居然有不少错误的地方,立即开始自我怀疑。

“不知道开着飞机能不能飞进去。”

“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不知道会不会像西游记里那样,从归墟中掉一个果实下来。”

“千万别掉如果真的掉一颗果实下来,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一人听见同事的话就如同听见了魔鬼的蛊惑一样,差点跳了起来。

长生啊,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大人物求之不得的东西,古代人为了抢夺和氏璧都能打一场战争,他丝毫不怀疑那些将死之人,会为了长生,推动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去争夺长生的机缘。

“我也就是随便说说。”

那名同事听了之后悻悻的说道,虽然渴望长生,但他也知道,如果真的掉下一颗果实,他能吃下那颗果实的几率约等于零。

在泰山顶上的人被震惊得落针可闻的时候,天裂开的裂缝之中,忽然震动了起来,道道纵横不知道多少里的金光刺穿云霞,照耀下来。

一时间,泰山之上被度上了一层金辉,居住于泰山附近的人纷纷走出来,仰头看着金光璀璨的泰山,心情震动的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昂”

巨大的龙吟之声忽然响彻在天地间,一匹匹金锻连绵,密布了整个天空。

金锻之中,一头有着银光龙须的金色威武龙首从裂缝之中探了出来,一颗纯色的金黄之珠如顽童耍球般无规则的环绕在龙首之侧。

当它降临的时候,泰山上刚刚起身的动物植物再次跪伏下去,低下了头,呈现出俯首磕头的模样,而拥有自己思想智慧的人类也在龙降临的时候,也是身躯颤动,心里激荡。

龙,华夏图腾中的龙降临了。

作为龙的传人,华夏对于龙的崇拜,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历经夏、商、周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对龙的崇拜,早已经刻在华夏人的血脉骨子里了。

现在龙降临了,不少人不自觉的就泪流满面了。

“鹿角、牛头、虾眼、驴嘴、蛇腹、鱼鳞、银须,周身环绕龙珠,这是龙去鼎湖中的那条真龙啊。”

会议室里,一名专家心神激荡之下,本能的开口。

“龙去鼎湖?这个词语不是象征着。”

高以翔听到龙去鼎湖这个四个字,下意识的开口说道,但他那句不是象征着帝王去世吗?还没说完就听到那名专家激动的打断了,“对,你说得对,象征着黄帝乘龙归天。”

他马上尴尬的闭上嘴巴。

专家可不管他,他激动的说道:“论衡道虚篇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真龙须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真龙,群臣后宫从七十余人意思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造大鼎,鼎成之日,有真龙降临,迎接黄帝,于是黄帝坐在真龙背上,带上自己的妃子和大臣飞上天界,可以说这是最早的鸡犬升天了。”

“没想到这头真龙会出来。”

虽然说这条真龙在名气上远远不如相助黄帝战胜蚩尤、一统九州大地的应龙,可是就来历而言,这条真龙要比应龙还要古老,而且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帝坐骑。

真龙探出头后,看了泰山顶上的人一眼,便在天际翱翔了起来,它周身云雾环绕,时而大弥天地,时而小如芥子,变化无穷。

整个华夏的天空,都被金光和云雾遮蔽,冬雷震震,春雷轰轰。

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异象吸引来了,一颗颗卫星在人类的操纵下开始调整自己的相机,将目光锁定在这条龙的身上。

虽然实时的情报传输需要时间,他们还没弄清楚华夏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通过之前的那些情报以及真龙翱翔的方向,他们很容易就得出了这头真龙的目标就是邪神。

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条真龙突然伸出自己的金爪,抓住了那颗纯色的金黄之珠,对着汉城一投。

第二百二十九章:龙珠

金黄之珠发出灿烂光华,就像是一颗爆发的超新星一样,压下了世间一切光明,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一颗耀眼的明珠夺去。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颗夺目的金黄之珠撞破时空,留下一条长长的黑色空间裂缝,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砸进汉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