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青山穿越 第179章

作者:漆黑血海

神完气足,跟咸阳城中的百姓相比,状态好上数倍不止。

蒙恬还看到一个花甲老翁,扛着一把锄头,手提一袋荞麦,在狭长弯曲的田陇,如履平地。

“老丈,这里就是仙乡。”

王老三不知何时偷偷溜走,蒙恬走进村里,见到在一棵大榕树下悠闲喝茶的老者,好奇问道。

“正是!敢问这位将军可是大将蒙恬?”老丈起身问道。

“我正是蒙恬!老丈如何得知?”蒙恬一脸疑惑。

“前几日,仙人算到有贵客将至,特意命我等等候,我等自然知道将军,这次能进入这仙乡之地,桃源深处,自然有缘,我等定会好生招待。”

老丈一脸慈眉善目,笑呵呵地拉着蒙恬往家走,一点也不怵对方。

让蒙恬一阵惊愕。

这番表现,自然是李天生的功劳。

数月下来,他对全村人,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髻儿童,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洗脑。

“跟着仙人有肉吃!”

“咱身后有仙人撑腰!”

“天大地大仙人最大!”

……

这样一个个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所以,村民才会有这样的表现,热情不怯情。

一路上,蒙恬不断找话,向老丈询问消息。

“老丈,不知这仙乡是何时形成?过去怎么未曾听闻?”

“老丈,你可曾亲眼见过仙人?那位脾性如何?”

“老丈,不知这仙乡与其他地域相比,有何不同?”

……

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连不断地从蒙恬嘴里吐出,一个秦朝十万个为什么,差点活生生的从蒙恬嘴里出现。

让老丈汗颜。

头一次遇见比更年期老妻更可怕、更话唠的人。

不过,还是好脾气回答蒙恬的问题。

没办法,习惯成自然。

他年轻时候的脾气,早就在老妻的调教下,被磨平了。

蒙恬倒是大开眼界的同时,收获了不少信息。

比如,这仙乡是数月前,那位在世仙人,施展大法力,建造出来的。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出自哪位仙人之手。

第六章 仙人是妖孽

比如,这十里桃花,在仙人翻手之间就出现。

这环绕村落的清澈湖水,是仙人弹指间的杰作。

保护仙乡的仙瘴,是仙人随手的杰作。

……

无中生有、移山填海、设置禁区……

蒙恬越听越震撼,心中掀起滔天骇浪,心中对那位仙人更加生出几分敬畏。

在老丈家里,蒙恬受到村里人的热情招待。

他们见到一种叫马铃薯的食物,认识了一种叫甘薯的食物。

品尝了一种叫大锅饭的东西。

里面的粉条、豆泡、马铃薯混合成的食物,让蒙恬等人欲罢不能。

尤其是吃下去以后,通体舒泰,连多年的旧伤疤都淡了几分。

蒙恬许久未曾突破的家传功法,都松动了几分。

感觉今天晚上,就可以突破。

饭饱之后,蒙恬又在仙乡转悠了几圈,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从曲辕犁、播种机、翻转水车等闻所未闻的生产工具,到纺织机、簸箕、瓷器等先进的生活用具。

再到洁白如雪的纸张、短时间印书成册的印刷术、可以瞬间毁灭一块数百斤巨石的火药……

这一切都让蒙恬,这位大秦帝国首屈一指的大将,看的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老丈,不知哪上面写的都是什么?感觉像是图案,又像是一种文字?”

蒙恬看着田园里挂着的竹排,上面用毛笔写了一些东西。

可让他惊讶的是,自己竟然看不懂。

蒙恬自问他学问虽比不上儒家、法家的弟子,可也是自小熟读兵书,不是不通文墨的大老粗。

但到了这里,竟然成了文盲。

老丈似乎一点都没有看出蒙恬的窘状,依旧笑的和善,“那是仙人为督促我等勤于耕作,特意为我等编造的标语,很接地气。”

“接地气?”蒙恬觉得这个词有点陌生。

“就是贴近百姓生活,仙人说,文字只有跟百姓生活贴合,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才是真正的学问。”老丈想了想,说道。

“妙!接地气,有意思!”蒙恬击掌赞叹,继续转回原来的话题。

让老丈解释标语的意思。

老丈笑呵呵地解释,将内容一一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