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9章

作者:香瓜很香

李阳这厮倒是挺会自我感觉良好,对巴宓的理由也很是受用,于是没羞没躁的就把巴宓手中的契约收下了。

…………

咸阳宫,麒麟殿。

今日嬴政份外高兴,因为太医诊断,他的顽疾已是痊愈了。

如今端坐在这龙椅上,自然是喜上眉梢,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谁说寡人将亡了?

特别是那陨石预言、玉璧警示、天现凶象的三大诅咒,如今也都在仙药面前,通通化解。

殿中的文武百官,其实进殿之前就已经从宦官口中听说了此事,说李阳献的仙药具有神奇之效,陛下的疾病转眼痊愈。

原本文武百官心里还有些不敢相信,心想这世上怎么可能真的会有仙药?所以皆是认为宦官之言有夸大之嫌。

可如今众人看到嬴政精气十足,神采奕奕,这下算是彻底的相信了。

一个个惊诧不已,直呼神奇!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李阳觐献的药居然真的能治好嬴政的病。

震惊归震惊,如今嬴政病情好转了,一众臣子自然得道贺了。

顿时,满朝的文武大臣便齐声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龙体得以安康,真是上苍佑我皇上,上苍佑我大秦啊!”

声音震天,响彻大殿。

意思也很明了,他们把这一切的功劳归于上苍,而非李阳。

不过,这话放在平时,嬴政倒也一笑而过,但这次却是不同,听见众人齐呼,却是更加的相信李阳或许真是上天派来的吉星了。

嬴政心中无比高兴,当即豪气干云的道:“众卿言之有理!上苍佑我大秦,天运在我大秦,那位李先生也定是上苍派来给朕的吉星也!”

殿中文武大臣,一听这话,心中皆是猛然一震。

陛下居然把李阳,比喻成是上天派下来的吉星?

吉星是什么?

吉星代表能带来吉兆的星辰。

或句话说,吉星,就是能带来一切美好和吉祥。逢凶可化吉,逢难可逆转,总之就是能带来所有的好运。

而如今,陛下居然把李阳比喻成他的吉星,那还得了?

这小子要一飞冲天了呀!

顿时,无数人都开始感到眼红了,甚至嫉妒那个小子了。

不过,他们心里亦是明白,得赶紧找机会去与那小子交好交好才行。

因为那小子,马上就要成为嬴政跟前的大红人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此,有些人不免心里就莫名的生出敌意来了。而对李阳生出敌意来的人,自然就是目前得宠的人了。

比如赵高,比如李斯……

他们花了无数心血,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在皇帝面前得宠了,如今突然就被一个献药的小子给盖过去了,你说他们心里能不生恨么?

可怜的李阳,这官都还没做呢,就因为皇帝老儿的一句话,就莫明其妙的在朝中树敌了。

这也得亏他不知道,要不然非气晕不可。

就在众人各有所思之时,宫门报道:“李先生觐见!”

顿时,文武百官,纷纷齐刷刷的望向了殿外。

很快,一个青年便快步走了进来……

“李阳,拜见吾皇!”

李阳来到殿中,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先生不必多礼!”

嬴政龙颜大悦,随即豪气干云的道:“你这次献药有功,救寡人于危难之间,寡人这次召你进殿,便是要重赏于你的。说吧,你是要寡人赏你官呢,还是赐你爵?先生尽可直言!”

第八章 学的有点杂

朝中文武大臣,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只要李阳说是要官,嬴政肯定就会重用他,所以大家皆是纷纷朝李阳望去。

对李阳来说,这个选择毫无疑问,自然是要选官了。

秦国的二十级爵位,在统一六国后,经过了改制,如今除了最上面的两个侯爵可以分封食邑之外,其它的爵位都只不过是食俸之爵。

分封食邑,是指有自己的封地,封邑一般为县,大者数县,小则一两县,所以侯爵是非常牛逼的。

而侯爵以下者,皆俸禄,则是以实物的形式发放。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

俸禄发放的时间以年为单位计,所以也叫岁俸。其记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

李阳心里知道,单单只是给嬴政献药之功,是绝对无法封侯的。

既然只是食俸之爵,李阳自然瞧不上眼,要知道如今的他,可是有着天下居五成股分的大股东呢。

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凭着后世的知识,靠经商要想大富一点也不难。

所以,如今能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官了!

其实,前一世的李阳就特别喜欢看《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最为崇拜的就是商鞅和张仪,立新变革、指点江山,以一人之力,便可使天下局势乾坤扭转,这是何等的豪迈壮气。

曾几何时,李阳也常遥想,自己能成为像商君那样的人,能为国家变革图强,保人民之权,树强国之威。

只不过,这对于以前那个世界的李阳来说,这些只能是想想,连公务员都不是的他,连个屁都不是,莫说身入朝中,指点江山,甚至连当个基层的村干部都无缘。

可是,这次不同了。

上天给了他一次天大的机缘,不仅让他真的来到了向往以久的悠悠大秦,而且还让他治好了始皇嬴政的病,更重要的是,他比这时候的人多出了两千多年的知识。

这可是自己一展前世之理想的绝佳时机啊!

前有嬴政提供的大秦这个平台,后有两千年的现代知识,自己何愁不能做一个像商鞅那样的利国富民的伟人呢?

特别是做为一个穿越者,李阳深知这个民族的苦难之重。

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每次的朝代更迭,外族侵略,华夏儿女无不是饱受荼毒,华夏大地更是满目疮痍,整个民族是多灾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