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422章

作者:香瓜很香

“此乃我部官员之职责!”

蒙毅谦虚了一句,然后就一脸期待的看向李阳。心想:快来夸我们,快来夸我们啊。

然而……

表扬和论功行赏的话却没有等到,反倒李阳竟反问了他一句:“这么说来,你欲找本君,是要请功喽?”

“这……”蒙毅尴尬了一下,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于是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我部官员也算是劳苦功高,身为刑部尚书,下官为我部官员请功,也是应尽之职责。嘿嘿……”

哪知,李阳却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道:“请功?你还好意思请功?你知道新律法有缺陷、有不足之处么?”

“啊?”

表扬没等到,反倒等到了一通质问,蒙毅也是傻了。

这……难道是哪个地方出了茬子么?

蒙毅看了一眼身后的部下,其部下也是一脸懵,表扬没等到,怎么感觉今天好像反倒要挨训的样子了……

……………………%%………………………………

PS:后面还会有一章,码完就更新,估计较晚。另外,今天好多朋友特意来起点支持,还有打赏和投月票的,真的很感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必须较真

蒙毅不傻,今天这个情形,很显然是新修的律法惹出了什么乱子,要不然李阳不可能如此质问大家。

既然律法出了差错,他也不敢怠慢,所以立即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是哪条律法有不足之处,还望镇国君明示!”

李阳叹了口气:“刑部编著之律法,一经完成,便发布各行省、郡县实行新律,然而,新律是否尚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刑部却毫不知情,亦不在意,此乃一大过也!”

被李阳如此一训,蒙毅也是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

李阳说的没错,律法一经著成,便发布各行省郡县实行了,但是却没有去想过,各地实行新律后的情况到底如何,是否有不足之处,这些刑部确实没有考虑到。

想到这里,蒙毅当即认错:“此,确实是下官之疏忽。”

堂下十数位刑部官员,也立即齐声道:“我等疏忽,愿意领罚!”

李阳看了众人一眼,叹了口气,罚?他倒是不想罚大家。

而且,李阳也知道,他们修著大秦律法,确实是劳苦功高,而且还是修著出如此健全的律法,这功劳不可谓不大。

说实话,李阳其实是不想训斥他们的。

毕竟律法是人修著的,既然是人修著制定的,就不可能完美无瑕,且新修著的律法,出现不足,出现缺陷,也是再所难免的。别说是在秦朝,就算是在李阳来的那个世界,那个真正所谓的依法治国的社会,其律法不也是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完美吗?

可是,既然律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出现了,而且还让李阳撞见了冤案,那么李阳就不能不管,也不能不训上几句。

因为律法不像别的东西,可以通容,可以含糊,可以得过且过。

律法是用来治国的,律法是用来断案的,律法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关乎一个家庭的生死,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所以,律法必须较真,容不得半点随意。

也许在这些刑部官员看来,可能只是难以避免的一个纰漏和不足,但是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一个涉案之人来说,这一个小小的纰漏和不足,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就有可能令他们感觉天都要塌了,令他们的人生带来绝望。

因此,这样来看,律法就得认认真真的对待。同时,亦要让这些主管一国之律法的官员,有认真与较真的态度去对待律法。

所以,李阳哪怕明知这些刑部官员功劳甚大,但还是必须得训斥几句。

看了一眼众人,李阳道:“罚有何用,本君只是想让尔等明白,制定律法,只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而要顺利的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要想通过依法治国使天下长治久安,还须有不断完善律法的态度。”

“镇国君训示,我等谨记!”蒙毅和刑部官员急忙应是。

李阳消了一点气,然后问道:“与人私斗,如何判?”

“私斗罪,按律,依情节严重,判狱三月至六年不等。”蒙毅立即答道,然后好奇道:“镇国君,是不是此条律法有不妥之处?”

李阳摇了摇头:“这条律法并无不妥,但你们刑部可知晓,有一良善正义之人,却因此条律法,蒙受了刑狱之灾?”

“这……”蒙毅一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因为……与他人私斗的人,就算其原本是一个良善正义之人,但是律法是论行,不论心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不管你这个人的心是好是坏,也不管你是好人,还是一个所谓的坏人,律法都不管,律法只看你的行为是不是违法,是不是做了律法所不容的事情。所以,既然这个原本是良善正义的人,难道其私斗,就是无罪的吗?

所以,蒙毅有一种无辜感,心想李阳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偏离了律法的根本和论点。

底下的刑部官员,亦是一脸诧异的样子,显然想不明白,李阳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一种自己修的律法并没有错的感觉。

看到众人这副鸟样,李阳知道,这帮家伙是真的还没有意识到这条律法存在问题啊。

苦笑了一下,最后,李阳只好把真实的案情讲了出来:“咸阳有一位有志青年,其侠肝义胆,为人正义,可是就在上个月,他在洒馆喝酒,见到有一富家公子调戏姑娘,因为其仗义执言,站出来制止了富家公子,结果与那富家公子打将了起来,然后却为此犯下了私斗罪,罚狱三年。此案,诸位作何感想?”

嘎!

蒙毅的下巴脱掉了。

而刑部一众官员,也直接傻了眼。

作何感想?

这明摆着那位有志青年的行为,乃是属于见义勇为嘛,而这案件于他来说,可谓是无妄之灾矣!

“为何不作声了?”李阳看到这般家伙无言以对了,不由追问道。

蒙毅和刑部一众官员,刚才还觉得自己制定的关于私斗罪的律法无错,甚至还认为李阳的问题,违背了律法论行不论心的根本规则,结果……这个案件反手就给了大家一个清脆的耳光。

一时之间,一众官员纷纷低下了脑袋。

蒙毅则一脸惭愧地道:“此律看来,确实存在巨大的疏漏,私斗罪,不可一概而论之,我等之过错也。”

李阳扫视了众人一眼,道:“现在终于知道这条律法有问题了?如果此律法继续施行下去,日后我大秦百姓,还有谁敢见义勇为?当坏人欺压良善之时,岂不叫良善之人唯有任人欺压,不可反抗乎?”

众人连声道:“我等知错矣。”

李阳似乎并没有就此罢休,接着他又转身朝刑部大堂门外一指,道:“还有,尔等可有看见门外有一女子?”

众人回头朝大堂外看了一眼,连连点头。

其实,大家早就注意到了那个女子,甚至都很好奇,那女子是什么人,而且怀中还抱着一个孩童,怎么会跟李阳一起?

“敢问镇国君,那女子是?”蒙毅问道。

李阳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实不相瞒,那女子是从山东,不远千里而来,为的就是来咸阳鸣冤的!”