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429章

作者:香瓜很香

被众人一夸,公输册倒不好意思起来,忙道:“臣只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李阳摇了摇头:“这可不是小聪明,你这个主意,可是能为我大秦的制造业带来巨大的进步!”

当下,扶苏就对公输册进行了大大的行赏。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痴公输册与博学镇国君

不得不说,公输册此次带给大家的惊喜,是非常之大的。

不仅仅只是飞剪船的成功打造,还有他想出来的那种供应链方式的先进造船方式,更是对大秦整个制造业都能带来巨大的进步。

这种供应链为手段的先进制造业,对此时的大秦来说,可是很值得推广的。

因为此时的大秦,正在大力推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社会的打造。可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社会的打造,不是你说要发展,要打造,就能快速打造出来的。

比如就拿这手工作坊来说,目前大秦的手工作坊就不多,生产的商品也只不过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制造。

可是,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生产制造业凋零,自然就会导致商品的匮乏,而匮乏的商品现状下,这又谈何打造一个繁荣的商业社会呢?

而公输册目前尝试的供应链方式,让李阳看到了一丝希望。

如果直接将这种供应链的制造方式推广出去,那么就能带起一大片制造链。

比如,就拿飞剪船来说,它就需要若干种配件,除了船体的木质构件外,还有风帆的制造,绳索的制造,铁材构件,以及其它大大小小各种其它配件。甚至螺丝、铁钉这些,都可以下订单给专门的螺丝、铁钉这种五金作坊。

也就是说,一个造船业,最少能带起数十种大大小小的作坊来。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这些作坊,将来都会是在某一领域成为专业生产制造的作坊,工艺肯定会得到提升。届时任何一种产品,各种配件,都可以向各种相对应的领域作坊下订单,如此可快速的制造出新产品。

比如,李阳准备等飞剪船的批量打造后,通过海上贸易,源源不断的从海外运来橡胶。有了橡胶,就能制造出密封圈,有了密封圈,他相信要打造出蒸汽机来,并不是幻想。

届时,蒸汽机的各种零部件,直接可以找各个作坊下订单采购,最后大批量生产。

当然,真的有了橡胶,那就不仅仅只是为了生产密封圈和蒸汽机了,橡胶的问世,将会给大秦带来巨大的变化。

比如:胶底鞋?一双鞋,就可以由三个作坊来生产,一个是生产胶底的,一个是生产鞋帮的,一个是生产鞋带的,甚至还能给生产纸盒包装的(作坊)企业带来订单呢。

又比如轮胎?有了轮胎,自然就会大力改造马车,甚至在蒸汽机的问世下,直接生产制造汽车。一辆汽车的制造,其带来的制造产业链,就更加的庞大了。

总之,未来的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皆离不开各个领域的工艺水准。

这就好比,多年前,大家说中国造不出圆珠笔,是一样的道理。

换句话说,只有各行各业基础的工艺水准整体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制造出各种先进的产品,最终这些先进的产品,才会给社会带来进步,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其实,这种进步,并不是这种产品带来的,其实是各行各业的某一个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带来的。

这……也就是基础制造业的重要性。

而大秦,如果能大力发展各行业,各领域的基础制造,那么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想到这里,李阳当下就决定,要将这种产业链的制造方式,举国推行。

…………

话说,公输册禀报完飞剪船的工作后,便整天都跑去找李阳,听其谈各种制造、设计上的创意和心得。

可以说,他完全是听到忘记吃饭睡觉的忘我状态了。

因为李阳讲述和描述的东西和知识,实在是太令人震憾了。

时而让他感到幡然醒悟,时而觉得茅塞顿开、拨云见日,时而醍醐灌顶,总之几日听下来,李阳在公输册的眼里,简直就成一个神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更重要的是,李阳的智慧,更是令他感到震惊。

各种奇思妙想,各种创新创意,层出不穷,应有尽有,滔滔不绝,张口就来,有如神助。

公输册发誓,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牛B的人。

说实话,公输册佩服的都想给李阳跪下了。

这哪里是什么人呀?神仙也不过如此嘛。

这个时代幸亏还没有网络小说,要不然看过各种穿越题材网络小说的公输册,肯定会怀疑李阳是穿越的!

李阳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若不是因为身负海船制造的重任,公输册在咸阳不能停留太多时日,他都不太愿意回去了。

用公输册的话来说,就是在李阳面前,哪怕只是多听一句高论,那都是比看一万卷书,带给他的受益要大得多。

确实,这几日下来,他不仅从李阳那里学到了很多制造上的技术创新和各种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各种新发明。

比如火柴、椅子、指南针、织布机、机械钟、链条、齿轮……等等五花八门,各种听得懂,听不懂的新事物,新发明,不下百种之多。

当然,令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李阳口中所说的一种叫作蒸汽机和无线电的东西。

只是,这两种东西太过高大上了,一时半会儿也听不太懂。

不过,公输册认为,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听李阳慢慢讲解,或者指导,自己一定能造出那种能让车辆、船只拥有动力的蒸汽机,以及那种相距千里,亦能通信的无线电。

总之,最后公输册是在李阳拿着棍子硬赶的情况下,方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镇国君府,回山东去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无论走到哪里,公输册总是时常感慨道:“李阳之博学,之智慧,古往今来,无人能及!若是有幸能听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或许,受益于李阳的传授,公输册从咸阳回去后,那个冬季,他便将火柴、椅子、指南针、链条、齿轮、织布机这几种东西全给发明出来了。

一时之间,他公输册的名字,也是名声大噪。

只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并不是这些东西的发明者,他只是制造者,真正的发明者是大秦的镇国君。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月氏

今年的冬天,过得很快,一眨眼,便到了腊月。

新年将至,整个大秦皆喜庆一片,千家万户都忙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运河工程在这个腊月里,也早早的停工放假了,民工纷纷往家中赶去,都盼着回到家中,过一个幸福团圆年。

咸阳城,这座大秦的庞大都城,自然是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粮食增产,口赋减免,加上农闲务工,赚取了工钱,使得家家皆有钱粮。在这个新年来临之际,无不忙于置办年货,买新衣。

当然,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鞭炮。

因为放鞭炮、贴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所以在如今的秦国,过年放鞭炮,贴春联,已经成为了一种大家约定成俗的习俗了,被每一个大秦百姓所接受和遵循。

而烟花,在如今的秦国,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属于是一种高消费奢侈品。所以只有一些家境富裕的商人,才会大量去购买燃放。

利用烟花之灿烂,愿景新一年的绚丽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